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干扰因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5958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干扰因素的方法,具体涉及去除聚驱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过程中原油或泥砂杂质、无机氮、其他有机氮及聚合物水解度变化等干扰因素对聚合物浓度检测结果造成的误差。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现场应用过程中,常需跟踪检测生产井采出液及平台污水处理流程中聚合物质量浓度,以判断驱替过程中聚合物溶液的走向、吸附及窜流情况、预估流程处理负荷,为优化注入体系、调整注采工艺、加强注聚质量、作好油水分离和污水处理提供基础依据。

目前,根据聚合物酰胺基含氮的特性,已经提出了“定氮法”检测聚合物浓度的方法,该检测方法适用于海上油田应用条件,在检测注入端聚合物溶液浓度方面误差小、操作方便,为提高注聚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监测作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产出端聚合物浓度测量存在误差大、数据重现性差等问题,造成聚合物浓度测定数据失真。

因为定氮法基本原理是通过吸光度来检测样品中总的含氮量,在此过程中,影响吸光度或非聚合物含氮物质的存在都会影响其结果,经验上认为会导致结果偏大。分析造成上述现象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采出液中难以分离的乳化原油、泥砂等杂质影响吸光度;二是油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的化学药剂可能含氮;三是地层水中含有的无机氮;四是目前的采出液浓度检测标准曲线都是采用注入聚合物干粉配置,而聚合物经过地层高温、剪切、微生物作用后水解度发生变化,造成“标准曲线”偏移。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值,找到定氮检测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干扰因素来源并去除是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干扰因素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聚驱采出液中杂质、其他有机氮、无机氮以及聚合物水解度变化对定氮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到准确的聚合物浓度监测数据,避免监测数据偏大。

本发明所提供的去除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干扰因素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出液中油、悬浮物及其他影响吸光度的干扰因素的去除:对采出液进行微滤处理以去除采出液中乳化原油、泥砂及其他杂质,得到透明水样;

(2)样品总氮测定:对步骤(1)中得到的水样进行总氮值N的测定;

(3)无机氮干扰的测定:对步骤(1)中得到的水样分别进行氨氮、亚硝氮、硝氮含量的测定,得到水样中无机氮值总和N1

(4)其他有机氮干扰的测定:取油水处理流程中的外加化学药剂进行氮含量测定,其总和为N2

(5)聚合物水解度变化矫正:制备产出聚合物干粉,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产出聚合物标准水溶液,分别测定所述产出聚合物标准水溶液的总氮值,绘制聚合物浓度-总氮值标准曲线。

(6)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计算:从总氮值N中扣除无机氮值总和N1和其他有机氮总和N2,得到聚合物氮值N′,根据步骤(5)中的聚合物浓度-总氮值标准曲线,得到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值。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微滤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采出液样品静置,取下层水样滤纸过滤,取过滤后的样品经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清澈水样。

其中,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尺寸为0.2~5μm。

实验中可用微滤膜针式过滤器进行操作。

严格上不对滤膜孔径大小做具体限制,但遵循去除乳化原油、泥砂等杂质保留聚合物溶液的“截污过聚”原则。

步骤(2)中,所述总氮值N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步骤(3)中,分别通过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萘乙二胺比色法、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氨氮含量、亚硝氮含量和硝氮含量。

步骤(3)中的无机氮,不局限于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根离子氮,可根据具体油田地层水中离子组成而定。

步骤(4)中,所述外加化学药剂包括破乳剂、杀菌剂、除垢剂等;所述氮含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方法进行测定。

步骤(4)所述的其他有机氮,不局限于破乳剂、杀菌剂、除垢剂,具体根据油田处理流程加药情况而定。各种药剂的含氮量均在实际环境中所用浓度条件下测定。

步骤(5)中,所述产出聚合物干粉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制备:收集大量采出液水样,经过粗过滤、离心萃取、微滤膜过滤、旋蒸、烘干,得到产出聚合物干粉。

所述产出聚合物标准水溶液是以无氨纯净水为溶剂,所述产出聚合物干粉为溶质进行配制的。

所述产出聚合物标准水溶液的浓度为0~300mg/L,具体可为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和300mg/L。其中,当所述聚合物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时,即为参比。

所述产出聚合物标准水溶液的总氮值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所述聚合物浓度-总氮值标准曲线是以所述产出聚合物标准水溶液的浓度(C,mg/L)为横坐标,对应的总氮值(N)为纵坐标,绘制的N-C标准曲线。

步骤(6)中所述的扣除其他有机氮含量,只有在流程中或加药引入有机氮后才扣除此值,具体依据现场的实际处理情况而定,如生产井井口产出液未外加化学药剂,无需扣除其他有机氮含量。

