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56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



背景技术:

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例如孔径、空间尺寸等)的简捷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质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内饰件,以替代专业测量工作,如光滑塞规、螺纹塞规、外径卡规等。通常,检具是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在进行测量工作时,经常发生测量工具不容易观看的现象,需要使用检具的人移动到可观看的位置,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的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支架;在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检具;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水平上支架和斜上支架两个部分;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工作台的下部设有转轴,使得所述工作台可在抵靠在所述水平上支架上和抵靠在斜上支架上的范围内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检具通过卡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平面上,所述卡板部分或全部地卡扣所述工作台的四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上支架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斜上支架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挂钩;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设有卡块;当所述工作台抵靠在斜上支架上时,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远离所述水平上支架,将所述卡块卡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撑臂支撑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水平上支架的一端;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斜上支架上,将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挂钩钩住所述工作台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转轴的外部设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所述检具操作台可旋转,可以让使用检具的人选择最佳的检测位置,方便测量产品,无需人员移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3,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包括工作台1和支架2;在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有检具3;所述支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支架21;所述上支架21包括水平上支架211和斜上支架212两个部分;所述工作台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部设有转轴11,使得所述工作台1可在抵靠在所述水平上支架211上和抵靠在斜上支架212上的范围内旋转。在所述转轴11的外部设有轴承12。

所述检具3通过卡板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平面上,所述卡板4部分或全部地卡扣所述工作台1的四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

所述支架2还包括第一支撑臂22和第二支撑臂23;所述第一支撑臂2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上支架211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22的另一端设有凹槽221;所述第二支撑臂23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斜上支架212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臂23的另一端设有挂钩231;在所述工作台1的侧面设有卡块13;当所述工作台1抵靠在斜上支架212上时,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远离所述水平上支架211,将所述卡块13卡入所述第一支撑臂22的凹槽221内,所述第一支撑臂22支撑所述工作台1远离所述水平上支架211的一端;所述工作台1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斜上支架212上,将所述第二支撑臂23的挂钩231钩住所述工作台1的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检具操作台,所述检具操作台可旋转,可以让使用检具的人选择最佳的检测位置,方便测量产品,无需人员移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