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921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币料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以散装状态存储于存储斗内的硬币一
枚枚地分开支出的石更币料斗(coin hopper )。
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将散装于存储斗内的、且直径不 同的硬币一枚枚地分开支出的硬币料斗。
更加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将直径不同的石更币 一枚才支地 可靠地送出的硬币料斗。
另外,硬币含有作为货币的硬币、游戏机的金属币 (medal )、代用币(token )等。
背景技术
作为第l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硬币料斗,作为可以将散 装于存储斗内且直径不同的硬币 一枚枚地分开支出的硬币料 斗,在朝上倾斜的转盘的上表面上配置向该转盘中央突出的圆 形支承架,自该支承架一侧起以放射状配置硬币卡定体并使该 硬币卡定体可相对于转盘面自由进退,另外,在规定位置配置 硬币接收刀,该接收刀沿转盘的周向接收由上述支承架支承且 由硬币卡定体推动的石更币,接收该石更币之后,由接收刀将硬币 卡定体压入到转盘内且使该硬币卡定体相对于该接收刀进行 回避移动(参照专利文献l)。
作为第2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硬币料斗,使硬币周缘与 位于以规定角度朝上倾斜的转盘上表面中央、且以l枚硬币厚 度以下的量突出的圆形支承架接触,并且在上述转盘的上表 面,利用从上述支承架一侧向周向以等间隔呈放射状延伸的硬 币卡定体使硬币与上述硬币卡定体之间的上述转盘上表面的保持面进行面接触且一枚枚地将硬币推进,在该押进中途,利 用从上述支承架附近向上述转盘周向延伸的硬币接收部件接 收来自上述硬币卡定体的硬币,为了使重叠移进的硬币落下, 利用以l枚硬币厚度以上且2枚硬币厚度以下的间隔配置于转 盘上表面的板状刮板刮落该硬币(参照专利文献2)。
作为第3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硬币料斗,使硬币周缘与 以硬币厚度以下的量向倾斜圆盘中央部突出的边界周缘部相 接触,并且利用突出于上述倾斜圆盘上表面的突起推动该硬 币,使该硬币向规定方向移动,在该移动中途,利用厚度限制 杆拨落该硬币,从而向下一个行程送出l枚硬币,其中,上述
厚度限制杆被支轴可摆动地轴支承且以l枚硬币厚度以上且2 枚硬币厚度以下的间隔配置在倾斜圆盘上(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l: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957456号说明书(图 1 图7第2页 第4页)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59—32836号(图3以及图9,第6
页)
专利文献3:曰本特开2003—187288 (图1,第6页)
在第l上述以往技术中,硬币卡定体、例如8个板状体呈放 射状且等间隔地延伸至转盘的周缘地配置,为使其从转盘的表 面突出而被施加弹力,在具有与硬币厚度大致相同的均匀厚度 的接收刀接收硬币之后,该硬币卡定体#皮上述接收刀压入到转 盘内进行回避移动。
该硬币存储机的优点为由于可以支出由支承架支承周面 且保持在硬币卡定体之间的硬币,因此,可以支出直径在规定 范围之内的硬币。
另一个优点为由于硬币卡定体延伸至转盘的周缘,因此 可以越过接收刀的倾斜部,在大致水平部弹出,因此可以将硬币的支出方向i殳定为4黄向。
另 一 个优点为由于接收刀具有与硬币厚度大致相同的均 匀厚度,因此,可以使硬币被引导时的姿势稳定,防止硬币意 外落下。
当2枚硬币重叠时,在相当于时钟的大约l点位置附近,硬 币在重力作用下在转盘上滑出去,下侧硬币的下侧周面被支承 架支承,而上侧硬币的下侧周面未受到支承架支承,因此,上 侧硬币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下,从而将一枚硬币分离并送出。
在该硬币料斗中,当为了增加规定时间内的硬币支出数量 而增加转盘的转动速度时,可能会送出2枚硬币。
其原因在于由于增加转盘的转动速度而使作用于硬币的 离心力增大,硬币由于自重落下而导致由支承架进行的支承变 成位于相当于时钟的12点附近的位置,硬币在重叠的状态下被 直接由具有14丈石更币以上厚度的接收刀接收,从而2才丈硬币在重 叠的状态下被接收。
为了防止送出2枚硬币,考虑在第l以往技术中组合第2以 往技术的刮板或者第3以往技术的厚度限制杆。
在与第2以往技术组合的情况下,使刮板与转盘的上表面 相对,且将该刮板配置于远离该转盘最厚硬币的厚度以上、最 薄硬币厚度的2倍以下的距离的位置。
在该种情况下,由于刮板位于硬币卡定体的转动路线上, 因此,不仅不能避免与刮板的干涉,而且不能使硬币卡定体延 伸至转盘的周缘。
其原因在于,为了防止最厚的硬币脱落,硬币卡定体形成 为最低也要比最厚硬币的厚度稍高一些。
相反地,在硬币卡定体形成为低得可通过刮板下方的情况 下,当硬币载置到刮板上而刮板发生弯曲时等,硬币卡定体与刮板可能会相互干涉。
当硬币卡定体未延伸到转盘周缘时,在接收刀的倾斜部弹 出,因此使硬币的支出方向变成斜上方,因此有在将其安装到 游戏机上时受到限制的问题,不能马上使用。
在与第3以往技术组合的情况下,由于直径限制杆被配置 于硬币卡定体的移动路线上,因此,需要避免硬币卡定体与直 径限制杆相互干涉。
具体地说,硬币卡定体在与限制杆相抵接时,被限制杆推 压而相对于转盘进行退入,在脱离限制杆后,突出于转盘上表 面。
这样,当硬币卡定体构成为可移动时,虽然很少发生,但 有时顾客会将棒状片等连同硬币一同投入硬币投入口 。
有时该棒状片被夹在硬币卡定体的进退孔中,硬币卡定体
处于保持在退避位置的状态而不能移动。
当硬币卡定体被持续保持于退避位置时,硬币不能卡定到
该硬币卡定体上,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硬币的支出不能以规 定的时间间隔(非规则性的)进行而是不规则地进行,在极端 情况下,所有硬币卡定体都被保持在退避位置变得不能支出硬币。
另外,在第3以往技术中,利用直径限制杆向边界缘部推 压硬币,在径向上限制l枚硬币。
换言之,重叠的上侧硬币在被直径限制杆推压时,不受边 界缘部支承而落下,因此,可以将硬币分离为l枚。
但是,在为了解除硬币卡住等而使转盘反转时,由于硬币 的抵接位置与直径限制杆的支轴形成锐角,因此,硬币咬入到 直径限制杆与硬币卡定体之间,转盘可能不能反转,不能马上 使用。另外,虽然向驱动转盘的电动机施加驱动用电压,^旦在硬 币咬入而导致转盘无法转动时,可能产生电动机过热而着火。 因此,在向电动才几施加驱动电压时,需要才企查转盘的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高速支出硬币也可以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为了支出硬币而使转 盘反转也不会产生咬入硬币的硬币料斗。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高速支出硬币,且可 以为了支出硬币而使转盘反转的硬币料斗。
本发明的第4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转盘可靠地l枚 枚地分离硬币并将硬币送出的硬币料斗。
本发明的第5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简单装置检测转 盘转动的硬币料斗。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形成下述构成。
