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于流感病毒h5亚型或者n1亚型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476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异于流感病毒h5亚型或者n1亚型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和治疗禽流感病毒(“AIV”)的抗体和相关的结合蛋白。更具体 地,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检测和治疗AIV的高致病性H5和m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及相关的结 合蛋白,以及涉及诊断、监视和治疗动物和人体内AIV感染的方法和产品。
背景技术
H5W禽流感病毒也许成为下一次流感流行的原因。每年甲型流感感染的爆发是持 续的公共健康威胁,新的流感毒株可以周期性呈现,人对于其具有较低的免疫性,导致破坏 性流行。1918年由Hmi流感病毒引起的“西班牙流感”爆发导致世界范围内超过4千万人 死亡。Hmi的来源也许是从鸟类直接传染人,或者也许潜伏于中间宿主如猪或者仍未鉴别 的另一动物宿主中(1)(在本文结尾处提供参考书目)。分别由H2N2和H3N2流感病毒引起 的1957年和1968年流感流行,可能源自重配事件(reassortment),其中一或两种适应人的 病毒表面蛋白由禽流感毒株的蛋白质置换(2)。H5m病毒具有感染史无前例范围的宿主的能力,包括食肉动物。1997年证实第 一例感染的人。高致病性H5m感染在禽类和人类中均发生。这是已发现的首次禽流感病 毒从鸟类直接传播至人类。之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人H5m感染病例总数从 2003年在东南亚开始爆发至今已经有281例,死亡169例。印度尼西亚在2005年6月报道 其首例人H5W病毒所致禽流感病例。迄今为止,这是唯一一个给出2007年报道的国家,截 至2007年3月共81例证实的人感染病例,其中63例死亡。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特异性分类。这些病毒主要被分为A、B 和C血清型,A型具有8个RNA节段,其编码十个病毒蛋白。所有已知的A型流感病毒均源 自鸟类。这个类别的病毒可以感染其它物种,如马、猪、猫头鹰和海豹,并且对人类造成威 胁(23)。根据包膜糖蛋白的抗原性性质,可以将A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为亚型,根据血凝 素(“HA”)分为Hl至H16亚型,根据神经氨酸酶(“NA”)分为Nl至N9亚型(24,25,26)。 据信在HA1-HA2连接处的HA蛋白质的蛋白酶解与禽流感毒株的病原性相关,而且在这个裂 解位点周围疏水性氨基酸的存在是H5亚型的特点。此外,据信HA蛋白质介导与宿主细胞 sialoside受体附着,随后通过膜融合进入细胞(27),HA蛋白质被认为作为中和抗体的主 要靶位(26)。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爆发期间进行检测可以确定流感是否是爆发原因。在流感 季节,检测呈现与流感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选择患者可帮助确定流感是否存在于特定 患者群中,并且帮助卫生保健人员确定怎样使用其临床判断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快 速流感检测帮助确定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一些检测如病毒培养、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 应(RT-PCR)以及血清学检测是常规方法,但是不能及时获得结果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3)。目前常用的大多数快速诊断检测是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测定(3,4,5)。免疫荧光测 定(荧光抗体染色)是另一种快速流感病毒诊断检测法,其可用于许多医院实验室中,且通 常可以在2-4小时内产生结果。首要的是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产生是大多数常用的快速、灵敏性和有成本效益的诊断方法的基础。区域性独特的亚系的鉴别表明H5m病毒是地理学广泛分布的,具有遗传和抗原 性差异。种系发生学研究示出来自印尼的所有病毒形成H5m基因型Z病毒的一个独特亚 系,提示这种爆发可能由于单一引入传播遍及整个国家造成的(14,15)。获得特异性识别 印尼流感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是非常有益的。获得也覆盖越南和新加坡流感分离株的这种 mAb也是非常有益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特异性结合AIV的H5和m亚型的、特别是结合H5和 NlIndonesia AIV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mAb)及相关的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应答的特异 性为有效诊断试剂提供基础。衍生自其中的mAb和结合蛋白也可以用作治疗剂。发明概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特异于H5亚型血凝素糖蛋白的线性和构象表位或者m亚型 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线性和构象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及相关的结合蛋白。线性H5表位的mAb 能以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变性的样品如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样品中的H5W及其它 H5亚型病毒毒株,而靶向H5或者m构象表位的那些mAb用于检测未进行预处理的组织如 冷冻组织样品及其它生物学组织和体液中的H5m及其它m亚型病毒。H5表位的mAb和 Nl表位的mAb可以组合使用,以特异性诊断H5W病毒分离株。具体地,称作5A5的mAb靶向H5亚型血凝素的线性表位。称作5C5、2D9、4F8、1C1、 3B6、2F11、9C1和3H11的其它mAb靶向H5亚型血凝素的构象表位。称作8H12的mAb靶向 Nl亚型神经氨酸酶的线性表位,称作6C6和3D4的两个抗体靶向附亚型神经氨酸酶的构象 表位。因此,本发明包含基本上具有如mAb 5A5对于线性H5亚型血凝素表位的免疫学结合 特性的结合蛋白,以及基本上具有如mAb 8H12对于线性m亚型神经氨酸酶表位的免疫学 结合特性。本发明进一步包含基本上具有如mAb 5C5、2D9、4F8、1C1、3B6、2F11、9C1和3H11 对于H5亚型血凝素构象表位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结合蛋白。本发明还包含基本上具有如 mAb 6C6或3D4对于m亚型神经氨酸酶构象表位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结合蛋白。另一方面,本发明包含检测样品中H5亚型AIV的方法,包括检测AIV与基本上具 有mAb 5々5、505、209、4 8、1(1、386、2 11、9(1或者3!111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mAb或者结合 蛋白的结合。本发明还包含检测样品中附亚型AIV的方法,包括检测AIV与基本上具有mAb 6C6、3D4或者8H12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mAb或者结合蛋白的结合。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 用这种结合蛋白的免疫荧光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测定以及ELISA方法。识别H5亚型AIV的 抗体可以与识别附亚型AIV的抗体组合使用,以检测H5W病毒。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检测AIV的试剂盒,其包含基本上具有mAb5A5、5C5、2D9、 4F8、1C1、3B6、2F11、9C1、3H11、8H12、3D4和/或6C6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结合蛋白。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治疗感染H5AIV毒株如H5mAIV毒株的对象的方法,包括给予 这种对象有效量的一或多种基本上具有mAb 5C5、2D9、4F8、2F11、9C1、3H11、3D4或者6C6的 免疫学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或者结合蛋白。附图简述

图1A-1D示出感染AIV H5N1的MDCK细胞与无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的IFA图像 对比。图IA是在MDCK细胞中检测到H5W的图像。在图IB中,紫外光与正常光的合并示出由病毒感染的各个细胞与未感染细胞的对比。如图IC所示,在无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 上无荧光信号。图ID示出在与图IC相同的细胞上紫外光与正常光的合并。图2A和2B示出MDCK细胞上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在图2A中,在单 克隆抗体中和H5m病毒感染后用FITC荧光染色MDCK细胞。在图2B中,用FITC荧光染色 MDCK细胞而无H5m病毒感染的单克隆抗体中和。图3A和3B示出SDS-PAGE和蛋白印迹,用以鉴别mAb与线性化重组HAl之间的 结合。在图3A中,在SDS-PAGE凝胶中,HAl为大约37kD,表达的GST-标记的HAl为大约 61kD。单独GST为26kD。在图3B中,蛋白印迹示出重组HAl与mAB 5A5反应。除了在61kD 的主要条带之外还存在较小的条带,提示当GST-HAl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的降解。泳道1, 无IPTG-诱导表达的大肠杆菌样品;泳道2和3,大肠杆菌中IPTG-诱导的GST-HAl表达; 泳道4,纯化的GST样品。图4A和4B例证了 mAb 5A5的线性表位作图。图4A是血凝素蛋白HAl的示意图, 示出表达不同长度HAl片段的克隆构建体以及其与mAb5A5的反应性。图4B是突变的血凝 素HAl片段的示意图,示出表达HAl片段上不同突变的克隆构建体以及其与mAb 5A5的反应性。图5A和5B示出mAb 6C6或3D4与表达的重组附之间的典型反应。图5A示出在 Sf9细胞中检测的表达的重组m。在图5B中,紫外光与正常光的合并示出各个细胞。图6A和6B示出SDS-PAGE和蛋白印迹以验证表达的NA。图7A、7B和7C示出MDCK细胞上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在图7A中,在 单克隆抗体中和H5m病毒感染之后通过显微镜观测MDCK细胞。在图7B中,在作为CPE阳 性对照的未经单克隆抗体中和H5W病毒感染的条件下,通过显微镜观测MDCK细胞。在图 7C中,在作为CPE阴性对照的不存在病毒和mAb的条件下示出MDCK细胞。发明详述本发明涉及特异性结合AIV H5亚型血凝素糖蛋白或者AIV m亚型神经氨酸酶糖 蛋白的mAb及相关的抗原结合蛋白。具体地,所述mAb或者相关的抗原结合蛋白具有如下抗 体的免疫学结合特性mAb 5A5,由在2007年7月10日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 保藏的保藏号为PTA-8528的杂交瘤5A5产生,mAb 5C5,由在2007年7月10日在ATCC中 保藏的保藏号为PTA-8529的杂交瘤5C5产生,mAb 6C6,由在2007年7月10日在ATCC中 保藏的保藏号为PTA-8526的杂交瘤6C6产生,mAb 2D9,由在2008年7月29日在ATCC中保 藏的保藏号为PTA-9396的杂交瘤2D9产生,mAb 4F8,由在2008年7月29日在ATCC中保 藏的保藏号为PTA-9397的杂交瘤4F8产生,mAb ICl,由在2008年7月29日在ATCC中保 藏的保藏号为PTA-9398的杂交瘤ICl产生,mAb 3B6,由在2008年7月29日在ATCC中保 藏的保藏号为PTA-9399的杂交瘤3B6产生,mAb 3D4,由在2008年7月29日在ATCC中保 藏的保藏号为PTA-9395的杂交瘤3D4产生,mAb8H12,由在2008年7月29日在ATCC中保 藏的保藏号为PTA-9394的杂交瘤8H12产生,mAb 2F11,由在2008年7月16日在ATCC中 保藏的保藏号为PTA-9373的杂交瘤2F11产生,mAb 9C1,由在2008年7月16日在ATCC中 保藏的保藏号为PTA-9372的杂交瘤9C1产生,或mAb 3H11,由在2008年7月16日在ATCC 中保藏的保藏号为PTA-9374的杂交瘤3H11产生。所有保藏物均根据布达佩斯条约的规定 而进行。本发明进一步包含这些杂交瘤,且提供了本发明的mAb和结合蛋白的持续来源。
