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221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邻的驱动电极31DP之间。
[0195] 根据上述变形例,除了上述(10)~(13)的优点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0196] (14)还能够抑制端部驱动电极31DE和中间驱动电极31DM作为相互不同的带状电 极被看到。
[0197] (15)还能够抑制端部感应电极33SE和中间感应电极33SM作为相互不同的带状电 极被看到。
[0198] (16)驱动电极线31L和伪图案33DL具有大体相同的形状。因此,例如也可以形 成与1个焊盘31T连接的10条驱动电极线31L,将10条驱动电极线31L中的1条通过间 隙部31C切断,由此形成伪图案33DL。此外,使伪图案33DL位于具有比驱动电极线间宽度 W1W更宽的端部驱动电极线间宽度WIN的间隙,更加容易。
[0199] (17)感应电极线33L和伪图案31DL具有大体相同的形状。因此,例如也可以形 成与1个焊盘33T连接的10条感应电极线33L,将10条感应电极线33L中的1条通过间 隙部33C切断,由此形成伪图案31DL。此外,使伪图案31DL位于具有比感应电极线间宽度 W3W更宽的端部感应电极线间宽度W3N的间隙,更加容易。
[0200] (18)间隙部31C和间隙33C位于感应的对象区域的外侧,所以还抑制了驱动电极 线31L和伪图案33DL是相互不同的电极线、或者感应电极线33L和伪图案31DL是相互不 同的电极线这样的情况被看到。
[0201] (19)如果是间隙部31C位于相互相邻的感应电极33SP之间的结构,则伪图案 33DL所具有的杂散电容在每个感应电极33SP中是相等的。因此,在追加了具有杂散电容 (straycapacitance)的伪图案33DL的结构中,也能够抑制多个感应电极33SP的每一个和 端部驱动电极31DE之间的静电容在每个感应电极33SP中不同。
[0202] ?在端部驱动电极31DE中,也可以包含具有比中间驱动电极31DM中的驱动电极线 宽度W1L大的线宽的驱动电极线。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驱动电极线31L的总面积在每个 驱动电极31DP中相等、而且驱动电极线31L的总面积相对于端部驱动电极31DE中的驱动 电极31DP的面积之比小于中间驱动电极31DM中的该比,则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优点。
[0203] 此外,在端部感应电极33SE中,也可以包含具有比中间感应电极33SM中的感应电 极线宽度W3L大的线宽感应电极线。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感应电极线33L的总面积在每 个感应电极33SP中相等、并且感应电极线33L的总面积相对于端部感应电极33SE中的感 应电极33SP的面积之比小于中间感应电极33SM中的该比,则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优点。
[0204] ?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31L的条数为2条以上即可,此外,构成感应电 极33SP的感应电极线33L的条数为2条以上即可。
[0205] ?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之间的距离、即驱动电极线间宽度W1W也可以按照相 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L的每个组而不同。
[0206] 此外,相互相邻的感应电极线33L之间的距离、即感应电极线间宽度W3W也可以按 照相互相邻的感应电极线33L的每个组而不同。
[0207] ?多个驱动电极31DP的每一个也可以通过相互交叉的驱动电极线形成为栅格状。 这时,端部驱动电极31DE是其驱动电极线的密度比中间驱动电极31DM中的密度低的结构 即可。
[0208] 此外,多个感应电极33SP的每一个可以通过相互交叉的感应电极线形成为栅格 状。这时,端部感应电极33SE是其感应电极线的密度比中间感应电极33SM中的密度低的 结构即可。
[0209] ?端部电极宽度WPE也可以是中间电极宽度WPM以上,端部电极宽度WSE也可以是 中间电极宽度WSM以上。
[0210] 总之,只要是驱动电极线31L的总面积在每个驱动电极31DP中相等、而且驱动电 极线31L的总面积相对于端部驱动电极31DE中的驱动电极31DP的面积之比小于中间驱动 电极31DM中的该比的结构即可。
[0211] 此外,只要是感应电极线33L的总面积在每个感应电极33SP中相等、而且感应电 极线33L的总面积相对于端部感应电极33SE中的感应电极33SP的面积之比小于中间感应 电极33SM中的上述比的结构即可。
[0212] ?也可以是,多个驱动电极31DP中的、仅配置于第1排列方向D1上的一个端部的 驱动电极31DP被设定为端部驱动电极31DE。此外,也可以是,多个感应电极33SP中的、仅 配置于第2排列方向D2上的一个端部的感应电极33SP被设定为端部感应电极33SE。
[0213] ?也可以是,端部驱动电极31DE中的端部驱动电极线间宽度WIN与驱动电极线间 宽度W1W相同。或者也可以是,端部感应电极33SE中的端部感应电极线间宽度W3N与感应 电极线间宽度W3W相同。总之,只要是端部驱动电极线间宽度WIN比驱动电极线间宽度W1W 大的结构、或者端部感应电极线间宽度W3N比感应电极线间宽度W3W大的结构即可。
[021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覆盖层22的背面被设定为感应面、并且覆盖层 22的背面具有感应电极33SP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背面被设定为 驱动面31S、并且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背面具有驱动电极31DP的结构。这时,透明基板31 也可以省略。
[0215] ?如图13所示,在构成触摸面板20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透明基板31也可 以省略。在这样的结构中,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面中,与显示面板10对置的1个面被 设定为驱动面31S,驱动电极31DP位于驱动面31S即可。并且,对置感应电极33SP位于透 明电介质基板33中的与驱动面31S对置的面即可。另外,在这样的结构中,构成驱动电极 31DP的焊盘31T、电极线31L例如通过对形成于驱动面31S的1个薄膜进行图案形成而形 成。
[0216] ?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在触摸面板20中,从距离显示面板10近的结构要素起 依次设置驱动电极31DP、透明基板31、透明粘接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感应电极33SP、 透明粘接层23、覆盖层22。另外,在这样的结构中,例如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焊盘31T、电 极线31L形成于作为透明基板31的1个面的驱动面31S,构成感应电极33SP的焊盘33T、 电极线33L形成于作为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1个面的感应面33S。并且,在透明基板31中 与驱动面31S对置的面和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中与感应面33S对应的面通过透明粘接层 32粘接。
[0217] ?触摸面板20和显示面板10可以单独地形成,触摸面板20也可以与显示面板10 一体地形成。在这样的结构中,例如能够做成如下的结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中的多个 驱动电极31DP位于TFT层13,而多个感应电极33SP位于滤色器基板16和上侧偏振板17 之间。或者,也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位于滤色器基板16和上侧偏振板17之间的结 构。
【主权项】
