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416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来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尤指一种用来检测锡 炉的爪边组件是否变形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SMT)是近几年被广泛使用的焊接 技术,其使用一定的工具将表面黏着零件准确地放置到经过印刷焊膏或经过点胶的印刷电 路板焊盘上,然后经过波峰焊或回流焊,使零件与电路板建立良好的机械和电气连接。一般 来说,锡炉利用多个爪边组件承载电路板治具,而电路板治具搭载电路板过锡炉,藉以完成 上锡过程,因此爪边组件的检测一直是锡炉工作顺畅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淘汰更换 变形的爪边组件,将导致电路板治具卡板或掉板的情况发生,而影响整条生产线的正常工 作。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先前技术一锡炉10的多个爪边组件12的示意图,图2为先 前技术爪边组件12的组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锡炉10中有变形的爪边组件12时,则会 造成整排爪边组件12高翘程度不一,而无法顺利地夹持承载电路板治具。如图2所示,一 般来说整个爪边组件12最易变形处为其一第一端点121与一第二端点122,此乃因第一端 点121与第二端点122为承载治具处,其与电路板治具直接接触,故所承受力量较大,再加 上第一端点121与第二端点122中间为开槽结构,故其结构强度较弱,导致弯曲幅度较大。 若是第一端点121向右弯曲将导致锡炉卡板,第一端点121向左弯曲将导致锡炉掉板;且若 是第二端点122向上弯曲将导致锡炉卡板,第二端点122向下弯曲将导致锡炉掉板,故第一 端点121与第二端点122是否变形对于治具能否顺利被夹持影响甚巨。然而目前实务上并 无自动化检测爪边组件的工具或方法,如需拆下爪边组件逐一检测,则将致使生产线停产 而导致生产损失。故如何设计出锡炉爪边组件的自动化检测装置,便为现今生产设计所需 努力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是否变形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 步的了解。为达上述的一个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检测 锡炉的至少一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该爪边组件用来承载电路板治具,该检测装置包含有 一框架,该框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 ;一第一检测组件,该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框架的该开 口的一侧,该第一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一 第一端点;一第二检测组件,该第二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框架的该开口的另一侧,该第二检测 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检测在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二端点;以及一控 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耦接于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
4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的检测状况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 该第二端点的检测状况产生该爪边组件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接 触于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一端点,该第二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二端点,以及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的接触状况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接触状况产生该 爪边组件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分别为一弹性金属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检测组件包含有三个弹性金属片,该第二检测组件包含 有三个弹性金属片,其中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 端点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 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正常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各弹性金属片的电阻值为全部相同、全部不同,或部分相同且 部分不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两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或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两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异常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严重卡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卡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严重卡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掉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卡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严重掉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掉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
5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 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掉板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不同 接触状况所产生的不同电流值产生该爪边组件的相对应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包含有一转轴;一电流 检测单元,该电流检测单元设置于该转轴的一侧;以及多个电阻元件,该多个电阻元件分别 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转轴,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用来分别推动该电 阻元件旋转,以使该电阻元件电连接或分离于该电流检测单元,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电阻元 件与该电流检测单元的电连接状况产生该爪边组件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 点的检测状况、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检测状况,以及通过该开 口的爪边组件数量产生该爪边组件的传送速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 点的检测状况、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检测状况,以及通过该开 口的爪边组件数量标示出异常爪边组件的标号。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各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为全部相同、全部不同,或部分相同且部 分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化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的检测机制,其可改善先前技术需拆 下爪边组件逐一检测,而致使生产线停产而导致生产损失的缺点,故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 提升电路板组装速度与生产稳定度。

