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面板及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4303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S的整体厚度通常较厚且装饰结构S的表面凹凸不平,因此较厚的第一粘着层400可填补装饰结构S凹凸不平的表面,进而使装饰结构S与第一粘着层400之间不易残存气泡,以提供触控装置1000F良好的信赖性。另夕卜,当第二基板300较薄时,令第三基板500较厚,可保护触控元件结构200F,以免其于刮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粘着层400的厚度进一步比第二基板300的厚度大。
[0167]图26示出图25A的第二基板与图25A的第三基板。请参照图25A及图26,第二基板300上配置有与第一触控单元202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垫pi。第三基板500上配置有与第二触控单元204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垫p2。第二基板300与第三基板500重叠且具有暴露出第二接垫P2的缺口 300b。第一接垫pi与第二接垫p2可排成一列。在此设置下,一个软性电路板F可同时与第一接垫pi及第二接垫p2接合。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图25A的第二基板300上的第一接垫p1、图25A的第三基板500上的第二接垫p2也可以其他适当方式配置。以下以图27为例说明。
[0168]图27示出图25A的第二基板与图25A的第三基板。请参照图25A及图27,第二基板300上配置有与第一触控单元202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垫pi。第三基板500上配置有与第二触控单元204电性连接的第二接垫p2。第二基板300与第三基板500重叠。第二基板300与第三基板500错位而暴露出第三基板600上的第二接垫p2。第一接垫pi与第二接垫P2错开。在此设置下,可利用具有分岔结构的软性电路板F’同时与第一接垫p1、第二接垫p2接合。当然,可以先利用两个独立的软性电路板F1、F2分别与第一接垫p1、第二接垫P2接合后,再将软性电路板Fl、F2连接在一起。
[0169]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8的触控装置1000J与图19的触控装置1000类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以下就二者相异处做说明,二者相同处便不再重述。触控装置1000J与触控装置1000的差异在于:图28的触控元件结构200J与图19的触控元件结构200不同。详言之,触控元件结构200J包括配置于第二基板300上的透明体212。透明体212具有多个开口 212a,而金属网状图案214填入透明体212的开口 212a中。金属网状图案214在垂直于第二基板300的方向d2上的高度Hl小于或等于透明体212在方向d2上的高度H2。在本实施例中,透明体212的开口 212a可为贯孔,且暴露出第二基板300的表面300c。金属网状图案214填入呈贯孔的开口 212a中而与第二基板300的表面300c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结构200J可设置于第二基板300与装饰面板100之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基板300亦可设置于装饰面板100与触控元件结构200J之间。此外,触控元件结构200J亦可应用在其它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
[0170]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9的触控装置1000K与图19的触控装置1000J类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以下就二者相异处做说明,二者相同处便不再重述。触控装置1000K与触控装置1000J的差异在于:图29的触控元件结构200K与图19的触控元件结构200J略有不同。详言之,触控元件结构200K的透明体212的开口 212b与触控元件结构200J的透明体212的开口 212a不同。开口 212b可为凹陷而不贯穿透明体212本身。金属网状图案214填入透明体212的开口212b,但不与第二基板300的表面300c接触。当然,触控元件结构200K亦可应用在其它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
[0171]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0的触控装置1000L与图19的触控装置1000类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以下就二者相异处做说明,二者相同处便不再重述。触控装置1000L与触控装置1000的差异在于:图30的触控元件结构200L与图19的触控元件结构200不同;图30的第二基板300L与图19的第二基板300不同。详言之,第二基板300J具有多个凹陷300d,而触控元件结构200L的金属网状图案214可填入第二基板3001^的凹陷300(1中。当然,触控元件结构200L亦可应用在其它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
[0172]图25A触控装置1000F可进一步与显示面板结合,而构成触控显示装置。以下以图31为例说明。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触控显示装置2000包括触控装置1000F以及与触控装置1000F连接的显示面板1100。显示面板1100包括与触控装置1000F共用的第三基板500、相对于第三基板500的第四基板700以及位于第三基板500与第四基板700之间的显示介质800。在图28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单元202可位于装饰面板100与第二基板300之间。第二触控单元204可位于第二基板300与第三基板500之间。即第一触控单元202、第二触控单元204是以同向贴附的方式与装饰面板100结八口 ο
