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63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数字I/O信号板卡,通讯单元506可选用总线通讯板卡
[0064]总线通讯板卡的输入端连接上位机600的通讯端口,上位机600通过仿真软件可对实时处理调理板卡传送输出信号。总线通讯板卡的输出端可连接车身控制器400的通讯端,测试所述车身控制器400与其它控制器间的通讯收发功能。
[0065]数字I/O信号板主要用于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其输入端可与实时处理调试板卡的输出端相连,也可以与其它数字仿真板卡的输出端相连,比如,可选用电阻仿真板的输出端与数字I/O信号板的输入端相连,实现电阻激励模拟输入信号,可测试该信号对车身控制器400的功能影响。
[0066]述数字I/O信号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400的输入端相连,实现数字开关信号的模拟输入。
[0067]同样地,模拟电压信号板卡的输出端与电压信号调理板卡的输入端相连,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出端与车身控制器400的输入端相连,实现模拟电压信号的模拟输入。
[0068]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市场上仿真调试板卡各式各样,可选择的厂家也很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仿真调试模块可选用美国国家仪器(NI, Nat1nal Instrtuments)提供的仿真调试板卡。实时处理调试板卡可选用NI PX1-8115型号,数字I/O信号板卡可选用NI6723型号,模拟电压信号板卡可选用NI PX1-7813R型号,总线通讯板卡可选用CAN总线的NI PX1-8513型号板卡或LIN总线的NI PX1-8516型号板卡,第一电压信号调理板可选用恒润科技的HS005型号板卡,第二电压信号调理板可选用恒润科技的HS001型号板卡。同时为了让各测试板卡能够更好的连接和规范,可选用NI PX1-1044机箱提供板卡插槽,搭载NI功能测试板卡,构建完整的功能测试硬件系统。
[0069]实际应用中,例如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对车身控制器输入的电阻信号,可用电阻激励模拟输入信号来实现。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激励模拟输入连接示意图。可选用多通道电阻仿真板卡HS9104的输出端与模拟电压信号板卡NIPX1-7813R的输入端相连,NI PX1-7813R的输出端与实时处理调理板NI PX1-8115的输入端相连,NI PX1-8115板卡的输出端与数字I/O信号板卡NI 6723的输入端相连,NI 6723板卡的输出端与电压信号调理板卡HS005的输入端相连,HS005板卡的输出端与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0070]进一步,数字I/O信号板与电压信号调理板组合可完成对数字开关输入信号的模拟,实现各种数字开关输入信号对车身控制器的测试。具体地,可选用NI PX1-7813R板卡和HS001板卡组合。
[0071 ] 同样的,模拟电压信号板与电压信号调理板组合可模拟电压信号对车身控制器的输入,实现电压型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对车身控制器的测试,如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具体地,可选用NI 6723板卡和HS005板卡组合。
[0072]对于车身控制器的通讯功能测试,可根据总线类型的不同,选用不现的总线通讯板卡,实现车身控制器CAN总线和LIN总线收发信号的功能测试。本实施例中,CAN总线通讯板可选用NI PX1-8513板卡,LIN总线通讯板可选用NI PX1-8516板卡。同时,总线通讯板还可与上位机的通讯端相连,上位机可通过Labview程序对测试系统的硬件进行仿真调试。
[0073]由于测试平台对电源要求多样化,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实施例提拱的供电模块结构示意图。供电模块100包括:电源控制柜101和接线插板;
[0074]电源控制柜101的程控电源与第一接线插板10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接线插板102的输出端为供电模块100的第一输出端;
[0075]电源控制柜101的220V电源与第二接线插板10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接线插板103的输出端为供电模块100的第四输出端;
[0076]电源控制柜101的12V电源与第三接线插板10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接线插板104的输出端为供电模块100的第二输出端;
[0077]电源控制柜的5V电源与第四接线插板10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接线插板105的输出端为供电模块100的第三输出端。
[0078]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控制柜101还有其它的电源输出,可作为预留电源,如15V电源。
[0079]实际应用中,各种输出电源可能需要接多种硬件的电源端,所述接线插板上设置多组接线端子,各组接线端子之间电连接,可保证各硬件的电源接入能够相互独立且规范。
[0080]进一步,也可设置电源接线端口平台,在整个平台具有各种输出电源的端口,使各硬件接电源时,只需从该平台连接所需电源即可。
[0081]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通过仿真调试模块采用仿真调试板卡,搭设车身控制器的测试平台,实现在开发阶段车身控制器对实际负载的控制功能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产品的开发周期,使汽车生产成本降低。
[0082]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包括车身控制器和测试负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仿真调试模块、上位机及继电器; 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仿真调试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第四输出端与上位机的电源端相连; 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测试负载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上位机的通讯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调试模块包括:MCU单元、模拟I/O单元、数字I/O单元、电压调理单元及通讯单元; 所述数字I/O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MCU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数字I/O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调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压调理单元的输出端为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模拟I/o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拟I/O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二电压调理单元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压调理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通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单元的通讯端相连,所述通讯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单元选用实时处理调试板,所述模拟I/O单元选用模拟电压信号板,所述电压调理单元选用电压信号调理板,所述数字I/O单元选用数字I/O信号板,所述通讯单元选用总线通讯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通讯板的输入端连接上位机的通讯端,所述上位机通过仿真软件对所述实时处理调理板传送输出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通讯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的通讯端,测试所述车身控制器的通讯收发功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I/O信号板的输入端与电阻仿真板的输出端相连,实现电阻激励模拟输入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I/O信号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实现数字开关信号的模拟输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电压信号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实现模拟电压信号的模拟输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控制柜和接线插板; 所述电源控制柜的程控电源与第一接线插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接线插板的输出端为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电源控制柜的220V电源与第二接线插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接线插板的输出端为所述供电模块的第四输出端; 所述电源控制柜的12V电源与第三接线插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接线插板的输出端为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电源控制柜的5V电源与第四接线插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接线插板的输出端为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三输出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插板上设置多组接线端子,各组接线端子之间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控制器测试总成,包括车身控制器和测试负载、供电模块、仿真调试模块、上位机及继电器。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仿真调试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所述供电模块的第四输出端与上位机的电源端相连。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测试负载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仿真调试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上位机的通讯端连接。
【IPC分类】G05B23/02
【公开号】CN204832952
【申请号】CN201520581049
【发明人】杨法松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