10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检测和诊断H5亚型AIV感染的方法以及包含本发明mAb或者 结合蛋白的试剂盒。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通过给予有效量的本发明的一或多种抗体或者相关 的结合蛋白治疗H5或者NlAIV毒株感染对象的方法。具体地,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对 象感染H5W亚型AIV印尼分离株。本发明的抗体也可以作为预防措施给予处于可能发生 流感流行事件中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中,给予抗体的有效量是用于治疗H5或者NlAIV感染 的量的大约一半。在本文中使用的各个术语具有如下含义。所有语法形式的术语mAb或者相关的结合蛋白的“免疫学结合特性”是指所述mAb 或者结合蛋白对其抗原的特异性、亲和性和交叉反应性。术语“线性表位”是指形成抗体结合位点的具有大约4-12个氨基酸的连续序列。 本发明mAb的线性表位优选在由HAl病毒基因编码的血凝素蛋白的大约第260至大约第 269位氨基酸的区域中。结合mAb或者结合蛋白形式的线性表位可以是变性蛋白质,其基本 上没有三级结构。术语构象表位是指在H5亚型血凝素糖蛋白或者m亚型神经氨酸酶糖蛋白中以其 天然三维形式存在的mAb或者相关的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术语结合蛋白是指包括如下所述那些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包括本发明mAb的抗 原结合位点或者具有本发明mAb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mAb的抗原结合位点。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了通过用AIV亚型H5N2 (A/chicken/Singapore/98)免疫 动物制备具有mAb 5A5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用AIV亚型H5N2 (A/chicken/ Singapore/98)免疫动物制备具有mAb 5C5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或者通过用AIV亚 型H7m (A/chicken/Singapore/94)免疫动物制备具有mAb 6C6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 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有利地提供了通过用AIV亚型H5N2 (A/chicken/Singapore/98)免 疫动物制备具有mAb2D9和mAb 3B6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通 过用亲代禽流感病毒A/Vietnam/1203/2004/H5m在第205位氨基酸具有由赖氨酸突变为 甲硫氨酸的逃逸突变株免疫动物制备具有mAb 2F11或者9C1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的 方法,或者通过用AIV亚型A/Indonesia/CDC669/2206/H5m免疫动物制备具有mAb 3H11 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本发明另外提供了通过用AIV亚型H7W (A/chicken/ Singapore/94)免疫动物制备具有mAb 3D4和mAb 8H12的结合特性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以及通过用AIV亚型H5N2 (A/chicken/Singapore/98)免疫动物制备mAb 4F8和ICl的方 法。任何这种抗原均可用作免疫原以产生具有希望的免疫学结合特性的抗体。这种抗体包 括但不限于包含 mAb 5A5、5C5、2D9、4F8、1C1、3B6、2F11、9C1、3H11、8H12、6C6 或者 3D4 的抗 原结合序列的单克隆抗体、嵌合抗体、单链抗体、Fab片段和蛋白质。本发明的mAb可以通过持续培养细胞系产生抗体分子的任何技术产生。这种方 法包括但不限于最初由Kohler and Milstein(Nature 256:495-497)在1975年揭示的杂 交瘤技术,以及三源杂交瘤技术、人B-细胞杂交瘤技术(Kozbor et al.,1983,Immunology Today 4:72)以及EBV-杂交瘤技术以产生人单克隆抗体(Cole et al.,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 Alan R. Liss, Inc. ,pp 77-96 (1985))。可以使用人抗体 且其可以通过使用人杂交瘤获得(Cote et al.,1983,Proc. Nat,1. Acad. Sci. U. S. Α. ,80 2026-2030)或者通过用EBV病毒在体外转化人B细胞获得(Cole et al. , 1985,Monoclonal
11Antibodiesand Cancer Therapy, Alan R. Liss, pp. 77-96)。此外,可以使用产生“嵌合抗 体”或者“人源化抗体”的技术(Morrison et al.,1984,J. Bacteriol. 159-870 ;Neuberger et al.,1984,Nature 312:604-608 ;Takeda et al.,1985,Nature314 :452_454),通过导入 来自本发明小鼠抗体分子如 mAb 5C5、5A5、6C6、2D9、4F8、1C1、3B6、3D4、8H12、2F11、9C1 或 者3H11的序列与来自具有合适生物学活性的人抗体分子的基因产生所述抗体。嵌合抗体 是含有人Fc部分和小鼠(或者其它非人动物)Fv部分的那些抗体。人源化抗体是在人抗体 中掺入小鼠(或者其它非人动物)互补决定簇(CDR)的那些抗体。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 均是单克隆抗体。优选这种人或者人源化嵌合抗体用于人类疾病的体内诊断或者治疗中。根据本发明,可以对产生单链抗体的技术(美国专利4,946,778)加以调整,以提 供本发明的单链抗体。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利用构建Fab表达文库的技术(Huse et al., 1989,Science 246 1275-1281),以快速及简便地鉴别对于本发明的抗体具有希望的特异 性的单克隆Fab片段或者其衍生物或者类似物。含有抗体分子独特型的抗体片段可以通过已知技术产生。例如,这种片段包括但 不限于F(ab’)2片段,其可以通过胃蛋白酶消化抗体分子而产生;Fab’片段,其可以通过 还原F (ab’)2片段的二硫键而产生;以及Fab片段,其可以通过用木瓜蛋白酶和还原剂处理 抗体分子而产生。这种抗体片段可以从本发明的任何多克隆或者单克隆抗体中产生。在抗体的产生中,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技术筛选希望的抗体,所述技术例如放射 免疫测定、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夹心”免疫测定、免疫放射测定、凝胶扩散沉淀反 应、免疫扩散测定、原位免疫测定(例如使用胶体金、酶或者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印 迹、沉淀反应、凝集试验(例如凝胶凝集试验、凝血试验)、免疫荧光测定以及免 疫电泳测 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检测一抗上的标记检测抗体结合。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 检测二抗或者其它试剂与一抗的结合检测一抗。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二抗是标记的。本 领域已知在免疫测定中检测结合的方式,且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前述抗体可用于本领域已知关于检测或者定位H5或者m亚型AIV的方法中,例 如蛋白印迹、ELISA、放射性免疫测定、免疫荧光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等。本文揭示的技 术可用于定性和定量确定H5亚型AIV,以及用于诊断和监视病毒感染的动物或者人。本发明还包括定性和/或定量确定H5亚型AIV的测定和检测试剂盒。这种测定 系统和检测试剂盒可包含标记的成分,所述标记的成分例如通过用放射性原子、荧光基团 或者酶标记、与本发明的mAb或者相关的结合蛋白或者其结合配体结合而制备。这种测定 或者检测试剂盒进一步可包含试剂、稀释剂和使用说明书,这些为免疫测定技术领域技术 人员熟知。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根据选择的方法如“竞争性”、“夹心”、“DASP”等方 法,这种试剂盒至少含有本发明的HlAb或者相关的结合蛋白、检测所述HlAb或者相关的结合 蛋白与生物学样品中的AIV免疫特异性结合的工具,以及使用说明书。所述试剂盒也可以 含有阳性和阴性对照物。它们可以被设计为与自动分析仪或者自动免疫组织化学玻片染色
设备一起使用。本发明的测定试剂盒可进一步包含可以被标记或者可以被提供用于附着于固体 支持物(或者附着于固体支持物)的二抗或者结合蛋白。这种抗体或者结合蛋白可例如是 结合AIV的抗体或结合蛋白。这种二抗或者结合蛋白可以是多克隆或者单克隆抗体。
