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脑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216发布日期:2019-01-13 16:1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电脑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板电脑用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平板电脑(如iPad)的日益普及,消费者使用平板电脑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看到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

现有的平板电脑用壳体一般没带有支撑装置,使用者使用时十分不便,同时充电接口和耳机接口容易落入灰尘,长此以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电脑用壳体,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平板电脑用壳体一般没带有支撑装置,使用者使用时十分不便,同时充电接口和耳机接口容易落入灰尘,长此以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屏幕槽,壳体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摄像头槽,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盖,后盖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一固定转轴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一端安装有支架座,第一支杆上均匀开设有卡槽,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二固定转轴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一端两侧的内部均通过第三固定转轴嵌入安装有卡钩,两卡钩的内侧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保护盖,保护盖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推扣,保护盖的内侧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的一侧设置有耳机接口。

优选的,所述后盖的四角均嵌入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卡钩的外侧设置有按扣,且按扣为一种塑料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第一支杆和支架座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对壳体进行支撑,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且可进行角度调节,同时可对充电接口和耳机接口进行密封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脚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屏幕槽2,屏幕槽2用来安装屏幕,壳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摄像头槽3,摄像头槽3用来安装摄像头,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盖4,后盖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的内部通过第一固定转轴7安装有第一支杆8,第一支杆8的一端安装有支架座9,第一支杆8上均匀开设有卡槽10,第一凹槽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内部通过第二固定转轴12安装有第二支杆13,第二支杆13一端两侧的内部均通过第三固定转轴14嵌入安装有卡钩15,两卡钩15的内侧通过第一弹簧17连接;

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保护盖19,保护盖19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推扣20,保护盖19的内侧设置有充电接口21,充电接口21的一侧设置有耳机接口22。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后盖4的四角均嵌入设置有支撑脚5,且支撑脚5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可有效提高支撑脚5支撑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卡槽10设置的数量为四个,可便于与卡钩15的配合调节支撑高度。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卡钩15的外侧设置有按扣16,且按扣16为一种塑料材质的构件,可便于卡钩15的使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第一凹槽6的形状与第一支杆8和支架座9的形状相同,便于第一凹槽6与第一支杆8和支架座9的配合使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需要进行支撑时,将第一支杆8在第一固定转轴7的配合下转动出来,将支架座9放置在放置台上,再将第二支杆13在第二固定转轴12的配合下转出,再按下按扣16,按扣16使卡钩15的一端打开,根据需要,将卡钩15卡在卡槽10的内部,在需要调整时,只需调整卡钩15卡在不同的卡槽10即可,使用方便,同时在需要充电时,推动推扣20,将保护盖19推到左侧,即可进行充电或接入耳机,在不使用时,保护盖19在第二弹簧18的作用下移动到右侧,对充电接口21和耳机接口22进行密封保护,放置落入灰尘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对壳体1进行支撑,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且可进行角度调节,同时可对充电接口21和耳机接口22进行密封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