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687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特别是一种应用CD-ROM、CD-RW、DVD-ROM、DVD-RW及DVD+RW等记录载体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信息记录、资料备份及知识传播的载体,盘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盘片技术从早年的磁记录/磁再现发展到后来的磁记录/光再现以及光记录/光再现,盘片技术历经漫长岁月的发展,其存储容量得到飞速提升。
目前,光记录/光再现为盘片存储的主流,不论是CD-ROM驱动器、DVD-ROM驱动器等只读装置,还是CD-RW、DVD±RW等既可读又可写的刻录装置,其基本结构大体一致,都是主要由控制电路板、机芯结构和外围构件所组成。通常,信息记录载体通过外围构件中的传动机构带动运送组件运送至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内,在信息记录载体运动至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内的同时,外围构件中的加载机构对信息记录载体进行加载,从而机芯结构可对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读取或写入工作。
典型的装载机构如图1所示,该装载机构900包括一框形机架99,机芯结构置于其中心矩形开口中。一驱动电机98、一皮带轮齿轮97、一双联齿轮96构成该装载机构900的传动机构。驱动电机的转轴980上固连有一第一皮带轮982,该第一皮带轮982通过皮带984与皮带轮齿轮97上的第二皮带轮972相连。同时该皮带轮齿轮97还包括一第一齿轮(图未示),该第一齿轮与双联齿轮96上的第二齿轮962相啮合。双联齿轮96上的另一齿轮第三齿轮964同时与装载信息记录载体(图未示)的托盘(图未示)底部侧面的齿条(图未示)及加载件95一端的齿条952相啮合。该加载件95可沿机架前梁滑动,加载件95向上生成一拨销954,该拨销954可与托盘底面的导槽(图未示)相配合。
当托盘置于完全弹出位置时,加载件95滑动至最右端位置,此时,齿条952与双联齿轮96上的第三齿轮964相脱离。使用者将信息记录载体置入托盘上的容置区(图未示)内,然后启动开关驱动驱动电机98旋转。第一皮带轮982随驱动电机98的转轴980旋转,从而通过皮带982带动皮带轮齿轮97上的第二皮带轮972旋转。皮带轮齿轮97上的第一齿轮974驱动与其啮合的双联齿轮96上的第二齿轮962旋转。双联齿轮96上的第三齿轮964同第二齿轮962一同旋转,从而带动托盘一侧的第一齿条运动,以致托盘承载信息记录载体向机架99内运动。由于托盘的向内运动,拨动加载件95上的拨销954向左运动。加载件95逐渐向左运动,使得齿条952逐渐与双联齿轮96上的第三齿轮964相啮合。
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之间会出现一定运动误差,从而出现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的齿尖与齿隙配合不准确,即出现齿尖与齿尖或齿隙与齿隙相对的情况。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的卡齿导致整个动力传输无法正常进行,同时,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上的齿易于磨损毁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装载机构改变其加载件齿条第一齿的齿形,使其易于进入第三齿轮的齿隙内。上述方案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卡齿问题,但却容易使第二齿条上的齿磨损,且卡齿现象仍时有出现,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传动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
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记录或再现一信息记录载体,该装载机构包括一运送组件、一传动组件及一加载组件。该运送组件用于承载并运送信息记录载体。该传动组件包括一动力源及若干动力传送组,用于将动力源所输出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送组传送至运送组件及加载组件,并可相对该加载组件移动。该加载组件包括一正齿部和一副齿部,该副齿部较正齿部先与传动组件接触,该副齿部为弹性结构,可在该副齿部与传动组件发生接触时产生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利用该副齿部的弹性结构来抑制其与其配合的传动组件之间可能出现的卡齿现象。副齿部与传动组件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形变可使动力正确转换无误,保持副齿部与正齿部之间的连续传动。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盘播放器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的较佳实施方式的部分分解立体视图。
图3是图2中托盘的背面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2中传动组件及加载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图4中联动齿条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4中联动齿条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
