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87923阅读:来源:国知局
信号指示灯具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来做说明。请参照图1A至图1C,以及图2A至图2B。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图1B为图1A的实施例的彳目号指不灯具省略均光兀件的局部俯视不意图。图1C显不图1A的信号指示灯具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省略均光元件与光路转换元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省略均光元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60]图1A的信号指示灯具I包括电路基板10、发光模块11、框架12、光路转换元件13以及均光元件14。电路基板10例如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B)或是金属核心印刷电路板(Metal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MCPCB),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061]框架12具有呈现一预定图案的容置空间120。预定图案例如是人形、手掌形、圆形或者是其他任意形状。框架12设置于电路基板10上,用以定义出发光模块设置的范围。在图1A的实施例中,框架12所定义的预定图案为手掌形。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A。图2A的信号指示灯具的框架22所定义的预定图案为人形。
[0062]在图1A的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1包括多个分散设置在电路基板10上的发光元件110,且这些发光元件110是位于框架12的容置空间120内。另外,在图2A的实施例中,发光模块21同样包括多个分散设置在电路基板20上的发光元件210。请参照图1A及图2A,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0、210为高功率的LED灯。发光元件110、210可以利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ed technology, SMT)被组装于电路基板10、20上。通过电路基板10、20所布设的线路,这些发光元件110、210可电性连接到一控制单元(未图示)。通过前述的控制单元,可控制这些发光元件110、210的开关。
[0063]发光元件110、210可用来发出可见光。并且,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发光元件110、210可选择发出红、绿、黄、蓝、白等不同色光的LED灯。举例而言,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作为交通信号指示灯时,这些发光元件110、210可选择发出红光或绿光的LED灯。
[0064]另外,当这些发光元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时,是根据一预定图案而被配置于不同的位置。以图1A与图1B为例,该预定图案呈手掌形,而预定图案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配置一发光元件110,这些发光元件110可分别提供不同区域的亮度。因此,当这些发光元件110配置在容置空间120内时,是依需求设计分散地配置在框架12所定义出的预定图案中。
[0065]请参照图1B,光路转换元件13具有多个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元件110的光路转换结构130。也就是说,这些光路转换结构130是根据预定图案中被划分的区域设置,并且所有光路转换结构130会组合排列成对应于前述预定图案的指示图案。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2的预定图案为手掌形,则这些光路转换结构130所排列成的指示图案也对应预定图案而形成手掌形。
[0066]光路转换元件13是设置于框架12上。另外,由于框架12具有一高度,因此当光路转换元件13设置于框架12上时,会和电路基板10以及发光模块11相隔一距离。
[0067]然而,在图2B的实施例中,框架22的预定图案为人形,因此光路转换元件23的光路转换结构230所共同形成的指示图案也对应预定图案而形成人形。要说明的是,图1B与图2B中的这些光路转换结构130、230彼此相连接,且在每两个光路转换结构130、230之间具有一连接线131、231。
[0068]请再参照图1B,在本实施例中,光路转换结构130为聚光透镜,例如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为单焦距,且每一发光元件110是位于每一个菲涅尔透镜的焦距附近;本公开中,焦距附近具体指的是(焦距χπ)% )至(焦距χι:30% )的范围。
[0069]同理,在图2Β的实施例中,当光路转换结构230为单焦距的菲涅尔透镜时,每一个发光元件210的位置是位于菲涅尔透镜的焦距附近。菲涅尔透镜又名螺纹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或者以玻璃制作。并且,菲涅尔透镜表面的其中一面为光滑平面,另一面则形成由小到大的多个同心圆。
[0070]请参照图1C,当发光元件110所产生的发散光束L由光路转换元件13的出光表面射出时,通过光路转换结构130可被调整为平行光束L’,例如准直光束(collimatedbeam),如此可以产生辉度均勾(incandescent look)的灯面。换言之,光路转换元件13可用以使每一个发光元件110所产生的发散光束L调整为平行光束L’。
[0071]如图1C所不,光路转换元件13具有一出光表面(未标号)以及和出光表面相反的一入光表面(未标号)。光路转换结构130可设置在出光表面及入光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路转换结构130是设置在出光表面上,并且每一个光路转换结构130具有一凸圆表面130a以及多个齿状表面130b。齿状表面130b为同心圆,并围绕凸圆表面130a排列。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光路转换结构130也可以是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的光学结构,例如是凸出于出光表面或入光表面的曲面,来调整光路。
[0072]请参照图1A与图1C,均光元件14设置于光路转换元件13的上方,并与光路转换元件13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并且均光元件14设置于平行光束L’所通过的路径上。
[0073]在一实施例中,均光元件14可以是信号指示灯具的前盖(spread lens),其具有一入光面(未标号)以及和所述入光面相对的一出光面(未标号)。均光元件14在入光面(未标号)上具有多个微透镜结构(micro lens) 140,以将平行光束L’重新发散,而形成多条散射光束L”,而这些散射光束L”形成用来呈现指示图案的均匀面光源。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微透镜结构140为凹曲面,例如是凹球面,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凸曲面。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微透镜结构140也可以是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的光学结构或通过光学处理所形成的表面结构,来调整光路达到均匀出光效果,以符合法规要求。其中,光学处理例如是粗糙化表面处理。
[0074]综合上述,请参照图1C,发光元件110产生多条发散光束L,而发散光束L通过光路转换元件13后形成多条平行光束L’。随后,平行光束L’通过均光元件14后形成多条散射光束L”,以形成呈现指示图案的均匀面光源。
[0075]在另一实施例中,指示装置可还包括另一设置于发光元件110上的二次光学元件(未图示),例如是透镜或反射杯,以进一步使用来呈现指示图案的面光源的光强度分布符合法规要求。
[0076]另外,请同时参照图1B与图2B。要说明的是,在光路转换元件13、23中,每两相邻的光路转换结构130、230之间具有一连接线131、231。当发光元件110(或210)所产生的发散光束L通过连接线131 (或231)时,可能会被偏折而形成杂散光。均光元件14可使发散光束L穿过连接线131 (或231)所形成的杂散光被雾化(或均匀化),以避免在连接线131 (或231)的位置产生过于偏低或过于偏高的亮度。
[0077]因此,通过使用光路转换元件13、23以及均光元件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相较于传统的交通信号指示灯来说,可以使用更少的发光元件110、210,即可产生符合法规需求的亮度与均匀度。以手掌形的指示图案为例,现有的交通信号指示灯需要采用120个LED灯,而图1A的信号指示灯具可以只采用28个LED灯,而以人形的指示图案为例,现有的交通信号指示灯需要采用75个LED灯,但图2A的信号指示灯具可以只使用21个LED灯。换言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A与图2A的发光元件110、210不需要以密集排列的方式来形成预定图案,而是以较少的LED数量分散地设置在不同的区域。然而,SP便发光元件110 (或210)之间具有较宽的间距,通过光路转换元件13 (或23)与均光元件14,可均匀化信号指示灯具的灯面所产生的辉度,而同样能符合法规的要求。
[0078]请参照图3A至图3F。图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