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131发布日期:2018-06-05 23:47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表的旋转阀,具体为一种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膜式燃气表,其机芯部位设有一旋转阀,气体经阀座进气通道进入腔体后,通过气流在不同腔室内流动,带动皮膜及皮膜内夹板活动,进而带动阀盖旋转将气流分配至不同的腔室中,循环往复。

目前,阀盖底部的密封底座与气门座相接触,其接触的密封表面为封闭的环形面,气流无法通过,会对影响气流流动,增加阀盖上进气孔的气流压损,导致流道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通过设置流道间隙,使得一部分气流可以从流道间隙内进入到进气通道,降低阀盖侧壁对于气流的影响,降低压损,使得气体流动更为顺畅;流道间隙设置降低阀盖整体变形量,提高计量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包括密封底座,所述密封底座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密封底座开设有流道间隙,所述流道间隙与进气通道连通,流道间隙位于进气通道所在的一侧密封底座侧壁。

流道间隙可以位于密封底座侧壁的中部,如图7所示,也可以位于顶部或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流道间隙位于密封底座底部,所述流道间隙在密封底座底部形成不接触气门座的缺口。缺口使得密封底座与气门座不接触,降低摩擦,阻力更小,使阀盖转动更为流畅。

优选的,密封底座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筋板,用于增加整个阀盖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的开口位于相邻筋板之间的密封底座表面,合理的利用筋板,以筋板作为进气通道的内壁,提高了阀盖上进气通道的长度,使进气通道的分隔更为明显

优选的,所述流道间隙与密封底座上表面形成部位称为侧边架,所述侧边架呈板条状,侧边架位于缺口上方,侧边架两端与密封底座连接。通过侧边架使整个阀盖构成一个整体,侧边架位于进气通道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侧边架底部设有用于增加侧边架同密封底座连接强度的结构块,所述结构块底面与密封底座底面齐平,结构块连接密封底座和侧边架底部。通过结构块连接侧边架与密封底座,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厚度,提高连接结构强度,防止侧边架断裂,提高阀盖整体结构强度。优选上述结构块、密封底座和侧边架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结构块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斜面连接结构块底面和侧边架底面。由于结构块底部与气门座接触,倒角的设置可以避免阀盖在旋转过程中因为边角过锐与气门座接触而产生的阻挡,使阀盖的旋转运动更为平滑。

优选的,所述侧边架顶部的表面与密封底座的顶部表面齐平,侧边架的厚度为密封底座厚度的9/11。保证侧边架具有一定的厚度,结构强度足够,避免断裂。

优选的,所述侧边架顶部的表面与密封底座的顶部表面齐平,所述流道间隙开口间距为1.5-2mm。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的开口呈扇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通过在进气通道一侧的密封底座上设置流道间隙,使得一部分气流可以从流道间隙内进入到进气通道,降低阀盖侧壁对于气流的影响,降低压损,使得气体流动更为顺畅。

二、流道间隙设置降低阀盖整体变形量,提高计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阀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阀盖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密封底座;10、结构块;11、倒角;2、侧边架;20、流道间隙;3、筋板;4、进气通道;5、气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膜式燃气表旋转阀的阀盖,包括密封底座1,密封底座1内设有进气通道4,密封底座1开设有流道间隙20,流道间隙20与进气通道4连通,流道间隙20位于密封底座1底部,流道间隙20与密封底座1底部形成不接触气门座的缺口。进气通道4开口外侧留有侧边架2,侧边架2呈板条状,侧边架2位于缺口上方,侧边架2两端与密封底座1连接。

一部分气流可以从流道间隙20内进入到进气通道4中,降低阀盖侧壁对于气流的影响,降低压损,使得气体流动更为顺畅。

同时,由于缺口使得侧边架2与气门座5不接触,有效降低了接触面积,减小摩擦,使阀盖转动更为流畅。

密封底座1上表面还设有多个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筋板3,进气通道4的开口位于相邻筋板3之间的密封底座1表面。合理的利用筋板3,以筋板3作为进气通道4的内壁,提高了阀盖上进气通道的长度,使进气通道4的分隔更为明显。

如图5和图6所示,侧边架2底部设有用于增加侧边架2同密封底座1连接强度的结构块10,结构块10底面与密封底座1底面齐平,结构块10连接密封底座1和侧边架2底部,且上述三者均为一体成型。通过结构块10增加侧边架2端部同密封底座1的连接厚度,有效提高侧边架2的固定强度,避免侧边架2断裂。

其次,若结构块10存在锐边或尖角,则极易和气门座5接触,导致阀盖卡死或旋转过程中产生震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结构块10还设有倒角11,倒角11的斜面连接结构块10底面和侧边架2底面,使整个阀盖旋转更为平滑稳定。

侧边架2顶部的表面与密封底座1的顶部表面齐平,侧边架2的厚度为密封底座1厚度的9/11。保证侧边架2具有一定的厚度,结构强度足够,避免断裂。

侧边架2顶部的表面与密封底座1的顶部表面齐平,流道间隙20开口间距为1mm。

进气通道4的开口呈1/4圆的扇形,提供足够大的进气的口径,满足进气的需要。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