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9626发布日期:2020-11-25 14:3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件辅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零件多由管件组成,其中像行程管、油封等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件主要应用于密封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要求,稍有泄露就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为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常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检测。

目前气密性检测方式常采用将待检测件密封并充气后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此来检验是否有压力泄露。但是此种方式对于漏气程度较低的待检测件时,气泡量少且气泡体积较小,不能迅速浮出水面,检测效果并不理想,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采用两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对于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待检测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升降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设有检测头和检测气泵,所述检测气泵出气口与所述检测头连通,所述检测气泵与所述检测头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架上于所述检测头的正下方设置有夹持盒,所述夹持盒内部滑移设置有两个夹持块,所述夹持盒内部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夹持块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箱与安装架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检测件开口处伸入检测头内部并对准检测气泵的出气口,随后驱动两个夹持块相向运动对待检测件进行夹紧固定;待检测件固定完成后,安装架向下移动,将待检测件下端部浸入水中,检测气泵将气体送入待检测件内部,保持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槽中是否存在大量气泡,并且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示数判断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对于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待检测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测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夹持盒内部的隔板,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架一端固设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隔板且穿出所述隔板一端固设有驱动块,所述隔板远离所述安装架一侧铰接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隔板一端铰接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块上竖直转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夹持块均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气缸驱动驱动块向远离安装架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驱动杆受到连杆的带动发生偏转,两个分别与驱动杆同轴固定铰接的夹持块绕驱动轴转动,两个夹持块在夹持气缸的驱动下反向运动,将待检测件固定于指定检测位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一侧开设有两条竖直的导轨,所述安装架活动卡接在两条所述导轨上,所述机箱上还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竖直贯穿所述安装架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机箱上固设有驱动所述调节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调节丝杆转动,即可驱动安装架沿导轨长度方向运动,将夹装固定于检测位置的待检测件下端部伸入水槽中,实现多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头内部中空,所述检测气泵的出气口贯穿并伸入所述检测头内部,且伸入所述检测头内部一端周侧包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检测气泵出气口的送气口,所述送气口远离所述检测气泵出气口一端直径小于靠近所述检测气泵出气口一端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检测件的上端部伸入橡胶垫圈的送气口中,检测气泵的出气口与待检测件之间通过送气口连通,橡胶垫圈在此起到连接密封作用,防止漏气而影响检测效果;送气口远离检测气泵出气口一端直径小于检测气泵出气口一端直径,能够显著提高橡胶垫圈的密封作用,有利于后续检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气泵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只允许气体单向通过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由检测气泵送入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发生倒流,降低待检测件内部的气体压力,影响气密性检测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远离所述安装架一侧固设有两个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与所述固定盒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将待检测件置于检测位置后,通过夹持块对其进行夹紧定位,在安装架向下运动之前,两个相对设置的光栅传感器进行检测,当有物体位于两个光栅传感器之间时,停止安装架的运动,避免在操作工人仍在机箱内部时安装架向下运动对工人造成伤害。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上固设有多个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气泵每次向待检测件内部充气的压力值固定,当压力传感器读出的压力数值与额定压力之间差距超过某一数值后,警示灯亮起,判定该待检测件漏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对于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待检测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测效果。

(2)单向阀和密封垫圈协同作用,对检测气泵的出气口与待检测管件之间进行密封,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后续压力传感器对气压的检测,从而误导气密性检测的判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箱;2、安装架;3、检测头;4、检测气泵;5、夹持盒;6、夹持块;7、压力传感器;8、储水槽;9、隔板;10、夹持气缸;11、驱动块;12、连杆;13、驱动杆;14、驱动轴;15、导轨;16、调节丝杆;17、驱动电机;18、橡胶垫圈;19、送气口;20、单向阀;21、光栅传感器;22、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上升降设置有安装架2,安装架2呈倒“l”型结构,安装架2上固定设置有检测头3,安装架2上端面固设有出气口与检测头3连通的检测气泵4。安装架2上于检测头3的正下方水平固定有夹持盒5,夹持盒5内部滑移设置有两个夹持块6,夹持盒5内部还设置有驱动夹持块6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通过两个夹持块6的反向运动,位于两个夹持块6之间得待检测件进行夹紧固定。检测气泵4出气口与检测头3连接处设置有测定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7,用于测量待检测件内部气压是否与输入的额定气压一致,从而判定待检测件是否存在气密性问题。机箱1与安装架2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槽8,储水槽8内部盛有发泡性能良好的肥皂水。待检测件固定完成后,安装架2向下移动,将待检测件下端部浸入水中,检测气泵4将气体送入待检测件内部,保持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槽中是否存在大量气泡,进一步判定该待检测件是否存在气密性问题。采用两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对于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待检测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测效果。

