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上述显示模组包括触控组件、漫反射膜和显示组件,触控组件、漫反射膜和显示组件依次层叠。触控组件由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单层传感器膜组成,单层传感器膜位于基板和漫反射膜之间。当触控组件朝向显示组件弯曲变形时,由于触控组件和显示组件之间设置有漫反射膜,反射光线不会形成相干光,从而避免出现牛顿环现象。触控组件、漫反射膜和显示组件三者可以依次抵接,或是漫反射膜与触控组件或显示组件之间具有较小的空隙,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漫反射膜可以直接粘附在触控组件或显示组件上,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漫反射膜的成本低廉,返修不会造成触控组件或显示组件损耗,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趋向于屏幕越来越大,整体厚度越来越薄。在结构设计中限制整机厚度的因素除选用零部件的厚度外,触摸屏(包括触摸传感器和保护玻璃)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整机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0003]一般的设计技术包括全贴合技术和框贴合技术。全贴合技术是用水胶或固体胶将触摸屏和显示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框贴合技术是用泡棉将触摸屏和显示屏的四边粘贴密封防尘。因触摸屏本身会有一定弯曲变形,在受到按压时变形更大,同时触摸屏越大,变形量也相对越大。触摸屏向下弯曲变形时可能会和显示屏表面接触,这样就会出现牛顿环的现象。牛顿环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接触位置的周围会出现彩色条纹。一般的设计技术还包括Incell/On cell技术,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O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方法,通过Incell/On cell技术可以使触摸传感器嵌入显示屏内部和显示屏成为一个整体。
[0004]然而上述三种技术均存在缺陷:全贴合技术的技术要求较高,良品率相对较低,不良品会造成触摸屏和显示屏的报废,导致贴合成本很高。框贴合技术为避免牛顿环现象出现,触摸屏和显示屏之间由壳体塑胶或金属隔开,隔开距离需比较大,一般十时平板电脑需保证距离在0.7mm以上,才能保证普通触摸屏受压力变形后不会和显示屏接触导致牛顿环出现,整机设计厚度会相应增加;同时触摸屏和显示屏之间距离较大,有较大的空气层,光线折射会导致显示效果受影响。In cell/On cell技术的技术门槛高,良品率较低,成本很尚O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牛顿环,且厚度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
[0006]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触控组件、漫反射膜和显示组件;
[0007]所述触控组件、所述漫反射膜和所述显示组件依次层叠;
[0008]所述漫反射膜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组件抵接,所述漫反射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组件抵接;或者,所述漫反射膜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组件抵接,所述漫反射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具有空隙;或者,所述漫反射膜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组件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漫反射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组件抵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0.2mm。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膜为雾面PET膜。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组件由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单层传感器膜组成,所述单层传感器膜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漫反射膜之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尘膜,所述防尘膜位于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所述防尘膜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抵接,所述防尘膜靠近所述显示组件的边缘。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膜为两侧具有胶层的泡棉。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组件表层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靠近或抵接所述漫反射膜。
[00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组件覆盖所述显示组件,且所述触控组件的边缘伸出所述显示组件;
[0017]所述触控组件通过其伸出所述显示组件的部分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壳体形成腔体,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组件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壳体粘合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显示组件的端部,以限定所述显示组件的位置。
[0019]上述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当触控组件朝向显示组件弯曲变形时,由于触控组件和显示组件之间设置有漫反射膜,导致反射光线的漫反射,反射光线不会形成相干光,从而避免出现牛顿环现象。触控组件、漫反射膜和显示组件三者可以依次抵接,或是漫反射膜与触控组件或显示组件之间具有较小的空隙,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漫反射膜可以直接粘附在触控组件或显示组件上,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漫反射膜的成本一般较为低廉,如有不良品返修只需重新粘贴漫反射膜,不会造成触控组件或显示组件损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显示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又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模组100,用以实现显示和触摸控制的功能。图1中虚线框内为显示区域。
