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4998发布日期:2020-11-03 23:2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车载液晶屏背板需要装钉,装钉完成后需要检查装钉质量,传统的检测装钉工艺将装好多个钉产品放入带有直孔的平板中检测,由于钉与孔配合间隙小,当有一个钉稍倾斜(在公差范围内)就不易放进检测治具,如图4所示,效率低下,而且操作人员检测完成后取出产品时容易把产品钉处掰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治具,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测治具,其至少包括模板,模板上在对应产品上的各钉处均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依次相连的锥孔、过孔a和过孔b,锥孔的小径端与过孔a相连接,过孔b的内径大于过孔a的内径,过孔a的内径大于钉的直径,锥孔的孔深小于钉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产品放入检具时锥孔的斜角起到导正作用,操作人员拿出产品时不会掰弯产品钉,避免导致产品二次破坏,降低检钉直身位来确保放入产品与取出产品比较容易,而且不会变形,能够高效检测出钉的相对位置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锥孔的锥角为60°±2°。

进一步:过孔a的孔深为1.3mm-1.7mm。

进一步:过孔a的半径与钉的半径的差值为0.2mm-0.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治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治具的应用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治具的应用图二;

图4为现有技术中治具的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检测治具,其至少包括模板1,模板1上在对应产品上的各钉处均设有台阶孔110,通常情况下,台阶孔110至少贯穿模板1的一个端面,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台阶孔110贯穿模板1的上下两端面,台阶孔110包括依次相连的锥孔111、过孔a112和过孔b113,其方位顺序优选为台阶孔1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锥孔111、过孔a112和过孔b113,锥孔111的小径端与过孔a112相连接,过孔b113的内径大于过孔a112的内径,过孔a112的内径大于钉的直径,锥孔111的孔深小于钉的长度。

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优化,其具体如下:

锥孔111的锥角优选为60°±2°,从而方便钉导入,在具体取值时,可以是58°、60、62°或其它位于该区间的任一具体值。

实施例3,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优化,其具体如下:

过孔a112的孔深优选为1.3mm-1.7mm,更进一步可优选为1.5mm,而过孔a112的半径与钉的半径的差值优选为0.2mm-0.5mm,具体可优选为0.5mm,经过计算和数值模拟,这个参数及结构能够保证钉的位置公差,而且也方便取放产品,而过孔b113的内径大于过孔a112的内径,使得过孔b113相对于钉而言形成避空,或便于用于检测其他产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模板(1),所述模板(1)上在对应产品上的各钉处均设有台阶孔(110),所述台阶孔(110)包括依次相连的锥孔(111)、过孔a(112)和过孔b(113),所述锥孔(111)的小径端与所述过孔a(112)相连接,所述过孔b(113)的内径大于所述过孔a(112)的内径,所述过孔a(112)的内径大于钉的直径,所述锥孔(111)的孔深小于钉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孔(111)的锥角为6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a(112)的孔深为1.3mm-1.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a(112)的半径与钉的半径的差值为0.2mm-0.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治具,其至少包括模板,模板上在对应产品上的各钉处均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依次相连的锥孔、过孔a和过孔b,锥孔的小径端与过孔a相连接,过孔b的内径大于过孔a的内径,过孔a的内径大于钉的直径,锥孔的孔深小于钉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产品放入检具时锥孔的斜角起到导正作用,操作人员拿出产品时不会掰弯产品钉,避免导致产品二次破坏,降低检钉直身位来确保放入产品与取出产品比较容易,而且不会变形,能够高效检测出钉的相对位置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安有彩;龙胜标;杜文合;单树稳;李泽帅;朱如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怡景(上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