[0173]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2的触控显示装置2000A与图31的触控显示装置2000类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以下就二者相异处做说明,二者相同处便不再重述。触控显示装置2000A与触控显示装置2000的差异在于:触控显示装置2000A的触控装置1000G与触控显示装置2000的触控装置1000F略有不同。在触控显示装置2000A的触控装置1000G中,第一触控单元204与第二触控单元204皆位于第二基板300与第三基板500之间。即第一触控单元202、第二触控单元204是以相对贴附的方式与装饰面板100贴合。
[0174]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结构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3,触控元件结构200可包括了多个第一电极垫202a、多个第二电极垫204a、多个连接部202b、多桥接部204b以及绝缘层GI。各连接部202b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垫202a。多个第一电极垫202a与多个连接部202b串接为第一触控单元202。各桥接部204b连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垫204a。多个第二电极垫204a与多个桥接部204b串接为第二触控单元204。第一触控单元202与第二触控单元204交错,而第一触控单元202与第二触控单元204之间是利用绝缘层GI达到绝缘配置。绝缘层GI可包括无机绝缘层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等,或有机绝缘层例如环氧树脂。绝缘层GI例如包括多个岛状的绝缘结构设置在桥接部204b与连接部202b之间,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GI也可以是条状的绝缘结构或是整面地覆盖在透光区中。本设计可以利用第一电极垫202a与第二电极垫204a之间的边缘效应来进行触控感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垫202a、第二电极垫204b以及连接部202b可利用同一层图案化电极层例如第一图案化电极层所构成,而桥接部204b可利用另一层图案化电极层例如第二图案化电极层。第一电极垫202a与第二电极垫204a可分别与触控信号传输线路210的一端电性连接,且触控信号传输线路210的另一端则可与驱动单元(未示出)电性连接。
[0175]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结构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4,触控元件结构200’包括复数条电极206以及复数个电极垫208,且各电极206与各电极垫208为绝缘配置。本设计可以利用电极206与电极垫208之间的边缘效应来进行触控感测。电极206以及电极垫208可由同一层图案化电极层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电极206以及电极垫208可分别与连接触控信号传输线路210的一端电性连接,且触控信号传输线路210的另一端则可与驱动单元(未示出)电性连接。
[0176]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触控元件结构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5,触控元件结构200’’包括双层图案化电极层的电容感测结构,其中第一图案化电极层205与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07间配置有绝缘层GI以构成复数个电容感测结构,绝缘层GI例如可以是基板,或是有机光阻层。电容感测结构用以提供触控感测功能。第一图案化电极层205包括复数条第一电极205a,第二图案化电极层207包括复数条第二电极207a,且第一电极205a与第二电极207a是为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05a与第二电极207a可分别为直条状电极,且在垂直投影方向X观察第一电极205a与第二电极207a大体上为垂直交叉设置,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电极205a与第二电极207a的重叠面积或线宽可视感应电容值的考量分别加以调整,且第二电极207a的面积或线宽较佳大于第一电极205a的面积或线宽,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电极205a与第二电极207a分别与触控信号传输线路210的一端电性连接,且触控信号传输线路210的另一端则可与驱动单元(未示出)电性连接。上述各电极可以是由透明电极或是金属网格电极所组成。
[0177]上述图33、图34、图35的触控元件结构200、200’、200’’可直接或经适当的变化后应用在图19至图30的触控感测装置中,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据以实施,在此便不再逐一详述。
[0178]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饰面板及触控装置中,装饰结构靠近触控孔的边界可由第一装饰层靠近触控孔的边界来决定,由于第一装饰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装饰层的厚度,因此在第一装饰层形成的过程中,第一装饰层的边缘形状易于控制,进而使装饰结构不易发生边缘不平整的问题,且可使边界的位置较准确。此外,由于第二装饰层的厚度大于第一装饰层的厚度,较厚的第二装饰层可使装饰结构具有较高的光学密度,而使装饰结构在改善边缘不平整的同时仍保有良好的遮蔽性。至于较厚的第二装饰层所造成较厚的装饰结构可通过较厚的第一粘着层及/或较薄的第二基板来补偿,以提供触控装置良好的信赖性。
[017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装饰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透光区以及该透光区外的周边区; 第一装饰层,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该周边区上; 第二装饰层,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该周边区上,该第一装饰层位于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