1. 一种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具备沿着作为一个方向的排列方向隔开一定间隔排列的多 个带状电极, 所述带状电极的每一个是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电极线的集合, 每个所述带状电极的所述多个电极线的总面积在多个所述带状电极中是均匀的, 所述多个带状电极包含位于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端部带状电极、以及除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以外的其他带状电极, 在各所述带状电极中,将所述电极线的总面积相对于该带状电极的面积之比设为面积 比时,所述端部带状电极中的所述面积比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所述面积比不同。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中的所述面积比大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所述面积比。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中的所述面积比小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所述面积比。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包含第1电极部, 所述第1电极部的单位面积中所述电极线所占的面积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的单位面 积中所述电极线所占的面积相等,而且所述第1电极部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 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相等。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还包含第2电极部, 所述第2电极部的单位面积中所述电极线所占的面积大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的单位 面积中所述电极线所占的面积,而且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比 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窄。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还包含第2电极部, 所述第2电极部的单位面积中所述电极线所占的面积小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的单位 面积中所述电极线所占的面积,而且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比 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宽。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的所述第1电极部位于所述第2电极部与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之间。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在每个所述带状电极中还具备所述电极线所连接的焊盘, 所述第2电极部具备: 连接线,是与所述焊盘连接的所述电极线;以及 非连接线,不与所述焊盘连接,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具有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比所述其他带状电极中的相互 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宽的电极部分, 所述非连接线位于所述端部带状电极的所述电极部分。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还具备透明电介质基材,该透明电介质基材具备沿着第1方向排列有多个第1带状电 极的表面、以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排列有多个第2带状电极的背面, 所述第1带状电极及所述第2带状电极的至少一方是所述带状电极,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中的相互相邻的所述电极线的间隔为所述表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 间隔的2倍以上。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全部所述带状电极的每一个包含构成所述电极线的第1电极线, 所述其他带状电极由所述第1电极线构成, 所述端部带状电极除了所述第1电极线之外还包含第2电极线。11. 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以及 覆盖层,覆盖所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 所述触摸传感器用电极具备: 透明电介质基材; 多个第1带状电极,在所述透明电介质基材的表面沿着第1方向隔开间隙排列;以及 多个第2带状电极,在所述透明电介质基材的背面沿着第2方向隔开间隙排列, 所述第1带状电极及所述第2带状电极的至少一方是所述带状电极, 该触摸面板还具备测定所述第1带状电极与所述第2带状电极之间的静电容的周边电 路。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 具备: 第1基材,支撑所述多个第1带状电极;以及 第2基材,支撑所述多个第2带状电极, 所述透明电介质基材包含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 具备: 第1基材,支撑所述多个第1带状电极;以及 第2基材,支撑所述多个第2带状电极, 所述透明电介质基材是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中的某个。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 所述透明电介质基材由1个基板构成。15. -种显不装置,具备: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信息; 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使所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所述信息透过。
【专利摘要】触摸传感器用电极(21)具备沿着作为一个方向的排列方向(D1)隔开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带状电极(31DP),带状电极(31DP)的每个是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电极线(31L)的集合,每个带状电极(31DP)的多个电极线(31L)的总面积在多个带状电极(31DP)中均匀,多个带状电极(31DP)包含位于排列方向(D1)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端部带状电极(31DE)、以及除端部带状电极(31DE)以外的其他带状电极(31DM),各带状电极(31DP)中,将电极线(31L)的总面积相对于该带状电极(31DP)的面积之比作为面积比时,端部带状电极(31DE)中的面积比与其他带状电极(31DM)中的面积比不同。
【IPC分类】G06F3/044, G06F3/041
【公开号】CN104937527
【申请号】CN201480003628
【发明人】桥田裕功, 原田贵浩
【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6月23日
【公告号】WO2015005104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