图7是图1中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组装后的底部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999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局部分解视图。该装载机构999包括一托盘1、一机架2、一传动组件3及一加载组件4。该托盘1用于承载信息记录载体(图未示),并可相对机架2运动,以实现将信息记录载体送入机架2内或从机架2内移出。机架2为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主框架,用于安装或承载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内其它零组件。机架2包括一近似矩形中空框20,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机芯组件(图未示)置于其中。传动组件3为该装载机构999的动力传输单元,通过该传动组件3可实现托盘1对信息记录载体的运送、提升或下降加载组件4以驱动机芯组件对上述信息记录载体的加载或卸载。传动组件3安装于机架2的前梁22上,而加载组件4可移动地连接于前梁22内侧。
请一同参阅图3,托盘1底面一侧沿其运送方向具有一齿轨12,该齿轨12可与传动组件3相啮合,通过传动组件3所传输的动力来运送信息记录载体。该托盘1底部与齿轨12相对的另一侧附近形成有一导槽14,导槽14依次包括一横部142、一斜部144及一纵部146。导槽14的纵部146沿与齿轨12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横部142与纵部146基本垂直并通过斜部144与纵部146斜向贯通。
请参阅图4,该传动组件3包括一驱动电机30及四级传动组32、34、36、38。由于驱动电机30的转速远高于该装载机构999所需的运转速度,故该四级传动组32、34、36、38均为减速传动组。
一级传动组32为皮带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一皮带轮320、一皮带322及一第二皮带轮324。第一皮带轮320固连于驱动电机30的转动轴300上,随驱动电机30一同运转并将动力通过皮带322传输至第二皮带轮324。
二级传动组34为一齿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一齿轮342及一第二齿轮344,第一、第二齿轮342、344相啮合。第一齿轮342与一级传动组32中的第二皮带轮324为一体成型的同轴元件,故通过第一、第二齿轮342、344的啮合关系,可将动力自第二皮带轮324传输至第二齿轮344。
三级传动组36为一齿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三齿轮362及一与之相啮合的第四齿轮364。第三齿轮362与二级传动组34中的第二齿轮344为一体成型的同轴元件,故通过第三齿轮362与第四齿轮364的啮合关系可将动力自第二齿轮344传输至第四齿轮364。
四级传动组38亦为一齿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五齿轮382及一与之相啮合的第六齿轮384。第五齿轮382与三级传动组36中的第四齿轮364为一体成型的同轴元件,故通过第五齿轮382与第六齿轮384的啮合关系可将动力自第四齿轮364传输至第六齿轮384。
请一同参阅图2,二级传动组34中的第一齿轮342与一级传动组32中的第二皮带轮324构成第一联动轮60,三级传动组36中的第三齿轮362与二级传动组34中的第二齿轮344构成第二联动轮80,四级传动组38中的第五齿轮382与三级传动组36中的第四齿轮364构成第三联动轮100。该传动组件3通过皮带322及第一、第二、第三联动轮60、80、100将驱动电机30自其转轴300所输出的动力经过四级减速传动后,传输至第六齿轮384。第六齿轮384与托盘1底部的齿轨12相啮合,从而将驱动电机30的动力传输至托盘1,控制托盘1的运动。
加载组件4包括一联动齿条42及一与联动齿条42相配合的装卸架44。该联动齿条42可与第三联动轮100上的第四齿轮364相啮合。请同时参阅第5图和第6图,该联动齿条42包括两基本相互垂直的部分,即水平部422及竖直部424。联动齿条42的水平部422安装于机架2的前梁22上,而其竖直部424贴合于机架2的前梁22的内侧。
水平部422具有一导销220及一齿部222。导销220自水平部42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成,且与托盘1底部的导槽14相配合,可拨动该联动齿条42沿机架2的前梁22左右运动,以使齿部222与传动组件3相啮合或分离。齿部222包括一副齿部224及一正齿部226,副齿部224与正齿部226之间构成连续齿条结构。副齿部224位于齿部222的端部,其与正齿部226之间为非连续生成,而是通过一L形间隙228间隔开来,且该L形间隙228通过副齿部224的背部并沿背离正齿部226的方向延伸,因此副齿部224构成一弹性结构,其可在受力过大状况下向L形间隙228中退让。同时,副齿部224的齿全高比正齿部226的齿全高短,且副齿部224的齿顶角比正齿部226的齿顶角大。
