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洗涤试验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4644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电池洗涤试验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电池洗涤试验机包括箱式壳体,箱式壳体的内部设有蜗轮蜗杆机构,洗涤桶上设有与蜗轮蜗杆机构配套的螺母,洗涤桶由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所述的洗涤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循环泵;配液箱与洗涤桶之间安装有软管,软管上有阀门和抽液泵;箱式壳体顶面的外部安装有搅拌驱动电动机,箱式壳体顶面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相连;箱式壳体内侧背面安装有烘干装置,箱式箱体顶部安装有通风装置,箱式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满足了电池洗涤试验的要求,有效解决了试验操作困难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电池爆炸和释放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专利说明】电池洗涤试验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试验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供电的电源。备用电源、备用电池也非常普及。用户误将电池放入洗衣机中洗涤的事件时有发生。而误洗后的电池由于受到机械、化学、温度等应力作用后,容易产生着火、爆炸、漏液等安全问题,从而对用户造成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0003]为检验电池在洗涤后的安全性,需要通过电池洗涤试验来进行考核。目前采用的洗涤设备多是通过改造现有的洗衣机分步骤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人为干预较大,影响试验结果的客观性。此外,由于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冒烟、着火等问题,对操作人员自身安全也构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利用溶液配制装置配制洗涤溶液,利用搅拌装置对电池进行搅拌,利用烘干装置对电池进行烘干,用以检验电池在被洗涤后的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电池洗涤试验机,包括:箱式壳体、配液箱、控制装置、搅拌装置、洗涤桶、加热装置、循环泵、烘干装置、通风装置,箱式壳体的内部设有蜗轮蜗杆机构,洗涤桶上设有与轮蜗蜗杆机构配套的螺母,洗涤桶由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所述的洗涤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循环泵;配液箱与洗涤桶之间安装有软管,软管上有阀门和抽液泵;箱式壳体顶面的外部安装有搅拌驱动电动机,箱式壳体顶面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相连;箱式壳体内侧背面安装有烘干装置,箱式箱体顶部安装有通风装置,箱式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控制装置。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电池洗涤试验的要求,有效解决了试验操作困难的问题,尤其是通过箱式壳体和通风装置的设计有效解决了电池爆炸和释放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同时解决了试验操作困难、爆炸和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电池洗涤试验机主视示意图;
[0009]图2为电池洗涤试验机正面壳体去除后的分解示意图;
[0010]图3为搅拌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1]图中:1、搅拌驱动电动机,2、观察窗,3、观察窗自锁装置,4、进水口,5、出水口,6、控制装置,7、投料口,8、搅拌装置,9、烘干装置,10、电池样品,11、循环泵,12、蜗轮蜗杆驱动电动机,13、抽液泵,14、配液箱,15、加热装置,16、蜗轮蜗杆机构,17、箱式壳体,18、洗涤桶,19、通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所示,电池洗涤试验机,包括:箱式壳体17、配液箱14、控制装置6、搅拌装置8、洗涤桶18、加热装置15、循环泵11、烘干装置9、通风装置19。
[0013]箱式壳体17为封闭的金属箱体,呈六面体形,金属箱体正面设有观察窗2,观察窗2由金属框架与防爆玻璃构成,金属框架一侧通过销轴与金属箱体铰接、另一侧通过观察窗自锁装置3与金属箱体相连,箱式壳体17可以防爆。
[0014]箱式壳体17的内部设有四套蜗轮蜗杆机构16,蜗轮蜗杆机构16与箱式壳体17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四套蜗轮蜗杆机构16在水平面内呈正方形分布。
[0015]洗漆桶18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圆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四个与轮蜗蜗杆机构16配套的螺母,洗涤桶18由四套蜗轮蜗杆机构16驱动升降,四套蜗轮蜗杆机构16由蜗轮蜗杆驱动电动机12同步驱动,从而使洗涤桶18上下移动至所需位置,洗涤桶的上下行程由行程限位开关控制。
[0016]所述的洗涤桶18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15和循环泵11 ;通过加热装置15将洗涤桶内的溶液加热并保持一定温度,通过循环泵11对洗涤桶18内的溶液进行自循环来实现温度的均匀性。
[0017]配液箱14安装在箱式壳体17内部的一侧,配液箱14通过进水口 4、出水口 5与箱式壳体外部连通,进水口 4上有流量计,出水口 5上有阀门;配液箱14的顶部设有投料口
