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69250阅读:来源:国知局
9和气缸安装板413的一侧均固定有线性轴承18,线性轴承18插套在竖直的导轨17上,导轨17固定在侧板11上,电机安装板49的另一侧抵靠在挡板19上,挡板19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上支撑板14和中支撑板13上,电机安装板49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提升气缸414,提升气缸414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12上。
[0038]所述的出料机构5为倾斜的下料槽板51,下料槽板51固定在填球机构4侧的机架I侧板11上,下料槽板51上固定若干根支撑杆52,支撑杆52固定在侧板11上。
[0039]所述送料机构3的移动板31上成型有圆弧形槽口 311,圆弧形槽口 311的半径等于上料机构2上底板21圆孔的半径,圆弧形槽口 311的圆心与底板21上的圆孔相同心,移动板31上圆弧形槽口 311至拨块39U型槽口的横向间距等于拨块39U型槽口至填球机构4上顶杆48的横向间距。
[0040]所述填球机构4上的导管44均匀分布在盛料盆41上并与盛料盆41相连通,导管44的个数与底座43上槽道432的个数相同,槽道432的宽度小于导管44的外壁直径,槽道432的宽度不小于导管44的内壁直径。
[0041]所述填球机构4上顶杆48的顶面与上支撑板14的上端面相齐平,顶杆48的顶面上成型有圆形的定位凸台481。
[0042]所述填球机构4顶杆48后侧的上支撑板14固定连接有接近开关传感器110。
[004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备为一种自动为轴承保持架填钢球的机械设备。从而代替人工进行填球工作,节省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设备工作方式如下:
[0044]起始时先将保持架成串套设在保持架安置轴25上,并将保持架安置轴25架设在支架板24上,使保持架落在底板21圆孔211内的上支撑板14上,然后在横向气缸25的驱动下,移动板31将保持架移动原先拨块39所在位置的后侧,并且其移动板31长度够长,从而其移动板31移动时,保持架安置轴25最底层的保持架一直在移动板31,接着移动板31复位,再启动,而移动板31复位的同时,纵向气缸310驱动拨块39向后侧伸出,使第一个保持架落在拨块39的U型槽口内,然后随移动板31 —起运输保持架,而拨块39将保持架移动到填球机构3的顶杆48处实现填球,拨块39再复位,随移动板31复位一起移动,实现往复式运输保持架到填球机构3,后续的拨块39会碰触填完钢球后的保持架,并将其推送到下料槽板51内排出;
[0045]而填球机构3的填球方式为:当保持架位移顶杆48上时,其移顶杆48上的定位凸台481进行微整保持架的位置,实现定位,而接近开关传感器310检测保持架上的槽口位置,电机410转动实现顶杆48转动,使保持架上的槽口与底座43上的槽道432相对,从而提升气缸414将顶杆48顶起,使保持架位于底座43上的槽道432的处,此时驱动气缸416伸缩活塞杆实现转盘46转动,从而转盘46带动顶块47移动,而此前盛料盆41内盛有钢球,钢球通过导管44落到槽道432内,顶块47移动能将槽道432的钢球推出槽道432,使钢球夹持在保持架槽口和顶块47之间,然后压球气缸412再顶起顶杆48,使位于保持架槽口处的钢球压入保持架内,接着顶杆48、顶块47均复位进行下个保持架钢球的压入操作。
【主权项】
1.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包括机架(I)、上料机构(2)、送料机构(3)、填球机构(4)和出料机构(5),其特征在于:机架⑴由侧板(11)、下支撑板(12)、中支撑板(13)和上支撑板(14)组成,下支撑板(12)、中支撑板(13)和上支撑板(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侧板(11)上,上支撑板(14)上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和填球机构(4),上料机构(2)和填球机构(4)之间设有送料机构(3); 所述的上料机构(2)包括底板(21),底板(21)后侧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垫块(22),垫块(22)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14)上,底板(21)上成型有圆孔(211),底板(21)圆孔(211)的上方设有支架板(24),支架板(24)上成型有槽口,支架板(24)的槽口内插接有保持架安置轴(25),保持架安置轴(25)的下端插接在底板(21)的圆孔(211)内,所述的支架板(24)通过支杆(23)固定连接在底板(21)上; 所述的送料机构(3)包括L型的移动板(31),移动板(31)插接在上料机构(2)的底板(21)和上支撑板(14)之间,移动板(3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固定在横向滑座(33)上,横向滑座(33)上插接有横向导轨(34),横向导轨(34)固定连接在中支撑板(13)上,横向滑座(33)上固定连接有横向气缸(35)的活塞杆,横向气缸(35)固定连接在中支撑板(13)上,所述的横向滑座(33)上固定连接有纵向导轨(36),纵向导轨(36)上插接有滑块(37),滑块(37)固定在纵向滑板(38)上,纵向滑板(38)上固定连接有拨块(39),拨块(39)上成型有U型槽口,所述的纵向滑板(38)上固定连接有纵向气缸(310)的活塞杆,纵向气缸(310)固定连接在横向滑座(33)上; 