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118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尤其是涉及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
现今,电子技术的日益精进,使得光盘驱动器的相关技术于实际运用上更为普遍,尤其是光盘驱动器的储存设备朝向高速化前进,要求快速存取资料,如今光盘驱动器的世代,存储容量是越来越大,其可储存大量声音与影像等相关资料。在如今通过研发、设计、改良使得光盘驱动器执行工作的动力传输系统中所使用的单元元件,是仍以机械设计为主。
在光盘驱动器的高速度要求下,除了资料存读取装置本身的精密度外,存读取装置的传动装置的优劣也会严重影响到资料存读取的速度及稳定度。参阅

图1,是习知光盘驱动器传动机构的示意图。要动作的光盘(图中未示)是利用底盘5上的主轴马达10使之驱动;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带动机构是具有一带动马达40,以一齿轮组50连接于一穿过光盘驱动器读取头20的螺杆60,该光盘驱动器读取头20是用作读取光盘资料,其一边穿过所述的螺杆60,另一边穿过一滑杆30,并于其中动作。当利用所述的主轴马达10驱动光盘,读取光盘资料时,所述的带动马达40即可转动,并利用所述齿轮组50带动该螺杆60,而驱动光盘驱动器读取头20读取光盘资料。
但在带动马达40转动,且利用所述齿轮组50带动该螺杆60转动时,由于齿轮组50的齿隙间隙复杂,各齿隙大小有干涉,再加上螺杆60间各螺纹间距(Pitch)较大,使得螺杆60传动效率差。目前业界针对此问题点,对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做出部分改善,参阅图2A~B,是习知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轴承底座与螺杆的配置上视图与立体示意图,带动马达40直接连接到该螺杆60,而省略所述的齿轮组;该螺杆60是以一铁制的轴承底座将其两端固定,该轴承底座还以卯钉80卯接固定于带动马达上,该螺杆60上还连接一光盘驱动器读取头(图中未示),所述的光盘驱动器读取头是可读取光盘资料。
此改善结构虽不存在所述的齿轮组失真问题,但由于所述卯钉80将带动马达10与轴承底座的界面锁死,使得带动马达10与螺杆60连接的连接轴(图中未示)在读取光盘资料而直接高速驱动时,容易造成螺杆60与带动马达10的挠动阻力,使传动轴不稳,而有传动偏差的情形;或是卯接时有偏差,也会造成传动偏差,因此,此习用技术的缺点为(1)装配不易。
(2)装配自由度低,相对产品的优良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整体装配不易,螺杆的驱动阻力高低控制不易,产品质量稳定度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利用一挠性机构,除可消除螺杆与带动马达连结造成的挠动阻力外,还可降低马达组装造成的驱动阻力,提高产品的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可消除因马达组装所造成的螺杆驱动阻力,降低轴承端的摩擦阻力,提高产品组装的自由度及优良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挠性弹性体、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端座,该挠性弹性体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端座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是由该挠性弹性体以及该挠性底座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端座所支撑并与该挠性端座连接。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是由一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弹性体。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具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连接着所述的带动马达的前端,另一凸缘于该带动马达上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上设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下方,另一凸缘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后部下方。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尾座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尾座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挠性弹性体、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该挠性弹性体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弹片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是由该挠性弹性体以及该挠性底座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还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弹片所支撑连接。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与所述的挠性弹片的制成材料相同。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挠性弹性体与该挠性弹片的材料为一弹性材料。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具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连接着所述的带动马达的前端,另一凸缘于该带动马达上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上设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下方,另一凸缘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后部下方。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片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弹片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悬吊装置、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该悬吊装置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弹片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的前端是与该挠性底座所设的一接点相连接,且该带动马达由该悬吊装置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弹片所支撑并与该挠性弹片连接。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与挠性弹片的制成材料相同。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吊装置、挠性弹性体与挠性弹片的材料为一弹性材料。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设有四个凹处,各该凹处于所述带动马达的上、下、左、右各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并将该带动马达固定住。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的前端上设有一接点,而该挠性底座的末端设有一凸缘;该接点是与所述带动马达相连接,而该凸缘以点接触方式顶住所述螺杆后部下方。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片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弹片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悬吊装置、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该悬吊装置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弹片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是由该悬吊装置以及该挠性底座所共同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弹片所支撑连接。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挠性弹性体与挠性弹片的制成材料相同。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吊装置、挠性弹性体与挠性弹片的材料为一弹性材料。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设有三个凹处,各该凹处于所述带动马达的上、左、右各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的前端上设有一接点,而该挠性底座的末端设有一凸缘;该接点是与所述带动马达相连接而该凸缘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所述螺杆后部下方。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的前部还设有并列的两凸缘,该两凸缘各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的下方。
