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675935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录(dubbing)装置,用于从诸如CD-DA(数字音频光盘)的第一便携式记录介质向诸如硬盘驱动器(HDD)的第二记录介质转录数据。
背景技术
作为支持记录有音频数据的记录介质的设备,CD播放机和利用64毫米直径的磁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的MD(微型光盘)记录器/播放机已经得到普遍化。
对于例如在用户端的音频数据等的转录,执行转录记录在CD上的曲调的操作。
在用户有意执行向另一个介质记录CD的数据的操作的时候,执行在传统的音频设备中的转录功能。即用户选择一张CD或要转录到MD等上的记录在CD上的一个曲调,选择要用于记录的MD,将所选择的CD和MD装上,并进行转录操作。于是进行了用户所期望的转录。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不进行任何转录操作,转录不被执行。例如,如果当从CD再现音乐的时候,装置自动向装上的MD转录音乐,则对于用户来说不便。即必须避免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转录不想要的曲调和因此消耗MD的记录容量。
但是,由于在音频系统中的使用的记录介质和它们的记录容量被提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转录功能的操作。例如,如果在转录操作端的记录介质具有非常大的记录容量,则没有用户的操作而由装置进行的自动转录对于用户不是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前述状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实现在转录装置中不需要用户的操作而自动转录,因此改善对用户的可用性,其中所述转录装置用于从诸如CD-DA的第一便携式记录介质向诸如硬盘驱动器(HDD)的具有极大容量的第二记录介质转录数据。
按照本发明的转录装置包括再现装置,用于从便携式第一记录介质进行再现;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进行向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和从第二记录介质的再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容量;数据库装置,用于对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管理识别信息和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记录历史信息,其中由所述再现装置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进行再现;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执行控制以当所述再现装置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进行再现的时候,基于第一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来搜索数据库装置,并使得所述记录/再现装置按照对记录历史信息搜索的结果向第二记录介质记录从第一记录介质再现的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记录历史信息来识别是否从第一记录介质再现的数据已经被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如果再现的数据还没有被记录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则将再现的数据记录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
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记录有一个或多个节目(音轨等)和用于管理所述节目的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管理信息产生所述识别信息。
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记录有一个或多个节目和用于管理所述节目的管理信息,所述记录历史信息指示每个节目是否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控制来根据所述记录历史信息而识别是否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再现的每个节目已经被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并将未被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的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如果一个整个的节目被记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则更新所述记录历史信息的内容以显现已经记录了所述节目。
所述再现装置可以在数据再现的时候将它的再现状态从一个正常的再现状态改变到一个特殊的再现状态,并且当由所述再现装置进行的再现被改变到特殊再现状态的时候,所述控制装置停止由所述记录/再现装置正在进行的记录操作。
具体而言,在所述再现装置将它的再现状态从一个正常的再现状态改变到一个特殊的再现状态的情况下,当由所述再现装置进行的节目的再现被改变到特殊再现状态的时候,所述控制装置停止由所述记录/再现装置正在进行的节目的记录操作并消除在停止记录操作之前记录的节目的数据。
而且,在数据库中记录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相关联的附加信息。
在按照本发明的转录装置中,当进行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再现的时候,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节目被自动转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
通过防止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已经转录一次的节目被再次转录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消除了没有必要的转录操作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的没有必要的容量的消耗。