一种硬币料斗,利用以规定角度向上倾斜的转盘、围绕上 述转盘的至少下侧外周的外装部、与上述外装部连接且以散装 状态存储硬币的存储斗、位于上述转盘上表面中央且以大约1 枚硬币厚度突出的圆形支承架、以及硬币卡定体使硬币与上述 硬币卡定体之间的上述转盘上表面的保持面进行面接触并且 一枚枚地接收硬币,并且用上述支承架支承硬币周缘使其向一 个方向移动,在该移动中途,利用从上述支承架附近向上述转 盘周向延伸的硬币接收部件接收来自上述硬币卡定体的硬币, 其中,该硬币卡定体在上述转盘的上表面、从上述支承架一侧 向周向以等间隔呈放射状延伸且延伸至上述转盘的周缘;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硬币接收部件的上游、上述转盘中心的上方设置对硬币朝上述支承架施力且进行避免与上述硬币卡定体沖 撞的回避移动的落下部件。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征 在于,上述落下部件包括第1周面推动部和第2周面推动部,该 第l周面推动部可与上述转盘上表面之间隔开比最厚硬币厚度 更大的间隙地平行于上述上表面地移动,该第l周面推动部进 行避免与上述石更币卡定体冲撞的回避移动,该第2周面推动部 可与上述上表面之间隔开下述间隔地平行于上述上表面地移 动,该间隔为比上述第l周面推动部与上述上表面之间的间隔 大于最厚硬币厚度的量的间隔,并且,即使在上述第l周面推
动部由于上述退避动作而不与上述上表面相对时,该第2周面
推动部也继续位于与上述上表面相对的位置。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征 在于,上述第1周面推动部与第2周面推动部一体形成。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征 在于,上述落下部件利用形成于上述转盘上的凸轮进行回避移 动以避免该落下部件与上述硬币卡定体相4氐4妄。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征 在于,上述凸轮为配置在上述转盘背面侧的周面凸轮。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征 在于,上述凸轮的与上述硬币卡定体相对的部位位于最远离转 动中心的顶部,上述顶部两侧由以大致相同角度倾杀+的冻+面部 形成。
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 4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 征在于,上述落下部件以配置在转盘周缘外方的枢轴为支点可 转动地被支承的杆一体形成,且具有相对于上述转盘的上表面 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状体。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 特征在于,上述第2周面推动部具有与支承于转盘上的金属币 的周缘相抵接的弧状缘。
技术方案9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 8所述的硬币料斗中,其特 征在于,设置了用于检测上述第l周面推动部的移动的检测部 件。
散装在存储斗内的硬币通过存储斗底壁的倾斜向以规定 角度朝上倾斜的转盘侧移动,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该转盘的上 表面一目4氐才妻。
利用向转盘上表面突出的硬币卡定体搅拌散装状态的硬 币将其卡定到硬币卡定体上,并使该硬币与石更币卡定体之间的 保持面进行面接触。
在水平线的下方位置,与转盘上表面进行面接触的硬币由 围绕转盘的至少下侧外周的外装部引导。
另一方面,当硬币卡定体位于水平线的上方位置时,通过 硬币卡定体的倾斜,由于重力而产生使硬币在硬币卡定体上向 中央的支承架滚动的力。
但是,当转盘的转动速度为规定值以上时,利用作用于硬 币上的离心力来消除由重力产生的向下的落下力,若硬币不能 位于相当于时钟的12点位置附近则不向支承架移动。
在本发明中,在硬币的移动路线中途突出有可进行避免冲 撞的回避移动的落下部件。
由此,被硬币卡定体推动的硬币的外侧周面由于落下部件 的作用而强制性地向支承架相对移动,与保持面进行面接触的 硬币与支承架相抵接而支承于支承架。
由于载置于进行面接触的硬币上的硬币不被支承架支承, 因此,向转盘的中心部落下。因此,在石更币卡定体之间一冲文枚地4妄收石更币。 支承于支承架上且被硬币卡定体推动的硬币被硬币接收 部件接收并支出。
在本发明中,硬币卡定体固定于转盘上。
换言之,由于硬币卡定体不相对于转盘进行移动,因此, 因此,可以可靠地支出直径不同的石更币。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被硬币卡定体推动的硬币的外侧 周面由于落下部件的第l周面推动部的作用而强制性地向支承 架相对移动,与保持面进行面接触的硬币的周面与支承架相抵 接并支承于支承架。
由于载置于与转盘的保持面进行面接触的硬币上的硬币 不被支承架支承,因此,向转盘中心部落下。
由此,在硬币卡定体之间一枚枚地接收硬币。
另外,在进行面接触的硬币的上表面侧,由于惯性力而与
进行面接触的硬币 一起移动的硬币被第2周面推动部相对地向
支承架推压,不能到达硬币接收部件。
支承于支岸义架且被硬币卡定体推动的硬币被硬币接收部 件接收并支出。
因此,可以一枚枚可靠地分离并支出直径不同的硬币。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落下部件的第l周面推动部和第2 周面推动部形成为一体。
由此,不需要分别构成第l周面推动部和第2周面推动部各 自的支承部和驱动部等,因此,具有结构简单、装置小型化以 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落下部件利用形成在转盘上的凸 轮进行回避移动以避免该落下部件与硬币卡定体相接触。由此,硬币卡定体不与利用凸轮进行回避移动的落下部件 相抵接,因此,具有不会促进硬币卡定体磨损的优点。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为了使落下部件不与硬币卡定体 相接触而进行移动的凸轮为与转盘的背面 一体形成的周面凸轮。
周面凸轮与转盘一体形成,因此,具有不占用空间而可使 装 置小型化的优点。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为了使落下部件不与硬币卡定体 相接触而强制性地进行移动的周面凸轮进行回避移动,由于其 顶部两侧为大致相同的角度,因此,即使转盘反转也与正转时 相同,落下部件不会与硬币卡定体相抵接。
由此,具有下述优点由于可以使转盘反转,因此,在解 除硬币卡住、硬币数量变少,最后一枚硬币未卡定到硬币卡定 体上的情况下,通过使转盘暂时进行反转后再进行正转可以解 除硬币卡住或自动支出硬币直到最后一枚。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落下部件为板状,相对于转盘上 表面以檐状延伸,因此,无论重叠几枚硬币,都由落下部件引 导使其落下到存储斗内,因此,具有不会同时送出2枚硬币的 优点。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第2周面推动部为板状,相对于转 盘上表面以檐状延伸,并且即使第l周面推动部不与转盘上表 面相对,该第2周面推动部也与转盘上表面相对,因此,即使 在几枚硬币重叠着到达时,都由第2周面推动部引导使其落下 到存储斗内,因此,具有不会同时送出2枚硬币且不会咬入硬 币的优点。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当转盘转动时,利用与转盘为一 体转动的周面凸轮使第l周面推动部周期性地进行回避移动。由于利用才企测部件4企测第1周面推动部的移动,因此,枱r
测部件周期性地检测检测信号。
因此,当检测部件没有周期性地输出检测信号时,输出转 盘没有转动的异常信号,可以停止向电动机供电,可以防止该 电动机过热。


图l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硬币料斗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硬币料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硬币料斗的沿A — A线、以平行于 转盘的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硬币料斗的除去了限制板的与图3 相同的剖一见图。
图5为沿图2的B — 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2的C一 C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2的D — D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8为图4中的E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9为沿着图4中F—F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IO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去了存储斗的状态的转盘等的 立体图。
