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6550发布日期:2020-10-02 08:4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sito工艺制备触控面板,即在透明衬底的单面采用架桥的方式形成电极层,形成的电极层包括纵横交叉的发射电极条(简称tx电极)和接收电极条(简称rx电极),电极层用于检测用户的触碰信息。然而,当触控面板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触控面板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贴合,使用时,由于用户需要用手指在触控面板背向显示屏的一侧进行操作,这将对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产生遮挡,不利于实现人机交互,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用户在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用户手指对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产生遮挡而不利于实现人机交互的问题。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终端本体,包括显示屏,所述终端本体设有与显示屏电性连接的主板;及

触控模组,包括透明衬底、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所述透明衬底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并能通过所述主板控制所述显示屏的信息显示,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终端本体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能够贴设于所述显示屏或脱离于所述显示屏。

上述电子设备,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第一触控单元背向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和脱离于显示屏。当第一触控单元背向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脱离于显示屏时,用户可以在第一触控单元的一侧进行触控操作,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对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产生遮挡,利于实现人机交互,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当用户觉得第一触控单元背向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脱离于显示屏后将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尺寸过大而不便于握持时,用户可以将第一触控单元背向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进行触控操作,并能够透过触控模组查看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柔性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屏能够折叠和展开;当所述显示屏折叠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相对设置;所述触控模组能够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并覆盖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如此设置,当第一触控单元背向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并覆盖于第一显示区域时,用户可以在第二触控单元所在一侧产生触摸,以通过第一显示区域或者第二显示区域显示触摸反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并覆盖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能够显示电子虚拟键盘,所述第二触控单元能够检测与所述电子虚拟键盘对应的触碰信息并传递至所述主板,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信息显示。如此,当第一触控单元背向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并覆盖于第一显示区域时,电子设备可以作为笔记本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显示屏折叠和展开,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如此,能够保证显示屏折叠过程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边框用于将所述透明衬底、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围设于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触控模组通过所述边框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触控模组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过程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合页,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背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边框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触控模组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过程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触控模组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能,故能避免触控模组在转动过程与主板出现电接触不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于所述显示屏时,所述第一触控单元与所述主板电性断开,所述第二触控单元与所述主板电性导通;当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脱离于所述显示屏时,所述第一触控单元与所述主板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触控单元与所述主板电性断开。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触控单元与第二触控单元同时工作时产生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具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具有第二触点,所述主板具有第三触点;当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贴设于所述显示屏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间隔,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接触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触控单元与所述主板;当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一侧脱离于所述显示屏时,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间隔,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接触以电性导通所述第一触控单元与所述主板。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触控单元与第二触控单元同时工作时产生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包括第一电极条、第二电极条、第一桥接线路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皆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的交叉处,所述第一电极条断开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条相对两侧并与所述第二电极条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桥接线路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桥接线路与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以绝缘隔离所述第一桥接线路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如此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一触控单元的厚度,进而降低触控模组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包括第三电极条、第四电极条、第二桥接线路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电极条和所述第四电极条皆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三电极条与所述第四电极条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条和所述第四电极条的交叉处,所述第三电极条断开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第四电极条相对两侧并与所述第四电极条间隔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桥接线路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二桥接线路与所述第四电极条之间,以绝缘隔离所述第二桥接线路和所述第四电极条。如此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二触控单元的厚度,进而降低触控模组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一硬化层,所述第一硬化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之间;及/或,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二硬化层,所述第二硬化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之间;及/或,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一光学增透层,所述第一光学增透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之间;及/或,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二光学增透层,所述第二光学增透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之间;及/或,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保护层,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背向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及/或,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保护层,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背向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去掉触控模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触控模组贴设于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剖面线ⅱ-ⅱ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呈夹角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模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将以智能手机为例对电子设备10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数码静物相机、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装置等智能终端,电子设备10的表现形式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电子设备10包括终端本体100和触控模组200。在一实施例中,终端本体100包括壳体组件110以及连接于壳体组件110的显示屏120。终端本体100设有与显示屏120电性连接的主板,主板能够发射信号至显示屏120以显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20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liquidcrystal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20可以采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amoled(super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amoledplus(super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plus,魔丽屏)屏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20为柔性屏,显示屏120能够折叠和展开,此时电子设备10可以为折叠式移动终端,例如折叠式手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显示屏120连接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二壳体112与第一壳体111转动连接,以带动显示屏120折叠和展开。例如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之间可以设置折叠机构130,此时第二壳体112能够通过折叠机构130相对第一壳体111转动。参考图1所示,当电子设备10展开时,电子设备10具有大屏显示的效果。参考图2所示,当电子设备10折叠时,显示屏120外露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故在折叠状态时用户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电子设备10。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折叠时,显示屏120可以隐藏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以使显示屏120不外露,此时显示屏120可以处于熄屏工作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显示屏120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第一显示区域121连接于第一壳体111,第二显示区域122连接于第二壳体112。当显示屏120折叠时,第一显示区域121与第二显示区域122相对设置。第一显示区域121和第二显示区域122的面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参考图1和图3所示,触控模组200与终端本体100转动连接,以使得触控模组200贴设于显示屏120(图3所示)或者脱离于显示屏120(图1所示)。并且触控模组200与主板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触控模组200感应到的触摸(即电容的变化)来向主板发射控制指令,以执行显示屏120的信息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触控模组200包括透明衬底210、第一触控单元220和第二触控单元230。透明衬底210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透明衬底210的材质可选自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环烯烃共聚物(coc)和环烯烃聚合物(cop)中的一种。

