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0588阅读:1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

技术背景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占95%~98%),甘油三酯是由1个甘油分子与3个脂肪酸分子缩合而成,脂肪酸占甘油三酯分子量构成的95%以上。脂肪酸(Fatty acid,FA)是一系列长度不等(C4~C36)的脂肪族羧酸,是最简单的一类脂质化合物,是组成其他脂质的成分。脂肪酸在维持人体健康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饮食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与肿瘤、冠心病、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痴呆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性。因此,脂肪酸的组成及其配比成为衡量食用油营养价值的最重要指标。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是中性脂肪分解成的物质。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是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由于其分子中既含有亲水基团也含有疏水基团,倾向于集中在食用油的表面,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氧气在食用油脂中扩散速率,进而加速食用油的氧化。并且,游离脂肪酸没有甘油三酯稳定,更容易导致油的氧化和酸败,影响油的品质和功能。在粗制油中FFAs组成可用于描述压榨油的质量和评估油损伤程度。FFA成分可以作为油品在不同水分、温度、含氧量、光照贮藏以及煎炒过程中的降解参数。

传统测定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测定酸价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油脂酸价以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来表示,是衡量油脂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对油脂酸价的测定多采用氢氧化钾滴定溶解于乙醇中的油至酚酞终点,虽然操作简单,但不易实现自动化分析,且该方法需要大量的试剂,构成潜在的环境污染,此外,滴定法测定酸价得到的是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总量,不能对各游离脂肪酸进行定性分析,也不能得到各种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气相色谱法(GC)能够提供食用油中各游离脂肪酸的定性与定量信息,但食用油中基质复杂,游离脂肪酸含量低、具有强极性和弱挥发性,因此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很难直接经GC分离,样品需要先经过复杂的分离纯化过程(如液液萃取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或者采用磁性纳米颗粒富集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等),然后再将纯化出来的游离脂肪酸进行甲酯化衍生后,才能进行GC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整个过程非常复杂,繁琐,费时,且需要耗费大量有机溶剂,此外,该方法还存在稳定性差,检测灵敏度低等缺点。

因此,现有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分析技术在分析通量、分析灵敏度以及准确性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解决了食用油中基质复杂,游离脂肪酸含量低,难以纯化和富集,以及游离脂肪酸在质谱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时电离效率低和检测灵敏度不足的困难,实现了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高效、高灵敏定性定量分析。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测食用油样品用溶剂稀释,加入内标后,进行衍生化反应,反应后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得到待测样品的进样溶液;

2)将步骤1)所得待测样品的进样溶液进行质谱分析,采集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谱图和谱峰数据;

3)定性分析:根据步骤2)所得谱图中的质荷比,确定对应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从而对待测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定性分析;

4)定量分析:将脂肪酸标准品用溶剂稀释成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内标后,在与步骤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反应后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得到标准样品的进样溶液;

5)a、将步骤4)所得标准样品的进样溶液进行质谱分析,采集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谱图和谱峰数据,以标准溶液中游离脂肪酸与内标的浓度比值为横坐标,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b、将步骤2)所得谱图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结合标准曲线,对待测食用油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

按上述方案,所述待测食用油样品包括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紫苏油、猪油、鱼油等。

按上述方案,所采用的衍生试剂为一端含有一个氨基(-NH2),另一端含有一个叔胺基的化合物,通式表示为:NH2-(CH2)n-NR2,其中,n取值范围是2~4,R基团为甲基,乙基等。优选地,n=2时衍生效果和质谱检测效果均较为理想,例如衍生试剂选择N,N-二甲基乙二胺和N,N-二乙基乙二胺等。所述衍生试剂中的氨基与游离脂肪酸中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将衍生试剂另一端的叔胺基基团引入到游离脂肪酸中,从而引入一个易电离的正电荷基团,将带负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

