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08792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光路转换结构331之间的第一连接线334 (或第二光路转换结构332之间的第二连接线335)以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之间的第三连接线336时,可能会被偏折而形成杂散光。
[0098]均光元件34可使第一发散光束LI (或第二发散光束L2)穿过第一、三连接线334、336(或第二、三连接线335、336)所形成的杂散光被雾化(或均匀化),以避免在第一、三连接线334、336(或第二、三连接线335、336)的位置产生过于偏低或过于偏高的亮度,以均匀化信号指示灯具的灯面的辉度。
[0099]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指示灯具也可还包括另一设置于发光元件310a(或310b)上的二次光学元件(未图示),例如是透镜或反射杯,以进一步使用来呈现指示图案的面光源的光强度分布符合法规要求。
[0100]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是使用表面贴装技术来组装LED灯,相较于现有的交通信号指示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的整体厚度较薄。
[010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指示装置,通过光路转换元件与均光元件的设置,来均匀化指示装置的指示图案的亮度。因此,相较于现有的交通指示信号灯所使用的发光元件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使用发光元件的数量可减少一半以上。以手掌形的指示图案为例,现有的交通信号指示灯需要采用120个LED灯,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可以只采用28个LED灯,而以人形的指示图案为例,现有的交通信号指示灯需要采用75个LED灯,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可以只使用21个LED灯。据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在减少使用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仍可使灯面的光分布达到法规的要求。
[0102]另外,发光元件的个数减少,将发光元件装设于电路基板上的工序重复的次数也可随之减少,可有效节省成本以及组装时间。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光路转换结构与均光元件来均匀化指示装置的出光分布。因此,即便所使用的LED灯的亮度有所不同也不致于对出光分布有太大的影响,而可降低挑选LED灯的难度。
[0103]设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包括: 一电路基板; 一框架,其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其中所述框架具有一呈现一预定图案的一容置空间; 一发光模块,其包括多个分散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且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发光元件; 一光路转换元件,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光路转换元件具有多个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路转换结构,且多个所述光路转换结构排列成一对应于所述预定图案的指示图案;以及 一均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的上方,并与所述光路转换元件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 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发散光束穿过相对应的所述光路转换结构以调整成平行光束,所述平行光束穿过所述均光元件以形成一呈现所述指示图案的均匀面光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路转换结构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的一出光表面及一入光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上,每一个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具有一凸圆表面及多个排列成同心圆状且围绕所述凸圆的齿状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结构为菲涅尔透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为单焦距,且每一个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焦距附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彼此相连,每两个所述光路转换结构之间具有一连接线,所述发散光束穿过所述连接线所产生的杂散光被所述均光元件所雾化。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元件的一入光面上具有多个微透镜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透镜结构为一凹曲面或一凸曲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还包括一二次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上。9.一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包括: 一电路基板; 一框架,其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其中所述框架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第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及三容置空间互相搭配以呈现一第一预定图案,所述第二及三容置空间互相搭配以呈现一第二预定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预定图案和所述第二预定图案部分重叠; 一发光模块,其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分散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且容置在所述第一及三容置空间内,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分散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且容置在所述第二及三容置空间内; 一光路转换元件,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光路转换元件具有多个第一光路转换结构、多个第二光路转换结构及多个第三光路转换结构,每一个所述第一光路转换结构对应于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相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每一个所述第二光路转换结构对应于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相对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每一个所述第三光路转换结构对应于容置在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的相对应所述第一和二发光元件,其中多个所述第一、三光路转换结构排列成一对应于所述第一预定图案的第一指示图案,多个所述第二、三光路转换结构排列成一对应于所述第二预定图案的第二指示图案;以及 一均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的上方,并与所述光路转换元件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 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第一发散光束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及三光路转换结构,以调整成第一平行光束,且所述第一平行光束穿过所述均光元件,以形成一呈现所述第一指示图案的第一均匀面光源; 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第二发散光束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或三光路转换结构,以调整成第二平行光束,所述第二平行光束穿过所述均光元件,以形成一呈现所述第二指示图案的第二均匀面光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两两彼此相邻设置且对应于同一个所述第三光路转换结构。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都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换元件的一出光表面及一入光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上,每一个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都具有一凸圆表面及多个排列成同心圆状且围绕所述凸圆的齿状表面。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都为菲涅尔透镜。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菲涅尔透镜为单焦距,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每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对应的所述菲涅尔透镜的焦距附近。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元件的一入光面上具有多个微透镜结构。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透镜结构为一凹曲面或一凸曲面。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为一交通信号灯。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图案为手掌形,所述第二预定图案为人形。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示装置,还包括一二次光学元件,设置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上。
【专利摘要】本公开提供一种指示装置,其包括电路基板、框架、发光模块、光路转换元件以及均光元件。框架设置在电路基板上,其中框架具有一呈现预定图案的容置空间。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分散设置在电路基板上且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光路转换元件设置在框架上,其中光路转换元件具有多个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元件的光路转换结构,且多个光路转换结构排列成一对应于预定图案的指示图案。均光元件设置在光路转换元件上,且与光路转换元件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每一个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发散光束穿过相对应的光路转换结构,以调整成多条平行光束,且这些平行光束穿过均光元件,以形成一呈现指示图案的均匀面光源。
【IPC分类】G08G1/095
【公开号】CN204740738
【申请号】CN201520342167
【发明人】郑伊凯, 张国辉, 倪靖琮, 王世昌
【申请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