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2686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分析试剂、血液或尿等液体试样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生化自动分析装置、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等自动分析装置中,具备在试剂或被检体试样的抽吸排出后、用清洗水进行探针的清洗的清洗槽。
[0003]用探针抽吸试剂或被检体试样时的探针的污染量通常是在探针检测液面后、伸入试剂或者试样中的量的5_左右的范围。因此,该范围成为探针的清洗范围,但例如从为了防止试剂的蒸发而在试剂瓶刻有痕迹且安装有瓶盖的试剂瓶用探针进行试剂的抽吸的情况下,需要在与从试剂的瓶盖至试剂瓶底的范围相当的大范围内对探针进行清洗。
[0004]但是,扩大探针的清洗范围存在以下的缺点。首先,因清洗范围增大,而不得不设置较长清洗时间。并且,若在探针清洗后,附着于探针的侧面的清洗水大量残留,用该状态下的探针来进行下一个试剂抽吸,则可假定附着于探针侧面的清洗水混入试剂瓶内,从而导致试剂因清洗水而变稀薄。
[0005]对于探针较深地向被检体试样内伸入的例子,也如上述所述那样,为了在大范围内进行探针的清洗范围而产生相同的缺点。
[0006]因此,在探针的清洗范围大的情况下(例:清洗范围为80mm),作为除去探针清洗后的附着于探针侧面的清洗水的方法,公知有如下方式:当在探针清洗位置进行了清洗后,使探针向真空抽吸筒位置移动,并使探针向真空抽吸筒下降,而对真空抽吸筒内抽真空,由此将附着于探针侧面的清洗水除去(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0913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574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2]根据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由于清洗后的探针向真空抽吸筒上表面移动,所以在真空抽吸口附近,不存在附着于探针的试剂、被检体试样、因清洗而飞散来的清洗水所产生的污染。
[0013]此处,期望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的高速化或者清洗槽的设置空间的最小化。该情况下,考虑从探针的清洗至干燥在相同的清洗槽中实施,来实现清洗动作的高速化、设置空间的最小化。
[0014]该情况下,若考虑提高除去附着于真空抽吸时的探针的清洗水的效率,则使清洗槽的开口部变窄。
[0015]然而,若缩小清洗槽的开口部的孔径,则清洗前的探针向清洗槽下降时,附着于探针的试剂或被检体试样向清洗槽的开口部附近飞散或者附着的可能性变大。由于将探针插入于清洗槽,所以清洗槽的开口部附近被飞散或者附着的试剂或被检体试样污染,当在清洗槽内清洗后以干燥探针为目的而进行探针上升时,探针在清洗槽的开口部附近与飞散或者附着的液体接触,从而在下一个液体抽吸时,导致污染的危险性较高。
[001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以短时间的清洗来提高探针的清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抽吸下一个液体时清洗水等的混入的自动分析装置。
[001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8]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0019]代表性的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探针,其抽吸试剂或者试样,并向反应容器排出;分注机构,其进行探针的上下以及水平移动;抽吸排出机构,其使探针抽吸试剂或者试样,并向反应容器排出;光度计,其分析反应容器内的试样;节流部,其形成供探针插入的开口部;清洗机构,其进行在节流部的上表面流动的清洗水的排出;干燥机构,其配置于节流部的下方且对清洗水进行真空抽吸;以及控制器,其控制分注机构、抽吸排出机构、清洗机构以及干燥机构的动作。
[0020]并且,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对抽吸试剂或者试样并向反应容器排出的探针进行清洗的清洗槽具有形成供上述探针插入的开口部的节流部、配置于该节流部的附近且进行清洗水的排出以及真空抽吸的第一清洗干燥机构、形成于上述节流部的下方的清洗部、以及与该清洗部连接且进行清洗水的排出以及真空抽吸的第二清洗干燥机构,并利用相同的清洗槽进行探针的清洗至干燥。
[0021]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2]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能够以短时间的清洗来提高探针的清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抽吸下一个液体时清洗水等的混入的自动分析装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24]图2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洗槽的立体剖视图。
