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服务器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919发布日期:2018-09-14 22:4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服务器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具备着高密度硬件与软件的服务器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得到迅速的发展,近年来,服务器的外形变得越来越小,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同时服务器的热量也在急剧增多,因此需要安装散热装置,以将服务器机箱内的热量及时散出。

现有的服务器机箱的散热装置一般为简单的风扇散热结构,这种结构散热效果较差,常常不能将机箱内的热量及时散出,极易导致机箱内的元件因过热而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服务器机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服务器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服务器机箱的散热装置一般为简单的风扇散热结构,不能将机箱内的热量及时散出,极易导致机箱内的元件因过热而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服务器机箱,包括服务器机箱,所述服务器机箱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服务器机箱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一侧设有第一蓄水箱,所述服务器机箱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蓄水箱,所述第一蓄水箱内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蓄水箱上设有第一制冷箱,所述第二蓄水箱内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蓄水箱上设有第二制冷箱,所述第二制冷箱的一侧设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冷箱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制冷箱与所述服务器机箱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制冷箱内设有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制冷箱与所述服务器机箱之间连接有第四进水管,所述第二制冷箱内设有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水泵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连接有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二蓄水箱与所述服务器机箱之间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所述第一制冷箱的侧壁并与其相通,所述第二进气管的进气端贯穿所述第一制冷箱的顶部并与其相通,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所述服务器机箱的顶部并与其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制冷箱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蓄水箱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管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蓄水箱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制冷箱的底部并伸入所述第一蓄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蓄水箱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出水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蓄水箱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二制冷箱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管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蓄水箱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底部并伸入所述第二蓄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第四进水管的进水端贯穿所述第二制冷箱的侧壁并与其相通,所述第四进水管的出水端贯穿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管的进水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贯穿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管的出水端相连接,且出水端贯穿所述第二蓄水箱的顶部并与其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鼓风机可将外面的空气不断的鼓入第一制冷箱内,通过第一水泵可往第一蒸发器中抽入水,第一蒸发器将抽入的水蒸发并吸热,从而使进入第一制冷箱内的空气变为冷空气,然后冷空气进入服务器机箱内,并对其内元件进行散热降温,通过第一水泵可往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制冷箱中抽入水,第二蒸发器将抽入的水蒸发并吸热,从而使进入第二制冷箱内的水变为冷水,然后冷水进入散热管中,并通过散热管的管壁与服务器机箱产生热交换,从而对其进行散热降温,与一般的风扇散热结构相比,散热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机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服务器机箱;2、第一蓄水箱;3、第一水泵;4、第一制冷箱;5、第一蒸发器;6、鼓风机;7、第二水泵;8、第二制冷箱;9、第二蒸发器;10、第一进水管;11、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3、第一回流管;14、第二进水管;15、第三进水管;16、第四进水管;17、换热管;18、出水管;19、第二回流管;20、第二蓄水箱;2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服务器机箱,包括服务器机箱1,服务器机箱1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多个排气孔21,服务器机箱1的一侧设有第一蓄水箱2,第一蓄水箱2内设有第一水泵3,第一蓄水箱2上设有第一制冷箱4,第一制冷箱4的一侧设有鼓风机6,第一制冷箱4与鼓风机6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1,第一制冷箱4与服务器机箱1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2,第一制冷箱4内设有第一蒸发器5,第一蒸发器5与第一水泵3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0,第一蒸发器5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回流管13,第一水泵3工作并可将第一蓄水箱2内的水经第一进水管10抽入第一蒸发器5内,第一蒸发器5工作并可将进入的水蒸发,从而吸收第一制冷箱4内的空气的热量,使其变为冷空气。