按上述方案,所述衍生化反应的条件为:将食用油样品用溶剂稀释后加入内标、催化剂涡旋混匀,然后加入衍生试剂,反应温度为38~42℃,反应时间为2~10min。

按上述方案,所述衍生化反应中,以氘代十六烷酸(FA16:0-d4)为内标,以2-氯-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2-chloro-1-methylpyridinium iodide,CMPI)和三乙胺(triethylamine,TEA)为催化剂,以N,N-二乙基乙二胺(N,N-diethyl-1,2-ethanediamine,DEEA)为衍生试剂,溶剂采用乙腈等有机溶剂。优选地,在衍生化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的浓度为0.5~200nmol/L,内标的浓度为5~15nmol/L,催化剂三乙胺的浓度为0.5~0.7μmol/mL,催化剂2-氯-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的浓度为0.1~0.5μmol/mL,衍生试剂N,N-二乙基乙二胺的浓度为0.6~1.2μmol/mL。

按上述方案,本发明对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进行衍生化反应,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时,游离脂肪酸衍生物在质谱碰撞诱导裂解中会产生一个固定质量数的中性基团(如衍生试剂为N,N-二乙基乙二胺时,中性基团为NH-(CH2CH3)2,质量数为73Da),因此采用质谱中性丢失扫描模式,扫描中性丢失质量数73Da(NLS73),能够选择性的检测到各脂肪酸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进而实现食用油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定性定量分析,如图10-11所示。

按上述方案,步骤1)和步骤4)所得进样溶液优选经过干燥、复溶、纯化等预处理过程再进行质谱分析。所述预处理过程为一次以上,其中,干燥采用氮气、氦气、氩气等吹干;复溶采用氯仿等有机溶剂;纯化包括萃取与过滤等,其中萃取采用甲酸、水、氯仿组成的混合溶液;过滤采用孔径为0.1~5μm的有机相滤膜。

按上述方案,所述质谱分析的条件为:注射针泵进样,进样流速为10~30μL/min;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离子模式;质谱扫描模式:73Da中性丢失扫描(73Da neutral loss scan);离子源气体1(Ion Source Gas 1,GS 1):12kPa;碰撞能(collision energy,CE):30~35eV;去簇电压(declustering potential,DP):70~80eV;入口电压(Entrance Potential,EP):10V;碰撞室输出电压(Collision Cell Exit Potential,CXP):10V;质量范围:200~550m/z。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4)中衍生化反应的条件与步骤1)相同;步骤4)中质谱分析的条件与步骤2)相同;所述步骤4)中的溶剂与步骤1)中相同。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4)中标准溶液为一种或几种脂肪酸的混合溶液,且所述标准溶液中脂肪酸的浓度范围均在0.5~200nmol/L。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端含有一个氨基(-NH2),另一端含有一个叔胺基的化合物,如N,N-二甲基乙二胺作为衍生试剂,用于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衍生。衍生试剂中的氨基基团与游离脂肪酸中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将衍生试剂另一端的叔胺基基团引入到游离脂肪酸中,从而引入一个易电离的正电荷基团,而将带负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食用油中基质复杂,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需要首先对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富集和纯化,然后再对富集纯化后的游离脂肪酸进行甲酯化衍生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操作步骤非常复杂且检测灵敏度低。而本发明中,在优化的衍生条件下,衍生试剂中的氨基基团特异性的和食用油中含有羧基基团的游离脂肪酸类化合物发生酰胺化缩合,因此无需对食用油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富集和纯化,直接将食用油稀释后即可进行衍生化反应,反应时间仅需5分钟左右,解决了食用油中基质复杂,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传统分析方法纯化和富集步骤复杂,所需时间长的缺点。

2、本发明所采用的衍生试剂中的氨基基团与游离脂肪酸中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将衍生试剂另一端的叔胺基基团引入到游离脂肪酸中,从而引入一个易电离的正电荷基团,而将带负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成功地实现了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衍生化产物,提高了电离效率,减少电离抑制,大大提高了电喷雾质谱灵敏度;同时,解决了游离脂肪酸在质谱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时电离效率低和检测灵敏度不足的困难,实现了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高灵敏的检测分析。

