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8908发布日期:2018-06-05 20:2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型高集成度电子设备如信号传输装置、天线、功率发射装置等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此类电子设备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此种电子设备外形尺寸较大、内部空间紧张且电子元器件集成度很高,同时电子设备内部发热量大需利用液冷进行冷却。首先,需要长期户外工作,工作环境恶劣,部分此类设备应工作需求常年工作在沿海、岛屿;其特点十分明显,其次,此类设备尺寸较大,一般为10m量级,内部空间极其紧张,主要由于工作模块数量极其庞大,基本为5000-10000个,在其模块所占空间内基本无法安装大型除湿机;再次,其电子设备集成度高,发热量大,导致其体积发热功率系数较大,需利用液冷进行冷却;最后,此类设备需防雨,导致电子设备内部一旦湿度增加,则不易降低。综上,此类设备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如夏季的海边、三亚、海南等地,由于湿度较高,当昼夜温差发生时如清晨等时间段,极易发生凝露,同时环境的高湿度亦会使电子设备绝缘降低造成短路或打火的危险,降低设备的可靠性。那么,如何降低电子设备内部湿度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所述电子设备设置在机箱内,包括发热模块和冷板,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控器、内循环模块和内外循环模块;

所述主控器与所述电子设备分体式设置,主控器与内循环模块和内外循环模块连接并且内置电源向上述模块供电;

所述内循环模块包括:接入主控器的风机和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通风的风道,所述风机设置在发热模块与机箱内部的空隙处;

所述内外循环模块包括:接入主控器的除湿机、冷凝器和检测装置,所述除湿机设置在发热模块外围与风机相邻,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冷板上,所述主控器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除湿机将电子设备内部潮湿空气通过冷凝器后形成凝露排出电子设备。

所述冷板和电子设置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设备内的湿度,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为微型线圈湿度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与除湿机配套设置,所述配套设置包括风机与除湿机一对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的机箱上对应于除湿机的排液口设置有开口,通过连接管与除湿机的排液口连接用于导出凝露;

或者,除湿机的排液口设置为导管,所述导管伸出所述开口将凝露导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能够简单、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内的湿度。采用本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降低电子设备内部湿度及防止电子设备内部发生凝露,将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降低到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同时可以使电子设备内部湿度均衡,保证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绝缘强度,避免供电端产生短路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电子设备及除湿装置示意图示意图;

图2为除湿原理示意图。

1、主控器;2、发热模块;3、冷板;4、液冷流道;5、除湿机;6、风机;7、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液冷散热密闭电子设备的除湿装置:

所述电子设备设置在机箱内,包括发热模块和冷板,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控器 1、内循环模块和内外循环模块,所述冷板和电子设置一体化设置。

由于此类设备内电磁环境较为复杂,为抑制电磁干扰,除湿机5由电子设备外主控器 1进行控制和供电,所述除湿机为小型除湿机。

所述主控器与所述电子设备分体式设置,主控器与内循环模块和内外循环模块连接并且内置电源;

所述除湿装置设置两种除湿循环:

一、设备内部循环,主要包含风机6、风道和主控器1,此循环主要目的是使设备内部湿度和热量相对均匀;

所述内循环模块包括:接入主控器的风机和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通风的风道,所述风机设置在发热模块2与机箱内部的空隙处;

二、内外循环,主要包含除湿机5、检测装置7、主控器,此循环的目的是将设备内部湿气通过凝露方式排出设备。

所述内外循环模块包括:接入主控器的除湿机、冷凝器和检测装置,所述除湿机设置在发热模块外围与风机相邻,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冷板3上,所述主控器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除湿机将电子设备内部潮湿空气通过冷凝器后形成凝露排出电子设备。

液体通过液冷流道4进入,主要控制过程如下:主控器通过判断电子设备内部湿度,将开启信号发送至风机和除湿机,风机和除湿机开始工作,除湿机将电子设备内部潮湿空气通过冷凝器后形成凝露排出电子设备,从而降低电子设备湿度;当湿度达到电子设备使用要求后,通过控制装置停止风机和除湿机工作。

所述检测装置为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设备内的湿度,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为微型线圈湿度检测器。

所述风机与除湿机配套设置,所述配套设置包括风机与除湿机一对一设置。

湿度检测传感器将湿度参数传输到控制装置,主控器通过对比湿度参数和内置的焓湿表进行判断是否开启风机和除湿机,若湿度过高则将开启信号发送至风机和除湿机,风机和除湿机开始工作,风机产生电子设备内部循环气流,使电子设备内部湿度均匀;除湿机将电子设备内部潮湿空气通过冷凝器形成凝露排出电子设备,从而降低电子设备湿度;其中除湿机除湿量可按如下式计算:

按上式,针对电子设备工作环境,

W=ρ*(V1*K)*(m1-m2)*C

其中:ρ为空气密度;V1电子设备体积;K为新风体积;m1为工作环境最大空气含湿量;m2为满足元器件工作的空气含湿量;C为安全系数。

反之若湿度达到电子设备使用要求,则停止风机和除湿机工作。

所述电子设备的机箱上对应于除湿机的排液口设置有开口,通过连接管与除湿机的排液口连接用于导出凝露;

或者,除湿机的排液口设置为导管,所述导管伸出所述开口将凝露导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