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641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球笼式等速万向节。



背景技术:

乘用车的高性能等速万向传动轴总成通常由固定式万向节、滑移式万向节和连接在万向节之间的中间轴构成。

通常,万向节所起的作用是在两个彼此以一角度相接的转轴之间传递转动动力即扭矩。在具有小的动力传动角的传动轴情况下,使用钩型万向节、挠性万向节等,而在具有大的动力传动角的前轮驱动车辆的驱动轴情况下,使用等速万向节。因为等速万向节甚至当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角很大时也能以等速度可靠地传递动力,所以等速万向节主要用于独立悬架型前轮驱动车辆的车轴。当从驱动轴的角度看时,滑移式等速万向节设置在驱动轴面向发动机的一端,而球笼式万向节设置在驱动轴面向轮胎的另一端。高性能的等速万向传动轴总成除了要求稳定地传递动力之外,还有强度可靠、经久耐用的要求。

随着汽车的逐步普及,消费者对汽车的转向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由于钟形壳口部直径较小,保持架内、外球面中心重合,最大工作角度较小,需要车辆有更大的转弯半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钟形壳口部直径更大、最大工作角度更大的一种大角度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使用该等速万向节的车辆,其转弯半径可以变得很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角度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包括设有内腔的钟形壳、位于内腔中的星形套、环形保持架和六个均布并呈环形排列的钢球;所述环形保持架位于钟形壳内壁和星形套外壁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钟形壳的内壁和所述环形保持架的外壁组成一组球面副,所述环形保持架的内壁和所述星形套的外壁组成另外一组球面副,两组球面副均为间隙配合;所述钟形壳内腔表面均匀开有六个与钢球相匹配的外沟道,所述星形套外表面均匀开有六个与所述外沟道相对应设置的内沟道;所述环形保持架上开有六个与内、外沟道相对应的窗口;该六个窗口形状一致并均匀分布;每个窗口内均设置有一钢球,所述钢球与内沟道和外沟道接触配合;所述钟形壳各外沟道轨迹的中心与所述窗口中心线有偏心距,所述星形套各内沟道中心与所述窗口中心线也有偏心距;钟形壳外沟道轨迹中心的偏心距略大于星形套内沟道轨迹中心的偏心距;钟形壳的外沟道轨迹由一段圆弧和直线组成,靠近钟形壳口部的沟道轨迹为直线。

上述所述星形套通过渐开线花键与驱动轴连接,将扭矩传递至等速万向节。

上述所述钟形壳通过渐开线花键与轮毂连接,所述钟形壳最外端的螺纹具有锁紧功能,从而保证轮毂不易脱落。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方案,钟形壳外沟道轨迹中心相较于窗口中心线具有偏心距、星形套内沟道轨迹中心相较于窗口中心线具有偏心距,以有更强传递动力的能力;理论上,两个偏心距应该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动态的影响,钟形壳外沟道轨迹中心的偏心距略大于星形套内沟道轨迹中心的偏心距。钟形壳的外沟道轨迹可以保证钟形壳口部半径更大,与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相连接的中间轴更不容易与钟形壳发生干涉,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最大工作角度,使转向机构的几何设计更加灵活和方便,可以实现更小的车辆转弯半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有内腔的钟形壳1、位于内腔中的星形套2、环形保持架4和六个均布并呈环形排列的钢球3。所述环形保持架4位于钟形壳1内壁和星形套2外壁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钟形壳1的内壁和所述环形保持架4的外壁组成一组球面副,所述环形保持架4的内壁和所述星形套2的外壁组成另外一组球面副,两组球面副均为间隙配合。所述钟形壳1内腔表面均匀开有与六个钢球3相匹配的外沟道,所述星形套2外表面均匀开有六个与所述外沟道相对应设置的内沟道,所述环形保持架4上开有与内、外沟道相对应的六个窗口,该六个窗口形状一致并均匀分布。每个窗口内均设置有一钢球3,所述钢球3与内沟道和外沟道接触配合。所述钟形壳1各外沟道轨迹的中心O1与所述窗口中心线O有偏心距C1,所述星形套2各内沟道中心O2与所述窗口中心线O也有偏心距C2;理论上,两个偏心距C1和C2应该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动态的影响,钟形壳1外沟道轨迹中心的偏心距C1略大于星形套内沟道轨迹中心的偏心距C2。R为钟形壳1各外沟道轨迹圆弧部分的半径,r为各内沟道轨迹半径。钟形壳1的外沟道轨迹由一段圆弧和直线组成,靠近钟形壳1口部的沟道轨迹为直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星形套2通过渐开线花键与驱动轴连接。所述钟形壳1通过渐开线花键与轮毂连接,所述钟形壳1最外端的螺纹具有锁紧功能。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等同技术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