所述的填球机构(4)包括盛料盆(41),盛料盆(41)固定在法兰座(42)上,法兰座(42)固定在底座(43)上,底座(43)的中心成型有沉台(431),沉台(431)的中心成型有贯穿底座(43)底面的过孔,沉台(431)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贯穿沉台(431)过孔内侧壁的槽道(432),槽道(432)环形均匀分布在沉台(431)上,槽道(432)内插接有顶块(47),底座(43)的沉台(431)内插接有环形的转盘(46),转盘(46)上成型有若干个倾斜的导向槽(461),导向槽(461)环形均匀分布在转盘(46)上,顶块(47)上成型有导柱(471),导柱(471)插接在转盘(46)的导向槽(461)内;法兰座(42)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的凸台(421),凸台(421)上插接固定有若干根竖直的导管(44),导管(44)的上端插接在盛料盆(41)内、下端抵靠在槽道(432)处的沉台(431)底面上,法兰座(42)的凸台(421)上插接固定有圆柱形的挡圈(45),挡圈(45)的下端插接在底座(43)的沉台(431)内,底座(43)的后侧固定有若干支柱(15),支柱(15)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14)上,底座(43)前侧的侧壁上连接有加强杆(16),加强杆(16)固定在侧板(11)上;法兰座(42)的法兰边成型有缺口(422),连杆(415)的一端固定在法兰座(42)缺口(422)内的转盘(46)上,连杆(41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铰接在驱动气缸(416)的活塞杆上,驱动气缸(416)通过支架(417)铰接在底座(43)上; 所述底座(43)下侧的上支撑板(14)上插接有顶杆(48),顶杆(48)的下端穿过中支撑板(13)铰接在电机安装板(49)并与压球气缸(4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压球气缸(412)固定在气缸安装板(413),电机安装板(49)上固定连接有电机(410),电机(410)的转轴和顶杆(48)上均固定连接有带轮并通过皮带(411)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安装板(49)和气缸安装板(413)的一侧均固定有线性轴承(18),线性轴承(18)插套在竖直的导轨(17)上,导轨(17)固定在侧板(11)上,电机安装板(49)的另一侧抵靠在挡板(19)上,挡板(19)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上支撑板(14)和中支撑板(13)上,电机安装板(49)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提升气缸(414),提升气缸(414)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机构(5)为倾斜的下料槽板(51),下料槽板(51)固定在填球机构⑷侧的机架⑴侧板(11)上,下料槽板(51)上固定若干根支撑杆(52),支撑杆(52)固定在侧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3)的移动板(31)上成型有圆弧形槽口(311),圆弧形槽口(311)的半径等于上料机构(2)上底板(21)圆孔(211)的半径,圆弧形槽口(311)的圆心与底板(21)上的圆孔(211)相同心,移动板(31)上圆弧形槽口(311)至拨块(39)U型槽口的横向间距等于拨块(39)U型槽口至填球机构(4)上顶杆(48)的横向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球机构(4)上的导管(44)均匀分布在盛料盆(41)上并与盛料盆(41)相连通,导管(44)的个数与底座(43)上槽道(432)的个数相同,槽道(432)的宽度小于导管(44)的外壁直径,槽道(432)的宽度不小于导管(44)的内壁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球机构(4)上顶杆(48)的顶面与上支撑板(14)的上端面相齐平,顶杆(48)的顶面上成型有圆形的定位凸台(481) 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球机构(4)顶杆(48)后侧的上支撑板(14)固定连接有接近开关传感器(110)。
【专利摘要】轴承保持架自动填球设备,包括机架(1)、上料机构(2)、送料机构(3)、填球机构(4)和出料机构(5),机架(1)由侧板(11)、下支撑板(12)、中支撑板(13)和上支撑板(14)组成,下支撑板(12)、中支撑板(13)和上支撑板(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侧板(11)上,上支撑板(14)上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和填球机构(4),上料机构(2)和填球机构(4)之间设有送料机构(3);它能够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往保持架上填钢球,从而不仅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填球组成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又节省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F16C43/06
【公开号】CN204878390
【申请号】CN201520500122
【发明人】袁勇军
【申请人】新昌县德尔惠机械厂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