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412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如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在设置有潜水型泵的油船的情况下,使用通常的设置方法,将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机械室内而不是在甲板上,使设置费用最少化。



背景技术:

一般在海上运输的过程中,为了类似货物的相互交换,除了往返的船舶之外大部分货船是单程的。并且,单程运输以满载的状态航行之后返航时,为了提高船舶的平衡、稳定性及操纵性能等,使船舶压舱水(ballast water)流入船内来进行航海。

这时,船舶压舱水通过压载作业(ballasting operation)在某一港口填满被移送到另一港口,并通过卸压载作业(deballasting operation)被排放到新的港口内,由此排放包括于从远处运输来的压舱水中的海洋生物及致病菌,该排放不仅有害于新的环境,还能危害新港口的人类与动物。

若将外来种海洋生物引入新生态系,则新种类能够对不具备自然防御体系的天然植物群及动物群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并且,诸如霍乱的新细菌性致病菌有可能存在于原来的港口。这种致病菌随着时间的经过在压载舱内繁殖,进而可在放出该致病菌的区域中引起疾病。

为了防止上述灾害,国际海事组织(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采用2004年船舶压舱水管理协议,最近在全世界65%的船舶起航的美国要求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协议的基准上强化1000倍的船舶压舱水处理技术,并且制定美国自有的监管标准(USCG Phase 2),以用于保护美国的海洋环境。

为了解除由这种海洋生物及病菌引起的危险,使用如下方式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电解、杀菌处理船舶压舱水或在压载舱内注入化学药剂对船舶压舱水进行杀菌处理。

电解或紫外线杀菌(UV)方式的船舶压舱水的处理装置一般设置在压载泵后端,但是在使用潜水型压载泵的情况下,将包括电子设备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以潜水设置在压载舱内上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因此,若果适用潜水型压载泵,则将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设置在甲板上,并且采用用管连接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与压载舱的构成方式。

但是,在将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设置在船上的甲板上时需设置在防爆空间内,因此应重新制作防爆空间,进而产生过度的费用。

另外,对于设置在甲板上的防爆空间位于压载舱上部与管理员主要工作的居住区域距离为小型船100米、大型船200米,因此在管理与紧急措施上困难多,并且防爆空间被暴露在外部,因此存在在风雨交加时易受海浪、低温、高湿度等的问题,其中压载舱位于设置有压载泵的船舶中央。

另外,在甲板上设置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时,储存在船尾舱(Aft Peak Tank,APT)的海水是利用机械室内的消防及杂用泵(Fire&General Service Pump),而不是潜水型压载泵,因此需另外追加设置处理装置,进而存在增加过多费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尤其是,在油船中将船舶压舱水处理部设置在机械室,进而无需追加设置防爆空间。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包括:船舶压舱水处理部,设置在船舶的机械室内;第一压载泵,向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移送船舶压舱水;压载舱,通过主排管与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连接,通过所述主排管移送所述船舶压舱水;第二压载泵,潜水在所述压载舱内;及分支排管,从所述主排管分支,将由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处理的船舶压舱水的一部分移送至船尾舱。

所述主排管从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通过所述船舶甲板可连接至所述压载舱。

另外,所述主排管可在通过所述船舶甲板部分的一侧设置止回阀,以防止处理水逆流。

另外,在所述止回阀的排出侧也可设置隔离阀(isolating valve)。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可设置在油船。

另外,所述压载舱可设置在搭载货物的货舱下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压载泵在将船舶压舱水移送至所述压载舱的压载(ballasting)时启动,所述第二压载泵在将船舶压舱水从所述压载舱排放至大海的卸压载(deballas ting)时启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油船中将船舶压舱水处理部设置在机械室,因此无需另外设置防爆空间,进而具有节省防爆空间构造物的设置费用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用设置在机械室内的一个或两个压载泵可将处理水同时供应于压载舱与船尾舱,进而可节省装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压载时的船舶压舱水的移动。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卸压载时的船舶压舱水的移动。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清舱时的船舶压舱水的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械室

11:压载舱

12:船尾舱

13:货舱

31:止回阀

110:船舶压舱水处理部

120:第一压载泵

130:第二压载泵

140:流量计

150:清舱排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在各个图面的构成要素附加参照符号上,对于相同构成要素,即使表示在其他图面,应该留意尽可能具有相同符号。另外,在说明本实用新型时,判断对相关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使本实用新型要点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该详细说明。另外,将在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限定于此,而当然可被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的构成图。

参照图1,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舶的机械室10内的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向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移送船舶压舱水的第一压载泵120;与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连接的压载舱11及船尾舱12。