第一触控单元220设置于第一表面211,第一触控单元220与主板电性连接,例如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包括柔性电路板300(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30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触控单元220,柔性电路板300背向第一触控单元220的一端与主板电性连接,例如当主板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部时,柔性电路板300穿过第一壳体111与主板电性连接,当主板外露于第一壳体111时,柔性电路板300可以直接与主板电性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300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能,故能避免触控模组200在转动过程与主板出现电接触不良。其中,第一触控单元220具有用于检测用户触碰信息的第一电容触点,当用户触碰到第一触控单元220时,第一电容触点产生电信号,该信号传递至主板,具体指传递至主板上的控制器,主板会根据该电信号控制显示屏120显示相应的内容。

第二触控单元230设置于第二表面212,第二触控单元230与主板电性连接,例如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包括柔性电路板300(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30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触控单元230,柔性电路板30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端与主板电性连接,例如当主板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部时,柔性电路板300穿过第一壳体111与主板电性连接,当主板外露于第一壳体111时,柔性电路板300可以直接与主板电性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300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能,故能避免触控模组200在转动过程与主板出现电接触不良。其中,第二触控单元230具有用于检测用户触碰信息的第二电容触点,当用户触碰到第二触控单元230时,第二电容触点产生电信号,该信号传递至主板,具体指传递至主板上的控制器,主板会根据该电信号控制显示屏120显示相应的内容。

由于第一触控单元220和第二触控单元230都能够检测到用户的触碰信息,故能够在触控模组200上实现双面触控操作。当触控模组200相对终端本体100转动而贴设于显示屏120时,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120。当触控模组200相对终端本体100转动而贴脱离于显示屏120时,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不再与显示屏120贴合。

鉴于此,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120和脱离于显示屏120。当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脱离于显示屏120时,以图1所示为例,触控模组200相对显示屏120展开时,用户可以在第一触控单元220的一侧进行触控操作,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对显示屏120的显示内容产生遮挡,利于实现人机交互,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当用户觉得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脱离于显示屏120后将会导致电子设备10的尺寸过大而不便于握持时,用户可以将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120(图3所示),此时,用户可以在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进行触控操作。由于触控模组200透明,故能透过触控模组200查看显示屏120所显示的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20为柔性屏,触控模组200能够相对终端100本体转动,以使得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并覆盖于第一显示区域121。例如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并覆盖于第一显示区域121时,第一显示区域121能够显示电子虚拟键盘,第二触控单元230能够检测与电子虚拟键盘对应的触碰信息并传递至主板,以执行第二显示区域122的信息显示。此时电子设备10可以作为笔记本电脑使用,以图5所示为例,为适应用户使用习惯,在电子设备10由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二显示区域122与第一显示区域121呈夹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触控模组200包括边框201,边框201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边框201用于将透明衬底210、第一触控单元220和第二触控单元230围设于中空结构内,触控模组200通过边框201与第一壳体111转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包括合页400,触控模组200位于第一壳体111背向第二壳体112的一侧,边框201通过合页400与第一壳体111转动连接。如此,保证了触控模组200相对第一壳体111转动过程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触控单元220和第二触控单元230同时工作时产生干涉,当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120时,第一触控单元220与主板电性断开,第二触控单元230与主板电性导通,此时可以在第二触控单元230上进行触控操作。当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脱离于显示屏120时,第一触控单元220与主板电性导通,第二触控单元230与主板电性断开,此时可以在第一触控单元220上进行触控操作。例如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单元220具有第一触点,第二触控单元230具有第二触点,主板具有第三触点。当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贴设于显示屏120时,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间隔,第二触点与第三触点接触以电性导通第二触控单元230与主板。当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第二触控单元230的一侧脱离于显示屏120时,第二触点与第三触点间隔,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接触以电性导通第一触控单元220与主板。