图11 ( A)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转动硬盘以及落下部件的主 视图,图ll (B)为沿图ll (A)的G—G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转盘的背面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落下部件的作用说明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落下部件的作用说明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l的接收部件的作用说明图。
图19为除去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硬币料斗的限制板的与图 3相同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H部的》文大立体图。
图21为除去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存储斗的状态的转盘等的 立体图。
图22 ( A)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转盘以及落下部件的放大正 面图,图22 (B)为沿图22 ( A)的I一I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弹出部件以及转动检测部件的后 视图。
图24为从下侧看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杆的立体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部件的作用说明图,图28 (B)为沿图28 ( A)的K一K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部件的作用说明图,(ii )为 沿(i )的L一L线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硬币料斗,利用以规定角度朝上倾斜的转盘、围绕上 述转盘的至少下侧外周的外装部、与上述外装部连接且以散装 状态存储硬币的存储斗、位于上述转盘上表面中央且以大约1 枚硬币厚度突出的圓形支承架、以及硬币卡定体使硬币与上述 硬币卡定体之间的上述转盘上表面的保持面进行面接触并且 一枚枚地接收硬币,并且用上述支承架支承硬币周缘使其向一个方向移动,在该移动中途,利用从上述支承架附近向上述转 盘周向延伸的硬币接收部件接收来自上述硬币卡定体的硬币, 其中,该硬币卡定体在上述转盘的上表面、从上述支承架一侧 向周向以等间隔呈放射状延伸且延伸至上述转盘的周缘;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转盘的背面一体配置周面凸轮,上述周面凸轮 具有与硬币卡定体相对的顶部,并且,上述顶部两侧的倾斜角
度为以相同角度倾斜的花瓣形;在上述硬币接收部件的上游、 上述转盘中心的上方设置对落下硬币朝上述支承架施力且进 行避免与上述硬币卡定体冲撞的回避移动的落下部件;上述落 下部件与以配置在转盘周缘外方的枢轴为支点可转动地被支 承的杆一体形成,且具有相对于上述转盘的上表面沿垂直方向
述周面凸轮上。 实施例1
图l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硬币料斗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硬币料斗的俯浮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硬币料斗的沿A—A线、以平行于转 盘的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硬币料斗的除去了限制板的与图3 相同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2的B — B线剖切的剖浮见图。
图6为沿图2的C一 C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2的D — D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8为图4中E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9为沿图4的F—F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图IO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去了存储斗的状态的转盘等 的立体图。
15图11 ( 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盘以及落下部件的主视图,
图ll (B)为沿图ll (A)的G—G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盘的背面图。 图13 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16~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落下部件的作用说明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部件的作用说明图。 如图l、 4、 5及10所示,硬币料斗100包括以散装状态存 储多枚硬币的存储斗102、朝上倾斜地支承固定该存储斗102 的安装底座104 (参照图10 )、将硬币C一枚枚地分开的转盘 106、转盘106的驱动部件108、硬币的接收部件112、硬币C的 弹出部件114、硬币C的检测部件116、本发明所涉及的硬币C 的落下部件118以及石更币C的限制部件12 0 。
首先,主要参照图l以及图5说明存储斗102。 存储斗102具有以散装状态存储多枚硬币C,并将多枚硬币 C送向转盘106的功能。
存储斗102包括头部102A、用于供硬币C投入的硬币投入 口 102B和与安装底座104密接且围绕转盘106的至少下侧外周 的外装部102C;其中,该头部102A向安装底座104的前方(图 5的左方)突出,随着接近转盘106而深度增大,换言之,该头 部10 2 A的底壁12 2朝转盘10 6向下倾斜。
上述底壁122的倾斜角度为硬币C可以由于自重而向转盘 106侧滑落的角度。
头部102A为转盘106侧开放的马槽形,在其开放端部内以 严密的固定状态配置有安装底座104。
在外装部102C的转盘106的下部前方形成宽度狭窄的纵 槽124,使落下的硬币C容易斜靠在转盘106上。
纵槽124由纵壁125、转盘106和外装部102C形成,其中,该纵壁125相对于大致平行于转盘106的线稍稍向与转盘106 相反侧倾斜,该转盘106与外装部102C相连接而形成;其宽度、 换言之转盘106的上表面126U与存储斗102的纵壁125之间的 间隔设定为小于最小硬币C的直径,且为最大厚度硬币C的厚度 的5倍 10倍,该间隔越向转盘106的转动方向下游侧越宽。
这是为了使硬币C立起,再向转盘106侧倾斜,使一直到最 后一枚硬币C卡定到下述的硬币卡定体128上,可以支出该硬币 C。
夕卜装部102C为圆筒环形,与转盘106的外周相接近地配置。
因此,直径不同的硬币C以散装状态存储在存储斗102内, 由于自重而沿倾斜的底壁122滑落,朝向转盘106移动。
另外,被转盘106带动转动的硬币C被外装部102C引导而 停留在转盘106上。
利用倾斜壁126连接底壁122和纵壁125。
这是为了使硬币C容易立在纵槽124上并落下。
接着,主要参照图10说明安装底座104。
安装底座104具有自由转动地支承转盘106等的功能。
安装底座104安装于箱形框架主体127的安装头部127B上。
框架主体127包括具有水平底面的安装脚部127A、相对 于安装脚部127A倾斜大约60度的安装头部127B。
换言之,安装底座104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大约60度。
安装脚部127A设置于例如游戏机内,将硬币料斗100可滑 动移动地支寿义于游戏机内外。
