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087923阅读:来源:国知局
3A至图3D皆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省略均光元件与光路转换元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E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省略均光元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F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在第三容置空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79]本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3也具有电路基板30、框架32、发光模块31、光路转换元件33以及均光元件34(参照图3F)。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图3A至图3E中,虽然仅有局部电路基板30被绘示,但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电路基板30可以根据需求而设计成任意形状。因此,电路基板30并不限于图3A与图3E中所绘示的形状,且电路基板30的尺寸是比框架32的尺寸更大。
[0080]请先参照图3A,框架32定义出的图案包括第一预定图案32a和第二预定图案32b,其中第一预定图案32a例如是图1A所示的手掌形,第二预定图案32b例如是图2A所示的人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定图案32a与第二预定图案32b部分重叠。
[0081]和图1A与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图3A的实施例中,框架32具有第一容置空间320a、第二容置空间320b与第三容置空间320c。如图3A所示,第一及三容置空间320a、320c相互搭配以呈现一第一预定图案32a,而第二及三容置空间320b、320c相互搭配以呈现一第二预定图案32b。
[0082]请参照图3B至图3D。在图3B至图3D中,分别显示框架32所定义出的第一容置空间320a、第二容置空间320b与第三容置空间320c的范围与形状。
[0083]请先参照图3B,框架32的第一预定图案32a扣除和第二预定图案32b重叠的区域则定义为第一容置空间320a,如图3B中的实线所示。请参照图3C,在本实施例中,框架32的第二预定图案32b中扣除和第一预定图案32a重叠的区域则定义为第二容置空间320b,如图3C中的实线所示。请参照图3D,第一预定图案32a与第二预定图案32b相互重叠的区域,即定义为第三容置空间320c,如图3D中的实线所示。
[0084]发光模块31与框架32皆设置于电路基板30上,其中发光模块31是位于框架32所定义出的第一至第三容置空间320a?320c内。详细而言,发光模块31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兀件310a与多个第二发光兀件310b,其中多个第一发光兀件310a分散设置在电路基板30上且容置在所述第一及三容置空间320a、320c内,多个第二发光元件310b分散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30上且容置在第二及三容置空间320b、320c内。
[0085]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320a内仅设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310a,而第二容置空间320b内仅设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310b。另外,有部分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部分第二发光元件310b是共同设置在第三容置空间320c内,并且这些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310a、310b是两两彼此相邻设置。
[0086]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可以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举例而言,第一发光元件310a可发出红光,而第二发光元件310b可发出绿光。这些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皆可通过电路基板30上已配设的线路电性连接至一控制单元(未图示)。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可交替开关。除此之外,控制单元也可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一发光元件310a的开关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的开关的时间。
[0087]请参照图3E,光路转换元件33设置在框架32上,并具有多个第一光路转换结构331、多个第二光路转换结构332、及多个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每一个第一光路转换结构331是对应于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320a内的相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310a,每一个第二光路转换结构332对应于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间320b内的相对应第二发光元件310b。
[0088]另外,请参照图3F,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在第三容置空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第三容置空间320c中,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是对应于同一个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对应于容置在第三容置空间320c内的相对应第一或二发光元件310a、310bo
[0089]多个第一、三光路转换结构331、333排列成一对应于第一预定图案32a的第一指示图案,多个第二、三光路转换结构332、333排列成一对应于第二预定图案32b的第二指示图案。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图案是对应第一预定图案32a而呈现手掌形,而第二指示图案对应第二预定图案32b而呈现人形。
[0090]和图1B与图2B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多个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1?333都设置在光路转换元件33的出光表面及入光表面之中的至少一个上。另外,在图3E中显示,第一光路转换结构331彼此相连接,且在两个相邻的第一光路转换结构331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线334。相似地,第二光路转换结构332彼此连接,且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光路转换结构332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线335。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彼此连接,并在两相邻的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之间形成第三连接线336。
[0091]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1?333都为菲涅尔透镜。详细而言,每一个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1?333都具有一凸圆表面及多个排列成同心圆状且围绕凸圆表面的齿状表面。如图3F所示的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在出光表面具有凸圆表面333a以及齿状表面333b。
[0092]在图3E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1?333为菲涅尔透镜,且每一个菲涅尔透镜为单焦距。在第一容置空间320a的每一个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在第二容置空间320b的每一个第二发光元件310b是分别位于所对应的菲涅尔透镜的焦距附近;本公开中,焦距附近具体指的是(焦距X70% )至(焦距X 130% )的范围。
[0093]另外,在第三容置空间320c中,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是共同邻近于菲涅尔透镜的焦距而设置。在图3F的实施例中,第三容置空间320c中的第一发光元件310a与第二发光元件310b的位置,是位于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的凸圆表面333a的正下方。
[009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指示灯具3设有均光元件34,其中均光元件34设置于光路转换元件33的上方,并与光路转换元件33彼此分离一预定距离。并且,均光元件34的入光面上具有多个微透镜结构340 (请参照图3F),可提升信号指示灯具3的出光均匀度。每一个微透镜结构340可以是凹曲面,例如是凹球面,或者是凸曲面。
[0095]要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当多个第一发光元件310a产生第一发散光束LI,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310b关闭时,位于第一容置空间320a内的第一发光元件310a所产生的第一发散光束LI和图1C所示的实施例相似,会被第一光路转换结构331调整成第一平行光束LI’。并且,请参照图3F,位于第三容置空间320c内的第一发光元件310a所产生的第一发散光束LI则会被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调整成第一平行光束LI’。随后,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1、333的第一平行光束LI’皆会穿过均光元件34,而形成第一散射光束LI”,以形成呈现第一指示图案的第一均匀面光源。
[0096]同样地,当多个第二发光元件310b产生第二发散光束L2,而多个第一发光元件310a关闭时,位于第二容置空间320b内的第二发光元件310b所产生的第二发散光束L2和图1C所示的实施例相似,会被第二光路转换结构332调整成第一平行光束L2’。并且,请参照图3G,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信号指示灯具在第三容置空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位于第三容置空间320c内的第二发光元件310b所产生的第二发散光束L2则会被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3调整成第二平行光束L2’。随后,通过相对应的第二和第三光路转换结构332、333的第二平行光束L2’皆会穿过均光元件34,而产生第二发散光束L2”,以形成一呈现第二指示图案的第二均匀面光源。
[0097]另外,请参照图3E及图3F(或图3G)。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发光元件310a(或第二发光元件310b)所产生的第一发散光束LI (或第二发散光束L2)通过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