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片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弹片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重点在于运用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挠性弹性体、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利用该挠性机构将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主要部分一带动马达及螺杆固定住;所述的挠性弹性体及挠性弹片是由一弹性材料所制成。本实用新型与习知技术的不同处在于,将习知以卯钉把带动马达与轴承底座的界面锁死的机构,改以挠性弹性体、挠性底座及挠性弹片所组成的挠性机构所取代,如此一来,可提供下列优点(1)挠性机构可在带动马达驱动时,提供适当的自由度,消除习知螺杆与带动马达间,因卯钉连接锁死时所造成的挠动阻力。
(2)螺杆于轴承底座上的支撑轴承采用具活动自由度的凸缘点接触方式,降低轴承端的摩擦阻力。
(3)运用挠性机构固定带动马达,还可降低习知马达组装造成的驱动阻力,提高产品的稳定度。
(4)加设一挠性弹片用以支撑于螺杆末端,可消除马达本身的轴向间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习知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习知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轴承底座与螺杆的配置侧视图。
图2B是习知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轴承底座与螺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的配置侧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沿图3A的A-A方向的配置剖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的配置侧视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沿图4A的A-A方向的配置剖面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的配置侧视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沿图5A的A-A方向的配置剖面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的配置侧视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沿图6A的A-A方向的配置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是可以四个实施例来阐述,参阅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参阅图3A~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的配置上视图与沿A-A方向剖面的配置图,所述的挠性机构主体为一挠性弹性体120、一挠性底座100及一挠性端座110,利用该挠性机构将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带动马达130及螺杆140固定住。其中所述的挠性弹性体120为一弹性材料,并具有凸缘的设计,以连接点104连接带动马达130的前端,而第一凸缘102于带动马达130上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带动马达130,另再加上挠性底座100上的两底座凸缘106,均以点接触方式各顶住带动马达130的下方,而以三点接触共同固定带动马达130;于挠性底座100上所设的底座末端凸缘100a,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140后部下方;而挠性端座110抵住螺杆140的末端,该挠性端座100还设有一端座凸缘110a,位于螺杆140上方,其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140。如此,以该挠性弹性体120、挠性底座100及挠性端座110,应用点接触方式固定住带动马达130及螺杆140。
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传动装置的改良是应用于一般光盘驱动器上,本实用新型将习知的以卯钉将带动马达与轴承底座的界面锁死,而改为以改良的挠性机构,使得当带动马达130高速驱动,而要读取光盘资料时,可降低带动马达组装造成螺杆140的驱动阻力,且螺杆140以挠性底座100上的支撑轴承采用自由度高的凸缘点接触方式,还能够降低螺杆140轴承端的摩擦阻力,加快传动速率,提高产品的稳定度。
第二实施例参阅图4A~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挠性机构与螺杆的配置上视图与沿A-A方向剖面的配置图。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挠性机构为一挠性弹性体220、一挠性底座200以及一改良的挠性弹片210所构成,利用该挠性机构将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主要部分一带动马达230及螺杆240固定住;其中所述的挠性弹性体220为一弹性材料,其所附的连接点204连接着带动马达130的前端,而第一凸缘202于带动马达130上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带动马达130,另再加上挠性底座210上的两底座凸缘206,以点接触方式各顶住带动马达230的下方,以三点接触式共同固定带动马达230;于挠性底座200上所设的底座末端凸缘200a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240后部下方;而挠性弹片210的弹片凸缘210a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240后部上方,以第二弹片凸缘210b抵住螺杆240的末端,且挠性弹片210与所述挠性弹性体220为同一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改良所应用的挠性机构,使得当带动马达230高速驱动读取光盘资料时,除前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优点外,螺杆240末端所加设改良的挠性弹片210,还可消除带动马达230本身的轴性间隙,吸收螺杆240的前后动作力量,使螺杆240驱动平稳,加快传动速度,提高产品的稳定度。
第三实施例参阅图5A~B,其中挠性机构还设有一悬吊装置320,利用该悬吊装置320、挠性底座300及挠性弹片310将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带动马达330及螺杆340固定住。其中所述的悬吊装置320为一弹性材料,以其所附的接点350连接着带动马达330的前端,而所设计的凹处320a设计将带动马达330的上、下、左、右各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如图5B所示,共同固定带动马达330;于挠性底座300上所设的底座凸缘300a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340后部下方;而挠性弹片310的弹片凸缘310a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340后部上方,以第二弹片凸缘310b抵住螺杆340的末端,且该挠性弹片310与所述悬吊装置320为同一弹性材料。如此,多应用一简易的悬吊装置320,可将带动马达340以点接触方式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带动机构的改良所应用的挠性机构,运用简单的悬吊装置,仅以点接触方式固定带动马达330,使得当带动马达330高速驱动读取光盘资料时,具有适当的自由度而可晃动,能够消除螺杆340与马达连结造成的挠动阻力,加快传动速率,提高产品的稳定度。
