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4539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传递旋转运动和扭矩的转轴及联轴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万向节,具体涉及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
【背景技术】
[0002]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以等速传递动力且能改变工作角度和进行伸缩滑动的,同时其工作轨道平行于轴线的万向节装置。与变速器连接在一起,通过钟形壳和星形套之间的六个钢球将变速器的动力传递于轴,其最大工作角度为20度一30度之间,适用于部分日系车型。
[0003]现有技术中,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主要包括主动轴,钟形壳、保持架、钢球和星形套,星型套与钢球之间由于加工技术的原因一般只能达到单点接触(如图1和图2所示),即钢球在内球道上的接触点在外沟道的其一位置,这样的结构会使得星形套的内球道与钢球的摩损较大,星形套稳定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它包括主动轴、钟形壳、保持架、钢球和星形套,星形套通过花键与主动轴连接,星形套的外球面设有6个凹槽,形成外沟道,所述外沟道由不同半径或弧心的两段以上弧面组成,钢球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上形成两个以上的接触点,即各段弧面上分别有一个接触点与钢球滚动连接。
[0006]所述外沟道由两段同半径不同弧心的弧面组成。
[0007]所述钢球与外沟道形成的两个接触点相对于钢球球心形成的夹角为40-45度。
[0008]本实用新型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外沟道通过两段弧面的设计,由于弧面的弧心不同,钢球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就会自然形成两个的接触点由原来的单点接触变成双点接触,增大了钢球与星形套的接触面积,使得星形套更加耐磨,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技术中星形套和钢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截面放大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星形套和钢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图4的截面放大图。
[0014]图中:主动轴1,钟形壳2,保持架3,钢球4,弧面4 一 1、4 一 2,星形套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公开的技术具体实施,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6]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它包括主动轴1、钟形壳2、保持架3、钢球4和星形套5,星形套5通过花键与主动轴I连接,星形套5的外球面设有6个凹槽,形成外沟道,所述外沟道由不同半径或弧心的两段以上弧面组成,钢球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上形成两个以上的接触点,即各段弧面上分别有一个接触点与钢球滚动连接。
[0017]所述外沟道由两段同半径不同弧心的弧面组成。
[0018]所述钢球与外沟道形成的两个接触点相对于钢球球心形成的夹角为40-45度。
[0019]外沟道采用两端段弧面设计,由于弧面4-1、4_2的弧心不同,钢球4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就会自然形成两个的接触点;主要用于解决因加工技术的局限,难以达到凹槽与钢球完全同心,导致凹槽与钢球实际上的单点接触,星形套的内球道与钢球的摩损增大,星形套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0020]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多点接触,一般为对称设计的多点接触。
【主权项】
1.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它包括主动轴(I)、钟形壳(2 )、保持架(3 )、钢球(4 )和星形套(5),星形套(5)通过花键与主动轴(I)连接,星形套(5)的外球面设有6个凹槽,形成外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沟道由不同半径或弧心的两段以上弧面组成,钢球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上形成两个以上的接触点,即各段弧面上分别有一个接触点与钢球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沟道由两段同半径不同弧心的弧面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与外沟道形成的两个接触点相对于钢球球心形成的夹角为40-4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它包括主动轴、钟形壳、保持架、钢球和星形套,星形套通过花键与主动轴连接,星形套的外球面设有6个凹槽,形成外沟道,所述外沟道由不同半径或弧心的两段以上弧面组成,钢球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上形成两个以上的接触点,即各段弧面上分别有一个接触点与钢球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内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外沟道通过两段弧面的设计,由于弧面的弧心不同,钢球在外沟道滚动时,外沟道曲面就会自然形成个的接触点由原来的单点接触变成双点接触,增大了钢球与星形套的接触面积,使得星形套更加耐磨,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使用寿命。
【IPC分类】F16D3-22
【公开号】CN204403199
【申请号】CN201420797912
【发明人】颜全中, 谈仙明, 李明, 张顺保, 杨成, 伍祥霖
【申请人】江西肯特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