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可包括通过电解生成氧化剂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压舱水处理部110并不限定于此,而是可由生成氧化剂的各种装置构成。例如,也可由直接投入氧化剂药剂的装置构成。

第一压载泵120使待使用为船舶压舱水的海水从通海吸水箱(Sea Chest)17中通过流入排管21流入并移送至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

另外,使包括由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中生成的氧化剂的处理水通过第一压载泵120,分别通过排管被移送至压载泵11与船尾舱12。

即,所述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通过垂直主排管22、水平排管23、垂直供应排管27与压载舱11连接,通过依次连接这些排管可移送处理水。

另外,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通过从垂直主排管22分支的分支排管25与船尾舱(aft-peak tank)12进而可移送处理水。

水平排管23为与垂直主排管22的上侧端连接并在甲板10上水平延伸的排管,位于货舱(Cargo tank)13的上侧部。

在所述水平排管23设置止回阀31,以用于防止处理水从危险区域逆流至安全区域。

即,为了将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设置在机械室10,根据国际分类规则在机械室10安全区域中处理未处理水之后,只允许向作为危险区域的压载舱11移动的方向移动,并且与此相反不允许处理水从危险区域的压载舱11移动至安全区域的机械室10的方向。

在这里,可同时设置有2个止回阀31,以更加强化安全性。

另外,在水平排管23中在所述止回阀31的排出侧的后方可设置隔离阀(isolating valve)33,据此在紧急时阻塞管道,进而可构成更加安全的系统。

所述水平排管23的后方末端向下方弯曲来与垂直供应排管27连接。

垂直供应排管27被延伸并贯通压载舱11的侧面区域来与下端压载舱11连接。

在这里,所述压载舱11设置在货舱13的下端。

也可如下地构成系统:在垂直供应排管27的末端设置有连接至其他压载舱(未示出)的连接排管28,并且包括多个压载舱。

在这里,在压载舱11内以潜水的状态设置第二压载泵130。

第二压载泵130在压载动作时通过排出排管29将压载舱11的船舶压舱水排放至船舶外部。

如图1所示,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的构成如下:为了将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设置在机械室(E/R)内,包括与潜水型的第二压载泵130一同追加设置的第一压载舱120,由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处理的处理水通过排管贯通至甲板之后,重新移送至压载舱11。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为,可在诸如石化成品油轮(MR Tanker)的设置有潜水型压载泵(Submersible Ballast pump)的船舶中将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设置在机械室10,而不是在散货船(Bulk Carrier)、集装箱(Contaner)干货(Dry Carge)中。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压载(Ballasting)时的船舶压舱水的移动。

参照图2,由设置在机械室10的第一压载泵120使待使用为船舶压舱水的海水通过流入排管21被移送至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

从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排放的处理水以被杀菌的状态通过垂直主排管22、水平排管23、垂直供应排管27被移送至压载舱11。

另外,从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排放的处理水的一部分通过从垂直主排管22分支的分支排管25被移送至船尾舱12。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卸压载时(Deballasting)的船舶压舱水的移动。

参照图3,在排放通过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之后保管于压载舱11内的船舶压舱水的卸压载时,通过作为潜水型泵的第二压载泵130与排放排管29排放至船外。

在这里,在排放排管29上可设置流量计140,以确认排放时的流量。另外,为了中和处理由排放排管29排放的船舶压舱水,使中和剂供应装置(未示出)的排放线与排放排管29连接。

另外,保管在船尾舱12的船舶压舱水因第一压载泵120的运作通过排放排管26被排放至船外。

在这里,所述排放排管26也可由另外的排管构成,但是也可构成作为流入排管21的一部分来使用。

另外,除了第一压载泵120以外,也可由消防及杂用泵(Fire&General Service Pump,未示出)排放船舶压舱水。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中清舱时(Stripping)的船舶压舱水的移动。

参照图4,在清舱时(Stripping),通过清舱排泄器(Stripping eductor)150与排放排管29排放至船外,其中清舱为通过潜水型的第二压载泵130排放难以排放的压载舱11内少量的船舶压舱水。

另外,为了中和处理排放至船外的船舶压舱水,与图3的压载时相同,使中和剂供应装置(未示出)的排放线与排放排管29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装置为,不将船舶压舱水处理部110设置在甲板上,而是设置在作为安全区域的油船的机械室10内,并且在机械室10内设置第一压载泵120,进而无需另外设置防爆空间。

另外,可由设置机械室10的一个第一压载泵120将处理水同时供应于压载舱11与船尾舱12,因此无需另外追加设置装置,进而可节省装置及设置费用。

以上的说明不过是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性特性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变更及替换。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及附图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是为了说明,并且不得由这种实施例及附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被权利要求范围解释,并且与其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该解释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