H5亚型血凝素或者m亚型神经氨酸酶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用AIV或者其 H5或m蛋白或片段免疫动物而制备。制备H5亚型血凝素蛋白的抗体的优选方法是扩增 H5亚型HAl基因,随后表达该基因,回收并纯化H5亚型重组蛋白以及将该纯化的蛋白质用 作免疫原。例如,通过用可获得的毒株接种鸡胚以增殖H5mAIV,随后分离该病毒RNA。通 过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Al基因,然后将其克隆进杆状病毒载体中,用于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H5蛋白质。然后可将如此产生的蛋白质用于免疫小鼠或者其它合适物 种,以产生杂交瘤。相似的程序可用于获得m蛋白质以产生杂交瘤。筛选杂交瘤产生能特异性结合H5或m蛋白质的高亲和性mAb的能力,并将其与 其它AIV亚型区分。根据本发明,发现具有病毒中和能力的抗体能识别H5亚型血凝素蛋白 中的构象表位。这个发现得自在Madin-Darby犬肾(MDCK)细胞或者鸡胚中1_2次选择循 环之后在存在每种中和mAb的条件下病毒逃逸突变株的产生。通过RT-PCR从这些中和逃 逸突变株中克隆所述HAl基因并测序,以鉴别点突变。在这组抗体中,在mAb 5C5、2F11、9C1 和3H11中发现中和表位。使用凝血抑制试验证实中和逃逸能力。HAl含有338个氨基酸,包括具有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为了研究线性表位在蛋 白质上的分布,有利地检测截短的和突变的片段与mAb的结合,例如通过蛋白印迹或者相 似技术检测。可以鉴别线性表位,其是mAb的结合靶位,在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如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存在的变性的H5亚型蛋白中具有良好性能。以这种方式对H5 亚型mAb作图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和更有效地临床诊断感染性H5mAIV的平台。本发明还提供了对于AIV H5血凝素和m神经氨酸酶分子的抗原性结构的更好的 了解。本发明的HlAb及相关的结合蛋白提供了在冷冻切片和生物学样品中检测这种高致病 性病毒的方式和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的病毒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中,感染的组织切片 中的AIV抗原由于固定过程而被破坏。福尔马林和乙醇具有除去脂质包膜和包膜糖蛋白包 括血凝素的潜力,因此增加了病毒抗原检测的难度。因此,本发明这种形式的诊断具有提供 更安全和更精确诊断AIV感染的动物和人体组织的潜力。如在下文实施例中例证,mAb 5A5对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是是高 效且灵敏的。这种抗体使得感染区域易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测到。抗体5A5不具有血 凝素抑制作用或者病毒中和活性;然而其在免疫荧光测定和蛋白印迹分析中呈现出阳性结 果,观测到相应于重组H5m-HA蛋白(MW 36kDa)的强条带。MAb 8H12对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的病毒抗原也是高效和灵敏的。这个抗体也 使得感染区域易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测到。相反,mAb5C5、2D9、4F8、1C1、3B6、6C6、3D4、2F11、9C1 和 3H11 对于冷冻组织切片 是高效的,但是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未检测到抗原。这些结果提示着两组mAb与不同 的病毒表位反应。通过表位作图,确定mAb 5A5和8H12靶向线性表位。仅当对组织进行强 力热处理时,它们可以检测病毒抗原。在这种严苛的抗原提取方法中,病毒的表面蛋白被破 坏,使得病毒的核蛋白被暴露。因此,靶向线性表位的mAb对于冷冻组织切片不起作用。确定单克隆抗体5C5、2D9、4F8、1C1、3B6、6C6、3D4、2F11、9C1 和 3H11 靶向 H5N1 病 毒的构象表位。表位作图用于对mAb 5C5、2D9、4F8、2F11、9C1和3H11作出这种确定;对mAb 6C6和3D4的确定是基于所述抗体不能识别来自SDS-PAGE的变性的神经氨酸酶。这些抗体
13能结合且识别病毒抗原,而不用对组织切片进行预先处理。本发明提供了检测AIV的H5和m亚型的便利的高特异性且灵敏的方式和方法。 一种这样的方式和方法是ELISA。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mAb5A5、5C5、2D9、4F8、lCl、3B6、 2F11、9C1和3H11单独或者组合地用作捕获抗体。已经发现mAb 5A5与5C5的组合与单独 使用抗体或者本文所述其它组合相比在检测H5亚型AIV中提供高光密度读数。不受理论 的约束,对于这些结果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两种抗体与HAl蛋白上的不同表位反应且是 不同的抗体亚类,因此提供多个结合位点。如果单独使用抗体,可以使用选择的抗体例如作为捕获抗体,且与辣根过氧化物 酶(HRP)缀合的相同抗体可用作检测抗体。6C6、3D4和8H12抗体可相似地用作捕获抗体以 检测AIVWm亚型毒株。构象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保持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凝血抑制作用和中和活性,而 针对线性表位的mAb也有利于诊断应用。因此,使用分别针对线性和构象表位的mAb 5A5 以及mAb 5C5、2D9、4F8、1C1、3B6、2F11、9C1和3H11,可以明显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性。相 似地,使用分别针对附神经氨酸酶的线性和构象表位的mAb 8H12以及mAb 6C6和3D4,可 以明显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性。使用两种mAb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开发检测H5和m病毒 的其它免疫学方法,例如通过点_印迹(dot-blot)和原位杂交方法。本发明的优选ELISA测试在印尼H5WAIV感染的禽类和人体中能检测出HA抗原, 表明本发明在检测禽和人H5M感染中的用途。本发明的H5亚型和m亚型mAb具有优于目前作为诊断工具的其它方法的优势。 首先,mAb 5A5、5C5、2D9、4F8、1C1、3B6、2F11、9C1 和 3H11 对于高感染性 H5 亚型 AIV 具有高 特异性,且除了 9ClmAb之外所有mAb均示出识别所有或者几乎所有已知的H5m印尼株。 此外,mAb6C6、3D4和8H12对于附亚型AIV是高特异性的,且可以用于诊断附亚型病毒感 染,包括所有或者几乎所有已知的H5W印尼株。这种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代表禽流感诊 断领域的突破。在本发明之前,未报到有单克隆抗体可以检测所有或者几乎所有印尼H5W 病毒。而除了一种抗体之外,本发明的所有单克隆抗体均示出识别在最近两年内在印尼收 集的所有或者基本所有H5m病毒。MAb 6C6、3D4或者8H12可以与mAb 5A5、5C5、2D9、4F8、 1C1、3B6、2F11或者3H11组合使用(一起或相继使用),以确认一特定的分离株是H5W分 离株。此外,所述mAb在感染的福尔马林固定组织以及血清学检测如HI和IFA中检测及精 确定位H5病毒抗原的能力呈现出独特优势。再者,这些mAb提供了检测H5和NlAIV感染 的安全且便利的诊断方法。冷冻的切片玻片可以低温长期贮存,且便于感染的进一步诊断 和监视。本发明的抗体因此可用于诊断H5W感染。如下文论述,本发明的mAb也可用于治 疗H5W感染。因此,本发明的mAb在遏制潜在流感流行中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涉及H5禽流感的中和逃逸突变株。术语中和逃逸突变株 是指由在编码血凝素的基因中的点突变产生的突变病毒,所述点突变导致H5或者m病毒 中抗原漂移,且影响中和表位。中和逃逸突变株可以逃避在中和其亲代病毒中有效的某些 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在逃逸突变株的人工筛选中,将亲代病毒与某一中和抗体一起保 温并接种于宿主如MDCK细胞或者鸡胚中。在2-3次筛选循环之后,克隆所述中和mAb的逃 逸突变株,并对其进行HAl基因测序。突变的氨基酸通过与亲代病毒序列对比而确定,且 突变的位点精确示出包含由所述中和mAb识别的中和表位的氨基酸之一。在本发明中,通过5C5中和单克隆抗体从A/Indonesia/CDC669/H5NlAIV中产生5C5逃逸突变株。所述突 变位点列于下文实施例3和表4中。通过2F11中和单克隆抗体从A/Vietnam/UOSAOOV H5N1中产生2F11逃逸突变株。通过9C1中和单克隆抗体从A/Vietnam/1203/2004/H5m的 K189M突变株中产生9C1逃逸突变株。此外,3H11、2F9和9C1逃逸突变株从A/Indonesia/ ⑶C669/2006/H5m中产生。所述突变位点在下文实施例3和表4中列出。中和逃逸突变株与其亲代病毒不同,其不再可以由特异性结合亲代病毒的某些中 和抗体识别。鉴于此,根据上述教导,这些突变株可用于免疫小鼠以产生新的单克隆抗体。 在新的mAb中,可以筛选出精确识别突变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提供对于不同于 亲代病毒的禽流感病毒的互补监视。通过重复这种方法通过几个世代,可以发现进一步的 逃逸突变株,以及获得进一步的中和抗。这些抗体可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给予本发明的抗体和相关的结合蛋白以治疗 受累于H5AIV感染的对象,特别是AIV的H5W亚型感染对象。本发明的抗体和相关的结合 蛋白在流感流行或者潜在流行的情况中也可以作为预防措施给予对象。所述抗体及相关的 结合蛋白可以以单一剂量或者重复给予,任选以缓释形式给予。可以通过使所述抗体到达 治疗对象体内其作用部位的任何方式给予,例如通过静脉内、肌内、皮内、口服或者经鼻给 予。典型地,所述抗体在药物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者载体如无菌水溶液中给予,且所述组合物 可进一步包含一或多种稳定剂、佐剂、增溶剂、缓冲液等。在治疗时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需 要以及考虑到如对象的年龄、体重、一般状况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给予的治疗频率 等因素,确定精确的给予方法、成分和特定剂量。一般地,当给予所述抗体治疗受累于H5AIV 感染的患者时,所述抗体的给予剂量在大约0. lmg/kg至大约lmg/kg体重范围内。典型地, 当作为预防措施给予时,给予剂量降低大约一半,即在大约0. 05mg/kg至大约0. 5mg/kg体 重范围内。为了进行治疗,可以给予本发明的单一中和抗体或者结合蛋白,或者可以给予两 或多种抗体的组合。如果已经产生中和逃逸突变株的一或多个世代的抗体,上述本发明的 这些抗体可以作为治疗性抗体混合物给予。优选用作治疗剂的抗体包括5C5、2D9、2F11、 9CU3H11 和 4F8mAb。提供了如下实施例以例证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模式。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而 是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一致。实施例1 杂交瘤的产生除了 H5m/PR8之外,所有活的野生型H5W流感病毒均得自印尼。H5m/PR8得自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其是非病原性重组病毒,含有在越南感染人的AIV H5m病毒的HA和 NA 基因(A/Vietnam/1203/2004)。 H5N2(A/chicken/Singapore/98)和 H7m(A/chicken/ Singapore/94)得自新加坡农粮兽医局(AVA)。这些病毒原种用于感染9天和11天龄的含 胚鸡卵(Chew’ sPoultry Farm,新加坡),并使其复制两个世代。然后,吸取尿囊液并使用 凝血试验(HA)确定病毒效价。失活的H5m (A/goose/Guangdong/97)用于RNA提取,以通 过 RT-PCR 扩增 HAl 基因。将 Madin Darby 肾细胞(MDCK,ATCCCCL34)在具有 10% FBS 的 DMEM培养基中在37°C在具有5% CO2条件下生长。通过对含有病毒的尿囊液在10,OOOrpm离心30分钟除去碎片,随后在40,OOOrpm
对上清超离心3小时,从而对病毒进行纯化。将病毒沉淀悬浮于PBS中。