在安装底座104的上表面104U侧配置有转盘106,在背面 侧安装有驱动部件108。安装头部127B的倾斜角度优选为50度 70度的范围。 这是由于在该倾斜角小于50度时,硬币C的存储量变少, 在该倾斜角大于70度时,硬币C容易从下述硬币卡定体128落下。
接着,主要参照图4、 5、 8、 10说明转盘106。
转盘106具有将散装的直径不同的硬币C一枚枚地分开并 输送到接收部件112的功能。
转盘106为圆板,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的中央突起132,在该 中央突起132周围形成有环形的保持面134,在该保持面134上 以放射状形成有硬币卡定体128。
另外,优选在转盘106背面形成圆环形的保持槽135(参照 图12),在该保持槽135上配置圆锥滚子137,施加到转盘106 上的硬币C的载荷借助圆锥滚子137由安装底座104的上表面 104U承受。
这是为了通过减少转盘106的转动阻力而节省能源及提高 耐久性。
转盘106被配置于安装底座104的上表面104U侧并与其平 行地朝上倾斜,沿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优选在中央突起132的上表面中央配置蘑菇形突起140,由 此搅拌存储斗102内的硬币C。
中央突起132的外周为支承架136,该支承架136与保持面 134大致垂直,从该保持面134突出的量设定为低于假设使用的 最薄硬币的厚度。
支承架136具有仅将一枚硬币C保持在硬币卡定体128之 间的保持面134上的功能。
这是为了使支承架136不会支承2枚硬币C。
利用锥形部139连接支承架136和中央突起132。在锥形部139上形成有船底形凹部140,使其搅拌存储斗
102内的硬币C 。
保持面134与周面被支承架136支承的硬币C的下表面进 行面接触,具有保持硬币C的功能。
对于水平线倾斜大约6 0度。
硬币卡定体128与硬币C的周面相抵接,具有推动硬币C的 功能。
硬币卡定体128为相对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以等间隔呈 放射状形成的固定肋状凸条。
在本实施例中,硬币卡定体128从正面看为外端细的梯形 (参照图4)且截面为梯形(参照图9),利用转动方向前端的 推动缘138推动硬币C。
推动缘138向与保持面134成直角的上方延伸,距离该保持 面134的高度为可推动硬币C即可。
但是,在推动缘138的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推动硬币C时的 每单位长度的接触压力较高,因此,推动缘138的高度优选尽 可能地高。
但是,在该高度高到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下述接收部件 112用的上升斜面142的长度变长,直径最小的硬币SC由推动 缘138推时被推到该上升斜面142上,直径最小的硬币SC容易 从硬币接收体145上落下。
因此,在直径最小的硬币SC由推动缘138推压时,优选推 动缘138形成为在不会被推到上升斜面142上的范围内尽可能 地高。
根据实验,在以直径20毫米以上的硬币为对象时,推动缘 138的高度优选为大约2毫米。如图8所示,优选石更币卡定体12 8的转动方向下游侧缘14 4 形成为相对于推动缘13 8倾斜,以使构成接收部件112的硬币接 收体145的接收缘146全长同时与保持面134相抵接。
这是为了当接收体145接近保持面134时,硬币C不会被夹 持在保持面134和硬币接收体145之间。
硬币卡定体128的顶部147和下游侧纟彖144形成在阶梯斜 面149上。
硬币C的 一面与相邻的硬币卡定体128之间的保持面134 进行面接触并保持于该保持面134上。
因此,推动缘138与下游侧缘144之间的间隔为在支承架 136侧较窄、随着接近转盘106周缘而逐渐扩大的形状,保持面 134相对于中央突起132呈倒立梯形。
在假设使用的一个直径最小的硬币SC被支承架136支承 时,设定为其他直径最小的硬币C不被支承架136支承(参照图 11 )。
换言之,设定为在接近于支承架136的位置不会有2个直径 最小的硬币S C与保持面13 4进行面接触。
这是为了防止由于连续支出2枚硬币而产生计数错误。
架136侧的端部147沿着该上升斜面142从保持面134上升的功
妙 目匕。
如图8所示,上升斜面142形成在支承架136和推动缘138 构成的角部,为从保持面134向硬币卡定体128顶部倾斜的斜 面,当直径最小的硬币SC与支承架136、推动缘138相互抵接 时,优选上升斜面142形成在上述三个部分构成的三角形空间内。
其原因在于,当上升斜面142过大时,在将硬币C导向接收缘146的状态下,硬币C的一部分载置到上升斜面142上,硬币
C容易从接收缘146落下。
接着,参照图5说明转盘106的驱动部件108。 驱动部件108具有以规定速度转动驱动转盘106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108包括电动才几152以及减速机
154。
减速机154固定在安装底座104的背面,固定在该减速机 154上的电动机152的输出齿轮(未图示)与其输入齿轮相啮合。
减速机154的输出轴158贯穿安装底座104,紧密地插入并 固定于转盘106中心部的嵌合孔162中。
接着,参照图8说明硬币的接收部件112。
硬币接收部件112具有使被转盘106 —才文枚地分开输送来 的硬币C向转盘106的周向移动、且进行离开硬币卡定体128的 运动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硬币接收部件112,人正面看为五边形(参 照图4)的板体,为如下的硬币接收体145:面向推动缘138的 端缘形成在直线状接收缘146上,另 一端部可浮动地支承于浮 动支承部件174上,且利用施力部件176对中间部向转盘106侧施力。
接收缘146从支承架136附近向转盘106的周向呈 一 直线 地延伸,在接收缘146与推动缘138位于相对关系(硬币C位于 该接收缘146与该推动缘138之间时)时,上述缘的延长线形成 为锐角(参照图4)。
换言之,如图4所示,接收缘146相对于转盘106的中心向 上方偏移,与保持面134的周向宽度的大约全长相面对。
浮动支承部件17 4具有支承硬币接收部件112使其可在规 定范围内向上下左右任一方向都可以改变姿势的功能。详细地说,硬币接收缘146位于接近保持面134的位置,可 与上升斜面142相接触且可以进行越过硬币卡定体128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浮动支承部件174为球面轴承部件176 (参 照图9)。
球面轴承部件17 6由球面轴18 2和球面轴承18 4构成。 球面轴182与存储斗102 —体地形成,并且固定于与转盘
106平行地配置于转盘106上方的盖板186上表面。
球面轴承184为形成于硬币接收体145的与接收缘146相
反侧的端部的半球面。
该i求面轴182进4于面4妻触。
由此,在接收缘146被硬币C推压时,从球面轴承184向球 面轴182施加推力,但由于球面轴182通过面承受该力,因此, 每单位面积的载荷变小,耐久性优良。
另外,在将球面轴承184安装于球面轴182上时,由于球面 轴承184为半球形,因此,具有可以使该球面轴承184从开放端 部188进行嵌合、可容易地装卸的优点。
施力部件178具有对接收缘146向保持面134侧施力的功 能,且包括支承轴192以及弹簧194。
支承轴192从盖板186向上方突出,贯穿硬币接收体145的 贯通孔195。
在挡板196与硬币接收体145上表面之间配置弹簧194,利 用弹簧194向盖板186推压硬币接收体145,其中,该挡板196 安装到支承轴192上端。
通常,硬币接收体145由盖板186上表面阻止转动,接收缘 146的前端保持在接近于保持面134的待机位置,当接收缘146 的一端上到上升斜面142以及硬币卡定体128上时,硬币接收体14 5以球面轴承部件17 6为支点倾斜,当接收缘14 6的大致全长 载置到硬币卡定体128的顶部上时,硬币接收体145以球面轴承 部件176为支点朝上倾斜,当接收缘146越过石更币卡定体128 时,被盖板186阻止转动而位于上述待机位置。
另外,盖板186与存储斗102 —体地形成,并且与转盘106 平行地形成。
接着,参照图4说明硬币C的弹出部件114。
硬币C的弹出部件114具有将被导向接收体145而脱离转 盘106领域的硬币C沿规定方向弹出的功能。
弹出部件114包括弹出辊202、摆动杆204及弹簧208, 该摆动杆204支承弹出辊202,该弹簧208作为对弹出辊202弹 性施力使其接近接收部件112的施力部件206。
弹出辊202安装于从安装底座104背面侧向表侧贯穿的轴 212的顶端。
