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70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状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机器人,如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和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等诸多优点。从无人驾驶机器人诞生之日起,它就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进步,并已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警用等众多领域,所执行的任务包括:目标侦察、跟踪监视、目标打击、毁伤评估、抢险救灾、人员搜救、地形勘察等。

目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供配电基本都采用电池组供电。当采用非智能电池时,由于其本身并不具有状态检测功能,因此无法及时了解其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池状态收集装置,以实现对非智能电池状态的收集。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状态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非智能电池芯片、电池状态收集模块和微控制单元MCU,其中:

电池状态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并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MCU;

MCU:用于接收电池状态收集模块发来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

电池状态收集模块与MCU之间通过内置集成电路I2C总线、或/和模拟/数字A/D转换接口、或/和通用端口输入输出GPIO接口连接。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电池状态收集模块收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并发送给MCU,实现了对非智能电池状态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非智能电池芯片、电池状态收集模块和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其中:

电池状态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并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MCU。

MCU:用于接收电池状态收集模块发来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

电池状态收集模块可以包括如下之一或任意组合:

1)用于检测非智能电池芯片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2)用于检测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

3)用于检测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

4)用于检测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量的电量传感器;

5)用于记录非智能电池芯片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次数记录模块。

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内置集成电路)总线与MCU连接,将测量得到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温度通过I2C总线发送给MCU;

电流传感器通过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接口与MCU连接,将测量得到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流通过A/D转换接口发送给MCU;

电压传感器通过A/D转换接口与MCU连接,将测量得到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压通过A/D转换接口发送给MCU;

电量传感器通过A/D转换接口与MCU连接,将测量得到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量通过A/D转换接口发送给MCU;

充/放电循环次数记录模块通过GPIO(General Port Input Output,通用端口输入输出)接口与MCU连接,将记录的非智能电池芯片的充/放电循环次数通过GPIO接口发送给MCU。

图2给出了电池状态收集模块包含上述1)~5)的所有模块时的电池状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MCU可与显示器连接,并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实时发送给显示器,显示器将接收到的状态信息显示给用户。MCU与显示器之间可通过串行总线或者并行总线连接。

进一步地,MCU可包含状态显示转换模块,该模块预先存储了要显示的状态参数的选择值与要显示的状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要显示的状态参数的选择值时,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该选择值对应的状态参数,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该状态参数的取值发送给显示器进行显示。

例如,预先设定:选择值0对应温度参数,选择值1对应电流参数,选择值2对应电压参数,选择值3对应电量参数,选择值4对应充/放电循环次数参数,则当MCU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值2时,则开始只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电压的取值发送给显示器,其他状态参数的取值则停止发送给显示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通过电池状态收集模块收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并上报给MCU,实现了对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的收集;

进一步地,MCU可将非智能电池芯片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及时了解非智能电池的工作状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