第一进气管11的进气端与鼓风机6的出气端相连接,第一进气管11的出气端贯穿第一制冷箱4的侧壁并与其相通,鼓风机6工作并可将外面的空气不断的抽入第一制冷箱4,第二进气管12的进气端贯穿第一制冷箱4的顶部并与其相通,第二进气管12的出气端贯穿服务器机箱1的顶部并与其相通,第一制冷箱4内产生的冷空气经第二进气管12进入服务器机箱1内,并对其内元件进行散热降温,第一进水管10的进水端与第一水泵3的出水端相连接,第一进水管10的出水端依次贯穿第一制冷箱4的底部和第一蓄水箱2的底部并与第一蒸发器5的进水端相连接,回流管13依次贯穿第一蓄水箱2的底部和第一制冷箱4的底部并伸入第一蓄水箱2内,第一蒸发器5内未蒸发的水或冷凝水经第一回流管13流回第一蓄水箱2内。

服务器机箱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蓄水箱20,第二蓄水箱20内设有第二水泵7,第二蓄水箱20上设有第二制冷箱8,第二制冷箱8与服务器机箱1之间连接有第四进水管16,第二制冷箱8内设有第二蒸发器9,第二蒸发器9与第二水泵7之间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4,第二水泵7工作并可将第二蓄水箱20内的水经第二进水管14抽入第二蒸发器9中,第二蒸发器9将进入的水蒸发并吸收第二制冷箱8内的热量,第二进水管14上连接有第三进水管15,第二蒸发器9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回流管19,第二蓄水箱20与服务器机箱1之间设有出水管18。

第二进水管14的进水端与第二水泵7的出水端相连接,第二进水管14的出水端依次贯穿第二制冷箱8的底部和第二蓄水箱20的底部并与第二蒸发器9的进水端相连接,第三进水管15的出水端依次贯穿第二制冷箱8的底部和第二蓄水箱20的底部并与第二制冷箱8相通,抽入第二进水管14内的水会有一部分经第三进水管15进入第二制冷箱8,并在第二制冷箱8被吸热而变为冷水,第二回流管19依次贯穿第二蓄水箱20的底部和第二制冷箱8的底部并伸入第二蓄水箱20内,第二蒸发器9内未蒸发的水或冷凝水经第二回流管19流回第二蓄水箱20内。

服务器机箱1内设有换热管17,第四进水管16的进水端贯穿第二制冷箱8的侧壁并与其相通,且出水端贯穿服务器机箱1的侧壁并与换热管17的进水端相连接,第二制冷箱8内产生的冷水经第四进水管16进入换热管17内,并通过换热管17的管壁与服务器机箱1产生热交换,从而对其进行散热降温,出水管18的进水端贯穿服务器机箱1的侧壁并与换热管17的出水端相连接,且出水端贯穿第二蓄水箱20的顶部并与其相通,换热后的水经出水管18流回第二蓄水箱20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时,打开第一水泵3、第一蒸发器5、第二水泵7和第二蒸发器9,鼓风机6工作并将外面的空气不断的抽入第一制冷箱4,第一水泵3工作并将第一蓄水箱2内的水经第一进水管10抽入第一蒸发器5内,第一蒸发器5工作并将进入的水蒸发,从而吸收进入第一制冷箱4内空气的热量,使其变为冷空气,第一蒸发器5内未蒸发的水或冷凝水经第一回流管13流回第一蓄水箱2内,第一制冷箱4内产生的冷空气经第二进气管12进入服务器机箱1内,并对其内元件进行散热降温,第二水泵7工作并将第二蓄水箱20内的水经第二进水管14抽入第二蒸发器9中,其中会有一部分经第三进水管15进入第二制冷箱8,第二蒸发器9将进入的水蒸发,从而吸收进入第二制冷箱8内水的热量,使其变为冷水,第二蒸发器9内未蒸发的水或冷凝水经第二回流管19流回第二蓄水箱20内,第二制冷箱8内产生的冷水经第四进水管16进入换热管17内,并通过换热管17的管壁与服务器机箱1产生热交换,从而对其进行散热降温,换热后的水经出水管18流回第二蓄水箱20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