[0027]同时参见图2、图3,显示模组100包括触控组件120、漫反射膜140和显示组件160,触控组件120、漫反射膜140和显示组件160依次层叠,在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60可以是LCD组件。触控组件120由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单层传感器膜组成,单层传感器膜位于基板和漫反射膜140之间。
[0028]漫反射膜140的一侧与单层传感器膜抵接,漫反射膜140的另一侧与显示组件160抵接。或者,漫反射膜140的一侧与单层传感器膜抵接,漫反射膜140的另一侧与显示组件160之间具有空隙。或者,漫反射膜140的一侧与单层传感器膜之间具有空隙,漫反射膜140的另一侧与显示组件160抵接。
[0029]牛顿环现象是当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接触时,在接触点周圈会有很薄的空气隙,由于光线在空气隙的表面引起的反射光线形成相干光而出现彩色条纹。基板一般为玻璃板,而基板受重力或按压影响时会向显示组件160凸起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触控组件120和显示组件160表面接触就可能在接触位置周围产生牛顿环现象,即彩色条纹。本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60,当触控组件120朝向显示组件160弯曲变形时,由于触控组件120和显示组件160之间设置有漫反射膜140,导致反射光线的漫反射,反射光线不会形成相干光,从而避免出现牛顿环现象。
[0030]漫反射膜140与显示组件160之间的空隙,或漫反射膜140与单层传感器膜之间的空隙,可以非常小,甚至三者之间可以没有空隙,有效减小显示模组100的厚度。一般触控组件120和显示组件160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等于0.2mm。
[0031]漫反射膜140可以直接粘附在触控组件120或显示组件160上,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漫反射膜140的成本一般较为低廉,如有不良品返修只需重新粘贴漫反射膜140,不会造成触控组件120或显示组件160损耗,节约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漫反射膜140可以是雾面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膜。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包括防尘膜180,防尘膜180位于触控组件120和显示组件160之间,防尘膜180的两侧分别与触控组件120和显示组件160抵接,防尘膜180靠近显示组件160的边缘。防尘膜180可以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显示组件160和触控组件120之间,避免对触控和显示造成影响。防尘膜180优选两侧具有胶层的泡棉。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组件120和显示组件160均为矩形,防尘膜180呈矩形框状。
[0033]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还包括壳体200,显示模组100安装在壳体200上。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组件120覆盖显示组件160,且触控组件120的边缘伸出显示组件160。触控组件120通过其伸出显示组件160的部分与壳体200连接,触控组件120和壳体200形成腔体,显示组件160位于腔体内。通过边缘连接不会影响显示装置10的显示功能,而且结构牢固,工艺过程容易操作。进一步的,触控组件120可以通过双面胶220与壳体200粘合连接,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00可以包括限位部240,限位部240靠近显示组件160的端部,以限定显示组件160的位置。限位部240可以环绕显示组件160的四周,从而使显示装置10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0035]同时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160可以包括位于显示组件160表层的偏光片162,偏光片162抵接漫反射膜140。在其他实施例中,漫反射膜140可仅帖附在触控组件120上,偏光片162靠近但不接触漫反射膜140。
[003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组件、漫反射膜和显示组件; 所述触控组件、所述漫反射膜和所述显示组件依次层叠; 所述漫反射膜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组件抵接,所述漫反射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组件抵接;或者,所述漫反射膜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组件抵接,所述漫反射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具有空隙;或者,所述漫反射膜的一侧与所述触控组件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漫反射膜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组件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膜为雾面PET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由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单层传感器膜组成,所述单层传感器膜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漫反射膜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膜,所述防尘膜位于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所述防尘膜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抵接,所述防尘膜靠近所述显示组件的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膜为两侧具有胶层的泡棉。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显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组件表层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靠近或抵接所述漫反射膜。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覆盖所述显示组件,且所述触控组件的边缘伸出所述显示组件; 所述触控组件通过其伸出所述显示组件的部分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触控组件和所述壳体形成腔体,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壳体粘合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显示组件的端部,以限定所述显示组件的位置。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4288162SQ201420673432
【发明者】陈宏义 [申请人]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