轴212固定于摆动杆204上,该摆动杆204自由转动地安装 于向安装底座104背面突出的固定轴214上。
利用 一端卡定到突部207上的弹簧208对摆动杆204向图4 中逆时针方向施力,使摆动杆204卡定到由弹性体形成的止挡 件215 (参照图5)上而保持在待机位置。
通路216入口侧方突出,该硬币通路216^皮划定在安装底座104 上表面和盖板186之间,通常,弹出辊202保持在硬币接收体 145与转盘106的周缘侧端部218之间的距离小于直径最小硬 币SC的直径的待机位置(图4的位置)。
由此,在被导引到接收缘146的硬币C与周缘侧端部218相 抵接时,向上推弹出辊202,在直径部刚刚通过上述部件之间 之后,利用施加到弹出辊202上的弹簧208的力弹出硬币C。接着,参照图4说明硬币C的检测部件116,
台匕 f]匕
在本实施例中,在弹出部件114下游的石更币通^各216中配置 斗企测部件116。
检测部件116可以使用光电式、;兹式等,在本实施例中, 使用具有夹着硬币通路216而相对配置的投光器和受光器的穿 透型光电传感器。
石更币通^各216的前端为石更币的支出口 222。
接着,参照图4、 10~12,说明本发明的硬币C的落下部件
118。
落下部件118具有下述功能为了避免重叠着的硬币C到达 接收部件112,使载置于与保持面134面接触而被保持的硬币C 上的硬币C落下。
落下部件118位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上方,并且与转盘 106的周缘相对地配置。
如图ll所示,落下部件118相对于转盘106位于相当于时钟 的大概2点的位置,构成为接近转盘106的保持面134,并且可
在平行的平面内进退。
具体地说,截面倒立槽形的落下杆224可摆动地支承于固 定在安装底座104上的枢轴255、即第2固定轴226上,可在接 近于转盘106的保持面134的位置处往复移动,利用配置在其与 从安装底座104突出的弹簧座104R之间的、作为施力部件234 的弹簧2 3 6而受到逆时针方向的转矩,将 一 体形成的突部2 3 8 卡定到固定于安装底座104上的止挡件240上,从而将落下杆 224保持在待机位置SP。
优选在止挡件240外周配置弹性体,防止与突部238相抵接时产生反弹和撞击音。
如图ll所示,在待机位置SP,落下杆224配置为其顶端
224T最接近支承架136,该位置比假设使用的最大硬币LC的直 径更接近支承架136。
换言之,虽然被支承架136支承的最大硬币LC的周缘与落 下杆224相接触,但被支承架136支承的最小硬币SC的周缘不 与落下杆224相接触。
在落下杆224在支承架136侧的接触缘228位于转盘106的 外切位置时,形成为以转盘106轴心为中心的弧状,其厚度至 少具有超过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最大厚度硬币C的厚度。
但是,在存储的硬币C的数量较多时,成团地到达落下杆 224,因此,如实施例所示,优选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平行地、 以规定量、例如硬币厚度的2 0倍左右延长为檐状地做成落下板 230。
当硬币C重叠到达落下杆224时,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 的硬币C以及载置于该硬币C上的硬币C的周面与落下杆224相抵接。
动而落下。
但是,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且由支承架136支承周面 的硬币C被支承架136支承而不落下。
仅保持一枚硬币C。
当直径最小的硬币SC由于离心力不接触支承架136而到 达落下杆224时,利用落下杆224而向支承架136相对移动。
此时,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支承在支承架136 上,而重叠着的硬币C不被支承架136支承,因此,被引导至中央突起132后落下到存储斗102内。
落下杆224的凹槽224G扣在转盘106的周缘上。
接着,参照图ll以及图12说明用于落下部件118的回避移
动部件250。
回避移动部件250具有避免落下部件118与石更币卡定体128 沖撞的功能。
回避移动部件2 5 0包括形成在转盘10 6背面的凸轮2 5 2以 及与落下杆224—体形成的凸轮随动件254。
轮随动件254为槽形落下杆224的位于转盘106背面侧 的杆的下端,与接触缘228形成为相同形状。
与凸轮随动件254连续地形成有反向的反转凸轮随动件
256。
反向凸轮随动件256形成为与接触缘228相同的弧状,且与 凸轮252相对。
接着,说明凸轮252。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凸轮252为周面凸轮,其包括与 硬币卡定体128相对的部位相当于转盘106直径的排出部257、 位于排出部257之间的待机部258、将排出部257和待机部258
当落下杆224位于待机位置SP时,凸轮随动件254与待机 部258相对,不接触待机部258。
凸轮2 5 2由于转盘10 6的转动而 一 体转动,借助凸轮随动件 254使落下杆224与硬币卡定体128的位置相关联地摆动。
具体地说,当硬币卡定体128接近时,倾斜部260A与凸轮 随动件254相抵接,因此,凸轮随动件254向转盘106的周向转 动。
另外,凸轮随动件254与排出部257相抵接,落下杆224与凸轮随动件254—体转动,向转盘106的周向移动。
由此,可以防止落下杆224与硬币卡定体128沖撞,提高硬 币卡定体128的耐久性。
当排出部2 5 7通过时,反转凸轮随动件2 5 6与倾斜部2 6 0 B 相接触,因此,利用弹簧236使落下杆224朝转盘106中心转动, 在途中卡定到止挡件240上,保持在待机位置SP。
当转盘106反转时,与上述相反,反转凸轮随动件256利用 斜面260B上升后,与排出部257相抵接,因此,落下杆224不 与硬币卡定体128相抵接。
接着,参照图3、图5 图7说明硬币C的限制部件120。
硬币C的量的功能。
限制部件120为位于转盘106的正前方的限制板244,是通 过在形成于存储斗102的侧壁上端部的圆形孔中插入在上端部 侧面形成的安装轴(未图示)而可自由摆动地被安装
通常,限制板224的侧缘部下表面卡定于从存储斗102内面 突出的止挡件245上,在以下的待机位置静止。
限制板244上方的大约2/3的上方部分244A与转盘106平 行地配置,下端部分成面向转盘106的转动方向上游的上游部 分244U和下游部分244D。
上游部分244U的下端构成朝向转盘106倾斜的倾斜导向 面262。
将下游部分244D下端和保持面134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直 径最小的硬币直径的大约1倍。
由此,大幅度限制了硬币C相对于转盘106流下的数量,利 用硬币卡定体128可靠地进行硬币C的卡定,该转盘106与限制 部件120相对。下游部分244D的下端相对于上侧部分244A弯曲,形成为 以与水平线大约7 0度的角度倾斜。
由此,较多的硬币C相对于转盘106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位置 部分流下,硬币C容易卡定到硬币卡定体128上。
106之间,硬币C容易卡定到硬币卡定体128上的数量受到限制。
接着,参照图13 图17,说明本实施例的硬币料斗100的作用。
直径2 0毫米以上且3 0毫米以下的硬币C混合存在于存储斗 102中且以散装状态被存储。
转盘106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搅拌转盘106前方的硬 币C,使其卡定到硬币卡定体128上。
卡定到硬币卡定体128上的硬币C的下表面与保持面134 进行面接触,当位于转盘106中心的下方位置时,有由于自重 而向转盘106周缘方向移动的倾向,因此,被导向外装部102C 的周面且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移动。
当硬币C位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上位时,硬币C由于自重 向支承架136侧滚动并由支承架136支承下侧周面,并且利用推 动缘138推压使其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当硬币C重叠着时,上侧的硬币C不被比最薄硬币厚度低的 支承架136支承,因此,该上侧硬币C向存储斗102落下,在硬 币卡定体128之间,在保持面134上以面接触状态仅保持一枚硬 币C (参照图13)。
