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测定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8195阅读:2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时测定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成分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属(Isatis)两年生草本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是常见的大宗药材之一,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北、江苏等地。大青叶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核苷、生物碱、有机酸等,核苷类成分,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4(3H)-喹唑酮、色胺酮、靛玉红等是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松柏苷和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活性,靛蓝主要作为色素染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版)仅对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进行了考察,并未对其所含有的其他有效成分进行描述和评价,对于科学评价大青叶药材品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青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若能通过简单、快速、高效的方法同时测定多种有效成分,如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靛玉红等的含量,将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大青叶药材质量,为其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合理依据。

已有研究人员分别对大青叶中黄酮类物质、核苷类物质、脂肪酸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但同时测定大青叶中核苷类和生物碱类物质,包括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靛玉红等11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尚无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测定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进而比较不同产区大青叶在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存在的异同,为大青叶药材的品质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1、制备11种有效成分的对照品溶液,所述的11种有效成分为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

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步骤1中的对照品溶液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采用C18色谱柱,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6min,5%甲醇;6~20min,5%~14%甲醇;20~30min,14%~25%甲醇;30~65min,25%~50%甲醇;65~75min,50%~75%甲醇;75~85min,75%~95%甲醇;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对照品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各对照品的峰面积值随含量变化的标准曲线。

3、制备大青叶供试品溶液。

4、按照步骤2的色谱条件对大青叶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大青叶供试品溶液中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上述步骤3中,优选制备大青叶供试品溶液的方法为:将大青叶经50℃烘干后粉碎过40目筛,所得药材粉末与体积分数为65%的甲醇水溶液按料液比为1g:30mL混合,30℃超声提取3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微孔滤膜,即得大青叶供试品溶液。

上述方法中,进一步优选C18色谱柱为ThermoC18色谱柱,检测柱温为25~35℃,检测波长为254~270nm,流动相的流速为1.0mL/min。

本方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应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11种有效成分均能获得有效分离,可为全面评价和控制大青叶药材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11种对照品的色谱图,其中1是胞苷、2是尿苷、3是腺嘌呤、4是鸟苷、5是腺苷、6是松柏苷、7是4(3H)-喹唑酮、8是槲皮素、9是色胺酮、10是靛蓝、11是靛玉红。

图2是10个产区的大青叶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0个不同产地的大青叶中的11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其11种有效成分为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大青叶于2015年7月收集自陕西渭南、陕西商洛、陕西西安、河南辉县、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甘肃甘谷、江苏无锡、湖南长沙、山东菏泽10个产区,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制备11种有效成分的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胞苷(西玛实验室,批号:0715)、尿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887-200202)、腺嘌呤(西玛实验室,批号:07S15)、鸟苷(西玛实验室,批号:09S14)、腺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0879-200202)、松柏苷(西玛实验室,批号:05W16)、4(3H)-喹唑酮(西玛实验室,批号:01A16)、槲皮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81-200907)对照品各5.0mg,分别置于5mL容量瓶中,以色谱甲醇溶解并定容;精密称取色胺酮(西玛实验室,批号:07S15)、靛蓝(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MUST-13031101)、靛玉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17-200204)对照品各2.0mg,分别置于5mL容量瓶中,以少量二甲基亚砜助溶,并以色谱甲醇定容。将上述溶液分别稀释100、100、50、50、25、100、100、100、20、20、20倍,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0.01mg/mL胞苷、0.01mg/mL尿苷、0.02mg/mL腺嘌呤、0.02mg/mL鸟苷、0.04mg/mL腺苷、0.01mg/mL松柏苷、0.01mg/mL 4(3H)-喹唑酮、0.01mg/mL槲皮素、0.02mg/mL色胺酮、0.02mg/mL靛蓝和0.02mg/mL靛玉红对照品溶液。

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公司,型号:1260)对步骤1中的11种对照品溶液分别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水和甲醇(色谱纯)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洗脱程序为:0~6min,5%甲醇;6~20min,5%~14%甲醇;20~30min,14%~25%甲醇;30~65min,25%~50%甲醇;65~75min,50%~75%甲醇;75~85min,75%~95%甲醇;11种对照品溶液均分别以1μL、5μL、10μL、15μL、20μL体积进样,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样品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各对照品的峰面积值随含量变化的标准曲线,得到表1所示的线性回归方程。

表1线性关系试验结果(n=3)

同时以甲醇为溶剂,配制11种有效成分的混合液,混合液中胞苷的浓度为0.025mμg/mL、尿苷的浓度为0.0163mg/mL、腺嘌呤的浓度为0.0163mg/mL、鸟苷的浓度为0.025mg/mL、腺苷的浓度为0.015mg/mL、松柏苷的浓度为0.0156mg/mL、4(3H)-喹唑酮的浓度为0.0125mg/mL、槲皮素的浓度为0.0025mg/mL、色胺酮的浓度为0.01mg/mL、靛蓝的浓度为0.1875mg/mL、靛玉红的浓度为0.044mg/mL。按照上述测试条件,进样量为10μL,得到图1所示的11种对照品的色谱图。由图1可见,混合样中11中有效成分均得到有效分离。

3、制备大青叶供试品溶液

分别将不同产区的大青叶在50℃下烘干后,用手提式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型号:DFT-50)粉碎并过40目筛,然后精密称取所得大青叶粉末0.5g,置于50mL离心管中,再加入15mL体积分数为65%的甲醇水溶液,称重,用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B25-12DTD),在30℃下超声提取(功率400W)30min,取出再称重,用体积分数为65%的甲醇水溶液补足减失质量,提取完后用超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Thermo公司,型号:Sorvall ST 16R)在5000r/min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过0.22μm微孔滤膜,所得滤液作为大青叶供试品溶液。

4、按照步骤2的色谱条件对步骤3的大青叶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进样量为10μL,测定各成分峰面积值,然后通过步骤2所得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大青叶供试品溶液中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结果见图2及表2。

表2不同产区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mg/g,n=3,)

注:表中“—”表示未检出。

由图2及表2可知,不同产区大青叶中11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湖南长沙大青叶中的胞苷、尿苷、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含量均高于其他产区;陕西渭南和河北安国的大青叶中未检测到松柏苷,而陕西西安和河北安国的大青叶中靛蓝含量较高;河南辉县大青叶中色胺酮含量远高于其他产区,但其他目标物含量均低于各物质平均含量;此外,河北安国、河南辉县和江苏无锡的药材中未检测到4(3H)-喹唑酮。可见,环境因素对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存在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材品质。因此,应该重点加强大青叶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注重优良大青叶品种的筛选和培育,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

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的可行性,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大青叶供试品溶液按照实施例1中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每次进样量为10μL,测定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峰面积值,经计算其RSD值范围为1.26%~2.81%(见表3),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重复性试验

精密吸取与试验1相同的大青叶供试品溶液按照实施例1中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每次进样量为10μL,测定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峰面积值,经计算其RSD值范围为0.63%~2.96%(见表3),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3、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与试验1相同的大青叶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h、2h、4h、8h、12h、24h进样10μL,测定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峰面积值,经计算其RSD值范围为0.1%~2.88%(见表3),结果表明11种有效成分的大青叶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表3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n=6)

4、加样回收率试验

准确称量已知11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大青叶粉末3份,分别加入11种对照品,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大青叶供试品溶液,测定胞苷、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松柏苷、4(3H)-喹唑酮、槲皮素、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峰面积值,根据表1中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大青叶供试品溶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4。

表4 11种有效成分的回收率试验结果(n=6)

由表4可见,各成分的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67%~100.95%,RSD值范围为0.26%~3.36%,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