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锚固孔扩孔效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66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锚固孔扩孔效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支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实验室锚固孔扩孔效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用于支护井下巷道,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井下工程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煤矿巷道中应用广泛,但在一些软弱煤岩体巷道中锚杆支护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锚固孔孔底扩孔的方式来提高锚杆支护阻力,但不合理的扩孔尺寸会使锚固剂在搅拌时难以充填整个扩孔区,进而影响锚固效果。施工过程中锚固剂固化粘结效果是影响锚杆锚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锚杆的推进速度和旋转速度,决定了锚固剂搅拌的均匀程度,进而影响锚固剂的固化粘结效果。由于井下特殊的环境,不能够查看锚固剂的固化粘结效果,只能反映锚杆锚固后的效果。因此研制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室锚固孔扩孔效果检测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实验室锚固孔扩孔效果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实验室内系统分析锚杆外形、锚固剂性能以及配套钻孔直径等参数对锚固效果影响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钢管、夯实装置、套筒和底座,钢管一端内侧有螺纹通过连接头与底座连接,钢管外部套有夯实装置,夯实装置由套管与圆柱形铁块焊接而成,夯实装置用于夯实相似模拟材料,套筒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可实现在实验室内检测采用不同的推进速度和转速进行锚杆锚固时,锚固剂的搅拌效果,对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夯实装置与钢管配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底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钢管、夯实装置、套筒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中部有连接头,钢管与连接头连接,钢管外部套有夯实装置,夯实装置由套管与圆柱形铁块焊接而成,套筒安装在底座上。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实验室锚固孔扩孔效果检测装置,钢管1的一端内侧有螺纹,直径为28mm,长度1200mm,与连接头6上的螺纹相匹配。

所述的套管2内直径略大于钢管1,与钢管1为同轴小间隙配合,圆柱形铁块3中部为圆柱形圆孔,其圆孔直径与套管2内直径一致,圆柱形铁块3整体尺寸与套筒4内直径相匹配。

所述的底座5整体为实心圆柱体,其上部有一凸起圆柱体,上部圆柱体尺寸与套筒4相匹配,二者为同轴小间隙配合,下部圆柱体直径为400mm。

所述的套筒4材质选用PVC管,直径200mm,高度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时,先将套筒4放置在底座5上,并固定好,再将钢管1带螺纹的一端与底座上连接头6连接并拧紧,然后将事先配制好的相似模拟材料7按一定量倒入装置内,此时将夯实装置套在钢管1上依据重力将材料夯实,而后依次加入材料,逐步夯实,直到达到实验要求,最后将钢管1与底座拧开并拔出形成锚固孔。晾至一段时间后,材料强度达到实验要求时,使用扩孔刀具进行锚固孔底部扩孔,再将锚固剂推送至孔内,启动钻机使用锚杆进行搅拌,待锚固剂达到一定的锚固强度后,将装置剖开以查看锚杆与锚固剂搅拌的均匀程度以及扩孔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该装置模拟煤矿井下锚杆锚固环境,然后使用专用扩孔刀具进行锚固孔底部扩孔,将锚固剂推送至孔内,启动钻机以不同转速和搅拌扭矩进行搅拌,实验结束后,将装置按实验要求直接剖开查看锚固剂的搅拌程度及扩孔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成本较低,可操作性较强,能够较为直观地检测锚杆安装过程中锚固剂的搅拌程度及扩孔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