当转盘106进一步转动时,硬币C到达落下部件118。
落下杆224的接触缘228与直径最大的硬币LC的外周缘相 接触,将硬币C推压到支承架136侧,该直径最大的硬币LC与支承架136以及推动缘138相抵接(参照图14 )。
由此,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由支承架136支
承,但载置于该硬币C上表面的硬币C没有任何支承,因此,向
存储斗102内落下(参照图17 ( B))。
另外,直径小的硬币SC由于离心力不被支承架136支承而
到达落下杆224时(参照图14),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
币C以及在载置于该硬币C上表面的硬币C皮落下杆224的接触
缘228推压,向支持架136侧移动。
下侧的硬币C被支承架136支承,但上侧的硬币C由于不被
支承而与上述相同地向存储斗102内落下。
因此,只向硬币接收部件112供给一枚硬币C。 另外,凸轮252与转盘106的转动一体地转动(参照图13 (B))。
由此,当硬币卡定体128接近于落下杆224时,硬币C被凸 轮随动件254的斜面260A推上去,向转盘106的周向转动(参 照图14 ( B))。
币C被推向转盘106的周缘稍外侧(参照图15 ( B))。
因此,利用弹簧236的弹力向斜面260B推压落下杆224,因此, 落下杆224也一体移动并向相同方向转动。
在其转动中途,突起238卡定到止挡件240上,保持在待机 位置SP (参照图13 ( A))。
当由硬币卡定体128推动的硬币C的前端与硬币接收体 145的接收缘146相接触时,即使在保持着直径最小的硬币SC 时,推动缘138与接收缘146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度也为锐角(参 照图18Aa)。因此,直径最小的硬币SC被推动缘138推压而沿接收缘
146移动、向转盘106的周向移动。
当直径最小的硬币SC接近于端部218时,直径最小的硬币 SC上端与弹出辊202相接触并将其推上去(参照图18Ba)。
当直径最小的硬币S C与端部218的顶部相接触时,由于弹 出辊202位于与直径最小的硬币SC的直径部相对的正前方,因 此,直径最小的硬币C还未被弹出。
此时,硬币接收部件112的在支承架13 6侧的端部稍微上到 上升斜面142上一些,接收缘146相对于保持面134稍稍开始倾 斜(参照图18Bb)。
但是,由于周缘侧端部218远离端部,因此,实际保持相 同位置。
当转盘106进一步转动时,最小硬币SC的直径部通过端部 218与弹出辊202之间,因此,弹出辊202利用弹簧208的弹力 向硬币通路216弹出该硬币SC (参照图18Ca)。
被弹出的硬币SC从支出口 222向规定位置支出。
当接收缘146上到上升斜面142上时(参照图18Cb),接收 缘146与硬币卡定体128的顶部相对,且以锐角与其相抵接(参 照图18Ca),因此,利用转盘106的进一步转动越过硬币卡定 体128的顶部147。
接收缘146越过硬币卡定体128的顶部147之后,与下降斜 面149相抵接。
接收缘146沿着下降斜面149接近保持面134,在下游侧缘 144处,接收缘146的全长同时接近保持面134。
由此,即使硬币C斜靠在下降斜面149上时,由于接收缘 146位于硬币C的下侧,因此,也会将硬币C推上去使其向存储 斗102内落下。因此,硬币C不会被夹在硬币接收部件112与转盘106之间。
件116输出检测信号。
检测信号使用于支出的硬币C的计数等。
即使为直径大的硬币,上述作用也相同。
若检测到转盘106没有按规定时间转动时,利用电动机152 驱动转盘106,因此转盘106进行反转。
当转盘106反转时,在落下杆224与硬币卡定体128相接触 之前,反转凸轮随动件2 5 6与斜面2 6 0 B相接触并被推上去之 后,与排出部257相接触。
由此,落下杆224也同样地移动,因此,不会与硬币卡定 体128相接触,可以使转盘106反转。
实施例2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硬币料斗的除去了限制板的与图 4相同的剖碎见图。
图20为图19中I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除去了存储斗的状态的转盘等的
立体图。
图22 ( A )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转盘以及落下部件的放大主 视图,(B)为沿着(A)中J一J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弹出部件以及转动检测部件的后视图。
图24为从下侧看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杆的立体图。 图25 2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部件的工作说明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落下部件的作用说明图,(B)为 沿着(A)中K一K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部件的作用说明图,(ii )为 沿着(i )中L一L线剖切的剖视图。
与实施例l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符号,对不同的结构进行 说明。
硬币卡定体128的推动缘138距离保持面134的高度优选 为低于最薄硬币C的厚度。
这是为了即使在使用最薄硬币C时,也只有与保持面134 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被推动缘138 (硬币卡定体128)推动。
换言之,这是为了不会两枚最薄硬币C重叠着一块被推动 缘138推动。
但是,推动缘138的高度也可以高于最薄硬币的厚度。 其原因在于,由于支承架136低于最薄硬币的厚度,因此,
载置于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上的硬币C不被支承架138支承而向保持槽102内落下。
另外,由于推动缘138与金属制硬币C相接触,因此需要具
有耐久性。
因此,在由树脂成形转盘106时,优选将海星形金属板嵌 入转盘106而成型,使金属部露出推动缘138。
接着,参照图19、 21、 23以及2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 硬币C的落下部件118。
落下部件118具有为了避免在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 硬币C上重叠的硬币C到达接收部件112,而使重叠的硬币C向 存储斗102内落下的功能。
落下部件118位于接收部件112的上游,且位于转盘106的 转动轴线上方,并且与转盘106的周缘相对地配置。
如图22所示,落下部件118相对于转盘106位于相当于时钟 大约2点的位置,构成为转盘106的保持面134接近且可在平行的平面内进退。
具体地讲,如图22(B)所示,截面倒立槽形的落下杆224 可摆动地支承于固定在安装底座104上的枢轴223、即第2固定 轴226上,可在接近转盘106的保持面134的位置处往复移动,
为施力部件2 3 4的弹簧2 3 6承受逆时针方向的转矩,将 一 体形成 的突部238卡定到固定在安装底座104上的止挡件240上,从 而,将落下杆224保持在待机位置SP。
优选在止挡件240外周配置弹性体,防止在与突部238相抵 接时产生反弹以及撞击音。
落下杆224形成有第l周面推动部224A和第2周面推动部 224B。
如图22(B)所示,在落下杆224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 面中,由背面壁225R、表面壁225F、以及连接背面壁225R与 表面壁225F的转盘周面侧的周面壁225T形成有隧道槽225G, 其中,该背面壁225R位于转盘106的背面侧,该表面壁225F 位于与保持面13 4侧隔开比最薄硬币厚度薄的间隔的位置。
转盘106的保持面134部的周缘可以向隧道槽225G前进。
当转盘106的周缘位于隧道槽225G中时,第l周面推动部 224A以及第2周面推动部224B与保持面134相对。
换言之,第l周面推动部224A以及第2周面推动部224B位 于保持面134的上方。
表面壁225F在支承架136侧的端缘、即第l周面推动部 224A位于大致与转盘106外切的位置时,形成为以转盘106的 轴心为中心的弧状。
