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2052发布日期:2018-09-21 20:4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壶、油壶等容器都有密封性要求,需要进行气密性测试。测试时需要从壶口的地方充入高压气体进行测试。因此测试时需要各种密封夹具配合测试。一般的密封夹具采用气缸驱动密封头下降直接压在瓶口处来密封,这种方式密封会对产品的本体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有可能令产品变形而无法使用。改良后的方法是先用一个机构固定壶口的位置,然后使用气缸驱动密封头下压至壶口处达到密封效果。这种方式解决了产品变形的问题,但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多个步骤完成测试,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出现变形的现象,对储液壶的气密性进行有效检测,装置的结构较简单,有助于降低测试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活塞、用于与壶口的端面接触的密封件、用于与壶口的外壁接触的泄压组件、联动组件和用于与电磁阀连接的气路连接壳体,所述活塞活动安装于检测壳体内,且所述活塞可沿检测壳体的中心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活塞上,所述泄压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塞、联动组件固接,所述泄压组件位于密封件的外侧,所述泄压组件用于防止密封件对储液壶产生过大的压力,所述联动组件与活塞抵接,所述联动组件用于使泄压组件随活塞移动而展开或者闭合,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用于往储液壶通入气体的密封口,所述气路连接壳体固定于检测壳体上,所述气路连接壳体与检测壳体之间形成气体输送气路,所述密封口与气体输送气路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多片爪子,所述爪子设置为圆弧状,所述爪子包括固定端、活动端和用于与壶口的外壁的凹槽扣合的卡紧凸缘,所述固定端和活动端固接,所述固定端与活塞固接,所述活动端与联动组件固接,所述卡紧凸缘固定于活动端的内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块和销轴,所述连接块包括钩状部和连接部,所述钩状部和连接部固接,所述钩状部上开设有用于供销轴穿过的钩挂口,所述销轴固定于检测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钩挂口与销轴卡接,所述钩状部可绕销轴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活塞上具有限位部,所述钩状部与限位部抵接,所述连接部与活动端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输送气路包括用于检测储液壶气密性的检测气路、用于给活塞提供向上移动动力的第一动力输送气路和用于给活塞提供向下移动动力的第二动力输送气路,所述气路连接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动力连接口、检测口和第二动力连接口,所述检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输送口、检测管道和第二动力输送口,所述检测管道固定于检测壳体的中心线上,所述检测口、检测管道和密封口之间连通形成检测气路,所述检测壳体内设置有内腔室,所述活塞套接于检测管道上,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活塞封,所述活塞封与内腔室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送口和第二动力输送口均与内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动力输送口位于活塞封的下方,所述第二动力输送口位于活塞封的上方,所述第一动力连接口和第一动力输送口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动力输送气路,所述第二动力连接口和第二动力输送口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动力输送气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活塞、密封件、泄压组件、联动组件和气路连接壳体,将活塞活动安装于检测壳体内,且使活塞可以沿检测壳体的中心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在活塞上固定安装有密封件,进一步地,使泄压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塞、联动组件实现固定连接,使得泄压组件能够随活塞同步移动,使得泄压组件位于密封件的外侧,使联动组件与活塞抵接,进而,随着活塞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采用联动组件能使泄压组件实现展开或者闭合的动作。当活塞向下移动时,密封件、泄压组件随活塞同步向下移动,密封件与壶口的上端面接触,以使储液壶实现密封状态,泄压组件闭合,泄压组件与壶口的外壁紧密接触,使得壶口的受到的力相互抵消,能够防止储液壶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导致变形,从而可对储液壶的气密性进行有效检测,结构较为简单,有助于降低检测成本。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密封件、泄压组件随活塞同步向上移动,密封件离开壶口的上端面,泄压组件展开,泄压组件与壶口的外壁分离,活塞复位。进一步地,在检测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气路连接壳体,使气路连接壳体与检测壳体之间形成气体输送气路,而在密封组件上开设有密封口,使得密封口与气体输送气路之间实现连通,且气路连接壳体与电磁阀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电池阀控制气体输送气路的连通或者断开,因密封组件与壶口接触,使得气体输送气路中的气体能够经密封口进入储液壶,即能够限制气体进入储液壶,以完成气密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壳体;11、活塞;12、密封件;13、泄压组件;14、联动组件;2、气路连接壳体;121、密封口;131、爪子;132、固定端;133、活动端;134、卡紧凸缘;141、连接块;142、销轴;143、钩状部;144、连接部;145、钩挂口;111、限位部;3、检测气路;4、第一动力输送气路;5、第二动力输送气路;21、第一动力连接口;22、检测口;23、第二动力连接口;15、第一动力输送口;16、检测管道;17、第二动力输送口;18、内腔室;112、活塞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1、活塞11、用于与壶口的端面接触的密封件12、用于与壶口的外壁接触的泄压组件13、联动组件14和用于与电磁阀连接的气路连接壳体2,活塞11活动安装于检测壳体1内,且活塞11可沿检测壳体1的中心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密封件12固定于活塞11上,泄压组件1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1、联动组件14固接,泄压组件13位于密封件12的外侧,泄压组件13用于防止密封件12对储液壶产生过大的压力,联动组件14与活塞11抵接,联动组件14用于使泄压组件13随活塞11移动而展开或者闭合,密封件12上开设有用于往储液壶通入气体的密封口121,气路连接壳体2固定于检测壳体1上,气路连接壳体2与检测壳体1之间形成气体输送气路,密封口121与气体输送气路之间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储液壶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1、活塞11、密封件12、泄压组件13、联动组件14和气路连接壳体2,将活塞11活动安装于检测壳体1内,且使活塞11可以沿检测壳体1的中心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在活塞11上固定安装有密封件12,进一步地,使泄压组件1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1、联动组件14实现固定连接,使得泄压组件13能够随活塞11同步移动,使得泄压组件13位于密封件12的外侧,使联动组件14与活塞11抵接,进而,随着活塞1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采用联动组件14能使泄压组件13实现展开或者闭合的动作。