使用蛋白质A 亲和性层析柱(Sigma Aldrich ;St. Louis, MO, USA)和 Immunopure IgM 纯化试剂盒(Pierce Biotechnology ;Rockford, IL, USA),根据厂商 指导从澄清液中纯化单克隆抗体。使用ND-1000分光光度计(NanoDrop Technologies ; Wilmington, DE, USA)测量抗体浓度。使用体积为0. 2ml的失活的禽流感病毒H5N2 (A/chicken/Singapore/98)或者 H7N1 (A/chicken/Singapore/94)以及油性佐剂Montanide ISA563 (S印pic,法国)对BALB/ c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在第0、14、28和42天通过腹膜内注射给予。收集来自经免疫的小鼠 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0),并且如DeSt. Groth and Scheidigger所述融合产生杂交 瘤(16)。在用次黄嘌呤_氨喋呤-胸苷(HAT)培养基选择之后,通过免疫荧光测定(IFA) 检测在14天后示出明显生长的杂交瘤的培养基中抗H5m/PR8-感染的MDCK细胞的特异性 抗体的存在情况。通过限制性稀释克隆选择的杂交瘤,再次鉴别,第二次克隆,以及通过IFA 再次检测。一旦确定,则将该杂交瘤在组织培养中增殖,并且在液氮中冷冻以进一步使用。从中获得本发明的每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是根据这些一般程序制成的。实施例2 通过IFA筛选mAb使用免疫荧光测定检测抗体与抗原靶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已经过夜感染流感病毒 (H5N2 (A/chicken/Singapore/98)或者 H7m (A/chicken/Singapore/94)的 MDCK 细胞在 96 孔平板中用PBS-T (在PBS中0. 05% Tween-20,pH 7. 4)漂洗。通过将细胞在预冷的100% 乙醇中保温10分钟进行固定。将该细胞在PBS-T中洗涤3次,然后在BSA.PBS-T中保 温30分钟以阻断与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然后将其与100 μ L杂交瘤培养液在96孔平板 中在室温保温2小时或者在4°C保温过夜。将细胞用PBS-T洗涤并与1 100稀释度的二 抗_荧光标记的山羊/兔抗小鼠抗体(DakoCytomation,USA)-在BSA、PBS_T中在室温 保温60分钟。将该平板孔用PBS-T洗涤。弃去PBS-T并加入在PBS中的50%甘油。在显 微镜下用紫外光检测荧光信号。未感染的MDCK细胞用作阴性对照。来自用失活的H5W病毒免疫接种的小鼠的血 清用作阳性抗体对照。通过将与各个杂交瘤上清保温的MDCK细胞与对照组进行对比,选择 产生阳性染色的杂交瘤上清,用于通过限制稀释进行克隆。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稳定产生mAb 的杂交瘤。发现称作mAb 5A5、5C5、2D9、4F8、ICl、2F11和3B6的抗体结合来自印尼所有25个 分离株的H5m血凝素,以及结合H5m/PR8和H5N2。MAb 3H11结合来自几乎所有25个印 尼分离株的血凝素,但是不结合H5m/PR8和H5N2。发现mAb 6C6、3D4和8H12结合来自所 有印尼H5m分离株的神经氨酸酶,以及H5m/PR8和H7m。mAb 9C1已经示出结合特异性 H5N1印尼株,因为这个抗体从特定毒株的逃逸突变株中产生,其特异性结合在H5的第205 位氨基酸是非赖氨酸的AIV毒株进化枝1毒株。QClmAb的这个独特性质使得其可以与其它 205-赖氨酸特异性mAb组合用于治疗而无需考虑病毒逃脱问题(evasion)。与本发明的mAb反应的AIV毒株在下文表1中列出。代表性IFA图像在图1中示出。表1 Target 靶注“+〃是指阳性,“-〃是指阴性,“N.T.“是指未进行检测。实施例3 :H5-和Nl-亚型mAb的鉴定mAb的同种型确定使用小鼠mAb同种型确定试剂盒(Amersham Bioscience,England)根据该试剂盒 中提供的方案进行同种型确定(数据未示出)。确定mAb 5A5、6C6、2D9、4F8、1C1、3B6、3D4、 8H12、9C1 和 3H11 均是 IgGl。确定 mAb 5C5 是 IgG2a,确定 mAb 2F11 是 IgM。凝血抑制试验(HI)将常量凝血(HA)抗原加入微滴定平板(NUNC)的每个孔中。然后将检测抗体置于 第一个孔中并连续稀释。将该平板保温1小时,然后向每个孔中加入鸡红细胞(RBC)。如果 测试血清中存在抗体,则RBC与HA抗原不凝集。HI阴性孔具有弥漫的凝集RBC片层覆盖在孔的底部。HI阳性孔具有非凝集的RBC的边界清楚的花结(well-circumscribed button)。培养液中的mAb 5C5、2D9、2F11和4F8对所有印尼H5m分离株以及与H5m/PR8具 有16-64的HI活性。MAb 9C1和3H11对这些印尼H5W分离株的一些具有HI活性。基于 mAb 3H11靶向的抗原表位,该抗体能特异性及灵敏性识别进化枝2. 1.3中的H毒株。MAbs 5A5UC1和3B6无HI活性。病毒微量中和测定MDCK细胞用于确定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将两倍连续稀释的抗体加 入96孔细胞培养平板中。将稀释的抗体与等体积的含有稀释剂的IOOTCID5ci/孔流感病毒混 合。在37°C在5% CO2湿润环境中保温2小时之后,在每个孔中加入1. 5X105/ml的100 μ 1 MDCK细胞。将该平板在37°C和5% CO2条件下保温18小时。用PBS洗涤单层,并将其在 100%乙醇中固定10分钟。使用抗流感病毒H5W的小鼠血清通过ELISA检测病毒蛋白的 存在情况。在室温进行ELISA。将固定的平板用PBS-T (含有0. 05% Tween 20的PBS)洗涤 3次。将在含有牛血清白蛋白的PBS-T中1/500稀释的小鼠血清抗体加入每个孔中,并 在室温保温1小时。将该平板在洗涤缓冲液中洗涤4次,并向每个孔中加入1/2000稀释的 100 μ 1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小鼠免疫球蛋白(DakoCytomation,USA)。将该平板 在室温保温1小时,然后用洗涤缓冲液洗涤6次。将100 μ 1新鲜制备的底物(IOmg邻苯二 胺二盐酸盐/20ml 0.05M磷酸盐柠檬酸盐缓冲液,pH 5. 0,含有0. 03%高硼酸钠)加入每 个孔中,并将该平板在室温保温大约5分钟。使用50 μ L 2Ν硫酸终止反应。使用自动平板 分光光度计(Mitenyi Biotec)在490nm(A49tl)测量吸光度。表 2 Virus 病毒;DMEM Medium =DMEM 培养基如表2所示,mAb 5C5中和感染的MDCK细胞上的H5W分离株。在存在单克隆抗 体的条件下,ELISA读数结果降低至在不存在所述抗体的条件下得自所述细胞的数值的大 约一半,表明所述病毒颗粒被中和。由于ELISA读数具有高背景,同时IFA是可见的,因此通过对于MDCK细胞的IFA 检测方法进行中和试验,以检测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mAb5C5可以中和所有H5W分离株 的感染。这些结果与IFA检测结果一致。图2A和2B例证了对于AIV感染的MDCK细胞的mAb中和活性。图2A和2B分别 示出在mAb中和病毒感染及不存在mAb中和作用的情况中FITC荧光染色的MDCK。对在MDCK细胞上和鸡胚中的病毒中和的滴定MDCK细胞和10天龄的鸡胚分别用于确定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tl)和50% 鸡胚感染剂量(EID50)。使MDCK细胞(2 XioVml)生长至70% -90%铺满。使用从ICT1至10_8连续稀释倍数的各个病毒感染鸡胚,随后检测尿囊液的TCID5tl 和EID5tl。然后将所述病毒用于感染指数期的MDCK细胞(对于病毒感染灵敏性最高)和10天 龄的鸡胚。未感染的MDCK细胞和尿囊液用作阴性对照。将该细胞在35°C保温,观测CPE。使用 Reed and Muench 数学技术(17),感染性效价表示为 TCID5(1/100 μ 1 和 1000EID5(1/200 μ 1, 各个病毒均稀释为在50 μ 1和100 μ 1分别具有IOOTCId50和500EID50。连续稀释的mAb 5C5能中和感染的MDCK细胞和鸡胚中终浓度为IOOTCID5q和 500EIDso的病毒(例如A/Indonesia/DCD669/H5Nl)。见表3所示。表3中的数字反映出 H5m病毒的最高稀释比率,在此比率mAb仍能检测和中和感染的MDCK细胞和鸡胚中终浓度 为 IOOTCID50 和 500EID50 的病毒。表 3 MAb 2D9、3H11、9C1、2F11和4F8与mAb 5C5相似,识别H5的构象表位且具有中和 MDCK细胞上病毒感染的能力。如上文针对mAb 5C5所述进行病毒中和和50%组织培养感 染剂量(TCID5tl)确定。使MDCK细胞(2X104/ml)生长至70%-90%铺满。然后使用病毒 A/Indonesia/⑶C669/H5m感染指数期MDCK细胞(对于病毒感染灵敏性最高)。未感染 的MDCK细胞用作细胞病变效应(CPE)阴性对照,感染的细胞作为CPE阳性对照。将细胞在 35°C保温,每日检查CPE情况。结果示于图7A、7B和7C。在存在单克隆抗体的条件下,MDCK 细胞未示出CPE,因此表明所述mAb具有中和能力。MAb ICl和3B6也识别H5的构象表位,通过相似分析示出其缺乏中和MDCK细胞上 的流感病毒感染的能力。1.表位特性和作图la. mAb 5A5的线性表位作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用于鉴别和定位 单克隆抗体5A5的线性表位,如图4A和4B所示。如Ausubel et al. (18)所述进行SDS-PAGE 和蛋白印迹。表达来自H5m的GST-标记的重组HAl并进行10% SDS-PAGE。重组HAl为大 约32kD,表达的GST-标记的HAl为大约57kD。通过将蛋白质样品与样品缓冲液混合并在 100°C加热5分钟制备蛋白质样品。在简短旋转之后,加样全细胞裂解物。通过SDS-PAGE分 离的蛋白质通过用考马斯蓝(0. 25%考马斯亮蓝R-250,40%甲醇和10%冰醋酸)染色30 分钟及随后在脱色溶液(40%甲醇和10%冰醋酸)中脱色过夜进行观测。对于蛋白印迹, 使用Transblot Cell (Bio-Rad)将蛋白质从凝胶中移至硝化纤维膜上。在电转移之后,以 如上所述点印迹相同方式将膜用在PBS-T中的5%脱脂乳(Bio-Rad)封闭。将膜用在具有 0. 05% Tween-20 的 PBS(PBS-t)中的 5%脱脂乳(Bio-Rad,Canada)封闭 60 分钟。在封闭 之后,将含有mAb的未稀释的杂交瘤培养液与膜一起保温60分钟,用PBS-T洗涤,然后与山 羊抗小鼠辣根过氧化物酶缀合的抗体(1 2000稀释)(DakoCytomation) —起保温60分。 洗涤该膜,然后用ECL蛋白印迹检测试剂(Amersham Biosciences)生色,并曝光于KODAK Scientific 成像胶片(KODAK BioMAX MS, USA)。MAb 5A5与变性的重组HAl反应,提示MAb 5A5的表位是线性的。MAb 5C5不能与变性的重组HAl反应,表示这个mAb的表位是构象表位。为了作图mAb 5A5的线性表位,将H5亚型的HAl通过PCR切割成3个重叠片段,并 且表达为6-组氨酸-标记融合蛋白。通过对mAb5A5进行蛋白印迹,发现所述表位主要在片 段B和C的重叠区域(第201-271位氨基酸)中。设计5个截短的片段以通过蛋白印迹进 一步作图(图4A),所述表位缩小在第258至271位氨基酸之间。为了查明该线性表位的准 确氨基酸序列,构建具有各个氨基酸点突变的9个突变体。HAl上的第259-264和268-271 位氨基酸,除了第269位氨基酸之外,均通过某些引物单独地被改变为丙氨酸,第269位氨 基酸从丙氨酸被改变为脯氨酸(图4B)。从图4B所示蛋白印迹结果可以看出,mAb5A5靶向 的线性表位的序列是亚型5H的血凝素上第260-269位氨基酸,即AsnGlyAsnPhelleAlaPro GluTyrAla(NGNFIAPEYA)。lb.mAb 8H12线性表位的确定根据前文针对mAb 5A5在Ia章节所述方法,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检测mAb 8H12的线性表位。表达来自H5W的MBP-标记的 重组NA1,并进行10% SDS-PAGE。重组NAl为大约36kD,表达的MBP-标记的NAl为大约 82kD。MAb 8H12与变性的NAl反应,提示该抗体的表位是线性的。