参考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模组200还包括硬化层240,硬化层240设置在透明衬底210上,以用于提高透明衬底210的硬度和耐久度。其中,硬化层240为hardcoating的缩写,硬化层240可以是由涂布在透明衬底210上的聚氨酯胶等固化后形成。在一实施例,例如硬化层240的层数为两层,分别设置在透明衬底210的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定义设置在第一表面211的硬化层240为第一硬化层241,此时第一硬化层240设于第一表面211与第一触控单元220之间。定义设置在第二表面212的硬化层240为第二硬化层242,此时第二硬化层242设于第二表面212与第二触控单元230之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硬化层240的层数也可以是一层,此时硬化层240可设置在透明衬底210的第一表面211,也可以设置在透明衬底210的第二表面212。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模组200还包括光学增透层250,光学增透层250即消影膜(im膜)。光学增透层250能够通过高、低折射率介质膜材料及不同λ/4倍数的膜厚叠加产生一定的光学干涉特性,从而实现透光率的提高。光学增透层250的成分可以为磁控溅射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硅(sio2)的叠加。

在一实施例中,光学增透层250的层数为两层,定义设置在第一表面211与第一触控单元220之间的光学增透层250为第一光学增透层251,定义设置在第二表面212与第二触控单元230之间的光学增透层250为第二光学增透层252。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增透层250的层数也可以是一层,此时光学增透层250设置在第一表面211与第一触控单元220之间,或者光学增透层250设置在第二表面212与第二触控单元230之间。第一光学增透层251可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成型在第一硬化层241上,第二光学增透层252可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成型在第二硬化层242上。当触控膜组200不设置硬化层240时,第一硬化层241直接成型在第一表面211,第二硬化层242直接成型在第二表面212。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模组200还包括第一绝缘保护层261,即pas层,第一绝缘保护层261设于第一触控单元220背向透明衬底210的一侧,以有效避免第一触控单元220受到外物刮损。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模组200还包括第二绝缘保护层262,即pas层,第二绝缘保护层262设于第二触控单元230背向透明衬底210的一侧,以有效避免第二触控单元230受到刮损。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保护层261和第二绝缘保护层262可以是干膜等防护层但不限定于此。

为了对第一触控单元220和第二触控单元230进行说明,请参考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单元220包括第一电极条221、第二电极条222、第一桥接线路223和第一绝缘层224。第一电极条221和第二电极条222条皆设于第一表面211。当触控模组200在第一表面211设置有第一硬化层241或者第一光学增透层251时,第一电极条221和第二电极条222直接设置于第一硬化层241或者第一光学增透层251。第一电极条221与第二电极条222交叉设置以形成第一电容触点。在第一电极条221和第二电极条222的交叉处,第一电极条221断开设置,以形成位于第二电极条222相对两侧并与第二电极条222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221a和第二电极221b。第一桥接线路223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221a和第二电极221b连接。第一绝缘层224设于第一桥接线路223与第二电极条222之间,以绝缘隔离第一桥接线路223和第二电极条22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条221和第二电极条222可以通过黄光光刻工艺制作而得,第一电极条221和第二电极条222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或石墨烯等透明导电材料,第一桥接线路223可以为金属走线(例如铜走线),第一绝缘层224可以采用透明的光阻材料完全填充第一电极221a和第二电极221b之间的间隙,以提高绝缘效果,并避免影响触控模组200的透光性能。其中,第一电极条221和第二电极条222的数量均为多条,各第一电极条221平行间隔设置,各第二电极条222平行间隔设置。另外,第一电极条22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电极条222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垂直设置,也可以是呈夹角相交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触控单元230包括第三电极条231、第四电极条232、第二桥接线路233和第二绝缘层224。第三电极条231和第四电极条232条皆设于第二表面212。当触控模组200在第二表面212设置有第二硬化层242或者第二光学增透层252时,第三电极条231和第四电极条232直接设置于第二硬化层242或者第二光学增透层252。第三电极条231与第四电极条232交叉设置以形成第一电容触点。在第三电极条231和第四电极条232的交叉处,第三电极条231断开设置,以形成位于第四电极条232相对两侧并与第四电极条232间隔设置的第三电极231a和第四电极231b。第二桥接线路233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电极231a和第四电极231b连接。第二绝缘层234设于第二桥接线路233与第四电极条232之间,以绝缘隔离第二桥接线路233和第四电极条23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极条231和第四电极条232可以通过黄光光刻工艺制作而得,第三电极条231和第四电极条232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或石墨烯等透明导电材料,第二桥接线路233可以为金属走线(例如铜走线),第二绝缘层234可以采用透明的光阻材料完全填充第三电极231a和第四电极231b之间的间隙,以提高绝缘效果,并避免影响触控模组200的透光性能。其中,第三电极条231和第四电极条232的数量均为多条,各第三电极条231平行间隔设置,各第四电极条232平行间隔设置。另外,第三电极条231的延伸方向和第四电极条232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垂直设置,也可以是呈夹角相交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