7。通过进水口 4往配液箱14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由投料口 7加入一定量的溶质,配制成溶液;配液箱14与洗涤桶18之间安装有软管,软管上有阀门和抽液泵13。通过抽液泵13将配液箱14中的溶液泵至洗涤桶18,溶液使用完毕后,打开配液箱14与洗涤桶18之间软管上的阀门,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回配液箱14,实现溶液的重复使用;通过打开出水口 5的阀门可以将溶液排出。
[0018]箱式壳体17顶面的外部安装有搅拌驱动电动机I,箱式壳体17顶面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8,搅拌装置8由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抽上的圆环组成,在圆环上可固定若干电池样品10 ;搅拌驱动电动机I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8相连,搅拌驱动电动机I带动搅拌装置8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搅拌装置8上的电池样品10旋转。
[0019]箱式壳体17内侧背面安装有烘干装置9,烘干装置9由风机、电加热装置、出风口和热传感器组成,烘干装置9排出热风对电池样品进行烘干。
[0020]洗涤桶18升起后可将样品10浸入溶液液面以下,洗涤桶18下降后可使样品10
暴露于烘干装置下。
[0021]箱式箱体17顶部安装有通风装置19,通风装置19由轴流风机、风机防护罩、电动风阀、通风管道、补风口组成;通风装置19平时关闭,在试验过程中如出现着火、爆炸、冒烟时,通风装置19启动。
[0022]箱式壳体17的正面安装有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搅拌驱动电动机I的转速、加热装置15的加热温度、烘干装置9的启动、通风装置19的启动。
[0023]电池洗涤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电池洗涤试验机,步骤如下:[0024]1、开启自锁装置3,打开观察窗2,将电池10安装到搅拌装置8上;
[0025]2、将溶质通过投料口 7投入配液箱14,并通过进水口 4加入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
[0026]3、通过控制面板6启动蜗轮蜗杆驱动电动机12将洗涤桶18上移至规定位置,启动抽液泵13将配液箱14中的溶液泵至洗涤桶18 ;
[0027]4、启动循环泵11和加热装置15将洗涤桶18中的溶液加热至规定温度。电池10在洗涤桶18中浸泡规定时间后,通过搅拌驱动电动机I驱动搅拌装置8带动电池样品10旋转。
[0028]5、搅拌装置8持续旋转规定时间后停止旋转,打开阀门将洗涤桶18中的溶液回收至配液箱14。
[0029]6、启动搅拌驱动电动机I带动电池10旋转脱水。
[0030]7、启动蜗轮蜗杆驱动电动机12将洗涤桶18下移至初始位置。启动烘干装置9对电池10进行烘干。
[0031 ] 8、通过观察窗2观察样品10是否有起火、冒烟等现象。若无起火、冒烟,试验结束。若起火、冒烟,则启动通风装置19,试验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包括:箱式壳体、配液箱、控制装置、搅拌装置、洗涤桶、加热装置、循环泵、烘干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箱式壳体的内部设有蜗轮蜗杆机构,洗涤桶上设有与蜗轮蜗杆机构配套的螺母,洗涤桶由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所述的洗涤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循环泵;配液箱与洗涤桶之间安装有软管,软管上有阀门和抽液泵;箱式壳体顶面的外部安装有搅拌驱动电动机,箱式壳体顶面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相连;箱式壳体内侧背面安装有烘干装置,箱式箱体顶部安装有通风装置,箱式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箱式壳体为封闭的金属箱体,呈六面体形,金属箱体正面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由金属框架与防爆玻璃构成,金属框架一侧通过销轴与金属箱体铰接、另一侧通过观察窗自锁装置与金属箱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箱式壳体的内部设有四套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与箱式壳体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四套蜗轮蜗杆机构在水平面内呈正方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洗涤桶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圆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四个与轮蜗蜗杆机构配套的螺母,洗涤桶由四套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四套蜗轮蜗杆机构由蜗轮蜗杆驱动电动机同步驱动,洗涤桶的上下行程由行程限位开关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配液箱安装在箱式壳体内部的一侧,配液箱通过进水口、出水口与箱式壳体外部连通,进水口上有流量计,出水口上有阀门;配液箱的顶部设有投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由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抽上的圆环组成,圆环上固定若干电池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烘干装置由风机、电加热装置、出风口和热传感器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特征在于,通风装置由轴流风机、风机防护罩、电动风阀、通风管道、补风口组成。
【文档编号】G01R31/36GK203732697SQ20142005272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何鹏林 申请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何鹏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