当活塞11向下移动时,密封件12、泄压组件13随活塞11同步向下移动,密封件12与壶口的上端面接触,以使储液壶实现密封状态,泄压组件13闭合,泄压组件13与壶口的外壁紧密接触,使得壶口的受到的力相互抵消,能够防止储液壶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导致变形,从而可对储液壶的气密性进行有效检测,结构较为简单,有助于降低检测成本。当活塞11向上移动时,密封件12、泄压组件13随活塞11同步向上移动,密封件12离开壶口的上端面,泄压组件13展开,泄压组件13与壶口的外壁分离,活塞11复位。进一步地,在检测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气路连接壳体2,使气路连接壳体2与检测壳体1之间形成气体输送气路,而在密封组件上开设有密封口121,使得密封口121与气体输送气路之间实现连通,且气路连接壳体2与电磁阀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电池阀控制气体输送气路的连通或者断开,因密封组件与壶口接触,使得气体输送气路中的气体能够经密封口121进入储液壶,即能够限制气体进入储液壶,以完成气密检测工作。

具体地,如图1所示,密封件12的材质为硅胶材料,使得密封件12与壶口更好地接触,有助于实现有效密封。

需要强调的是,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泄压组件13包括三片爪子131,三片爪子131均匀分布,具体地将爪子131设置为圆弧状,使三片爪子131能围成圆环状,使得三片爪子131与壶口之间更好地配合。更具体地,爪子131包括固定端132、活动端133和卡紧凸缘134,固定端132和活动端133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实际上,固定端132和活动端133之间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使固定端132与活塞11之间实现固定连接,使得固定端132能够随活塞11同步移动,而活动端133与联动组件14之间实现固定连接,使活动端133能够在联动组件14的作用下运动,进一步地,活塞11向下移动,联动组件14使活动端133闭合,活动端133向壶口方向靠拢,在活动端133的内侧上固定安装有卡紧凸缘134,该卡紧凸缘134能够与壶口的外壁上的凹槽扣合,使得爪子131与壶口之间能够实现更紧密的接触,从而能够达到更佳的泄压效果,避免储液壶受到过大的压力而产生形变,也能使密封效果更佳,有助于对储液壶实现有效的气密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2所示,联动组件14包括连接块141和销轴142,进一步地,连接块141包括钩状部143和连接部144,使得钩状部143和连接部144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钩状部143和连接部144之间可以是一体加工成型,在钩状部143上开设有用于供销轴142穿过的钩挂口145,而销轴142固定安装于检测壳体1的内壁上,使销轴142进入该钩挂口145,使钩挂口145与销轴142之间实现卡接,进而将钩状部143钩挂于销轴142上,活塞11上具有限位部111,使得钩状部143的外壁抵靠在限位部111上,连接部144与活动端133之间实现固定连接,连接部144能够带动活动端133同步运动,活塞1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活塞11带动限位部111同步移动,钩状部143可绕销轴142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钩状部143和连接部144之间固定连接,使得连接部144能够随钩状部143同步转动,即活动端133能够随连接部144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三片爪子131实现展开或者闭合的动作,即泄压组件13能够完成展开或者闭合的动作。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使气体输送气路包括检测气路3、第一动力输送气路4和第二动力输送气路5,在气路连接壳体2上开设有第一动力连接口21、检测口22和第二动力连接口23,在检测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输送口15、检测管道16和第二动力输送口17,进一步地,将检测管道16的安装于检测壳体1内部,且使检测管道16的中心线与检测壳体1的中心线重合,更进一步地,使检测口22、检测管道16和密封口121之间连通形成检测气路3,从而使电池阀工作,电磁阀使检测口22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气体进入检测气路3,气体依次经过气路连接壳体2和检测壳体1,气体从检测口22进入检测管道16,检测管道16中的气体经密封口121进入壶口,最终进入储液壶以实现气密检测。在检测壳体1内设置有内腔室18,使活塞11套接于检测管道16上,即活塞11能够沿检测管道16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而且活塞11上固定安装有活塞封112,进而使活塞封112与内腔室18之间实现滑动连接,更进一步地使第一动力输送口15和第二动力输送口17均与内腔室18连通,具体地,使第一动力连接口21和第一动力输送口15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动力输送气路4,第二动力连接口23和第二动力输送口17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动力输送气路5。电磁阀使第一动力连接口21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气体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第一动力输送气路4,气体依次经过气路连接壳体2和检测壳体1,气体从第一动力输送口15进入内腔室18,而第一动力输送口15位于活塞封112的下方,在气体的作用下活塞封112获得动力向上移动,使得活塞11能沿着检测管道16向上移动,活塞11复位,内腔室18中的空气从第二动力输送口17排放;电磁阀使第二动力连接口23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气体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第二动力输送气路5,气体依次经过气路连接壳体2和检测壳体1,气体从第二动力输送口17进入内腔室18,而第二动力输送口17位于活塞封112的上方,在气体的作用下活塞封112获得动力向下移动,使得活塞11能沿着检测管道16向下移动,以实现对储液壶的气密检测工作,内腔室18中的空气从第一动力输送口15排放。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