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用于检测沙丁胺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16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用于检测沙丁胺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畜牧业盲目滥用抗生素现象日益严重,造成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增加,影响人类食品安全,所以抗生素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动物性食品中沙丁胺醇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1、对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长期摄入沙丁胺醇抗生素严重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同时损害脑神经 ;2、引起过敏反应。沙丁胺醇抗生素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当被致敏人体再接受这些抗生素治疗时,该抗生素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发生过敏反应 ;3、病原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可能使动物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细菌之间传播,由此导致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而引起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失败 ;4、破坏人体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平衡。如果长期食用有抗生素残留的畜产品,对人类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a.破坏肠道菌群的屏障作用。b.肠道细菌耐药性增加。c. 肠道菌群代谢活性改变。d. 肠道细菌数目和相对比例改变,部分敏感菌群受到抑制或杀死,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体外病原菌侵入。沙丁胺醇包括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和卡那霉素,传统采用新霉素检测卡、链霉素检测卡、庆大霉素检测卡、大观霉素检测卡和卡那霉素检测卡分别对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和卡那霉素,使用前各个检测卡相互堆积,要取用时才将其取出,存在取用麻烦的缺陷,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提高检测效率、操作简单的新型用于检测沙丁胺醇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用于检测沙丁胺醇检测装置,它包括立柱和滚动轴承,所述立柱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滚动轴承的外圈上设置有转盘,立柱的柱面上且绕其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五个弹簧,五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放置于转盘顶表面上的新霉素检测卡、链霉素检测卡、庆大霉素检测卡、大观霉素检测卡和卡那霉素检测卡,检测卡的侧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立柱的柱面上且绕其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五个L板,五个L板的短板分别与检测卡上的限位块处于检测卡的同侧,L板的长板上设置有拉杆,拉杆径向插入于弹簧中。

所述的五个弹簧均匀分布于立柱上。

所述的L板的长板固设于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提高检测效率、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滚动轴承,3-转盘,4-弹簧,5-新霉素检测卡,6-链霉素检测卡,7-庆大霉素检测卡,8-大观霉素检测卡,9-卡那霉素检测卡,10-限位块,11-L板,12-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用于检测沙丁胺醇检测装置,它包括立柱1和滚动轴承2,所述立柱1与滚动轴承2的内圈过盈配合,滚动轴承2的外圈上设置有转盘3,立柱1的柱面上且绕其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五个弹簧4,五个弹簧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放置于转盘3顶表面上的新霉素检测卡5、链霉素检测卡6、庆大霉素检测卡7、大观霉素检测卡8和卡那霉素检测卡9,检测卡的侧部设置有限位块10,所述的立柱1的柱面上且绕其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五个L板11,五个L板11的短板分别与检测卡上的限位块10处于检测卡的同侧,L板11的长板上设置有拉杆12,拉杆12径向插入于弹簧4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五个弹簧4均匀分布于立柱1上。所述的L板11的长板固设于立柱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检测物质放置于卡那霉素检测卡9的前侧,拔出位于卡那霉素检测卡9旁侧的拉杆12,卡那霉素检测卡9向前伸出并碰触待检测的物质,若卡那霉素检测卡9变色则为卡那霉素;顺时针转动转盘3,使大观霉素检测卡8处于检测工位,拔出位于大观霉素检测卡8旁侧的拉杆12,大观霉素检测卡8向前伸出并碰触待检测的物质,若大观霉素检测卡8变色则为大观霉素;顺时针转动转盘3,使庆大霉素检测卡7处于检测工位,拔出位于庆大霉素检测卡7旁侧的拉杆12,庆大霉素检测卡7向前伸出并碰触待检测的物质,若庆大霉素检测卡7变色则为庆大霉素;如此操作即可利用链霉素检测卡6和新霉素检测卡5分别检测链霉素和新霉素,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完毕后压缩弹簧4,并将拉杆12插入于弹簧4中以防止检测卡伸出,方便后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