lc. 2D9、4F8、1C1、3B6、2F11、9C1 和 3H11 构象表位的确定使用mAb 2D9、4F8、3B6、1C1、2F11、9C1和3H11中每一个抗体进行上文Ia章节所 述方法。这些抗体无一与变性的HAl反应,表明这些mAb的表位是构象表位。Id. mAb 6C6和3D4构象表位的确定使用mAb 6C6和3D4进行如上文Ib章节所述的方法。无一抗体与变性NAl反应, 表明这两个抗体的部位是构象表位。2. H5亚型mAb的逃逸突变株的选择及构象/中和表位作图将连续10倍稀释的亲代病毒A/Indonesia/CDC669/2006(H5m)与等体积的mAb 混合。在室温保温1小时后,将该混合物接种于在DMEM培养基中的MDCK细胞单层上,所述 培养基含有200 μ g/ml TPCK-处理的胰蛋白酶(Sigma)和0. 001% DEAE-葡聚糖(Sigma)。 在35°C培养7天后,收集病毒上清并进行进一步选择。使用另一种方法产生逃逸突变株,其 中将亲代毒株与过量的mAb在室温保温至少0. 5小时。然后将此混合物接种于10天龄鸡 胚中。在35°C培养2或3天后,收集病毒上清并进行进一步选择。在每种方法之后,克隆所 述逃逸突变株并收集以提取RNA。造成mAb中和抗性的点突变通过于亲代病毒进行序列对 比确定。使得突变病毒逃逸mAb中和作用的这种突变的能力通过中和试验和血凝素抑制试 验检测。使用中和的mAb 5C5选择一些逃逸突变株。克隆所述逃逸突变株并收集以提取 RNA。根据序列对比,点突变分别发生在HA序列上第524/503和602位核苷酸(序列得自 GenBank, GenBank 登记号 #CY014481 ;GenBankGISl 13497155)。第 524 位核苷酸 AC 改变为 AT,导致第175位氨基酸从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第503位核苷酸A改变为T,导致低168 位氨基酸从赖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第602位核苷酸C改变为A,导致第201位氨基酸从 丙氨酸突变为谷氨酸。通过中和试验和血凝素抑制试验证实,这种突变使得突变病毒逃逸 mAb 5C5抗体中和作用。这个结果表明mAb 5C5靶向血凝素上含有第168/175和201位氨 基酸的表位。结果在表4中示出,图中示出AIV(A/Indonesia/⑶C669/H5N1)的血凝素分子上mAb中和表位的位置。相似地确定针对其它mAb的点突变,如表4所示。表4
商指导,将PCR产物克隆进pGEM-T Easy克隆载体(Promega,WI, USA)中。对含有编码神 经氨酸酶的序列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证实与数据库中参考序列一致。作为瞬时步骤将神 经氨酸酶基因亚克隆进载体pENTR/TEV/D-TOPO中,然后根据供应商(Invitrogen,CA, USA) Gateway System指导插入杆状病毒中。根据供应商(Invitrogen)指导,将此具有神经氨酸 酶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于转染Sf9昆虫细胞并表达。固定具有表达的神经氨酸酶的Sf9 昆虫细胞,并且使用mAb 6C6进行IFA,与上文关于MDCK细胞进行IFA程序相同。图5A和5B示出mAb 6C6与表达的重组附之间的典型反应。mAb 3D4与表达的重 组m之间的反应相似。图5A示出表达的重组m在Sf9细胞中检测到。在图5B中,紫外 光和正常光合并表示各个细胞。2. mAb 6C6和3D4的表位是构象表位而不是线性表位用具有NA插入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在28°C保温96小时。收集细胞, 与样品缓冲液混合,并加样于SDS-PAGE凝胶,分别用mAb6C6 (的抗_H5m小鼠血清)或者 mAb 3D4进行考马斯蓝染色以及蛋白印迹。蛋白印迹证实重组NA在Sf9细胞中表达。通过 蛋白印迹示出无mAb6C6或3D4信号条带,表明mAb 6C6和3D4的表位是构象表位。图6A和6B示出SDS-PAGE和蛋白印迹,以证实表达的NA。图6A示出在SDS-PAGE 凝胶上NA的分子量为大约49kDa。在图6B中,蛋白印迹示出重组NA与作为抗体的抗H5W 小鼠血清反应。预防和治疗基于mAb 5C5中和MDCK细胞和鸡胚上的H5m的能力及其IgG2a同种型,mAb 5C5 及包含该抗体可变区的重组抗体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目的。基于在小鼠中的研究(19,20, 21),通常认为中和IgG抗体具有预防和治疗能力。相似地,鉴于mAb 2D9、2F11、3H11、9C1和4F8中和MDCK细胞上H5m的能力及其 IgGl或IgM同种型,这些mAb及包含这些抗体的可变区的重组抗体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目的。如下试验例证了 mAb 5C5的预防和治疗特性。将一组6只雌性BALB/c小鼠(6_8周龄)的实验动物用作动物模型,研究通过给 予mAb 5C5对免于病毒致命性攻击的保护作用。在生物学研究安全室内由穿戴动力空气净 化呼吸器的技术人员进行小鼠接种和血液收集。将流感病毒感染的动物圈养在3级生物学 研究安全水平(BSL3)的动物实验室中。为了评估单克隆抗体在动物模型中作为预防剂的效力(即在病毒感染之前),经 腹膜内(i. P.)给予小鼠10mg/kg纯化的mAb 5C5。在i. p.之后24小时,对小鼠进行放血 以测量H5N1的HI效价,然后经鼻内(i. η.)给予20 μ 1的IOLD50的A/Indonesia/CDC669/ H5m。对照组(共6只小鼠)接受IgGl的mAb5C4,其是针对细菌C. jejuni制成的内部 (in-house)小鼠单克隆抗体。对于生存分析,每天观测小鼠共14天。在对照组中,6只小 鼠在感染后10天内全部死亡。相反,mAb 5C5-处理的小鼠显然得到保护,该组中所有6 只小鼠在观测的14天期间结束后均仍存活。给予mAb 5C5的小鼠血清具有高于64的A/ Indonesia/⑶C669/H5m的HI效价。这些数据表明给予的IgG2amAb 5C5可以渗入小鼠血 液中,并且最终促进小鼠体内病毒清除。为了评估mAb 5C5的治疗效力,在病毒感染之后给予所述抗体。在给予6只小鼠的 每一只小鼠20 μ 1的IOLD5tl致死剂量A/Indonesia/CDC669/H5m之后第一天(24小时),通过腹膜内注射给予10mg/kg的mAb 5C5。对照组(6只小鼠)接受IgGlmAb 5C4,其是针对 C. jejuni.制成的内部抗体。在对照组中,6只小鼠在感染后10天内全部死亡。在mAb5C5 组中,6只小鼠中有5只小鼠在病毒攻击后14天仍存活。这些数据表明mAb 5C5即使在病毒感染后给予仍是有效的,表明所述抗体可用于 预防和治疗目的。实施例4 组合使用针对m亚型的mAb6C6及针对H5亚型的mAb5C5进行抗原捕 获 ELISA (AC-ELISA)以鉴别 H5m 亚型 AIV如上所述,含有H5W病毒的样品通过使用mAb 5C5或者mAb 5A5可以将其鉴别为 H5亚型,使用mAb 6C6可以将其单独鉴别为m亚型。通过组合使用前者抗体之一与后者抗 体也可以将样品鉴别为H5m。设计AC-ELISA以检测H5W病毒。在100 μ 1 PBS中将mAb 5C5 以 0. 5 μ g/ 孔及 100 μ 1/ 孔的量在 96 孔平板(U96MaxiSorp NUNC-immuno plate)中在 4°C保温过夜。在用PBS-T漂洗该平板之后,将包被的平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室 温封闭1小时。然后弃去封闭溶液,将在PBS中的20HA单位100 μ 1稀释的失活的H5W分 离株加入每个孔中,保温2小时。用洗涤缓冲液PBS-T洗涤该平板4次,向每个孔中加入1/500稀释的100 μ 1辣根 过氧化物酶标记的mAb 6C6。将该平板在室温进一步保温1小时,然后用洗涤缓冲液洗涤6 次。将100 μ 1新鲜制备的底物(IOmg邻苯二胺二盐酸盐AOml 0. 05Μ磷酸盐柠檬酸盐缓 冲液,PH 5.0,含有0.03%高硼酸钠)加入每个孔中,将平板在室温保温大约5分钟。加入 50 μ 1 2Ν硫酸终止反应。使用自动平板分光光度计(Mitenyi Biotec)在490nm(A490)测 量吸光度。H5N1病毒产生显著的A490读数,而作为阴性对照的H7W病毒产生较低的读数。 示于表5中的结果表明组合mAb 5C5与mAb 6C6可用于鉴别H5mAIV。含有H5mAIV的样 品可以通过单独使用mAb 5C5和mAb 6C6鉴别,但是使用所述组合抗体可以减少需要的样 品量。相似地,组合mAb 5A5与mAb 6C6或者本发明mAb的其它合适组合也可以用于鉴 别 H5N1AIV。表5 组合使用mAb 5C5和mAb 6C6鉴别H5N1的AC-ELISA结果 Blank:空白实施例5 :mAb 2F1U9C1 和 3H11 的活性在使用H5m-AIV_感染的MDCK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FA)、蛋白印迹(WB)、 凝血抑制试验(HI)和病毒中和试验(VN)中评估mAb 2F11、9C1和3H11的结合活性。试验结果在下表6-8中示出。表6 与 H5N IAIV (A/Vietnam/1203/2004/H5Nl)逃逸突变株 K205M 的结合活性 表7 与 H5N1AIV(A/Indonesia/CDC669/2206/H5m)的逃逸突变株 K205M 的结合
活性 逃逸突变株K205M 从 H5N IAIV (A/Vietnam/1203/2004/H5m)中通过 mAb 6B8 筛 选产生,mAb 6B8是于2007年3月20日以保藏号ATCC CRLPTA-8246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 物保藏中心的单克隆抗体。mAb 9C1和2F11与这些K205突变株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提示这 两个mAb与mAb 6B8 一起在抑制逃逸突变株产生中的潜在应用。实施例6 :mAb 2F11和9C1的治疗应用2F11 和 9C1 均从 H5 毒株 A/Vietnam/1203/2004/H5Nl 的 K205M 逃逸突变株中产 生,因此可以与靶向相同突变株的另一种单克隆抗体组合,但是不能结合或者以较低活性 结合野生型毒株,如mAb 6B8(由杂交瘤6B8产生,根据布达佩斯条约于2007年3月20日 保藏在ATCC,保藏号为CRLPTA-8246),这是作为治疗剂靶向VN1203毒株中野生型205K毒
27株的mAb。MAb 9C1识别K205M突变株,但是不能结合野生型毒株VN1203,这表明该mAb靶 向毒株VN1203中第205位甲硫氨酸表位。包含mAb 9C1和6B8的单克隆抗体混合物可以 有效地抑制H5W感染,且防止逃逸突变株在体外和体内产生。表9 :mAb 6B8与9C1的HI活性对比 为了例证6B8和9ClmAb的活性,将16HA单位AIV与下表所示mAb —起在室温保 温至少1.5小时。将该混合物接种于10天龄鸡胚内。每日评估HA效价和鸡胚的存活率。 结果示于表10。表 10 〃-〃表示HA试验阴性或者鸡胚死亡,“ +〃表示HA试验阳性或者鸡胚存活,p. i.表示感染后。参考文献1. Jeffery K. Taubenberger, Ann H. Reidl, Raina Μ. Lourensl, Ruixue Wang, GuozhongJin and Thomas G.Fanningl. 2006. Molecular virology :ffas the 1918 pandemic caused by abird flu ? Was the 1918 flu avian in origin ? Nature. 440 E9-E10.2. Ann H. Reid, Jeffery K. Taubenberger & Thomas G. Fanning. 2004. Evidenceof anabsence :the genetic origins of the 1918 pandemic influenza virus. Nature ReviewsMicrobiology 2 :909-914.3.Patrick J Gavin,Richard B Thomson,Jr. 2003. Review of Rapid Diagnostic Tests forlnfluenza. Clinical and Applied Immunology Reviews 4:151—172.4. Gregory A. Storch, MD. Rapid diagnostic tests for influenza.2003. Current Opinion inPediatrics. 