[0025]图2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洗槽的立体剖视图。
[0026]图3A是清洗槽的俯视图。
[0027]图3B是清洗槽的俯视图。
[0028]图3C是清洗槽的侧视图。
[0029]图4是清洗槽的结构说明图。
[0030]图5是清洗槽的结构说明图。
[0031]图6A是试剂探针的清洗动作时间图。
[0032]图6B是试剂探针的清洗动作时间图。
[0033]图7是表示用于进行真空喷嘴的抽吸动作的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4]图8是表示用于进行真空喷嘴的抽吸动作的机构的其它例子的图。
[0035]图9是表示用于进行清洗喷嘴的清洗水排出动作的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6]图10是表示用于进行清洗喷嘴的清洗水排出动作的机构的其它例子的图。
[0037]图11是表示清洗槽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9]实施例
[0040]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41]图1中,在反应盘I上沿圆周排列有反应容器2。在试剂盘9中能够沿圆周配置多个试剂瓶10。并且,在试剂盘9中也能够配置洗剂瓶10a。在反应盘I的附近设置有使载置有试样容器15的架16移动的试样搬运机构17。
[0042]在反应盘I与试剂盘9之间设置有能够旋转以及上下移动的试剂分注机构7、8,并分别具备试剂探针7a。试剂探针7a通过试剂分注机构7或者8而进行上下以及水平移动。试剂探针7a分别与试剂用注射器18 (抽吸排出机构)连接。利用该试剂用注射器18,进行基于试剂探针7a的试剂的抽吸、排出。并且,利用试剂用注射器18,从清洗水或者洗剂瓶1a向试剂探针7a内进行清洗水或者洗剂的抽吸、排出,从而进行试剂探针7a内的清洗。
[0043]并且,在反应盘I与试样搬运机构17之间设置有能够旋转以及上下移动的样本分注机构11,并具备样本探针11a。样本探针Ila分别与试样用注射器19连接。样本探针Ila —边以旋转轴为中心描绘圆弧一边水平移动、上下移动,而从试样容器向反应容器2进行试样分注。
[0044]在反应盘I的周围,配置有清洗机构3、用于分析反应容器2内的试样的分光光度计4、搅拌机构5、6、试剂盘9、试样搬运机构17,在清洗机构3连接有清洗用泵20。在试剂分注机构7、8、样本分注机构11、搅拌机构5、6的动作范围上分别配置有清洗槽13、30、31、32、33。清洗槽13是样本探针Ila用的清洗槽,清洗槽30、31是搅拌机构5、6用的清洗槽。而且,清洗槽32、33是试剂探针7a、试剂分注机构8的试剂分注探针用的清洗槽。
[0045]试样容器15中含有血液等检查试样,载置于架16而由试样搬运机构17搬运。并且,各机构与控制器21连接,并由控制器21进行动作控制。
[0046]在试剂瓶10的试剂探针抽吸口位置,为了封闭内部而安装有瓶盖,一般在欲向自动分析装置内设置时取下瓶盖而设置于装置内,但近几年,有在瓶盖开设切入状的孔、将试剂探针7a插入切入部而抽吸试剂的方法。由于试剂瓶10的瓶盖的细微的切入成为开口部,所以试剂与外部空气的接触变得最小,从而改善试剂的劣化。
[0047]但是,由于试剂探针7a的清洗范围是为了抽吸试剂而从试剂瓶10的瓶盖插入的整个范围,所以与在试剂瓶10不存在瓶盖的情况比较,需要更大范围的清洗。
[0048]图2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清洗槽32的立体剖视图,是在废液部221的下方具备电磁阀302的构造。并且,图3A是清洗槽32的俯视图,沿着图3A的A-A线的剖面表示图2A所示的剖面。利用图2A所示的形状的构造物、和与该构造物成为对称的形状的构造物来形成清洗槽32。其中,后述的抽吸喷嘴211仅形成于一个构造物。清洗槽33也是与清洗槽32同等的结构。
[0049]在图2A、图3A中,为了清洗试剂探针7a而使试剂探针7a向清洗槽32下降,在形成于清洗槽32的上表面的开口部303以及形成圆形的开口的节流部301通过,而向清洗槽32的内部插入。该圆形的开口是供试剂探针7a插入的开口(部),节流部301形成该开口(部)。此外,该开口(部)也可以不是圆形。
[0050]在清洗槽32连接有向该清洗槽32的内部供给清洗水的清洗喷嘴202、203。在开口部303形成有流路节流部304。节流部301包括开口部303,形成供从清洗喷嘴201排出的清洗水沿水平方向流动的流路。清洗喷嘴201进行在节流部301的上表面流动的清洗水的排出。该流路的比节流部301所包含的流路节流部304的入口靠下游侧的流路宽度小于靠上游侧的流路宽度。该流路的比供试剂探针7a插入的开口(部)靠下游侧的流路宽度小于靠上游侧的流路宽度即可。
[0051]从开口部303向下方形成有对试剂探针进行清洗的清洗部205。在清洗部205连接有清洗喷嘴202、203。
[0052]从清洗喷嘴202、203向清洗槽32内部的清洗部205供给清洗水,清洗水与试剂探针7a接触,由此来清洗试剂探针7a。在该期间,电磁阀302成为打开状态。而且,在试剂探针7a的清洗后,废液部221下方的电磁阀302成为关闭状态,与清洗槽32的清洗部205连接的真空喷嘴212、213开始真空抽吸,一边进行该真空抽吸一边使试剂探针7a上升。
[0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