图1为先前技术锡炉的多个爪边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先前技术爪边组件的组件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锡炉的多个爪边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爪边组件的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来检测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接触爪边组件的 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各弹性金属片与爪边组件的各端点的接触状态 与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表。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用来检测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流检测单元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锡炉12爪边组件[0036]121第一端点122Λ-Λ- ~·丄山 _b- 弟一兄而点[0037]50锡炉52爪边组件[0038]521第一端点522Λ-Λ- ~·丄山 _b- 弟一兄而点[0039]54检测装置56框架[0040]561开口[0041]581弹性金属片[0042]583弹性金属片[0043]601弹性金属片[0044]603弹性金属片[0045]80检测装置[0046]821转轴[0047]825电阻元件[0048]841转轴[0049]845电阻元件
58第一检测组件
582弹性金属片
60第二检测组件
602弹性金属片
62控制单元
82第一检测组件
823电流检测单元
84第二检测组件
843电流检测单元
86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 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 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锡炉50的多个爪边 组件52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爪边组件52的组件示意图。多个爪边 组件52用来共同夹持承载电路板治具,而电路板治具搭载电路板过锡炉50,如图3所示,当 锡炉50中有变形的爪边组件52时,则会造成整排爪边组件52高翘程度不一,而无法顺利 地夹持承载电路板治具。如图4所示,一般来说整个爪边组件52最易变形处为其一第一端 点521与一第二端点522,此乃因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为承载治具处,其与电路板 治具直接接触,故所承受力量较大,再加上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中间为开槽结构, 故其结构强度较弱,导致弯曲幅度较大,而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是否变形对于治具 能否顺利被夹持影响甚巨。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来检测锡炉50的爪边组件52的一 检测装置54的示意图。检测装置54包含有一框架56,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 561,各爪边组 件52可逐一地通过开口 561,藉以通过检测装置54检测爪边组件52是否产生不当变形。 检测装置54另包含有一第一检测组件58,其设置于框架56的开口 561的一侧,第一检测组 件58用来在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 ; 检测装置54另包含有一第二检测组件60,其设置于框架56的开口 561的另一侧,第二检测 组件60用来在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 ; 检测装置54另包含有一控制单元62,其耦接于第一检测组件58与第二检测组件60,控制 单元62依据第一检测组件58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的接触状况以及第二检测组 件60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的接触状况产生爪边组件52的检测结果,如产生爪边 组件52正常或异常的检测结果,且可以不同声音、光影或结合软件的形式将检测结果显示 在屏幕上。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58与第二检测组件60 接触爪边组件52的放大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58可包含有三个弹性金属片 581、582、583,第二检测组件60可包含有三个弹性金属片601、602、603,其中各弹性金属片的电阻值可为全部相同、全部不同,或部分相同且部分不同,藉以交错组合出不同的检测状 态。藉由弹性金属片581、582、583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的接触状况以及弹性金 属片601、602、603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的接触状况可检测出爪边组件52的变形 状况。为了考虑到爪边组件52的金属材质若是使用年限过久而因助焊剂残留产生氧化的 情况,可在检测装置54检测爪边组件52之前在轨道上设立用来喷洒或擦拭酸液或去锡氧 化物溶剂的装置等,藉以加强爪边组件52与弹性金属片的电性接触效果,进而提高检测的 精准度。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可设计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 检测组件58的中间弹性金属片58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 的中间弹性金属片60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此时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 件52正常的检测结果。也就是说配合爪边组件52在标准状况下的弯曲程度,当第一检测 组件58的中间弹性金属片58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的 中间弹性金属片60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则代表爪边组件52呈现标准 可用状态且并未因外力作用而产生不当的变形。反之,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两侧弹 性金属片581、583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或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两侧弹性金属 片601、603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此时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异常 的检测结果。也就是说配合爪边组件52在标准状况下的弯曲程度,当第一检测组件58的 两侧弹性金属片581、583其中一弹性金属片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或第二检 测组件60的两侧弹性金属片601、603其中一弹性金属片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 522时,则代表爪边组件52可能因外力作用而产生不当的变形,故呈现异常状态,此时便必 须更换异常的爪边组件52以避免其无法顺利地夹持承载电路板治具。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弹性金属片581、582、583、弹性金属 片601、602、603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第二端点522的接触状态与检测结果的对 应关系表,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第二端点522所分别接触的弹性金属片581、582、 583与弹性金属片601、602、603列于直列与横行,而其交叉表格处则为相对应的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可设计相对于弹性金属片581、582、583与弹性金属片601、602、603的线路上安 排不同的电阻,因此单纯串联上述弹性金属片且施予一定电压时将有九种不同组合的总电 阻与总电流,故相对于此九种不同电阻或电流状态可对应出不同的检测结果。除了上述第 一检测组件58的中间弹性金属片58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 60的中间弹性金属片60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所相对应正常的检测结果,其 他状态分述如下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上侧弹性金属 片581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上侧弹性金属片601接触 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1时,由于爪边组件52与其他爪边组件严重错位,故控制单元 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严重卡板的检测结果;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 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中间弹性金属片58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 组件60的上侧弹性金属片601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由于第一端点521与 第二端点522间的开槽结构过窄,故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卡板的检测结果;且当