第四实施例参阅图6A~B,其中挠性机构设有一悬吊装置420,利用该悬吊装置420、挠性底座400及挠性弹片410将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中的带动马达430及螺杆440固定住。所述的悬吊装置420与挠性弹片410为同一弹性材料;悬吊装置420以其所附的接点450连接着带动马达430的前端,而所附的凹处320a设计将带动马达330的上方及左右各方以点接触方式固定,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挠性底座400多设有两并列的底座凸点405,以支撑于带动马达430下方,使带动马达430以悬吊装置420及底座凸点405共同固定;于挠性底座400上所设的底座凸缘400a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340后部下方;而挠性弹片410的弹片凸缘410a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螺杆440后部上方,以第二弹片凸缘410b抵住螺杆440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的改良所应用的挠性机构,运用简单的悬吊装置,在挠性底座400加入两底座凸点405,使带动马达430以悬吊装置420加两底座凸点405而共同固定,该底座凸点405可作定位功能,因此依定位高度要求,悬吊装置420与带动马达430可以胶合、卡合或顶住的任何固定方式连结,使得当带动马达430高速驱动读取光盘资料时,具有适当的自由度,而以弹性材料所制成的悬吊装置420可吸收任何形式的位移,消除螺杆440与带动马达430连结所造成的挠动阻力,加快传动速度,提高产品的稳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挠性弹性体、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端座,该挠性弹性体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端座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是由该挠性弹性体以及该挠性底座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端座所支撑并与该挠性端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是由一弹性材料所形成的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具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连接着所述的带动马达的前端,另一凸缘于该带动马达上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上设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下方,另一凸缘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后部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尾座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尾座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6.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挠性弹性体、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该挠性弹性体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弹片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是由该挠性弹性体以及该挠性底座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还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弹片所支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与所述的挠性弹片的制成材料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挠性弹性体与该挠性弹片的材料为一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性体具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连接着所述的带动马达的前端,另一凸缘于该带动马达上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上设有两凸缘,其中一凸缘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下方,另一凸缘也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后部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片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弹片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12.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悬吊装置、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该悬吊装置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弹片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的前端是与该挠性底座所设的一接点相连接,且该带动马达由该悬吊装置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弹片所支撑并与该挠性弹片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与挠性弹片的制成材料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吊装置、挠性弹性体与挠性弹片的材料为一弹性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设有四个凹处,各该凹处于所述带动马达的上、下、左、右各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并将该带动马达固定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的前端上设有一接点,而该挠性底座的末端设有一凸缘;该接点是与所述带动马达相连接,而该凸缘以点接触方式顶住所述螺杆后部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片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弹片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18.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挠性机构,该挠性机构是包括一悬吊装置、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弹片,该悬吊装置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弹片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以及;一带动马达,该带动马达是由该悬吊装置以及该挠性底座所共同固定;一螺杆,该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弹片所支撑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挠性弹性体与挠性弹片的制成材料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吊装置、挠性弹性体与挠性弹片的材料为一弹性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装置设有三个凹处,各该凹处于所述带动马达的上、左、右各方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的前端上设有一接点,而该挠性底座的末端设有一凸缘;该接点是与所述带动马达相连接而该凸缘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所述螺杆后部下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底座的前部还设有并列的两凸缘,该两凸缘各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带动马达的下方。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弹片抵住所述螺杆末端,该挠性弹片还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于所述螺杆上方是以点接触方式顶住该螺杆。
专利摘要一种光盘驱动器的传动装置,包含有:一挠性机构,包括一挠性弹性体、一挠性底座及一挠性端座,该挠性弹性体装设在该挠性底座前端上,该挠性端座设在该挠性底座后方;一带动马达,是由该挠性弹性体以及该挠性底座固定;一螺杆,是连接于所述的带动马达,该螺杆的支撑轴承后部以该挠性底座所支撑,该螺杆末端以该挠性尾座所支撑连接。其于带动马达驱动时,能够消除马达本身的轴向间隙,提高螺杆的传动速度,提高光盘驱动器的读取质量。
文档编号G11B7/08GK2440247SQ00246428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绍雄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