15:77_84.5.Yuen KY, Chan PK, Peiris M,Tsang DN, Que TL, Shortridge KF,et al. 1998. Clinicalfeatures and rapid viral diagnosis of human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A H5Nlvirus. Lancet. 351 467-71.6. Varghese, J. N. et al. 1998. Drug design against a shifting target :a structural basis forresistance to inhibitors in a variant of influenza virus neuraminidase. Structure 6 :735_746·7. Le, Q. M. et al. 2005. Avian flu :isolation of drug-resistant H5N1 virus. Nature 438 :754.8.Kiso, M. et al. 2004. Resistant influenza A viruses in children treated with oseltamivir :descriptive study. Lancet 364 :759_765·9. de Jong,M. D. et at. 2005. Oseltamivir resistance during treatment of influenza A(H5N1) infection. N. Engl. J. Med. 353 :2667_2672.10. Russell RJ,Haire LF,Stevens DJ,Collins PJ,Lin YP,Blackburn GM, Hay AJ, Gamblin SJ, Skehel JJ. 2006. The structure of H5N1 avian influenza neuraminidase suggestsnew opportunities for drug design. Nature 443,45—49.11. Cameron P Simmons,Nadia L Bernasconi, Amorsolo L Suguitan,Jr., Kimberly Mills, Jerrold M Ward, Nguyen Van Vinh Chau, Tran Tinh Hien, Federica Sallusto, Do Quang Ha, Jeremy Farrar, Menno D de Jong, Antonio Lanzavecchia, and Kanta Subbarao. 2007.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H5NlInfluenza. PLoS Med. 4 :el78.12. Brendon J Hanson,Adrianus CM Boon, Angeline PC Lim,Ashley Webb, Eng EongOoi, and Richard J Webby. 2006. Passive immunoprophylaxis and therapy with humaniζedmonoclonal antibody specific for influenza A H5 hemagglutinin in mice. Respir Res. 7 :126.13. Jiahai Lu,Zhongmin Guo, Xinghua Pan,Guoling Wang, Dingmei Zhang, Yanbin Li,Bingyan Tan,Liping Ouyang,and Xinbing Yu. 2006. Passive immunotherapy for influenza AH5N1 virus infection with equine hyperimmune globulin F(ab/ )2in mice. Respir Res. ;7 43.14. Chen H,Smith GJiLi KSiWang JiFan XH, Rayner JMiVijaykrishna D,Zhang JX,Zhang LJ,Guo CT,Cheung CLiXu KM,Duan L,Huang K,Qin K,Leung YHiWu WL,LuHR, Chen Y,Xia NS, Naipospos TS, Yuen KY, Hassan SS, Bahri S,Nguyen TD, Webster RG, Peiris JS, Guan Y. 2006. Establishment of multiple sublineages of H5N1 influenza virus inAsia amplications for pandemic contro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3 2845-50.15. Smith GJ, Naipospos TS, Nguyen TD, de Jong MD, Vijaykrishna D,Usman TB, Hassan SS, Nguyen TV, Dao TV, Bui NA, Leung YH, Cheung CL, Rayner JM, Zhang JX, Zhang LJ, Poon LL, Li KS, Nguyen VC, Hien TT, Farrar J,Webster RG, Chen H,Peiris JS, Guan Y. 2006.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of H5N1 influenza virus in avian and human hosts inlndonesia and Vietnam. Virology. 350 :258-68.16. De St. Groth, S. F.,and D. Scheidigger. 1980. 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Strategy and tactics. J. Immunol. Methods. 35 121.17. Reed, LJ.,and H. Muench. 1938. A simple method of estimating fifty percentendpoints,Am. J. Hyg. 27 :493_497·18. Ausubel,F. M.,Brent, R.,Kingston,R. E.,Moore, D. D.,Seidman,J. G.,Smith, J.A. and K. Struhl. 1999.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Inc.,NewYork, N. Y.19.Huber, Victor C,McKeon,Raelene M.,Brackin,Martha N.,Miller, Laura A. , Keating, Rachael, Brown, Scott A. , Makarovna, Natalia, Perez, Daniel R.,MacDonald,GeneH.,McCullers,Jonathan A. 2006.Distinct Contributions of Vaccine-InducedImmunoglobulin Gl(IgGl) and IgG2a Antibodies to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Influenza. Clin. Vaccine Immunol. 13 :981-990.20.Yuichi Harada,Masamichi Muramatsu,Toshikatsu Shibata,Tasuku Honjo, andKazumichi Kuroda. Unmutated Immunoglobulin M Can Protect Mice from Death byl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J. Exp. Med. 197 1779-1785.21. Palladino,G. Mozdzanowska, K,Washko,G,Gerhard,W. 1995. Virus-neutraliζingantibodies of immunoglobulin G(IgG)but not of IgM or IgA isotypes can cure influenzavirus pneumonia in SCID mice. J. Virol. 69 :2075-2081.22. Krystyna Mozdzanowska, Jingqi Feng,and Walter Gerhard. J. 2003.Virus—Neutralizing Activity Mediated by the Fab Fragment of a Hemagglutinin-SpecificAntibody Is Sufficient for the Resolution of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SCID Mice. J. Virol. 77 :8322-8328.23. Lu J,Guo Z,Pan X,Wang G,Zhang D,Li Y,Tan B,Ouyang L,Yu X. 2006. Passiveimmunotherapy for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nfection with equine hyperimmune globulinF(ab' ) 2in mice. Respiratory Research. 7 :43.24. Horimoto,T. et al. Antigenic differences between H5N lhuman influenza virusesisolsted in 1997and 2003. J. Vet. Med. Sci.66 :303_5. 25. Iwasaki, T.,et al. ActaNeuropathol. (Berl).,108 :485_92.26. Steven, J,et al. Structure and receptor specificity of the hemagglutinin from anH5Nl influenza virus.Science 312 :404_10.27. Robert G. Webster,A. G. 1994. Encyclopedia of Virology, 2 :709_724·
权利要求
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包膜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其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5C5、2D9、4F8、1C1、3B6、2F11、9C1或者3H11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2.权利要求1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抗体或者人源 化抗体。
3.权利要求1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
4.由杂交瘤5C5产生的单克隆抗体5C5,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号为PTA-8529。
5.由杂交瘤2D9产生的单克隆抗体2D9,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号为PTA-9396。
6.由杂交瘤4F8产生的单克隆抗体4F8,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号为PTA-9397。
7.由杂交瘤ICl产生的单克隆抗体1C1,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号为PTA-9398。
8.由杂交瘤3B6产生的单克隆抗体3B6,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号为PTA-9399。
