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吊拖船队的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航道宽度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7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吊拖船队的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航道宽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吊拖船队和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参数信息;

(2)分析吊拖船队运动状态,获取吊拖船队在偏航-纠正运动过程中船队向凹岸漂移的最大漂移量;

(3)计算航迹带宽度,对于单线航道,单线航道航迹带宽度B1=b+M1,对于双线航道,双线航迹带宽度B2=2b+M21+M22,其中b为吊拖船队最大船宽,M1为单线航道中航行的吊拖船队最大漂移量,M21为航行在双线航道上行通航分道中的吊拖船队最大漂移量,M22为航行在双线航道下行通航分道中的吊拖船队最大漂移量;

(4)确定航线的安全附加距离X,并与航迹带宽度相加得到航道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拖船队的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航道宽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最大偏移量M通过下式得到:

<mrow> <mi>M</mi> <mo>=</mo> <mfrac> <mrow> <mi>u</mi> <mo>&CenterDot;</mo> <msub> <mi>L</mi> <mi>F</mi> </msub> <mo>&CenterDot;</mo> <mi>s</mi> <mi>i</mi> <mi>n</mi> <mi>&beta;</mi> </mrow> <msub> <mi>V</mi> <mi>S</mi> </msub> </mfrac> <mo>;</mo> </mrow>

其中,u为水流流速,LF为计算河长,单位为m,表示吊拖船队在通过弯曲航段过程中相邻两次调整船位用舵时间间隔内其重心沿航道轴线所移动的距离,Vs为航速,β为瞬时流向角,sinβ取值为LF/R,R为航道曲率半径,u和Vs单位均为m/s,LF和R单位均为m;

进而步骤(3)中的M1、M21和M22均通过上式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拖船队的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航道宽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河长LF具体为:

吊拖船队下行通过弯曲航段,LF=0.21L,吊拖船队上行通过弯曲航段,LF=0.10L,L为吊拖船队长度,单位为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拖船队的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航道宽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安全附加距离具体为:

对于单线航道,安全附加距离X=2d+Δb;对于双线航道,安全附加距离X=2d+Δb+C,其中,d为吊拖船队与航道一侧边界的安全距离,Δb为弯曲航段航道设定加宽值,C为弯曲航段吊拖船队会船时的安全富裕值,d、Δb和C单位均为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拖船队的限制性航道弯曲航段航道宽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弯曲航段航道设定加宽值Δb通过下式获得:

<mrow> <mi>&Delta;</mi> <mi>b</mi> <mo>=</mo> <mn>2</mn> <msup> <mi>mRsin</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frac> <mi>L</mi> <mrow> <mn>4</mn> <mi>R</mi>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row>

其中,m为修正系数,m取值为0.15~0.30,L为吊拖船队长度,R为航道曲率半径,L和R单位均为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