第l周面推动部224A平行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地、以相 当于大约2枚最薄硬币的厚度量的长度向保持面134上方延伸。在落下杆224的顶端部,第2周面推动部224B比第l周面推 动部224A更加远离保持面134,并且平行于转盘106的转动轴 线地、以第l周面推动部224A的大约5倍的长度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连接壁225C将第2周面推动部224B与 第l周面推动部224A连结起来。
由于第2周面推动部224B比第l周面推动部224A更接近支 承架136,因此,即使第1周面推动部224A被硬币推向转盘106 的周缘附近时,第2周面推动部224B也在保持面134的上方与 保持面134相对。
为了使硬币顺利地落下到存储斗102内,第2周面推动部 224B利用圆弧缘225P与第l周面推动部224A连接。
落下杆224的比圆弧缘225P靠第2固定轴226侧的部分形 成为第l周面推动部224A的扩张面225E。
换言之,第2周面推动部224B从扩张面225E向下突出为三 角锥状。
如图ll所示,在待机位置SP,落下杆224配置为其第l周 面推动部224A最接近支承架136,该位置为比假设使用的最大 硬币L C直径更接近支承架13 6的位置。
换言之,虽然由支承架136支承的最大硬币LC的周缘与第 1周面推动部2 2 4A相接触,但由支承架13 6支承的最小硬币S C 的周缘不与第l周面推动部224A相接触。
另外, 一面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可以通过第2 周面推动部224B的下方,与转盘106—起被移送。
当最大直径硬币LC被支承架136支承时,第l周面推动部 224A弹性地与硬币C的周面相接触并向支承架136推压该硬币 LC。
当硬币C呈团状地重叠地到达落下杆224时,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最下方硬币C上方的硬币C由第2周面推动部
224B、详细地说由圆弧缘225P向转盘106的中心侧推压,使其 向存储斗102内落下。
但是,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且周面由支承架136支承 的最下方硬币C由支承架136支承而不落下。
因此,在硬币卡定体128之间的保持面134上以面接触状态 仅保持一枚硬币C。
直径最小的硬币SC由于离心力不接触支承架136而到达 落下杆224时,利用第l周面推动部224A向支岸义架136相对移 动。
此时,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由支承架136支 承,重叠的硬币C不受支承架136支承,因此,被导向中央突起 132而落到存储斗102内。
接着,参照图22 ( B )以及图12,说明用于落下部件118 的回避移动部件250。
回避移动部件250具有避免落下部件118、具体地说第l周 面推动部224A与硬币卡定体128相冲撞的功能。
回避移动部件250包括形成于转盘106背面的凸轮、具体地 说是周面凸轮252以及凸轮随动件254,该凸轮随动件254是从 落下杆224的背面壁225R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平行地向背面 侧突出规定量而 一体形成的。
接着,说明周面凸轮252。
如图12所示,凸轮252为周面凸轮,其包括与硬币卡定 体128相对的部位相当于转盘128的直径的排出部257、位于排 出部257之间的待机部258、以及将排出部257和待机部258之 间连接起来的作为斜面部2 5 9的倾斜部2 6 0A以及2 6 0 B 。
当落下杆224位于待机位置SP时,凸轮随动件254与待机部258相对,不与4寺才几部258相接触。
凸轮252利用转盘106的转动而一体转动,借助凸轮随动件 254使落下杆224与硬币卡定体128的位置有关联而摆动。
具体地说,若硬币卡定体128接近,则倾斜部260A与凸轮 随动件256相抵接,因此,凸轮随动件254以向转盘106的周向 移动的方式转动。
另外,凸轮随动件254与排出部257相抵接,落下杆224与 其一体地转动,向转盘106的周向移动。
由此,可以防止第l周面推动部224A与硬币卡定体128相 冲撞,可以谋求提高硬币卡定体128的耐久性。
当排出部257通过时,反转凸轮随动件256与倾斜部260B 相接触,因此,利用弹簧236使落下杆224向转盘106的中心转 动,在中途卡定到止挡件240上,将其保持在待机位置SP。
当转盘106反转时,与上述相反,反转凸轮随动件256被斜 面260B推上去之后与排出部257相抵接,因此,第l周面推动 部224A不与硬币卡定体128相抵接。
接着,参照图23,说明转盘106的转动检测部件119。
转动检测部件119具有检测转盘10 6转动的功能。
转动检测部件119包括作用片272、传感器274以及判断电 路276。
作用片272从落下杆224的背面壁225R开始贯穿安装底座 10 4的长孑L 2 7 8 ,向安装底座10 4的背面侧延伸。
传感器274具有检测有无作用片272的功能,并借助托架 282固定于安装底座104的背面。
传感器274为例如穿透型光电传感器,当作用片272隔断来 自投光部的投射光时,传感器274输出检测信号,当受光部接 受到投射光时输出非检测信号。
36判断电路276在由电动机152供电且不能以规定的规则性 输出检测信号以及非检测信号时,输出异常信号。
例如,6秒以上从检测信号向非检测信号或从非检测信号 向检测信号的信号没有变化时,判断电路2 7 6输出异常信号。
当输出异常信号时,接收了来自判断电路276的异常信号 的控制部件(未图示)停止向电动机152供电,防止电动机152 过热。
接着,参照图25~图29说明本实施例的硬币料斗100的作用。
直径20毫米以上且30毫米以下的硬币混在存储斗102内, 或者上述范围内的一种硬币C以散装状态得以存储。
通过转盘106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搅拌转盘106前方 的硬币C,使该硬币C卡定到硬币卡定体128上。
卡定到硬币卡定体128上的硬币C的下表面与保持面134 进行面接触,当硬币C位于转盘106中心的下方位置时,有由于 自重而向转盘106周缘方向移动的倾向,因此,硬币C一边被导 向外装部102C的周面一边沿图4的顺时针方向移动。
当硬币C位于转盘106的转动轴线的上位时,由于自重向支 承架136侧滚动并由支承架136支承下侧周面,并且由推动缘 138推压使其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当硬币C重叠时,上侧硬币C不受厚度小于最薄硬币厚度的 支承架136支承,因此,落下到存储斗102内,在硬币卡定体128 之间,在保持面134上以面接触状态仅保持一枚硬币C (参照图 25 ( A))。
由此,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由支承架136支 承,但载置于其上表面的硬币C由于没有任何支承,因此,落 下到存储斗102内(参照图25(A))。当尺寸相同的两枚硬币C重叠到达落下杆224时,上述硬币 C可两枚重叠着通过第2周面推动部224B的下方,但与上述相 同,上侧硬币C由于未受到支承架136支承,因此,落下到存储 斗102内(图29)。
当转盘106进一步转动时,硬币C到达落下部件118。
落下杆224的第l周面推动部224A与抵接于支承架136以 及推动缘13 8的直径最大的硬币L C外周缘接触,使落下杆2 2 4 以第2固定轴226为轴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结果石更币C^皮推压到 支承架136侧(参照图26(A))。
另外,当小直径硬币SC由于离心力不被支承架136支承而 到达落下杆224时(参照图26),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小 直径硬币SC以及载置于其上方的小直径硬币SC由落下杆224 的第l周面推动部224A推压,向支承架136侧移动。
下侧硬币C由支承架136支承,但上侧硬币C由于不被支承 而与上述相同地落下到存储斗102内。
另外,当与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的硬币C以及重叠在其上 方的多个硬币C呈团状同时移动时,利用第2周面推动部224B 阻止重叠的硬币C移动,使该重叠的硬币C落下到中央突起132 侧的存储斗102内。