3、本发明对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进行衍生化反应后,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时,游离脂肪酸衍生物在质谱碰撞诱导裂解中会产生一个固定质量数的中性基团(如衍生试剂为N,N-二乙基乙二胺时,中性基团为NH-(CH2CH3)2,质量数为73Da),因此采用质谱中性丢失扫描模式,扫描中性丢失质量数73Da(NLS73),能够选择性的检测到各脂肪酸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相比于传统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对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类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能特异性的对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类化合物进行高选择性分析,尤其适合于分析复杂基质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类化合物。

4、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待测食用油样品直接稀释后进行衍生化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无需进行色谱柱分离,直接进入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中性丢失扫描进行分析,方法简便快捷,能够实现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的定性定量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质谱分析16种脂肪酸标准品(癸酸(10:0)、月桂酸(12:0)、肉豆蔻酸(14:0)、十五烷酸(15:0)、棕榈油酸(16:1)、棕榈酸(16:0)、亚麻酸(18:3)、亚油酸(18:2)、油酸(18:1)、硬脂酸(18:0)、十九烷酸(19:0)、二十碳五烯酸(EPA,20:5)、花生四烯酸(ARA,20:4)、二十碳烯酸(20:1)、花生酸(20:0)、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衍生物和内标(氘代十六烷酸,FA16:0-d4(IS))衍生物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中性丢失扫描(73Da)(+NLS73Da)的质谱图;

图2中:a为橄榄油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橄榄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3中:a为亚麻籽油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亚麻籽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4中:a为紫苏油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紫苏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5中:a为芝麻油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芝麻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6中:a为玉米油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玉米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7中:a为菜籽油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菜籽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8中:a为鱼油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b为鱼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图;

图9中:a为猪油的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图,b为猪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图;

图10是游离脂肪酸衍生化反应原理图;

图11是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分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用到的脂肪酸缩写说明:10:0,癸酸;12:0,月桂酸;14:0,肉豆蔻酸;15:0,十五烷酸;16:1,棕榈油酸;16:0,棕榈酸;18:3,亚麻酸;18:2,亚油酸;18:1,油酸;18:0,硬脂酸;19:0,十九烷酸;20:5,二十碳五烯酸;20:4,花生四烯酸;20:1,二十碳烯酸;20:0,花生酸;22:6,二十二碳六烯酸;IS,内标:氘代十六烷酸(FA16:0-d4)。

下述实施例中质谱分析条件为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4000Q-Trap质谱检测器。

下述实施例中,标准曲线的建立步骤如下:

1)将脂肪酸标准品分别用异丙醇配成1mg/mL的贮存溶液,然后用乙腈分别稀释成浓度为0.5nmol/L,1nmol/L,2nmol/L,20nmol/L,50nmol/L,100nmol/L,150nmol/L,200nmol/L脂肪酸标准液;

2)分别取50μL脂肪酸标准液到810μL的乙腈中,各加入10μL1μmol/L内标d4-16:0涡旋10s混匀后,再加入20μL20μmol/mL的2-氯-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CMPI)和30μL 20μmol/mL三乙胺(TEA),涡旋60s;然后再加入50μL20μmol/mL的衍生试剂N,N-二乙基乙二胺,40℃超声5min,衍生化反应完成;

3)将步骤2)所得衍生化反应后的溶液用氮气吹干,然后用1mL的氯仿复溶,涡旋30s后,加入体积比为10:90:20的甲酸:水:氯仿溶液1mL,涡旋2min,弃上层溶剂;重复此操作2次,再用氮气吹干,并用1mL的色谱纯乙腈复溶,然后经过2μm的有机相滤膜过滤,得到标准样品的进样溶液;

4)将步骤3)所得标准样品的进样溶液进行质谱分析,采集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谱图和谱峰数据(见图1),以标准溶液中脂肪酸与内标的浓度比值为横坐标x,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见表1)。

图1为15种脂肪酸标准品(10:0、12:0、14:0、15:0、16:1、16:0、18:3、18:2、18:1、18:0、20:5、20:4、20:1、20:0、22:6)经过衍生后进行质谱分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73Da中性丢失(+NLS73Da)扫描的质谱图。

表1是16种游离脂肪酸的标准曲线,其中以游离脂肪酸与内标浓度比值为横坐标,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峰强度比值为纵坐标。

