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指纹图谱快速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033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指纹图谱快速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在新药研发中,药物不良反应不仅是开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疗效),由此也给药物临床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阻碍,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医疗及社会问题。当前医药行业及学术界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评估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筛选、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管这三个阶段。然而,临床前筛选阶段的评估方法如体外细胞实验与动物毒理实验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与时间,且实验所测细胞毒性反应不等同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动物毒性反应与人体毒性反应也不能等同;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由于试验人数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进行完整全面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在上市后监管阶段,影响因素会更加繁杂,旷日持久的评估周期将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病痛和损失。因此,在药物的生存周期内,尤其是药物研发早期实验室阶段,对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管就显得极其重要。作为对实验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虚拟评估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系统生物学的层面来看,药物不良反应可理解为由药物所诱导的蛋白质-配体结合、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代谢通路的扰动而产生的临床表型,而药物小分子的结构特性被认为是影响药物与蛋白靶点结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基于药物小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的研究且将其与药物不良反应结合起来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估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现有的计算机评估方法结合药物小分子结构性质或基于药物小分子QSAR,或基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靶点或脱靶靶点以及生物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进展。然而,它们大多局限于对药物急性毒性或个别严重不良反应的预测,且未能实现量化评估。药物毒性,如肝毒性、肾毒性等一般是由于大剂量用药、长时间用药所导致,它们是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药物不良反应包含但不限于药物毒性。此外,由于无法在病患身上直接全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多数基于药物-生物大分子的机制研究存在局限性和经验偏见,因而无法形成可靠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也就无法很好的实施方法。因此,开发建立一种具有较好普适性且可实际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方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达成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药物在人体内环境中,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综合临床表现。目前的理论和实验技术难以全面地在分子层面揭示和解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但无论药物不良反应是通过哪种或哪几种机制所导致的,药物小分子结构特性都直接或间接显著影响了药物的代谢和功效发挥,药物小分子与蛋白结合进而引起蛋白质水平或活性异常,生理过程发生偏转,从而诱导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定量评估药物化学亚结构特征能够作为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切入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指纹图谱快速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解决了药物研发早期阶段高通量地量化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更为安全的药物候选分子,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同时促进对药物不良反应机制的研究,以及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分子指纹图谱快速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1)从公共医疗数据库中获取药物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对应关系,构建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网络;(2)通过现有软件计算药物小分子的分子指纹图谱,构建药物-分子指纹图谱关系网络;(3)整合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网络和药物-分子指纹图谱关系网络,构建药物-分子指纹图谱-药物不良反应网络,该网络中建模药物的集合表示为D={D1,D2,…,Dl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