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性能测试仪检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71404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源69与控制箱54的上侧板固定在一起,将总电源70固定在控制箱54的中间部分,且靠近左端面,电路板67与总电源70,总电源70与断路器68以及总电源70与开关电源69之间分别留有一端距离。总电源70通过电线分别与电路板67和断路器68连在一起,电路板67通过电线分别连接直流伺服电机44和步进电机8,通过向电路板67上的单片机输入指令来分别控制直流伺服电机44和步进电机8,断路器68通过电线与开关电源69连接在一起,开关电源69通过电线与光源固定板26上的LED灯相连。
[0160]所述的控制部分6主要完成对步进电机以及伺服电机转速的控制。
[0161]参阅图23,所述的外支撑部分7主要由外支撑部分底座55,外支撑部分转轴轴套56,外支撑部分转轴57,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把手59,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上封闭箱61,顶部轴瓦62,底部轴瓦63和下封闭箱64组成。
[0162]所述的外支撑部分底座55是一个平板式铸造件,为一个半圆形板和长方形板的组合式结构件,在半圆形板的顶端面上并在半圆形板圆心的左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四个用于安装外支撑部分转轴轴套56螺纹孔。
[0163]所述的外支撑部分转轴轴套56为一个中空的铸造件,其底端带有一个安装法兰盘,法兰盘上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四个均匀布置的通孔,四个均匀布置的通孔的直径与结构和外支撑部分底座55上4个均勾分布的螺纹孔的外径与结构相同。
[0164]所述的外支撑部分转轴57为一个杆状结构件,其直径与外支撑部分转轴轴套56的内径相同,其长度由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与外支撑部分底座55之间的距离决定。
[0165]所述的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为一个铸造件,左端为一个中空的圆环体,圆环体的内径与外支撑部分转轴57的直径相同,
[0166]在圆环体的左侧壁上沿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一个与圆环体内孔连通的缝隙开口,开口两侧的圆环体的外壁上各设置一个对称布置的带有螺纹孔的圆柱形凸台,螺纹孔设置在这两个凸台相对的侧面上,且这两个螺纹孔分别贯穿所在的凸台,这两个螺纹孔用来安装把手59。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的右端为一个右端带有法兰盘的圆柱体。
[0167]所述的把手59的一端带有一段螺纹,螺纹的外径与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上圆柱形凸台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球头。
[0168]所述的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为一个矩形平板铸造结构件,在矩形结构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在通孔的四周均匀分布四个螺纹孔,在四个螺纹孔的右侧设置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与弹簧片支架35顶端的通孔直径相同,两螺纹孔的中心连线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左端面平行,在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左侧面,右侧面和前侧面上并在靠近竖直边线的地方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用来固定上封闭箱61,在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底端面上中心通孔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组相对布置的螺纹孔,两组螺纹孔中心的连线平行,两组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由下封闭箱64上顶端螺纹孔之间的距离决定。
[0169]所述的上封闭箱61由六块方形的板状结构件组成。其中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为固定板,在靠近其底端与侧面相交的地方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三个侧面上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并对中,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长度,前后两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宽度,上封闭箱61的高度由传感器17到外支撑部分平台60之间的距离以及相机底座固定弯板21的高度来决定,左侧板与前侧板焊接到一起,前侧板与右侧板焊接到一起,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的底端共面。上封闭箱61的上侧板状结构与前侧板状结构的顶端之间为转动连接,后侧板状结构与左侧板状结构的后端之间为转动连接。
[0170]参阅图24、图25,所述的顶部轴瓦62与底部轴瓦63都是用石墨制成,可以自润滑,且带有一个安装法兰盘,法兰盘上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四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上四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的外径相同,轴瓦装配端的外径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中心位置的通孔的直径相同,装配时顶部轴瓦62的底端与底部轴瓦63的顶端之间留有一小段距离。
[0171]参阅图23,所述的下封闭箱64是由四块板状结构件组成,左侧板和前侧板焊接到一起,前侧板和右侧板焊接到一起,其中:左侧板的顶端向右折了 90°,右侧板顶端向左折90°,且折向左侧的右侧板的顶端面与折向右侧的左侧板的顶端面和前侧板的顶端面共面。左侧板,前侧板以及右侧板的底端面共面,左侧板向右折的板面上在靠近前后端面的地方设置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底端左侧的两个螺纹孔的外径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同,右侧板向左折的板面上在靠近前后端面的地方设置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外径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底端右侧的两个螺纹孔的外径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同,后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是转动连接,在左侧板的中间位置沿垂直方向上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控制箱54右侧面上中间部分通孔的直径相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也相同,在这两个通孔的前后两侧沿水平方向上各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的孔径分别与控制箱54中右端面上中间部分靠近前后端面的通孔的孔径相同,下封闭箱64的左侧板上靠近底端的地方设置有两组平行的通孔,通孔的孔径与控制箱54中右端面上靠近底端的两组通孔的孔径相同,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外支撑部分底座55的长度。