参照图2和图3,两个夹持块6对待检测件的夹紧固定是通过驱动组件的实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夹持盒5内部的隔板9,隔板9靠近安装架2一端固设有夹持气缸10,夹持气缸10的活塞杆贯穿隔板9且穿出隔板9一端固设有驱动块11,隔板9远离安装架2一侧铰接有两根连杆12,两根连杆12分别位于夹持气缸10活塞杆的两侧。连杆12远离隔板9一端铰接连接有驱动杆13,驱动块11上竖直转动穿设有驱动轴14,驱动杆13与夹持块6均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轴14,驱动杆13与驱动块11之间呈交叉设置。夹持气缸10推动驱动块11向远离安装架2一侧运动,带动连杆12摆动,其长度方向逐渐与夹持气缸10的活塞杆平行,与连杆12铰接连接的驱动杆13在其带动下发生偏转,从而带动与其同轴固定在驱动轴14上的夹持块6摆动,两个夹持块6同时相向摆动,对待检测件进行夹持固定。

参照图1和图4,机箱1一侧开设有两条竖直的导轨15,安装架2活动卡接在两条导轨15上,机箱1上还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16,调节丝杆16竖直贯穿安装架2并与其螺纹连接,机箱1上固设有驱动调节丝杆16转动的驱动电机17。利用驱动电机17驱动调节丝杆16转动,即可驱动安装架2沿导轨15长度方向运动,将夹装固定于检测位置的待检测件下端部伸入水槽中,实现多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参照图1和图5,检测气泵4的出气口贯穿并伸入检测头3内部,且伸入检测头3内部一端周侧包设有橡胶垫圈18,橡胶垫圈18中部开设有连通检测气泵4出气口的送气口19。将待检测件的上端部伸入橡胶垫圈18的送气口19中,检测气泵4的出气口与待检测件之间通过送气口19连通,橡胶垫圈18在此起到连接密封作用,防止漏气而影响检测效果。送气口19远离检测气泵4出气口一端直径小于靠近检测气泵4出气口一端直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橡胶垫圈18的密封作用,有利于后续检测的顺利进行。检测气泵4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只允许气体单向通过的单向阀20,防止气体从待检测件内部倒流入检测气泵4中,降低检测件内部的气体压力,影响气密性检测效果。

参照图1,机箱1远离安装架2一侧固设有两个光栅传感器21,光栅传感器21与固定盒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安装架2向下运动时,两个光栅传感器21检测在安装架2运动方向上是否有物体阻挡,如果有阻挡物则立刻切断驱动电机17的电源,阻止安装架2继续向下运动,对操作工人造成伤害。机箱1上固设有多个警示灯22,警示灯22与压力传感器7电性连接。检测气泵4每次向待检测件内部充气的压力值固定,当压力传感器7读出的压力数值与额定压力之间差距超过一定数值后,警示灯22亮起,判定该待检测件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待检测件开口处伸入检测头3内部并通过橡胶垫片连通检测气泵4的出气口,随后驱动两个夹持块6相向运动对待检测件进行夹紧固定;待检测件固定完成后,安装架2向下移动,将待检测件下端部浸入水中,检测气泵4将气体送入待检测件内部,保持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槽中是否存在大量气泡,并且根据压力传感器7检测的压力示数判断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本气密性检测设备采用两种方式对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进行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对于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待检测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