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型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043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型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警示装置,尤其涉以及一种结合警示灯光与警示声响机能在一体
的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交通顺序,并因应交通意外事故状况, 一般交通指挥人员通常会握持一指挥
棒来指挥交通,交通指挥人员也会口含哨子,吹出不同长、短的哨音,以指示行进或停止,所
述指挥棒通常为筒型结构,且能够发出警示灯光,可以方便夜间或视线不佳时,得以明确指
引出正确方向,引导驾驶人行进路线。惟其缺点在于,口含哨子相当费力,在长时间使用的
情况下,会因为交通指挥人员疲累,导致声音变小,影响指挥的效果,且长时间口含又使得
口水容易渗入哨子内,形成使用上的困扰,并衍生卫生问题,特别是面对污浊与寒冷空气
时,交通指挥人员更因无法戴口罩而损害身体健康,殊不理想,亟需加以改善。 此外,现有的交通工具上,也配备有上述可发出警示灯光的筒型结构,例如军、警
以及工程用车辆...等等的警示灯,且现有的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上,也配备有上述可发
出警示灯光的筒型结构,例如锡炉、射出成型机、老化炉...等等的警示灯;然而,上述车
辆、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上的筒型结构,仅能发出警示灯光,而未具有同步发出警示声响的
能力,因此必须另外对车辆、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加装可同步发出警示声响的发声装置,造
成配置以及使用上较为不便的问题,且徒增配置上的成本,同需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型警示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产生闪烁的警示灯光以及不同长短的警示声响、哨音的筒型装置,以便应用于指挥棒上,并可应用于车辆、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的警示灯上,进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能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型警示装置,包含[0006] —透明筒体; —微型扬声器,设在所述筒体内部,以间隔所述筒体内部形成一上层共鸣室以及一下层腔室; —上盖,设在所述筒体顶端,并封闭所述共鸣室顶部,且所述上盖表面具复数通孔; —呈杯状的振动板,设在所述共鸣室内,并迫紧在所述上盖与所述扬声器之间,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响经由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共鸣室产生共鸣,并通过复数通孔传播至外界;以及 —发光器,设在所述腔室内,通过所述筒体照射外界。其中, 所述筒体底端具一握部,而构成一指挥棒;或者,所述筒体底端也可衔接一固定用杆件,以配置在车辆、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上。[0012] 据此,以达到上述可产生闪烁的警示灯光以及不同长短的警示声响、哨音的目的,并可应用于指挥棒上,也可应用于车辆、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的警示灯上,进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包含 所述筒体包含复数透明套管,所述套管顶端外壁具一外环槽,且所述套管底端内壁具一内环槽,各套管之间凭借所述内环槽与所述外环槽相互套置,而使复数套管结合成所述筒体。 所述套管内壁环状贴附一可透光的彩色薄片,如此,即可任意搭配各套管的颜色;
所述彩色薄片一上端边夹持在所述套管顶部与另一套管的内环槽之间,且所述彩色薄片一
下端边夹持在所述套管的内环槽与又一套管顶部之间,以利于固定所述彩色薄片。 所述微型扬声器可为一压电激发器(Piezoelectric Exciter)、 一压电喇叭
(Piezoelectric Loudspeaker)或一压电蜂鸣器(Piezoelectric Buzzer),而具有轻薄以
及低耗电等优点。 所述振动板具一朝上方开放的杯口 ,且所述杯口四周具一环肋,所述共鸣室顶端内壁具一环状梯面,所述上盖周边嵌组在所述梯面内,所述振动板的环肋夹持在所述上盖周边与所述梯面之间,以防止水经由所述上盖周边渗入所述共鸣室内。 所述环肋外围更加能够增设一环状边框,且所述梯面上具一环沟,所述边框嵌设
在所述环沟内,以更进一步提升所述上盖周边与所述梯面之间的防水能力。 所述发光器包含一条状基板,以及设在所述基板表面的复数发光二极管,且所述
基板接受供电以启动复数发光二极管(LED)。 所述筒体底端内部容置所述扬声器以及所述发光器的一驱动电路板,以及一供电
