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控制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1865阅读:来源:国知局
033]控制单元5,用于控制信号采集单元32和负载驱动单元33 ;
[0034]地址单元31连接于控制单元5,信号采集单元32通过低边采集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单元5,负载单元33通过高边驱动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单元5 ;控制单元5根据地址单元31的信号选择相应的控制功能,控制负载驱动单元33驱动负载,并控制信号采集单元32采集开关状态。
[0035]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通用的汽车控制器3,根据地址单元31识别汽车控制器3的安装位置,进而控制单元5选择与安装位置相对应的功能,控制信号采集单元32采集开关状态,和控制负载驱动单元33驱动相应区域部件。该汽车控制器3可以安装于车身的不同位置执行不同的功能,线束接口一致,通用性强,方便汽车整体电路的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汽车各区域的汽车控制器3能够通用,维修时,只需准备一种汽车控制器3,维修备件简单,维修便利;且信号采集单元32采用低边采集电路6,能够减少线束磨损,使采集电路更安全;负载驱动单元33采用高边驱动电路7,通过高压直接驱动负载,减少继电器,使驱动线路更简单。
[0036]具体地,底边采集电路6与控制单元5及开关的连接如图2所示,图中仅示出了一个低边采集电路6的连接方式,根据信号采集单元32的引脚个数,可以设有与其相同个数的低边采集电路6 ;同理,高边驱动电路7与控制单元5及负载的连接如图2所示,图中仅示出了一个高边驱动电路7的连接方式,根据负载驱动单元33的引脚个数,可以设有与其相同个数的高边驱动电路7。
[0037]控制单元5包括驱动车身前部区域器件的前车身模块、驱动车身左部区域器件的左车身模块、驱动车身中部区域器件的中车身模块、驱动车身右部区域器件的右车身模块和驱动车身后部区域器件的后车身模块。不同的模块设置不同的控制软件,进而根据汽车控制器3所处的安装位置,执行相应的功能,通过模块化的设计能够方便不同功能区域的控制功能设计,提高控制执行能力。
[0038]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控制单元5也可以包括其它模块,与汽车其它区域的控制功能相对应即可。
[0039]地址单元31包括第一引脚311、第二引脚312、第三引脚313和第四引脚314,安装位置通过第一引脚311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引脚312的第二输出端、第三引脚313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引脚314的第四输出端四者中的两者短接识别。通过识别短接的引脚,从而判断汽车控制器3所处的安装位置。短接方式判断更可靠,从而降低误操作的几率。地址单元31也可以包括更多个引脚,将其中两者短接,以识别汽车控制器3处于更多的安装位置。
[0040]当然,也可以直接设置第一引脚311、第二引脚312、第三引脚313和第四引脚314四者中的一者与电源连接,通过各引脚的电平高低判断汽车控制器3所处的安装位置。
[0041 ] 地址单元31还包括依次串联的不同阻值的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远离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l远离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于电源;第一引脚311的第一控制端连接于地与第四电阻R4之间,第二引脚312的第二控制端连接于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之间,第三引脚313的第三控制端连接于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之间,第四引脚314的第四控制端连接于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l之间,且通过第五电阻R5与控制单元5连接。该电路连接方式由于不同的引脚短接,会造成第四控制端的电压不同,通过直接判断一个引脚的电压变化,识别汽车控制器3所处的安装位置,判断方式简单,简化控制程序。
[0042]第二控制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控制单元5连接,第三控制端通过第十电阻RlO与控制单元5连接;控制单元5包括第二十五引脚和第二十六引脚,第二十五引脚的第二十五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地连接,且连接于第十电阻RlO与控制单元5之间;第二十六引脚的第二十六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与地连接,且连接于第五电阻R5与控制单元5之间。通过引入第二十五引脚与第二十六引脚,当第一开关闭合时,第二十五引脚为低电平,当第二开关闭合时,第二十六引脚为低电平,将车身的五个区域分别对应一个引脚,直接识别单个引脚的高低电平,即可识别汽车控制器3所处的安装位置,这种识别方式更简单,能够简化控制程序。
[0043]第一开关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三控制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且通过第十一电阻Rll连接于第十电阻RlO与控制单元5之间;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地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于第十电阻RlO与控制单元5之间,且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于第二十五输出端。由于三极管的耐过压抗静电能力好,使用开关三极管,开闭速度快,且电路可靠性高。
[0044]第二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于第五电阻R5与控制单元5之间,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于第十电阻RlO与控制单元5之间,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于第五电阻R5与控制单元5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于第五电阻R5与控制单元5之间,且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于第二十六输出端。第二开关也使用开关三极管,开闭速度快,进一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0045]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也可以为普通机械式开关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开关,但机械式开关闭合时容易产生火花,造成电路损坏。
[0046]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地址单元31也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线路,第一控制端与数模转换器8的输入端连接,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直接与控制单元5连接。第一控制端的电压经过模数转换器8的转化输入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汽车控制器3所处的安装位置,该种控制方式更简单。
[0047]也可以于第一控制端与地之间增加第十六电阻R16,该线路连接皆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地址单元31的线路,也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地址单元31的线路。
[0048]信号采集单元32包括第五引脚321,第五引脚321的第五控制端与控制单元5连接,第五引脚321的第五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2与蓄电池I连接。通过第五引脚321为控制单元5提供电源,并通过第三开关2实现通断,该供电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0049]第五控制端与控制单元5之间还连接电压转换器4。通过电压转换器4的使用能够保证控制单元5电压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汽车控制器3的可靠性。
[0050]具体地,如图1-2所示,汽车控制器3安装于汽车的不同区域,如五个汽车控制器3分别安装于车身前部区域,且第一引脚311与第二引脚312短接;安装于车身左部区域,且第一引脚311与第三引脚313短接;安装于车身中部区域,且第一引脚311与第四引脚314短接;安装于车身右部区域,且第二引脚312与第三引脚313短接;安装于车身后部区域,且第二引脚312与第四引脚314短接。每个控制器的第五引脚321分别连接于总线,且通过第三开关2连接于蓄电池I ;采集单元32还包括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和第十八引脚,根据地址单元31的短接方式,连接采集单元32的各引脚,如第一引脚311与第三引脚313短接,则第十五引脚连接左车窗玻璃升降开关K1,第十六引脚连接右车窗玻璃升降开关K2,第十七引脚连接中控锁开关K3,以采集车身左部区域各开关的状态。负载驱动单元33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