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312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汽车轮胎进行声强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因车辆数量激增,其噪声污染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家推出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将越来越严格。

轮胎噪声作为汽车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各厂家都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并将之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其中轮胎声强测试是评价轮胎噪声性能的重要试验之一,使用专用小拖车来安装试验样件,再用牵引车将小拖车拖拽至规定车速,同时用固定在小拖车上的测试设备测量出轮胎噪声的声强等级。

由于小拖车的特殊结构,悬置减振效果差,小拖车整体振动较大,既影响精密测试设备的寿命,又影响测试的结果。此外声强探头在室内手持操作比较方便,但要在室外定位到运行轮胎的规定位置上,并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操作比较困难,每次试验都要耗费不少时间,可操作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调整和对轮胎声强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包括支架、声强测试探头和用于安装所述声强测试探头的探头安装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条纵梁、能够沿着所述纵梁滑动的滑动板、能够沿着所述底座滑动的悬臂板和与所述探头安装架连接的螺杆;其中,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待测轮胎的中心轴系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滑动板组装在两条所述纵梁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悬臂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其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的外侧;在所述悬臂板上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调节通孔,并能够沿着所述调节通孔滑动;所述螺杆通过紧固调节组件与所述悬臂板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所述探头安装架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条所述纵梁上都设置有纵梁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侧边缘安装在两条所述纵梁滑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滑槽,所述底座滑槽的延伸方向与两条所述纵梁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悬臂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滑槽垂直;所述悬臂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的一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底座滑槽内,所述滑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悬臂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底座侧板,所述底座滑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侧板上。

进一步地,紧固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悬臂板下方的固定螺母、位于所述悬臂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悬臂板相接触的压板和位于所述压板上方的调节螺母;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调节螺母、所述压板、所述调节通孔和所述固定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安装架包括有减振架和探头支架,所述声强测试探头安装在所述探头支架内;所述减振架包括连接柱、套筒和减振板;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螺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端插入在所述套筒内;在所述套筒内位于所述连接柱的下方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柱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减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上,其另一端与所述探头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夹持架包括上支架板、下支架板和至少两条纵杆;所述上支架板位于所述下支架板的上方,并且所述上支架板和所述下支架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纵杆之间;所述减振板与所述纵杆固定连接,所述声强测试探头紧固在所述上支架板和所述下支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纵杆为空心杆。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夹持架包括四条所述纵杆;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四块所述减振板,每块所述减振板分别对应与一条所述纵杆连接;所述上支架板和所述下支架板分别包括两块弧形板;两块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对应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弧形板的端部分别对应与四条所述纵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调整滑动板、悬臂板和螺杆的位置可以实现对声强测试探头在三维空间内调整位置,便于调整位置对轮胎进行声强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螺杆与悬臂板通过紧固调节组件组装在一起的剖视图;

图3为探头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4为探头安装架的主视图;

图5为减振架的剖视图;

图6为套筒上设置有四块减振板的示意图;

图7为上支架板由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支架板由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支架; 11-底座; 111-底座侧板;

112-底座滑槽; 12-纵梁; 121-纵梁滑槽;

122-紧固件; 13-滑动板; 131-连接件;

132-连接件; 14-悬臂板; 141-调节通孔;

142-滑动连接件; 15-螺杆; 16-紧固调节组件;

161-固定螺母; 162-调节螺母; 163-压板;

2-探头安装架; 21-减振架; 211-连接柱;

212-套筒; 213-减振板; 214-阻尼件;

215-第一螺钉; 216-第二螺钉; 22-探头支架;

221-纵杆; 222-上支架板; 223-下支架板;

224-弧形板; 225-中部; 226-端部;

227-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主要用于对轮胎的声强进行测试或实验。声强是指声波平均能流密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声强测试探头测出。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包括支架1、声强测试探头3和用于安装声强测试探头3的探头安装架2。

支架1包括底座11、设置在底座11上的两条纵梁12、能够沿着纵梁12滑动的滑动板13、能够沿着底座11滑动的悬臂板14和与探头安装架2连接的螺杆15。

其中,滑动板13上设置有用于待测轮胎的中心轴系连接的连接件131。

滑动板13组装在两条纵梁12之间,并通过紧固件122与纵梁12连接。

悬臂板14的一端与底座11滑动连接,其另一端伸出于底座11的外侧,在悬臂板14上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通孔141,调节通孔141的延伸方向与底座11垂直。

螺杆15穿过调节通孔141,并能够沿着调节通孔141滑动,螺杆15通过紧固调节组件16与悬臂板14连接,螺杆15的下端探头安装架2连接。

也即是,该测试装置主要由支架1、探头安装架2和声强测试探头3构成。

声强测试探头3安装在探头安装架2中用于对待测轮胎进行声强测试。

支架1主要由底座11、两条纵梁12、滑动板13、悬臂板14和螺杆15组成。

纵梁12垂直安装在底座11上,滑动板13与纵梁12滑动连接,其能够沿着纵梁12上下滑动,以调节位置。在将滑动板13滑动到预定位置之后通过紧固件122(螺钉),将滑动板13组装在纵梁12上。