特别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2周面推动部224B为平缓弯曲 的圆弧缘225P,因此,重叠的硬币C顺利地向中央突起132侧 改变移动方向而落下到存储斗102内。
因此,仅向硬币接收部件112供给一枚硬币C。
另一方面,凸轮252与转盘106—体地转动,当硬币卡定体 128接近落下杆224时,凸轮随动件254被斜面260B推上去,使 落下杆224向转盘106的周向转动(参照图26 ( B))。
接着,凸轮随动件254与凸轮252的排出部257相接触,第l周面推动部224A被推向转盘106周缘的稍外侧(参照图27 (B))。
当转盘106进一步转动时,凸轮252的斜面260A与凸轮随 动件254相对,因此,利用弹簧236的弹力向斜面260A推压落 下杆224,因此, -使落下杆224也一体移动,向相同方向转动。
在该转动中途,突起238卡定到止挡件240上,保持在待机 位置SP (参照图26 ( A))。
当通过落下部件118、且由硬币卡定体128推动的硬币C的 前端与硬币接收体14 5的接收缘14 6相接触时,即使在保持直径 最小的硬币SC时,推动缘138与接收缘146的延长线所构成的 角度也为锐角(参照图29Ai )。
因此,直径最小的硬币SC由推动缘138推压沿着接收缘 146移动,向转盘106的周向移动。
当直径最小的硬币SC接近端部218时,直径最小的硬币SC 上端与弹出辊202相接触并将其推上去(参照图29Bi )。
当直径最小的硬币SC与端部218顶端相接触时,弹出辊 2 0 2位于与直径最小的硬币S C的直径部相对的正前方,因此, 直径最小的硬币C还未被弹出。
此时,硬币接收部件112在支承架136侧的端部稍稍上到上 升斜面142上,接收缘146相对于保持面134稍稍开始倾斜(参 照图29B口 )。
但是,由于周缘侧端部218远离端部,因此,实际保持相 同4立置。
当转盘10 6进 一 步转动时,最小硬币S C的直径部通过端部 218和弹出辊202之间,因此,弹出辊202利用弹簧208的弹力 向硬币通路216弹出该硬币SC (参照图29C i )。
弹出的硬币SC从支出口 222向规定位置支出。当接收缘146上到上升斜面142上时(参照图29Cii ),接 收缘146与硬币卡定体128的顶部相对且以锐角与其连接(参照 图29Ci ),因此,通过转盘106的进一步转动,越过硬币卡定 体128的顶部147。
接收^彖146越过石更币卡定体128的顶部147之后,与下降斜 面149相4氐4妻。
接收缘14 6沿着下降斜面14 9接近保持面13 4 ,在下游侧缘 144处,接收缘146的全长同时接近保持面134。
由此,即使当硬币C斜靠在下降斜面149上时,由于接收缘 146位于硬币C的下侧,因此,也会将硬币C推上去使其落下到 存储斗102内。
因此,硬币C不会被夹在硬币接收部件112和转盘106之间。
件116输出检测信号。
检测信号用于支出的硬币C的计数等。
即使为直径大的硬币,上述作用也相同。
若检测到转盘10 6未按规定时间转动时,电动机15 2通过未 图示的控制回路驱动转盘106,因此使转盘106反转。
当转盘106反转时,在落下杆224与硬币卡定体128相接触 之前,反转凸轮随动件256与斜面260B接触并被推上去之后与 排出部257接触。
由此,落下杆224也同样地移动,因此,落下杆224不会与 硬币卡定体128相抵接,可以使转盘106反转。
接着,说明转动检测部件119的作用。
当转盘106正转时,如上所述,落下杆224通过凸轮252的 排出部2 5 7以规定周期摆动。具体地说,当待机部258和凸轮随动件254相对时,由于作 用片272隔断传感器274的投射光,因此,输出检测信号。
当凸轮随动件254与排出部257相对时,落下杆224向图24 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作用片272不隔断传感器的投射 光,传感器274输出非检测信号。
因此,当转盘106正转时,传感器以规定周期输出检测信 号以及非检测信号。
另外,当转盘106反转时,传感器同样以规定周期输出检 测信号以及非检测信号。
当转盘106不转动时,或者以极低速度转动时,传感器不 会以规定周期输出检测信号以及非检测信号。
例如,当6秒以上没有从"检测信号"向"非检测信号" 或从"非检测信号"向"检测信号"变化时,判断转盘106的 转动为异常,输出异常信号。
通过该异常信号,停止对电动机152进行供电。
权利要求
1.一种硬币料斗,利用以规定角度朝上倾斜的转盘(106)、围绕上述转盘的至少下侧外周的外装部(102C)、与上述外装部连接且以散装状态存储硬币的存储斗(102)、位于上述转盘上表面中央且以大约1枚硬币厚度突出的圆形支承架(136)、以及硬币卡定体(128)使硬币与上述硬币卡定体之间的上述转盘上表面的保持面(134)进行面接触并且一枚枚地接收硬币,并且用上述支承架支承硬币周缘使其向一个方向移动,在该移动中途,利用从上述支承架附近向上述转盘周向延伸的硬币接收部件(112)接收来自上述硬币卡定体的硬币,其中,该硬币卡定体(128)在上述转盘的上表面、从上述支承架一侧向周向以等间隔呈放射状延伸且延伸至上述转盘的周缘;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硬币接收部件的上游、上述转盘中心的上方设置对硬币朝上述支承架施力且进行避免与上述硬币卡定体冲撞的回避移动的落下部件(11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述落 下部件包括第l周面推动部(224A)和第2周面推动部(224B), 该第1周面推动部可与上述转盘上表面之间隔开比最厚硬币厚 度更大的间隙地平行于上述上表面地移动,该第l周面推动部 进行避免与上述硬币卡定体冲撞的回避移动,该第2周面推动 部可与上述上表面之间隔开下述间隔地平行于上述上表面地移 动,该间隔为比上述第1周面推动部与上述上表面之间的间隔 大于最厚硬币厚度的量的间隔,并且,即使在上述第l周面推 动部由于上述退避动作而不与上述上表面相对时,该第2周面 推动部也继续位于与上述上表面相对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述第 1周面推动部与第2周面推动部一体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 述落下部件利用形成于上述转盘上的凸轮(252 )进行回避移 动以避免该落下部件与上述硬币卡定体相4氐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述凸 轮为配置在上述转盘背面侧的周面凸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述凸 轮的与上述硬币卡定体相对的部位位于最远离转动中心的顶部(257 ),上述顶部两侧由以大致相同角度倾^f的杀牛面部(259) 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 在于,上述落下部件以配置在转盘周缘外方的枢轴(226 )为 支点可转动地一皮支承的杆(224 ) —体形成,且具有相对于上 述转盘的上表面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体(230 )。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 述第2周面推动部具有与支承于转盘上的金属币的周缘相抵接 的弧状缘(225P)。
9. 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 在于,设置了用于检测上述第1周面推动部的移动的检测部件(11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硬币料斗,可无障碍地支出直径不同的硬币。利用以规定角度朝上倾斜的转盘、围绕转盘的至少下侧外周的外装部、与外装部连接且以散装状态存储硬币的存储斗、位于转盘上表面中央且以大约1枚硬币厚度突出的圆形支承架、以及硬币卡定体使硬币与硬币卡定体之间的转盘上表面的保持面进行面接触且一枚枚地接收硬币,且用支承架支承硬币周缘使其向一个方向移动,在该移动中途,利用从支承架附近向转盘周向延伸的硬币接收部件接收来自硬币卡定体的硬币,该硬币卡定体在转盘上表面、从支承架侧向周向以等间隔放射状延伸至转盘的周缘;在硬币接收部件上游、转盘中心的上方设置对硬币朝支承架施力且进行避免与硬币卡定体冲撞的回避移动的落下部件。
文档编号G07D1/00GK101315713SQ20081009830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8日
发明者榎本稔 申请人:旭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