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633发布日期:2018-08-10 20:3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环焊缝检测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射线检测通常采用距离防护方式控制工作人员及周围群众辐射剂量,不同方向,安全距离从30m至100米以上,射线检测作业期间,安装施工被迫停止,对工程进度产生严重影响。采用塑形铅板对射线机进行包裹,再用柔性铅橡胶将工件与探伤机整体包裹,可有效降低辐射安全距离。

公开号为203746437U,公开日为2014年7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对海底管线环焊缝进行射线检测的射线防护装置,设有:一支撑管、连接在支撑管内壁的铅防护层,安装在铅防护层上的数个支撑垫片、安装在支撑管两侧的搬运把手;该支撑管是由两个半圆管及安装在支撑管一侧外壁上的数个铰接合页连接构成;支撑管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一锁闭挂钩;支撑管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数个起重吊耳。该实用新型在对海底管线环焊缝进行射线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射线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问题,实现了海管铺设过程中对射线的有效防护;而且,还能够使射线作业在4米范围以外,射线辐射剂量率小于非工作人员剂量率的国家标准:1.5μSv(X射线);同时,提高了对海底管线对接焊缝的检测效率及海底管线的铺设效率。

但是,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仅适用于海底管线环焊缝进行射线检测时的防护,无法适用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厂站工程的管道焊缝的防护,并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厂站工程,实现了微小防护距离安全射线检测,施工高峰期,可与安装施工同步进行,解决了射线检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尖锐矛盾,同时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架层和安装于外部支架层的内部屏蔽层,所述的内部屏蔽层包括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围合形成圆形的内部屏蔽层;所述的外部支架层包括探伤机支架、两块侧面支架和主射线支架,外部支架层包括探伤机支架、两块侧面支架和主射线支架相互连接并围成具有与内部屏蔽层连接配合的圆形内腔结构的外部支架层。

还包括有拉钩,所述拉钩为对称布置的两个,拉钩的一端与探伤机支架扣接,拉钩的另一端与主射线支架扣接,其中一个拉钩的中部通过螺钉螺母与一侧面支架连接,另一个拉钩的中部通过手柄调节机构与另一侧面支架连接。

所述的手柄调节机构包括十字手柄、T型螺杆和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另一侧面支架固定,且T型螺杆的一端与十字手柄连接固定。T型螺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块连接,T型螺杆与拉钩螺纹连接。

在所述外部支架层的上方设置有锁紧器。

在所述侧面支架上通过紧定螺钉安装有螺旋压缩弹簧。

所述的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均包括铅板层和铅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部支架层和内部屏蔽层形成的防护装置,其尤其适用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厂站工程,实现了微小防护距离安全射线检测,施工高峰期,可与安装施工同步进行,解决了射线检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尖锐矛盾,同时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2、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厂站工程,实现了微小防护距离安全射线检测,施工高峰期,可与安装施工同步进行,解决了射线检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尖锐矛盾。同时,本技术方案也可应用于其他管道环焊缝检测。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手柄调节机构可方便防护装置的安装、调整和拆卸。所采用的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均包括铅板层和铅橡胶层,防护效果更好。

3、经实验,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Se-75射线探伤机、Ir-192射线探伤机射安全防护区降低到以源为中心半径为3m的范围内。监督区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低于2.5μGy/h,可快速装配、灵活拆卸、分块转运,无须用铅板对射线机进行多层包覆,简化了工作过程,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支架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屏蔽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锁紧器;2.探伤机支架;3.轴承;4.A型轴用弹性挡圈;5.链接螺母;6.拉钩销;7.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M6×6;8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5×16;9.侧面支架;10.柱塞销;11.A型轴用弹性挡圈;12.轴承销;13.主射线支架;14.十字手柄;15.T型螺杆;16.支撑块;17.压缩弹簧;18.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M6×6;19.拉钩;20.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M6×6;21.探伤机屏蔽部分;22.侧面屏蔽部分;23.主射线屏蔽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包括外部支架层和安装于外部支架层的内部屏蔽层,所述的内部屏蔽层包括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围合形成圆形的内部屏蔽层;所述的外部支架层包括探伤机支架、两块侧面支架和主射线支架,外部支架层包括探伤机支架、两块侧面支架和主射线支架相互连接并围成具有与内部屏蔽层连接配合的圆形内腔结构的外部支架层。还包括有拉钩,所述拉钩为对称布置的两个,拉钩的一端与探伤机支架扣接,拉钩的另一端与主射线支架扣接,其中一个拉钩的中部通过螺钉螺母与一侧面支架连接,另一个拉钩的中部通过手柄调节机构与另一侧面支架连接。所述的手柄调节机构包括十字手柄、T型螺杆和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另一侧面支架固定,且T型螺杆的一端与十字手柄连接固定。T型螺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块连接,T型螺杆与拉钩螺纹连接。在所述外部支架层的上方设置有锁紧器。在所述侧面支架上通过紧定螺钉安装有螺旋压缩弹簧。所述的探伤机屏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两块侧面屏蔽部分均包括铅板层和铅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内部屏蔽包括探伤机蔽部分、主射线屏蔽部分和侧面屏蔽部分三个部分,采用带凹槽的塑性铅板对多余的主射线进行屏蔽,采用柔性铅橡胶阻挡散乱射线。外部支架层包括射线机支架、主射线支架、侧面支架,可快速将内部屏蔽与射线机固定于工件。

经实验,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将Se-75射线探伤机、Ir-192射线探伤机射安全防护区降低到以源为中心半径为3m的范围内。监督区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低于2.5μGy/h,可快速装配、灵活拆卸、分块转运,无须用铅板对射线机进行多层包覆,简化了工作过程,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艺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检测和拆卸过程如下:

将各部件置于操作工位旁待用。在取用各部件时,应轻拿轻放,不得相互重叠堆放。

安装步骤:

1、先调节侧面支架上的手柄,使支架上的拉钩开服至最大位置;

2、将仪器支架置于被测管道上方;

3、分别将两侧面支架的拉钩挂在仪器支架上;

4、将主射线支架从下方挂在侧面支架的另一挂钩上;

5、调整两侧面支架上的手柄,使工装压紧在管道上;

6、将测试仪器安装在仪器支架上,并拉紧防松扣;

7、调整侧面支架上的手柄,使仪器支架与主射线支架基本平行;

8、旋转至待测方位后,旋紧侧面支架上的手柄,使工装固定在管道上;

9、将胶片固定在待测部位;

10、将主射线屏蔽装上主射线支架上,并打开弹性销,防止主射线屏蔽材料掉落。

检测步骤:

1、将胶片固定在待测部位;

2、将主射线屏蔽材料安装到位,并打开弹性销,以固定主射线屏蔽材料;

3、检测;

4、检测完成后,手托住主射线屏蔽部分,转动弹性销;

5、取下主射线屏蔽;

6、取下胶片;

7、松开侧面支架上的手柄,旋转工装至下一个待测部位后固定;

8、将下一张待曝光胶片固定在新的待测部位。

拆卸步骤:

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将工装从管道上拆卸下来;

1、将仪器支架旋转至管道上方,并固定;

2、松开固定仪器的固定扣,并取下测试仪器;

3、分别松开两侧面支架上的手柄;

4、取下主射线支架;

5、分别取下两侧面支架;

6、取下仪器支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