器,所述驱动电路板接受所述供电器供应电力。 所述筒体底端具一握部。 所述筒体底端衔接一 固定用杆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合警示灯光与声响在一体,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0025] 图2是图1的扬声器与振动板的局部放大图;[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板另一实施形态的剖示图;[0027] 图4是图1的套管与发光器的局部放大图;[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筒体;ll-共鸣室;111-梯面;112-环沟;12-腔室;13、14、15-套管;132、142-内环槽;141、151-外环槽;2-扬声器;3-上盖;31-通孔;32_周边;4-振动板;41-杯口 ;42-环肋;43-边框;5_发光器;51、51a-基板;52-发光二极管;
53a-窗口 ;61、62、63-彩色薄片;621-上端边;622-下端边;7-电路板;71、72-导线;73-控制开关;8、8a-供电器;91-握部;911-弧曲表面;912-充电孔;913-吊环;92-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观图l所示,揭示出本新型第一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并配合图2以及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筒型警示装置,包含一透明的条状筒体10、一微型扬声器2、一圆形上盖3、一振动板4以及一发光器5 ;所述扬声器2设在所述筒体10靠近顶端的内部,以间隔所述筒体10内部形成一上层共鸣室11以及一下层腔室12 ;所述上盖3设在所述筒体10顶端,并封闭所述共鸣室11顶部,且所述上盖3表面开设有复数通孔31,而与所述共鸣室11相通;所述振动板4呈杯状,而具有一朝上方开放的杯口 41,且所述振动板4设在所述共鸣室11内,并迫紧在所述上盖3与所述扬声器2之间;所述发光器5设在所述腔室12内。[0031]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上,本实用新型也包括 所述筒体10包含复数透明套管13、 14、 15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各套管13、 14、15顶端外壁各自设有一外环槽141、151,且各套管13、14、15底端内壁各自设有一内环槽132、142,所述套管14的外环槽141接受另一套管13的内环槽132套置,且所述套管14的内环槽142套设在又一套管15的外环槽151上;如此,各套管13、14、15之间凭借所述内环槽132、 142与所述外环槽141、 151相互套置,而使复数套管13、 14、 15结合成所述筒体10。[0033] 所述套管13、14、15内壁面上环状贴附一可透光的彩色薄片61、62、63(如图1以及图4所示),所述彩色薄片61、62、63在本实施上可为彩色萤光纸,且各彩色薄片61、62、63的颜色可任意调配,如此即可任意搭配各套管13、14、15的颜色,据以发出理想的警示灯光;所述彩色薄片62 —上端边621夹持在所述套管14顶部与另一套管13的内环槽132之间,且所述彩色薄片62 —下端边622夹持在所述套管14的内环槽142与又一套管15顶部之间,以利于固定所述彩色薄片62。 所述微型扬声器2可为一压电激发器、一压电喇叭或一压电蜂鸣器(如图1以及图2所示),而具有轻薄以及低耗电等优点。 所述振动板4的杯口 41四周延制形成有一环肋42(如图2所示),所述共鸣室11顶端内壁面上开设有一环状梯面111,所述上盖3的周边32嵌组在所述梯面111内,且所述振动板4的环肋42夹持在所述上盖3的周边32与所述梯面111之间,以防止水经由所述上盖3的周边32渗入所述共鸣室11内。 所述环肋42外围也能够再增设一环状边框43(如图3所示),且所述梯面111上开设一环沟112,所述边框43嵌设在所述环沟112内,以更进一步提升所述上盖3的周边32与所述梯面111之间的防水能力。 所述发光器5包含一条状电路基板51 (如图1以及图4所示),以及设在所述基板51表面的复数发光二极管52,且所述基板51接受供电以启动复数发光二极管52。或者,所述基板51a表面也可开设复数窗口 53a(如图5所示),而与所述发光二极管52相对应,致使所述发光二极管52能通过所述窗口 53a发出光线,以照射筒体10四周。[0038] 所述筒体10底端内部容置所述扬声器2以及所述发光器5的一驱动电路板7(如图1所示),以及一供电器8,所述驱动电路板7包含所述扬声器2的音源IC、放大以及驱动电路,也包含所述发光器5的放大以及驱动电路,且所述驱动电路板7接受所述供电器8供应电力,而通过一导线71启动以及控制所述扬声器2,并能通过所述基板51启动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器5。 所述筒体10底端形成一握部91 (如图1所示),而构成一指挥棒,所述供电器8在本实施上可为一电池,所述电池可为非充电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且所述电路板7具一控制开关73,设在所述握部91表面,并凭借另一导线72连接所述电路板7,所述握部91外围可形成利于人手握持的弧曲表面911,且握部91底面可设一电池的充电孔912,以及一利用配带的吊环913。 