8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下侧弹性金属片583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 件60的上侧弹性金属片601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由于第一端点521与 第二端点522间的开槽结构严重过窄,故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严重卡板的检测结果。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上侧弹性金属 片581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中间弹性金属片602接触 于爪边组件58的第二端点582时,由于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间的开槽结构过宽, 故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掉板的检测结果;且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下侧弹性金属片583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 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中间弹性金属片602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由于第一 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间的开槽结构过窄,故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卡板的检 测结果。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上侧弹性金属 片581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下侧弹性金属片603接触 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由于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间的开槽结构严重过 宽,故控制单元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严重掉板的检测结果;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 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中间弹性金属片581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 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下侧弹性金属片603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由 于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间的开槽结构过宽,故控制单元可产生爪边组件52掉板的 检测结果;且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若是第一检测组件58的下侧弹性 金属片583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且第二检测组件60的下侧弹性金属片603 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时,由于爪边组件52与其他爪边组件错位,故控制单元 62可产生爪边组件52掉板的检测结果。此外,第一检测组件58的弹性金属片581、582、583以及第二检测组件60的弹性 金属片601、602、603彼此间的间距可视爪边组件52的尺寸而做出适当设计。再者,上述实 施例单纯串联各弹性金属片而计算出固定总电阻,若爪边组件52的其中一端点可同时接 触两个以上的弹性金属片,此种串联与并联的结合亦可计算出不同的总电阻值,如可有25 种不同总电阻,其作用原理相似于前述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详述。另外,第一检测组件58与 第二检测组件60的弹性金属片数量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如可为其他数量的多个 弹性金属片或为单一弹性金属片,例如第一检测组件58与第二检测组件60可分别为一弹 性金属片,只要是当爪边组件52通过框架56的开口 561时,第一检测组件58与第二检测 组件60能分别接触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则代表 爪边组件52呈现标准可用状态,反之若第一检测组件58与第二检测组件60无法分别接触 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与爪边组件52的第二端点522则代表爪边组件52呈现异 常状态,弹性金属片的设置数量可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而本实用新型用来检测爪边组件52的检测装置54亦可为多层框架的设计,例如 采取立体双层框架的设计,而第二层弹性金属片的长度可较第一层弹性金属片的长度为 长,藉以防止当爪边组件52变形严重时,第一层弹性金属片无法检测到其端点所造成的误 判。此外,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54亦可设计有检测爪边组件52传送速度的功能,意即当输入爪边组件宽度与爪边组件起始编号时,根据检测到的爪边组件经过数量与系统时间将可 计算出传送速度,再通过将爪边组件编号,检测装置54即可标示出异常爪边组件的编号。 举例来说,若输入爪边组件宽度为18mm,在系统时间60秒后经过了 30个爪边组件,因此可 计算出传送速度为18X30/60 = 9 (mm/s),且由于可计算出经过的爪边组件数量,在输入起 始爪边组件编号后,检测装置54可自动标示出异常爪边组件的标号。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用来检测爪边组件52的一检测 装置80的示意图。检测装置80包含有一第一检测组件82以及一第二检测组件84,第一检 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分别包含有一转轴821、841。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 件84分别另包含有一电流检测单元823、843,其设置于转轴821、841的一侧,电流检测单元 823、843可为一通路设计,在给予一定电压后有固定电流值与电阻值,请参阅图9,图9为本 实用新型电流检测单元823的示意图,电流检测单元823的回路上设置有多个电阻(图中 的方块),电流检测单元843的设计原理亦可相同于电流检测单元823。此外,第一检测组 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分别另包含有多个电阻元件825、845,其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 于转轴821、841,其中各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可为全部相同、全部不同,或部分相同且部分不 同,藉以交错组合出不同的检测状态。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可分别 推动电阻元件825、845旋转,以使电阻元件825、845电连接或分离于电流检测单元823、843 的线路。检测装置80另包含有一控制单元86,其耦接于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 84,控制单元86依据电阻元件825、845与电流检测单元823、843的电连接状况产生爪边组 件52的检测结果,如产生爪边组件52正常或异常的检测结果,且可以不同声音、光影或结 合软件的形式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当爪边组件52通过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 间的间隙时,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可推动多个电阻元件825、845中 的部分电阻元件,以使电阻元件825、845旋转电连接或旋转分离于电流检测单元823、843 的线路。也就是说可设计当爪边组件52尚未通过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间 的间隙时,各电阻元件825、845处于连接于电流检测单元823、843的线路的状态,而当爪 边组件52通过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间的间隙时,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 521与第二端点522可推动多个电阻元件825、845中的部分电阻元件,以使电阻元件825、 845旋转分离于电流检测单元823、843的线路;或是可设计当爪边组件52尚未通过第一检 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间的间隙时,各电阻元件825、845处于分离于电流检测单元 823,843的线路的状态,而当爪边组件52通过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间的间 隙时,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可推动多个电阻元件825、845中的部分 电阻元件,以使电阻元件825、845旋转电连接于电流检测单元823、843的线路。