而且,如果当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再现节目(曲调等)并且再现数据的状态被改变以干扰完整数据的转录的时候执行诸如FF(快进)、REW(倒退)或AMS(自动音乐传感器)的特殊再现状态,则转录停止并且已经被转录到半途的不完整的数据被消除,因此防止不完整的数据保留为转录的数据。
于是,在不引起对用于的任何不便的情况下自动转录被执行,并且用户可以获得转录的数据,因此改善了可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再现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再现具有多个节目的第一存储介质;记录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第二存储介质中;数据库,其被配置成用于存储每个节目的识别信息和指示与该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节目是否被记录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历史信息;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用于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其按照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控制器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并确定是否记录该特定节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再现具有多个节目的第一存储介质;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第二存储介质中;在数据库中存储每个节目的识别信息和指示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节目是否被记录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历史信息;对所述记录的步骤进行控制,从而按照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控制的步骤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并确定是否记录该特定节目。
通过下面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本发明提供的具体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转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构成转录装置的CD再现单元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构成转录装置的HD记录/再现单元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构成转录装置的音频输入/输出单元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CD格式的帧结构的说明图。
图6A和6B是示出CD格式的子码帧的说明图。
图7A和7B是示出CD格式的子Q数据(sub-Q data)的说明图。
图8图解了CD格式的TOC结构。
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转录装置的数据库结构。
图10是示出了系统控制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CD控制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CD控制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HD控制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HD控制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HD控制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了在全音轨记录模式时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7示出了在全音轨记录模式时进行停止操作情况下的操作。
图18示出了在全音轨记录模式时进行FF操作情况下的操作。
图19示出了在部分音轨记录模式时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一个实施侧,其中本发明被应用到这样一个转录装置,它用于自动向HDD转录一个要从CD再现的节目,即音乐数据,也称为音轨。以下面的顺序来进行说明。
(1)转录装置的结构(2)CD再现单元的结构(3)HD记录/再现单元的结构(4)音频输入/输出单元的结构(5)CD的子码和TOC
(6)数据库(7)系统控制器的处理(8)CD控制器的处理(9)HD控制器的处理(10)示范的转录操作(11)其他示例(1)转录装置的结构按照本发明的转录装置具有系统控制器1、CD再现单元2、HD记录/再现单元3、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操作单元5和显示单元6,如图1所示。
系统控制器1、CD再现单元2和HD记录/再现单元3可以彼此通信各种控制信号CS。例如,系统控制器1向CD再现单元2和HD记录/再现单元3发送控制信号CS,并因此使得CD再现单元2和HD记录/再现单元3进行所需要的操作。
CD再现单元2和HD记录/再现单元3向系统控制器1发送对于控制信号的答复信号,后面将要说明的诸如操作状态、子码和TOC的信息,以及其他必要信息。
系统控制器1由微机构成,通过发送控制信号CS而控制整个装置的操作。系统控制器1被提供来自操作单元5的输入。在操作单元5上备有电源键、弹出键、再现键、暂停键、停止键、曲调选择键、记录键等,用于进行任意的操作。按照操作单元5的操作,系统控制器1通过控制信号CS指令CD再现单元2和HD记录/再现单元3进行所要求的操作。而且,系统控制器1使得执行用户的指定以在CD上的一个音轨编号并指令从任意曲调开始的再现的操作,即所谓的用户制定再现曲调的顺序的编程的操作以及以任意顺序再现曲调的称为混洗再现的操作。
为了输入附加的信息——后面将进行说明,在系统控制器1可以备有使得能够输入字符的操作器。
显示单元6连接到系统控制器1,系统控制器1向显示单元6提供显示数据以便进行必要的显示。在显示单元6上,例如,诸如总播放时间、被播放的曲调的已过去的时间、被再现的曲调的剩余播放时间和整个CD的剩余播放时间信息、以及被播放的曲调的音轨编号的信息被显示作为在CD再现单元2中装入的CD的相关信息。
在记录了其光盘名称和音轨名称(曲调名称)的光盘的情况下,在显示单元6上显示光盘名称和音轨名称。
CD再现单元2是用于在其上装入CD-DA和从CD-DA再现数据的部分,所述CD-DA相当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如后面详细所述,从CD再现的音频数据S1(PCM数字音频数据)被提供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和HD记录/再现单元3。