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使用者可触动所述握部91表面的控制开关73(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启动以及控制所述扬声器2以及发光器5,所述扬声器2产生的哨音或其他警示声响会经由所述振动板4与所述共鸣室11产生共鸣,并通过复数通孔31传播至外界,且所述发光器5会通过所述透明筒体10照射外界(配合图4所示)。据此,本实用新型可产生闪烁的警示灯光以及不同长短的警示声响、哨音,并可应用于指挥棒上;如此,交通指挥人员可使用所述指挥棒发出警示灯光以及哨音,而不用再口含哨子,且能够带上口罩指挥交通,进而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5,揭示出本新型第二款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说明所述筒体IO底端也可衔接一固定用杆件92,且杆件92底端外壁面可开设螺纹,以螺组在车辆、加工设备或生产线上;或者,也可将所述杆件92直接配置在所述车辆、加工设备或生产线的定位用沟槽内,而形成所述车辆、加工设备或生产线上的一可发出灯光以及声响的警示装置,所述供电器8a在本实施上可为一交、直流电整流器,是与所述车辆、加工设备或生产线的电源相连接,以供应所述电路板7驱动所述扬声器2以及发光器5所需的电力,其余构件组成以及实施方式是等同于上述第一款实施例。 此外,所述筒体10也可直接配置在所述车辆、加工设备或生产线上,且所述电路板7也可直接接受所述车辆、加工设备或生产线供应电力。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透明筒体;一扬声器,设在所述筒体内部,以间隔所述筒体内部形成一上层共鸣室以及一下层腔室;一上盖,设在所述筒体顶端,并封闭所述共鸣室顶部,且所述上盖表面具复数通孔;一呈杯状的振动板,设在所述共鸣室内,并迫紧在所述上盖与所述扬声器之间,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响经由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共鸣室产生共鸣,并通过复数通孔传播至外界;以及一发光器,设在所述腔室内,通过所述筒体照射外界。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含复数透明套管,所述套管顶端外壁具一外环槽,且所述套管底端内壁具一内环槽,各套管之间凭借所述内环槽与所述外环槽相互套置,而使复数套管结合成所述筒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壁环状贴附一可透光的彩色薄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薄片一上端边夹持在所述套管顶部与另一套管的内环槽之间,所述彩色薄片一下端边夹持在所述套管的内环槽与又一套管顶部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具有一朝上方开放的杯口 ,且所述杯口四周具一环肋,所述共鸣室顶端内壁具一环状梯面,所述上盖周边嵌组在所述梯面内,所述振动板的环肋夹持在所述上盖周边与所述梯面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肋外围具有一环状边框,且所述梯面上具一环沟,所述边框嵌设在所述环沟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包含一条状基板,以及设在所述基板表面的复数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基板接受供电以启动复数发光二极管。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端内部容置所述扬声器以及所述发光器的一驱动电路板,以及一供电器,所述驱动电路板接受所述供电器供应电力。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端具一握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筒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端衔接一固定用杆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型警示装置,是在一透明筒体内部设一扬声器,以间隔筒体内部形成一上层共鸣室以及一下层腔室,所述筒体顶端设一上盖,以封闭共鸣室顶部,且上盖表面具复数通孔,所述共鸣室内设一呈杯状的振动板,迫紧在上盖与扬声器之间,所述腔室内壁环状贴附一可透光的彩色薄片,且腔室内设一发光器,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响经由振动板与共鸣室产生共鸣,并通过复数通孔传播至外界,所述发光器通过彩色薄片以及透明筒体照射外界;据此,结合警示灯光与声响在一体,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G08B7/06GK201477691SQ2009201636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吕垚村 申请人:音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