9.由杂交瘤2F11产生的单克隆抗体2F11,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心,保藏号为PTA-9373。
10.由杂交瘤9C1产生的单克隆抗体9C1,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心,保藏号为PTA-9372。
11.由杂交瘤3H11产生的单克隆抗体3H11,所述杂交瘤保藏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心,保藏号为PTA-9374。
12.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包膜糖蛋白的线性表位的结合蛋白,其基 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5A5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13.权利要求12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抗体或者人 源化抗体。
14.权利要求12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
15.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号PTA-8528保藏的杂交瘤5A5产生的单克隆 抗体5A5。
16.特异性结合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其基 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6C6或者3D4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17.权利要求16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抗体或者人 源化抗体。
18.权利要求16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
19.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号PTA-8526保藏的杂交瘤6C6产生的单克隆 抗体6C6。
20.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号PTA-9395保藏的杂交瘤3D4产生的单克隆 抗体3D4。
21.特异性结合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线性表位的结合蛋白,其基 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8H12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22.权利要求21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抗体或者人 源化抗体。
23.权利要求16的结合蛋白,其是单克隆抗体。
24.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号PTA-9394保藏的杂交瘤8H12产生的单克 隆抗体8H12。
25.检测生物学样品中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H5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接触,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 抗体5C5、2D9、4F8、1C1、3B6、2F11、9C1或者3H11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26.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 抗体或者人源化抗体。
27.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28.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8529保藏的杂交瘤5C5产生的抗体5C5。
29.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96保藏的杂交瘤2D9产生的抗体2D9。
30.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97保藏的杂交瘤4F8产生的抗体4F8。
31.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98保藏的杂交瘤ICl产生的抗体ICl。
32.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99保藏的杂交瘤3B6产生的抗体3B6。
33.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73保藏的杂交瘤2F11产生的抗体2F11。
34.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72保藏的杂交瘤9C1产生的抗体9C1。
35.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74保藏的杂交瘤3H11产生的抗体3H11。
36.检测生物学样品中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H5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线性表位的结合蛋白接触,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 抗体5A5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37.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 抗体或者人源化抗体。
38.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39.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8528保藏的杂交瘤5A5产生的抗体5A5。
40.权利要求27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 白的第二种结合蛋白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种结合蛋白是捕获结合蛋白,第二种结合蛋白是 含有可检测元件或者与可检测元件缀合的检测结合蛋白。
41.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是单克隆抗体。
42.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43.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中第一种结合蛋白固定化于固体表面上。
44.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中第二种结合蛋白含有放射性原子,与荧光分子缀合,或者 与酶缀合。
45.检测生物学样品中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m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接触,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 单克隆抗体6C6或者3D4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46.权利要求45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 抗体或者人源化抗体。
47.权利要求45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48.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8526保藏的杂交瘤6C6产生的抗体6C6。
49.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是由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保藏 号PTA-9395保藏的杂交瘤3D4产生的抗体3D4。
50.检测生物学样品中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m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线性表位的结合蛋白接触,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 单克隆抗体8H12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51.权利要求45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 白的第二种结合蛋白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种结合蛋白是捕获结合蛋白,第二种结合蛋白是 含有可检测元件或者与可检测元件缀合的检测结合蛋白。
52.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是单克隆抗体。
53.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54.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第一种结合蛋白固定化于固体表面上。
55.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第二种结合蛋白含有放射性原子,与荧光分子缀合,或者 与酶缀合。
56.检测生物学样品中H5W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样品与特异性结合H5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线性或构象表位的第一种结合蛋白接触,所述第一种结合 蛋白分别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5A5或者单克隆抗体505、209、4 8、1(1、386、2 11、9(1或 者3H11的免疫学结合特性,以及与特异性结合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 第二种结合蛋白接触,所述第二种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6C6或3D4或者单克隆 抗体8H12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57.检测生物学样品中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其包含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 感病毒包膜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5C5、2D9、 4F8、1C1、3B6、2F11、9C1或者3H11的免疫学结合特性,所述试剂盒还具有检测所述结合蛋 白与所述包膜糖蛋白结合的至少一种试剂。
58.检测生物学样品中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其包含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 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线性表位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5A5的免疫 学结合特性,所述试剂盒还具有检测所述结合蛋白与所述包膜糖蛋白结合的试剂。