至于爪边 组件52通过第一检测组件82与第二检测组件84间的间隙后,可设计转轴821、841提供弹 性回复力至被推动的电阻元件825、845,以使被推动的电阻元件825、845回复原始位置,藉 以继续进行下一个爪边组件52的检测。由上述可知,在爪边组件52通过第一检测组件82 与第二检测组件84间的间隙时,由于爪边组件52的第一端点521与第二端点522可推动多 个电阻元件825、845中的部分电阻元件,故可改变电阻元件825、845与电流检测单元823、 843的电连接状况,例如可将原始电流检测单元823、843的串行电路转变为串并联电路,其 改变电压进而产生不同的电流值,故类似前述实施例的作用原理,控制单元86可根据响应值判读爪边组件52所处的不同状态,在此便不再详述。相比较于前述实施例,检测装置80 无须使电流通过爪边组件52,故爪边组件52表面因氧化所造成的阻抗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且无须使用溶液去清除氧化物;再者检测装置80可检测爪边组件52单边的位置,不会因为 爪边组件52的单边位置偏移造成断路,而无法检测爪边组件52的另一边位置。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化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的检测机制,其 可改善先前技术需拆下爪边组件逐一检测,而致使生产线停产而导致生产损失的缺点,故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提升电路板组装速度与生产稳定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所 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来检测锡炉的至少一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该爪边组件用来承载电路板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一框架,该框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一第一检测组件,该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框架的该开口的一侧,该第一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一端点;一第二检测组件,该第二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框架的该开口的另一侧,该第二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检测在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二端点;以及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耦接于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的检测状况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检测状况产生该爪边组件的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 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 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以及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 测组件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的接触状况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 二端点的接触状况产生该爪边组件的检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分 别为一弹性金属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检测组件包括三个弹性金属片, 该第二检测组件包括三个弹性金属片,其中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 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 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正常的检测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弹性金属片的电阻值为全部相同、全 部不同,或部分相同且部分不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两侧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或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两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异常的检测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严重卡板的检测结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卡板的检测结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严重卡板的检测结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掉板的检测结果。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卡板的检测结果。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上侧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严重掉板的检测结果。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中间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掉板的检测结果。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 接触于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且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下侧弹性金属片接触于该爪边组件 的该第二端点时,该控制单元产生该爪边组件掉板的检测结果。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以及 该第二检测组件的不同接触状况所产生的不同电流值产生该爪边组件的相对应检测结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分 别包括一转轴;一电流检测单元,该电流检测单元设置于该转轴的一侧;以及多个电阻元件,该多个电阻元件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转轴,该爪边组件的该 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用来分别推动该电阻元件旋转,以使该电阻元件电连接或分离于该 电流检测单元,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电阻元件与该电流检测单元的电连接状况产生该爪边组 件的检测结果。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检测 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的检测状况、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检 测状况,以及通过该开口的爪边组件数量产生该爪边组件的传送速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检测 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的检测状况、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检 测状况,以及通过该开口的爪边组件数量标示出异常爪边组件的标号。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为全部相同、全 部不同,或部分相同且部分不同。
专利摘要用来检测锡炉的爪边组件的检测装置。该爪边组件用来承载电路板治具,该检测装置包含有框架,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第一检测组件,其设置于该框架的该开口的一侧,该第一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一端点;第二检测组件,其设置于该框架的该开口的另一侧,该第二检测组件用来在该爪边组件通过该框架的该开口时检测在该爪边组件的一第二端点;以及控制单元,其耦接于该第一检测组件与该第二检测组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一端点的检测状况以及该第二检测组件检测该爪边组件的该第二端点的检测状况产生该爪边组件的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电路板组装速度与生产稳定度。
文档编号G01B7/16GK201764945SQ201020250429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
发明者李家贤, 谢豪骏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