竖直部424上具有两相互平行的Z形槽242,该Z形槽242与加载架44上向前凸伸出的两滑销(图未示)相配合,加载架44可随联动齿条42的左右移动而上下升降,进而抬升或下降连接于加载架44上的机芯组件以使机芯组件上的转台装载或卸载信息记录载体。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7,当欲装载信息记录载体时,使用者将信息记录载体置入弹出机架2的托盘1上,同时启动驱动电机30的电源开关(图未示),驱动电机30旋转。驱动电机30所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组件3依次传递至第一、第二、第三联动轮60、80、100及第六齿轮384。由于第六齿轮384与托盘1底部的齿轨12相啮合,故托盘1在驱动电机30的带动下向机架2内运动。随着托盘1向内运动,配合于托盘1底部导槽14的纵部146内的联动齿条42的导销220沿着纵部逐渐向斜部144内运动。当联动齿条42的导销220进入导槽14的斜部144内时,导销220因托盘1的继续运动而被横向拨动。此时,联动齿条42上的齿部逐步运动,继而与传动组件3中的第五齿轮382相啮合。联动齿条42的副齿部224首先与传动组件3的第五齿轮382接触,若副齿部224与第五齿轮382之间啮合正确,则联动齿条42继续运动,正齿部226开始与第五齿轮382啮合;若副齿部224与第五齿轮382之间出现啮合误差,即副齿部224的齿尖与第五齿轮382的的齿尖相对或基本相对时,由于副齿部224的弹性结构设计,副齿部224在受力后向其后的L形间隙228内退让,从而使副齿部224避免与第五齿轮382上的齿尖之间发生硬性接触,同时该退让动作可校正联动齿条42的齿部222与第五齿轮382的配合误差,使正齿部226准确啮合入第五齿轮382内。随着联动齿条42的持续运动,与联动齿轮42上的Z形槽242相配合的加载架44自Z形槽242底部逐渐抬伸至顶部,同时联动齿条42上的导销220开始离开托盘1的导槽14的斜部144进入横部142。伴随着加载架44的提升机芯组件上的转台对运送进机架2内的记录载体进行加载,与此同时,联动齿条42竖直部424上的一触发器426(参阅图6及图7)拨动机架底部的换向开关24,换向开关24被触发致使驱动电机30停止运动。经过上述动作步骤后,托盘1完全进入机架2内,连动齿条42移动至极限处,加载架44完全抬升,从而信息记录载体被正确加载。
当欲卸载信息记录载体时,其卸载过程为上述加载过程的逆过程,在此不作赘述。
本较佳实施方式通过于联动齿条42上设置一弹性副齿部224,利用该副齿部224的弹性结构来抑制该齿部222与第五齿轮382之间可能出现的卡齿现象,同时,该副齿部224的齿形设计较正齿部226更易于进入第五齿轮382的齿形结构,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的装载机构所易出现的卡齿现象及其产生的噪音,避免元件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使用该装载机构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传动平稳,低噪声低损耗,其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仅以齿轮齿条传动为例阐述本发明之发明要点,上述设置弹性副齿部之技术方案亦可应用于齿轮齿轮传动或其它方式之配合传动结构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记录或再现一信息记录载体,该装载机构包括一运送组件、一传动组件及一加载组件;该运送组件用于承载并运送信息记录载体;该传动组件包括一动力源及若干动力传送组,用于将动力源所输出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送组传送至运送组件及加载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可相对该加载组件移动,该加载组件包括一正齿部和一副齿部,该副齿部较正齿部先与传动组件接触,该副齿部为弹性结构,可在该副齿部与传动组件发生接触时产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加载组件的副齿部可沿其齿根方向发生形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加载组件的副齿部与正齿部由一间隙间隔开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隙贯穿副齿部背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副齿部的齿全高较正齿部的齿全高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副齿部齿顶角较正齿部齿顶角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加载组件的副齿部与正齿部之间构成传动齿条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为一齿轮传动组件,加载组件的副齿部与正齿部之间构成齿条结构与该传动组件中齿轮相配合实现动力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加载组件包括一联动齿条及一加载架,该联动齿条与加载架相配合实现对信息记录载体加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加载架可随联动齿条运动而上升或下降。
全文摘要
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记录或再现一信息记录载体,该装载机构包括一运送组件、一传动组件及一加载组件。该运送组件用于承载并运送信息记录载体。该传动组件包括一动力源及若干动力传送组,用于将动力源所输出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送组传送至运送组件及加载组件,并可相对该加载组件移动。该加载组件包括一正齿部和一副齿部,该副齿部较正齿部先与传动组件接触,该副齿部为弹性结构,可在该副齿部与传动组件发生接触时产生形变。
文档编号G11B19/26GK1892858SQ20051003590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9日
发明者杨锦松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