59.权利要求57或58的试剂盒,其包含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第二种结合蛋白,其中所述第一种结合蛋白是捕获结合蛋白,第二种结合蛋白是含有可 检测元件或者与可检测元件缀合的检测结合蛋白。
60.权利要求59的试剂盒,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是单克隆抗体。
61.权利要求59的试剂盒,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62.权利要求59的试剂盒,其中第一种结合蛋白固定化于固体表面上。
63.权利要求59的试剂盒,其中第二种结合蛋白含有放射性原子,与荧光分子缀合,或 者与酶缀合。
64.检测生物学样品中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其包含特异性结合m亚型禽流 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 6C6或者3D4的免疫学结合特性,所述试剂盒还具有检测所述结合蛋白与所述神经氨酸酶 糖蛋白结合的试剂。
65.检测生物学样品中m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其包含特异性结合m亚型禽流 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线性表位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体 8H12的免疫学结合特性,所述试剂盒还具有检测所述结合蛋白与所述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结 合的试剂。
66.权利要求64或65的试剂盒,其包含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 糖蛋白的第二种结合蛋白,其中所述第一种结合蛋白是捕获结合蛋白,第二种结合蛋白是 含有可检测元件或者与可检测元件缀合的检测结合蛋白。
67.权利要求66的试剂盒,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是单克隆抗体。
68.权利要求66的试剂盒,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69.权利要求66的试剂盒,其中第一种结合蛋白固定化于固体表面上。
70.权利要求66的试剂盒,其中第二种结合蛋白含有放射性原子,与荧光分子缀合,或 者与酶缀合。
71.治疗感染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患者的方法,包括给予所述患者有效量的特异性结 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构象表位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基本上具有单 克隆抗体5C5、2D9、4F8、1C1、3B6、2F11、9C1或者3H11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72.权利要求71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 抗体或者人源化抗体。
73.权利要求71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74.用有效量的结合蛋白处理感染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固定组织样品的方法,所述结 合蛋白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的线性表位,其基本上具有单克隆抗 体5A5的免疫学结合特性。
75.权利要求74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抗体片段、嵌合 抗体或者人源化抗体。
76.权利要求74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
77.权利要求74的方法,其中所述结合蛋白是单克隆抗体5A5。
78.禽流感病毒株A/Indonesia/CDC669/2006(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由单克隆抗体5C5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的表位内的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述 抗体中和。
79.权利要求78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175位氨基酸。
80.权利要求78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168位氨基酸。
81.权利要求78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01位氨基酸。
82.禽流感病毒株A/Indonesia/CDC669/2006(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 由单克隆抗体3H11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的表位内的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 述抗体中和。
83.权利要求82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155位氨基酸。
84.禽流感病毒株A/Indonesia/CDC669/2006(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 由单克隆抗体2F11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的表位内的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 述抗体中和。
85.权利要求84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58位氨基酸。
86.权利要求84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10位氨基酸。
87.禽流感病毒株A/Indonesia/CDC669/2006(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 由单克隆抗体9C1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的表位内的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述 抗体中和。
88.权利要求87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00位氨基酸。
89.禽流感病毒株A/Indonesia/CDC669/2006(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 由单克隆抗体2D9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的表位内的至少一个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 能被所述抗体中和。
90.权利要求89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39位氨基酸。
91.权利要求89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05和239位氨基酸。
92.权利要求89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157和239位氨基酸。
93.禽流感病毒株A/Indonesia/CDC669/2006(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 由单克隆抗体4F8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的表位内的至少一个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 能被所述抗体中和。
94.权利要求93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171和239位氨基酸。
95.权利要求93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171位氨基酸。
96.禽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由单克 隆抗体2F11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表位内的至少一个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 述抗体中和。
97.权利要求96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10位氨基酸。
98.权利要求96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58位氨基酸。
99.禽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由单克 隆抗体2D9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表位内的至少一个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述 抗体中和。
100.权利要求99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34位氨基酸。
101.禽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由单克隆抗体4F8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表位内的至少一个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 述抗体中和。
102.权利要求101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05位氨基酸。
103.禽流感病毒株A/Vietnam/1203/2004/H5m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包含位于由单 克隆抗体9C1识别的所述毒株HA序列表位内的至少一个突变,由此所述突变病毒不能被所 述抗体中和。
104.权利要求103的中和逃逸突变株,其中所述突变在第205位氨基酸。
105.包含单克隆抗体6B8和单克隆抗体9C1的试剂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特异性结合禽流感病毒(AIV)H5亚型的包膜糖蛋白或者N1亚型的神经氨酸酶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相关的结合蛋白。所述单克隆抗体及相关的结合蛋白可用于检测AIV的H5和N1亚型,包括H5N1亚型,本发明提供了危险病毒感染的诊断、监视和治疗方法。
文档编号G01N33/53GK101883789SQ200880115546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3日
发明者F·和, H-S·康, 钱红亮 申请人: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