[0172]将外支撑部分转轴轴套56固定在外支撑部分底座55上,外支撑部分转轴57底端装入外支撑部分转轴轴套56中,两者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在一起,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套在外支撑部分转轴57上,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将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套装在外支撑部分转轴57上,且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可以在外支撑部分转轴57上进行上下移动,将把手59带有螺纹的一端装入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上的螺纹孔中,通过把手59的旋入可以锁紧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与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的法兰盘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到一起,将上封闭箱61上靠近底端部分的螺纹孔分别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三个侧面上的螺纹孔进行对正,采用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过盈配合将顶部轴瓦62以及底部轴瓦63分别压入外支撑部分平台60中心位置的通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顶部轴瓦62以及底部轴瓦63分别固定在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上,且顶部轴瓦62的装配端在下,底部轴瓦63的装配端在上,这两个装配端的端面之间有一小段距离,将下封闭箱64左右两侧的顶端螺纹孔分别与外支撑部分平台60底端左右两侧的螺纹孔进行对正,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0173]所述的外支撑部分7主要完成对整个装置的支撑。
[0174]将传感器调整部分I中的步进电机固定弯板9底端的4个通孔分别与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部分3中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30右侧靠近右端面地方的四个螺纹孔分别进行对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175]将图像采集部分2中的相机底座固定弯板21底端的通孔与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部分3中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30前端的两个螺纹孔进行对正,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图像采集部分2中的镜头25靠近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部分3中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30的中心,通过调节镜头25的高度,直至可以完全拍摄到制动性能测试仪27的整个显示屏,然后采用螺栓与螺母的固定连接将相机底座固定弯板21与相机底座22固定到一起;
[0176]将测速部分4中的编码器33与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部分3中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进行通孔装配,且在编码器33与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之间加上二号轴套34,二号轴套34直径较大的圆柱形结构在下,通过编码器33上圆环部分螺栓的旋入将编码器33与二号轴套34的下部分圆柱体结构进行锁紧,将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下端装入二号轴套34的上部分圆柱体结构中并将二号轴套34的上部分圆柱体结构上靠近顶端的螺纹孔与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下端的螺纹孔进行对正,通过顶丝固定连接;
[0177]将测速部分4中的弹簧片支架35顶端的通孔与外支撑部分7的外支撑部分平台60底端靠近中心通孔地方的两个螺纹孔进行对正,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编码器33在左,参阅图17,将速度调节部分5中的底部平台支持杆36与外支撑部分7中的外支撑部分底座55焊接到一起,将软轴顶部接头52带有内螺纹的一端与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的下侧进行对正装配,采用螺纹固定连接;
[0178]速度调节部分5中的直流伺服电机44的底端与外支撑部分底座55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将控制部分6的右侧板的板面上的两个水平的通孔分别与外支撑部分7中的下封闭箱64左侧板板面上的两个通孔进行对正,采用螺栓与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0179]参阅图1、图24、25,采用间隙配合将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部分3中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装入外支撑部分7中的顶部轴瓦62与底部轴瓦63中,且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上部分轴段与下部分轴段相接的地方与底部轴瓦63的底端面共面,然后再将制动性能测试仪固定部分3中的定位圆盘29上的螺纹孔与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上部分轴段与下部分轴段相接的端面上的螺纹孔进行对正装配,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定位圆盘29的顶端与底部轴瓦63法兰盘的底端重合,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中轴肩的下端面与外支撑部分7中的顶部轴瓦62的上端面重合;
[0180]参阅图23,通过上下移动外支撑部分平台套筒58来调节外支撑部分平台60的高度,直至下封闭箱64的底端面与外支撑部分底座55的顶端面重合,然后锁紧手柄59。
[0181]制动性能测试仪检定装置的操作方法:
[0182]1.静态检测
[0183]按照如上方法安装好制动性能测试仪检定装置后,通过控制部分6中的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机44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转动,并通过小齿形带47和大齿形带轮49带动软轴51和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以及与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相连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30以一定的速度绕着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的轴线进行匀速转动,直流伺服电机44的转速由测速部分4中的编码器33测得,然后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然后通过控制部分6中的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8左右转动传感器17,来调整传感器17轴线的方向,由图像采集部分2中的CCD相机24将制动性能测试仪27的液晶屏上的画面拍下来通过数据线传给计算机,然后在计算机上显示所拍到的画面,当通过计算机上观测到的加速度为最大值时,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再通过控制部分6中的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机44分别以W1, w2, W3, ?4的转速进行转动,再通过图像采集部分2将制动性能测试仪27上的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上进行显示,然后把采集到的数据与编码器33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制动性能测试仪27的MFDD示值误差,直流伺服电机44转动时所引起的震动分别由软轴51与减震弹簧37所吸收。
[0184]2.动态检测
[0185]通过静态检测已经将传感器17的轴线调整到过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的回转中心,此时就不需要再进行微调,通过控制部分中的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8让传感器17转动180°,然后步进电机8停止转动,再通过控制部分6中的单片机控制直流伺服电机44以O?w的速度进行转动,并通过小齿形带47和大齿形带轮49带动软轴51和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以及与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相连的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30以O?w的转速绕着制动性能测试仪放置板转轴28的轴线进行转动,w为传感器17的加速度为2g时所需要的转度,直流伺服电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