表1

5)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以玉米油为代表,在样品稀释液中加入低、中、高浓度的脂肪酸混合标准品溶液,每个浓度平行制备3个样品,以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来表征准确度,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评价是在3个工作日内分别制备3个样品,重复进样3次,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值。游离脂肪酸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回收率=(添加标准品后测的样品中FFA含量-未添加标准品测的实际样品中FFA含量)/实际添加的量,由表2可见,待测样品的回收率在85.3~117.6%,方法重复性在可接受范围内(RSD<10%)。

表2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橄榄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mg橄榄油用正己烷稀释至0.2mg/ml,作为待测样品;

取60μL待测样品加入830μL乙腈稀释,然后加入10μL1μmol/L内标FA16:0-d4涡旋10s混匀后,加入20μL20μmol/mL的2-氯-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CMPI)和30μL 20μmol/mL三乙胺(TEA),涡旋60s;然后再加入50μL20μmol/mL的衍生试剂N,N-二乙基乙二胺(DEEA),40℃超声5min,衍生化反应完成;

所得衍生化反应后的溶液用氮气吹干,然后用1mL的氯仿复溶,涡旋30s后,加入体积比为10:90:20的甲酸:水:氯仿溶液1mL,涡旋2min,弃上层溶剂;重复此操作2次,再用氮气吹干,并用1mL的色谱纯乙腈复溶,然后经过2μm的有机相滤膜过滤,得到待测样品的进样溶液;

2)将步骤1)所得待测样品的进样溶液进行质谱分析,采集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谱图和谱峰数据,如图2所示;

其中,质谱分析的条件为:注射针泵进样,进样流速为20μL/min,进行质谱分析,其质谱分析条件为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4000Q-Trap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离子模式;质谱扫描模式:73Da中性丢失扫描(73Da neutral lossscan);离子源气体1(Ion Source Gas 1,GS1):12kPa;碰撞能(collision energy,CE):32eV;去簇电压(declustering potential,DP):75eV;入口电压(Entrance Potential,EP):5V;碰撞室输出电压(Collision Cell Exit Potential,CXP):10V;质量范围:210-550m/z

3)定性分析:根据步骤2)所得谱图中的质荷比,确定对应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从而对待测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质谱图2a,可以得到橄榄油中含有8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0、18:3、18:2、18:1、18:0以及20:0;

4)定量分析:将步骤2)所得谱图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1.401(14:0)、1.577(16:0)、0.012(18:3)、0.168(18:2)、1.622(18:1)、1.206(18:0)以及0.2156(20:0),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橄榄油待测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2b所示,分别为:424.94μg/g(14:0)、536.70μg/g(16:0)、37.63μg/g(18:3)、157.64μg/g(18:2)、1545.95μg/g(18:1)、562.14μg/g(18:0)以及11.67μg/g(20:0)。

实施例2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亚麻籽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亚麻籽油待测样品。

图3a和图3b是亚麻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3a,可以知道亚麻籽油待测样品中含有8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1、16:0、18:3、18:2、18:1、18:0以及20:1;所得亚麻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0.200(14:0)、0.006(16:0)、0.122(18:3)、0.116(18:2)、0.199(18:1)、0.681(18:0)以及0.003(20:0),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亚麻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亚麻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3b所示,分别为:112.14μg/g(14:0)、169.42μg/g(16:1)、292.42μg/g(16:0)、593.25μg/g(18:3)、174.50μg/g(18:2)、244.89μg/g(18:1)、504.76μg/g(18:0)以及62.53μg/g(20:1)。

实施例3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紫苏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紫苏油待测样品。

图4a和图4b是紫苏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4a,可以知道紫苏油待测样品中含有7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0、18:3、18:2、18:1、18:0以及20:0;所得亚麻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1.151(14:0)、1.356(16:0)、0.284(18:3)、0.129(18:2)、0.106(18:1)、0.964(18:0)以及0.015(20:0),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紫苏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紫苏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4b所示,分别为:422.05μg/g(14:0)、457.73μg/g(16:0)、689.84μg/g(18:3)、120.83μg/g(18:2)、34.38μg/g(18:1)、435.69μg/g(18:0)以及8.96μg/g(20:0)。