滑动板13上设置有连接件131,用于与待测轮胎的中心轴系连接,滑动板13上还设置有连接件132,用于与外部小车连接。

悬臂板14的一端与底座11滑动连接,其能够沿着两条纵梁12之间的连线方向滑动。在悬臂板14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通孔141。调节通孔141的延伸方向与底座11垂直。

螺杆15穿过该调节通孔141,并能够在该调节通孔141内滑动,最后通过紧固调节组件16与悬臂板14连接,螺杆15的下端探头安装架2连接。

如此,则在调节滑动板13沿着纵梁12上下滑动时,可以起到初始粗条上下位置关系的作用。

在悬臂板14沿着底座11滑动时,可以通过螺杆15带动探头安装架2和声强测试探头3实现前后方向的滑动,进行调节位置。

在松开紧固调节组件16时,螺杆15能够沿着调节通孔141的延伸方向滑动,进而带动探头安装架2和声强测试探头3实现左右方向的滑动,进行调节位置。同时,螺杆15还可以在调节通孔14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探头安装架2和声强测试探头3实现上下方向的滑动,进行调节位置。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通过调整滑动板、悬臂板和螺杆的位置可以实现对声强测试探头在三维空间内调整位置,便于调整位置对轮胎进行声强测试。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每条纵梁12上都设置有纵梁滑槽121,滑动板13的两侧边缘安装在两条纵梁滑槽121内,起到稳固安装和滑动导向的作用。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底座11上设置有底座滑槽112,底座滑槽112的延伸方向与两条纵梁12之间的连线平行,悬臂板14的延伸方向与底座滑槽112垂直。

悬臂板14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件142,滑动连接件142的一端滑动地配置在底座滑槽112内,滑动连接件142的另一端与悬臂板14固定连接。

滑动连接件142可以为紧固螺丝,其一端配置在底座滑槽112内,另一端与悬臂板14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动悬臂板14沿着底座滑槽112滑动。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底座1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侧板111,底座滑槽112设置在底座侧板111上,便于布置和连接。

较佳地,如图2所示,紧固调节组件16包括位于悬臂板14下方的固定螺母161、位于悬臂板14的上方并与悬臂板14相接触的压板163和位于压板163上方的调节螺母162。螺杆15依次穿过调节螺母162、压板163、调节通孔141和固定螺母161。

在将调节螺母162松开时,压板163与悬臂板14之间松开,此时螺杆15可以沿着调节通孔141滑动,还可以上下调节。

在将调节螺母162拧紧时,压板163与悬臂板14之间被锁定,此时螺杆15被固定在调节通孔141中,不能移动和上下调节。

较佳地,如图3-5所示,探头安装架2包括有减振架21和探头支架22,声强测试探头3安装在探头支架22内。

减振架21包括连接柱211、套筒212和减振板213。

连接柱211的上端与螺杆15的下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柱211的下端插入在套筒212内,在套筒212内位于连接柱211的下方设置有阻尼件214,阻尼件214与连接柱211通过第一螺钉215连接。

减振板2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212上,其另一端与探头支架22连接。

在外部小车发生振动时,通过螺杆15将振动传递至连接柱211,连接柱通过阻尼件215进行减振,之后再通过减振板213减振,从而减小了传递到探头支架22的振动,起到保护作用。

阻尼件215为橡胶块或弹性阻尼构件,例如弹簧等等,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减振板213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板件,例如橡胶板,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套筒212与连接柱211之间通过第二螺钉216连接,避免连接柱211从套筒212中脱离。

较佳地,如图3-4所示,探头夹持架22包括上支架板222、下支架板223和至少两条纵杆221。

上支架板222位于下支架板223的上方,并且上支架板222和下支架板223分别连接在纵杆221之间。

减振板213与纵杆221固定连接,声强测试探头3通过第三螺钉227紧固在上支架板222和下支架板223之间,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并便于对声强测试探头3进行安装。

较佳地,纵杆221为空心杆,起到减重作用。

较佳地,如图3-4和图6-8所示,探头夹持架22包括四条纵杆221。

套筒212上设置有四块减振板213,每块减振板213分别对应与一条纵杆221连接。上支架板222和下支架板223分别包括两块弧形板224,两块弧形板224的中部225对应固定连接,两块弧形板224的端部226分别对应与四条纵杆221连接。

如此设置,一方面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弧形板224还可以起到一定减振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便于布置和调节,便于在室外对轮胎进行声强测试,其不仅仅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调节位置,还可以起到减振作用,对声强测试探头起到保护作用,并提高了测试效果。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