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150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电子器件多采用手动积载,然后装载到测试设备上进行特性测试。由于现在电子器件趋于小型化,手动积载后再进行测试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浪费大量人力的同时,作业效率低,限制生产量的扩大。为了解决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决定采用特性自动测试技术,器件可以自动供给并进行方向选别,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效率,并且可以节省人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尤其适合小型器件的批量测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包括控制装置、自动供给部分、SH特性测试部分和包装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给部分包括与所述SH特性测试部分连接的线性供料机构、与所述线性供料机构连接的螺旋式供料机构和漏斗式供料机构,所述漏斗式供料机构包括料斗、与料斗下方连接的震动装置和料斗下方的供料槽;所述供料槽一端在所述螺旋式供料机构上方;所述螺旋式供料机构上逆时针方向分布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震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节省了器件积载的人力,同时还提高了作业效率,适用于小型化器件的批量生产和测试,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I、SH特性测试2、线性供料机构3、螺旋式供料机构4、控制装置5、供料槽6、震动装置7、料斗8、第一传感器9、第二传感器10、第三传感器11、第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包括控制装置4、自动供给部分、SH特性测试I部分和包装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给部分包括与所述SH特性测试I部分连接的线性供料机构2、与所述线性供料机构2连接的螺旋式供料机构3和漏斗式供料机构,所述漏斗式供料机构包括料斗7、与料斗7下方连接的震动装置6和料斗7下方的供料槽5 ;所述供料槽5 —端在所述螺旋式供料机构3上方;所述螺旋式供料机构3上逆时针方向分布有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第三传感器10和第四传感器11 ;所述第一传感器8与所述震动装置6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自动供给部分,测试部分,包装部分。与以往测试设备进行比较,本自动测试设备优势在于自动供给部分。自动供给部分主要是通过调整传感器来对器件方向进行选别。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将需要测试的器件直接投入到漏斗式供料机构中,通过传感器控制漏斗式供料机构的振动,使器件进入螺旋式供料机构3中。器件在螺旋式供 料机构3中沿着螺旋轨迹运动,通过传感器对器件的方向进行选别。第一传感器8主要作用是感应螺旋式供料机中制品有无来控制漏斗式供料机的振动,最终达到控制器件的供给量。第二传感器9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器件正反面感应信号的差异来控制气缸的开关,正面向上的器件通过,反面向上的器件吹落。第三传感器10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器件有无感应信号的差异来控制气缸开关,纵向器件通过,横向器件吹落。第四传感器11的作用与第二传感器9的作用相同,对器件进行二次判断。然后,器件进入线性供料机构2进行供给。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包括控制装置、自动供给部分、SH特性测试部分和包装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给部分包括与所述SH特性测试部分连接的线性供料机构、与所述线性供料机构连接的螺旋式供料机构和漏斗式供料机构,所述漏斗式供料机构包括料斗、与料斗下方连接的震动装置和料斗下方的供料槽;所述供料槽一端在所述螺旋式供料机构上方;所述螺旋式供料机构上逆时针方向分布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震动装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供给并检测电子器件SH特性的设备,包括控制装置、自动供给部分、SH特性测试部分和包装部分,自动供给部分包括与SH特性测试部分连接的线性供料机构、与线性供料机构连接的螺旋式供料机构和漏斗式供料机构,漏斗式供料机构包括料斗、与料斗下方连接的震动装置和料斗下方的供料槽;供料槽一端在螺旋式供料机构上方;螺旋式供料机构上逆时针方向分布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震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节省了器件积载的人力,同时还提高了作业效率,适用于小型化器件的批量生产和测试,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600076SQ20122024275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周剑 申请人:天津威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