实施例4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芝麻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芝麻油待测样品。

图5a和图5b是芝麻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5a,可以知道芝麻油待测样品中含有7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0、18:3、18:2、18:1、18:0以及20:0。所得芝麻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1.327(14:0)、1.442(16:0)、0.013(18:3)、0.786(18:2)、1.435(18:1)、1.358(18:0)以及0.049(20:0),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芝麻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芝麻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5b所示,分别为:479.67μg/g(14:0)、527.95μg/g(16:0)、34.20μg/g(18:3)、1382.37μg/g(18:2)、1229.63μg/g(18:1)、641.49μg/g(18:0)以及64.05μg/g(20:0)。

实施例5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玉米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玉米油待测样品。

图6a和图6b是玉米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6a,可以知道玉米油待测样品中含有5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0、18:3、18:2以及18:0;所得玉米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0.848(14:0)、0.622(16:0)、0.005(18:3)、0.059(18:2)以及0.292(18:0),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玉米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玉米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6b所示,分别为:236.04μg/g(14:0)、146.06μg/g(16:0)、15.10μg/g(18:3)、65.93μg/g(18:2)以及124.89μg/g(18:0)。

实施例6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菜籽油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菜籽油待测样品。

图7a和图7b是菜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7a,可以知道菜籽油待测样品中含有7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0、18:3、18:2、18:1、18:0以及20:1;所得菜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1.046(14:0)、1.086(16:0)、0.046(18:3)、0.162(18:2)、0.528(18:1)、1.061(18:0)以及0.018(20:1),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菜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菜籽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7b所示,分别为:354.80μg/g(14:0)、335.75μg/g(16:0)、115.57μg/g(18:3)、118.20μg/g(18:2)、383.82μg/g(18:1)、486.17μg/g(18:0)以及114.91μg/g(20:1)。

实施例7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鱼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鱼油待测样品。

图8a和图8b是鱼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8a,可以知道鱼油待测样品中含有12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1、16:0、18:3、18:2、18:1、18:0、20:5、20:4、20:1、20:0以及22:6;所得鱼油待测样品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0.661(14:0)、0.0903(16:1)、1.247(16:0)、0.029(18:3)、0.242(18:2)、0.269(18:1)、1.097(18:0)、0.124(20:5)、0.0182(20:4)、0.0218(20:1)、0.0249(20:0)以及0.0218(22:6),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鱼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鱼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8b所示,分别为:206.45μg/g(14:0)、28.58μg/g(16:1)、482.23μg/g(16:0)、88.58μg/g(18:3)、276.23μg/g(18:2)、136.66μg/g(18:1)、593.43μg/g(18:0)、357.76μg/g(20:5)、116.12μg/g(20:4)、156.38μg/g(20:1)、30.61μg/g(20:0)以及116.52μg/g(22:6)。

实施例8

一种基于衍生化技术的猪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谱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橄榄油待测样品替换为猪油待测样品。

图9a和图9b是猪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质谱图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根据质谱图9a,可以知道猪油待测样品中含有9种游离脂肪酸,分别为14:0、16:1、16:0、18:3、18:2、18:1、18:0、20:1以及20:0;所得猪油待测样品的游离脂肪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值分别为:0.319(14:0)、0.059(16:1)、0.957(16:0)、0.0209(18:3)、0.457(18:2)、1.200(18:1)、0.822(18:0)、0.0366(20:1)以及0.0191(20:0),结合标准曲线(表1),对猪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猪油待测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如图9b所示,分别为:54.25μg/g(14:0)、14.54μg/g(16:1)、282.89μg/g(16:0)、65.58μg/g(18:3)、428.82μg/g(18:2)、1086.41μg/g(18:1)、384.36μg/g(18:0)、191.56μg/g(20:1)以及16.06μg/g(2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待测食用油样品直接稀释后进行衍生化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无需进行色谱柱分离,直接进入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中性丢失扫描进行分析,方法简便快捷,能够实现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的定性定量分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换,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