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导管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049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导管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是指一种可有效提升电脑或服务器的处理器(CPU)的散热效率的热导管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脑或服务器的处理器(CPU),虽然能够以提升处理器时脉的方式提高处理器的运作效能,但是处理器时脉越高,耗电量也越大,相对的处理器所产生的温度也越高,相对的当使用者要透过电脑同时执行多种指令时处理器的运作会变慢,甚至可能当机;因此,能够让处理器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得以顺利排散,避免温度的蓄积,将有助于处理器应有的工作效率,避免造成系统当机。
再者,目前常见的散热器多为单一铝、铜合金所制造而成,其中,铝合金的散热器具有重量轻、加工容易等特性,但却受限于铝质材料本身热传导率较低而无法提高散热效率;铜合金的散热器虽然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效率,但却因为铜合金材料加工较不容易,而必须以切削、焊接、或者是组合方式形成散热器上的鳍片构型,如此不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更会因此增加散热器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导管式散热器,其可增加散热器主体的热传导效率,进而提升整体散热器的散热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热导管式散热器,包括有一散热器主体,底部设有与发热源接触贴合的接触面,顶部至少设有一组鳍片组,以及至少设有一个容置槽;至少一个热导管,相对应装设在所属的容置槽中;前述的散热器主体在各热导管深入容置槽的既定位置时,进一步对容置槽的开口部位施以一外力加工,透过受力部位产生朝向热导管挤压的变形作用将热导管定位。
如上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该散热器主体底部的接触面结合有一个均热板。
如上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各既定的热导管伸出散热器主体有既定的长度用以做为装设附加鳝片组的机械结构体。
如上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各既定的热导管是伸出散热器主体的区段并且朝向既定的方向弯折。
如上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所述附加鳍片组是由各个穿套在热导管上的散热鳍片所组合而成。
如上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中容置槽的开口略大于热导管的直径。
如上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中容置槽的开口恰可供热导管通过,并且在其开口的两侧向上延伸既定长度的压合区段,容置槽开口两侧的压合区段在外力加工的作用下朝向热导管的方向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可将热导管与散热器主体确实结合,而得以在热导管的作用下增加散热器主体的热传导效率,进而提升整体散热器的散热效能,尤其整体散热器主体可以由铝合金等软质金属材料所制造而成,更有利于散热器主体的加工,进而降低散热器的制造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导管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导管另一种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散热器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散热器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10、散热器11、散热器主体12、接触面13、鳍片组14、容置槽141、压合区段15、热导管16、附加鳍片组161、散热鳍片20、发热源30、均热板40、风扇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热导管式散热器」,其整体散热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及图3所示,是在一个散热器主体11的底部设有与发热源20接触贴合的接触面12,顶部至少设有一组鳍片组13,以及至少设有一个容置槽14,另外在散热器主体11的容置槽14中装设热导管15,在实施时,此散热器主体11可以由铝合金等软质金属材料以挤型技术一体加工成型,而得以同时将鳍片组13的各散热鳍片,以及容置槽14的结构型体加工完成。
前述的热导管15宜为导热性绝佳的“热管”(HEAT PIPE),其可经由容置槽14的开口跨入,或是经由容置槽14端部穿入的方式深入到容置槽14的既定位置,并且在热导管15深入容置槽14既定位置时,可进一步对容置槽14的开口部位施以一外力加工,透过受力部位产生朝向热导管15挤压的变形作用将热导管15定位,以将热导管15与散热器主体11确实结合而得以在热导管15的作用下增加散热器主体11的热传导效率,进而提升整体散热器10的散热效能。
另外,其容置槽14的开口可以如图4所示,设计成为略大于热导管15直径的型态,以当热导管15跨入(或穿入)容置槽14时,可获得基本防止脱落的效果,再配合适当的外力加工即可确实将热导管15固定在散热器主体11上,或者是如图5所示,将容置槽14的开口设计成为恰可供热导管15通过的型态,并且在开口的两侧向上延伸既定长度的压合区段141,当热导管15跨入(或穿入)容置槽14时,容置槽14开口两侧的压合区段141在外力加工作用下朝向热导管15的方向弯折,从而将容置槽14的开口遮蔽,以及与热导管15产生适当的压合作用,达到确实将热导管15与散热器主体11稳固结合的目的。
如图2及图3所示,整个散热器10在使用时可以如图2所示,直接利用散热器主体11底部的接触面12与发热源20(如处理器)的顶面贴合,或是如图3所示,在散热器主体11底部的接触面12位置结合一个均热板30,透过均热板30与发热源20顶面贴合以增强发热源20与散热器1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加速发热源20的温度排放速度。
再者,如图6所示,与散热器主体11结合的各热导管15可伸出散热器主体11既定的长度,而得以利用热导管15伸出散热器主体11的区段来做为另外装设附加鳍片组16的机械结构体,在本实施例中,热导管15是直接朝向散热器本体11两侧的方向水平延伸而其附加鳍片组16可以同样由铝合金等软质金属材料以挤型技术一体加工成型,并且在装配完成后,能够与散热器10原有的鳍片组13保持在平齐状态,以便在整体散热器10的顶部装设风扇40,以提升整体散热器10的热交换作用。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如图7至图11所示,热导管15伸出散热器主体11的区段进一步朝向散热器主体11边侧,或是散热器主体11顶部(如图10所示)等最适合装设风扇40的空间位置弯折;而且,所加装的附加鳍片组16则是由各个穿套在热导管15上的散热鳍片161所组合而成,前述的风扇40即装设在附加鳍片组16区段处,在热导管15的传递作用下,可将发热源20的温度进一步传递到附加鳍片组16的每一个散热缩片161处;当然,用以装设附加鳍片组16的各个热导管15可以如图11所示,采用相互交错的方式依序朝向散热器主体11的相对应侧延伸,而得以在散热器主体11的两个相对应侧装设有附加鳍片组16,用以增加附加鳍片组16及风扇40的配置数量,在风扇40增加空气对流的作用下,能够以更为积极的手段加速发热源20的散热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散热器主体,其底部设有与发热源接触贴合的接触面,顶部至少设有一组鳍片组,以及至少设有一个容置槽;至少一个热导管,相对应装设在所述容置槽中;各热导管受外力挤压变形地深入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主体底部的接触面结合有一个均热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管伸出散热器主体设有一用来做为装设附加鳝片组的机械结构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管伸出散热器主体的区段弯折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鳍片组是由各个穿套在热导管上的散热鳍片所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大于热导管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导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具有可供热导管通过的大小,且在其开口的两侧向上延伸一压合区段,容置槽开口两侧的压合区段朝向热导管的方向弯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导管式散热器,其在散热器主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容置槽,并且在容置槽中装设有热导管,散热器主体在各热导管深入容置槽至既定的位置时,进一步对容置槽的开口部位施以一外力加工,透过受力部位产生朝向热导管挤压的变形作用将热导管定位,将热导管与散热器主体确实结合,而得以在热导管的作用下增加散热器主体的热传导效率,进而提升整体散热器的散热效能。
文档编号G06F1/20GK2772024SQ2005200008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王滢智, 刘灿煌, 薛智中 申请人:洋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