本发明的一种去除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干扰因素的方法,通过排除多种可能影响吸光度和氮含量的因素,使得定氮检测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方法更为实际和准确,为海上采出液聚合物浓度跟踪检测提供一种快捷、准确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定氮检测干扰因素来源分析和去除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使用本发明,对渤海某油田现场采出液样品中聚合物浓度进行测定。步骤如下:

(1)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总氮值标准曲线测定:收集该油田聚驱产出液50L,静置,取下层水样纯化、干燥得聚合物干粉。65℃、200rpm条件下将浓缩聚合物干粉与无氨纯净水混合,配置成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mg/L的聚合物标准水溶液。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上述标准溶液的总氮值N。

以聚合物浓度(C,mg/L)为横坐标,对应N值为纵坐标,绘制N-C标准曲线,拟合N-C线性关系方程式:N=0.13546×C+0.0。

(2)样品测定:

取待测样品,静置,取下层水样滤纸过滤,取过滤后的样品于注射器内,手推通过微孔滤膜,得到清澈水样;

总氮值N测定基于总氮测试试剂盒完成,试剂盒中包括专用比色管及TN-1、TN-2、TN-3三种试剂。专用比色管中为5ml去离子水,TN-1、TN-2、TN-3试剂分别为过硫酸钾粉末,氢氧化钠溶液(0.5g/L)及盐酸溶液(0.2g/L)。测试时,首先将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调整到总氮测试状态,空白较零完毕后备用。然后,往空试管中依次加入1.0ml样品、9ml水、0.5gTN-1试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mlTN-2试剂,旋紧帽盖,在消解器中消解,温度120℃,时间60分钟,消解完成后,把空试管取出,吸取其中1.0ml样品,加入到专用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0ml TN-3试剂,旋紧帽盖,摇晃混合,反应10分钟后,把专用比色管插入到便携式分光光度计中,读取总氮数值。

无机氮值总和N1包括氨氮值、亚硝酸盐氮值及硝酸盐氮值。

氨氮值(NH4-N)测定基于氨氮测试试剂盒完成,试剂盒中包括专用比色管、NH4-N-1试剂,专用比色管中装有5.0ml的纳氏试剂(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溶液),NH4-N-1试剂为酒石酸钾钠固体粉末。测试时,首先将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调整到氨氮测试状态,空白较零完毕后备用。往专用比色管中滴加0.5ml样品并混合均匀,加入0.5g的NH4-N-1试剂,晃动使得固体物质溶解,反应15分钟后,插入分光光度计,读取氨氮值。

亚硝酸盐氮值(NO2-N)测定基于亚硝酸盐氮测试试剂盒完成,试剂盒中包括专用比色管及NO2-N-1试剂,专用比色管中装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N-(1-萘)-乙二胺等固体粉末,NO2-N-1试剂为盐酸溶液。测试时,首先将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调整到亚硝酸盐氮测试状态,空白较零完毕后备用。往专用比色管中滴加5ml样品,加入1滴NO2-N-1试剂,用力晃动使得固体物质溶解,反应10分钟后,插入分光光度计,读取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值(NO3-N)测定基于硝酸盐氮测试试剂盒完成,试剂盒中包括专用比色管及NO3-N-1试剂,专用比色管中装有二磺酸酚试剂,NO3-N-1试剂为碳酸钠溶液。测试时,首先将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调整到硝酸盐氮测试状态,空白较零完毕后备用。往专用比色管中加入0.5g NO3-N-1试剂,晃动,立即加入2.0ml水样,旋紧管帽混合,用力摇晃,反应30分钟后,插入分光光度计,读取硝酸盐氮。

其他有机氮N2测定,取油水处理流程中的外加化学药剂,如破乳剂、杀菌剂、除垢剂,按照现场用浓度配置溶液并进行氮含量测定,测定方法如总氮值N测定方法。

由上所测N、N1及N2值,计算出N′,根据N-C线性关系方程式计算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做三组平行实验,通过下式计算数据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评价方法的数据重现性。

<mrow> <mi>R</mi> <mi>S</mi> <mi>D</mi> <mo>=</mo> <mfrac> <mrow> <mo>|</mo> <msub> <mi>C</mi> <mi>i</mi> </msub> <mo>-</mo> <mover> <mi>C</mi> <mo>&OverBar;</mo> </mover> <mo>|</mo> </mrow> <mover> <mi>C</mi> <mo>&OverBar;</mo> </mover> </mfrac> <mo>&times;</mo> <mn>100</mn> <mi>%</mi> </mrow>

式中Ci为每次的测量数值,为三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下表)显示,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定氮法检测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误差,而且测定结果RSD均小于5%,数据重现性好。

表 油田现场采出液中聚合物的浓度测定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