CD再现单元2是可以从CD格式的光盘再现音乐数据的部分。在CD再现单元2支持本说明书中的CD-DA的同时。它可以类似地再现记录在诸如CD-R和CD-RW的其他类型的CD格式光盘上的音乐数据。作为一种类型的CD-DA,存在一种称为CD文本的光盘,其上以子码记录有文本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文本数据伴随着音乐数据的再现而从所述子码再现。
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CD被用做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介质,例如MD、存储卡或DAT(数字音频带)。在这种情况下,MD再现单元、存储卡再现单元、DAT再现单元等可以被提供来替代CD再现单元2或作为它的补充。
HD记录/再现单元3是具有HDD作为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部分,所述HDD具有大容量,适合于向HDD记录数据/从HDD再现数据。作为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HDD与作为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CD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容量,如几十GB。
下面将说明HD记录/再现单元3的结构。来自CD再现单元2的音频数据S1和来自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的音频数据S2(PCM数字音频数据)被输入到HD记录/再现单元3,HD记录/再现单元3向HDD记录音频数据S1、S2。HD记录/再现单元3也从HDD向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输出音频数据S3。
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是用于输入/输出音频数据的部分。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向一个扬声器系统或其他设备输出从CD再现单元2和HD记录/再现单元3再现的音频数据,并输入从其他设备提供的音频数据(数字音频数据或模拟音频信号)。系统控制器1通过一个开关控制信号CSW来控制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的输入/输出路径。下面详细说明其细节。
(2)CD再现单元的结构CD再现单元2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光盘90是在CD再现单元2上装有的CD。
在CD再现操作中,光盘90被主轴电动机22以恒定的线速度(CLV)旋转地驱动。于是,在光盘90上记录的以坑形式的数据被光学头23读出并被提供到RF放大器25。
为了从光盘90读出数据,在光学头23中提供了——虽然未示出——作为激光光源的一个激光二极管、用于检测放射光的一个光检测器、作为激光束的输出端的一个物镜、用于向光盘记录表面投射激光束并将它的反射光引导到所述光检测器的一个光学系统。
物镜被通过一个双轴的驱动机构而使得可以在寻道方向上和聚焦方向上移动。
作为一个整体的光学头23被通过一个线式机构24而使得可以在光盘的径向上移动。
RF放大器25除了一个再现的RF信号之外还产生一个聚焦误差信号和一个寻道误差信号。
这些误差新信号被提供到伺服电路27。所述伺服电路27从所述聚焦误差信号和寻道误差信号产生一个聚焦驱动信号、一个寻道驱动信号和一个线驱动信号,并控制在光学头23中的双轴驱动机构和线式机构24的运行。
伺服电路27按照寻道误差信号的低频分量和来自CD控制器21的访问指定信号而产生线驱动信号,并控制线式机构24的运行以移动光学头23。伺服电路27基于从解码器26或CD控制器21提供的主轴误差信号和主轴起动/制动信号而产生主轴驱动信号高,并控制主轴电动机22的运行。
从RF放大器25输出的再现的RF信号被提供到解码器26。解码器26执行CIRC解码等以将从光盘90读出的信息解码为16比特量化和44.1kHz取样的数字音频数据S1。这个数字音频数据S1被提供到HD记录/再现单元3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如图1所示。
解码器26也提取诸如TOC和子码的控制数据,它们被提供到CD控制器21并用于各种控制。CD控制器21由用于控制CD再现单元2的一个微机构成。
在再现光盘90(CD)的过程中,必须读出记录在CD上的管理信息,即TOC。CD控制器21按照管理信息识别在光盘90上记录的音轨编号和每个音轨的地址,并控制再现操作。因此,当装入光盘90的时候,CD控制器21通过在记录有TOC的光盘最内侧执行再现操作而读出TOC,然后在例如一个内部RAM中存储所述TOC,并在光盘90的后续再现操作中引用所述TOC。
如果光盘90是CD文本,则以形成TOC数据的子码记录文本数据。存在使得文本数据被记录在节目区域的子码而不是所谓的TOC区域的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本数据与按照在节目(音轨)的再现中的进程而提取的子码数据一起被取入。
CD控制器21向/从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1和HD记录/再现单元3(在HD记录/再现单元3中的HD控制器31,后面将说明)通信各种控制信号CS,如图1所示。
例如,当操作单元5执行诸如CD的再现、FF(快进)、REW(倒退)、AMS(自动音乐传感器)、暂停或停止的操作,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发送这样的操作信息。按照所述操作信息,CD控制器21控制CD再现单元2的每个部分以便执行由用户打算的操作。
CD控制器21向系统控制器1发送CD再现单元2的操作状态、从光盘90读取的TOC信息和文本信息以及在CD再现期间的时间信息(地址)等。
系统控制器1在已经从CD控制器21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后,掌握CD再现单元2的操作状态,并能够使得显示单元6根据TOC和子码信息进行如上所述的各种显示。
在转录操作过程中,CD控制器21向HD记录/再现单元3发送和从HD记录/再现单元3接收各种信息,下面将说明它的一个具体示例。
(3)HD记录/再现单元的结构HD记录/再现单元3的构成如图3所示。HD记录/再现单元3具有一个HDD(硬盘驱动器)32作为具有大容量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HD控制器31是用于控制HD记录/再现单元3的操作的控制器。在HD控制器31中,提供了被称为文件系统的用于实现对HDD 32的访问、读取和写入的一个机制。例如,它是一个FAT 32文件系统。
HD控制器31向/从系统控制器1和CD再现单元2(CD控制器21)通信各种控制信号CS,如图1所示。例如,在后面将要说明的、由CD再现单元2在转录时进行的自动转录操作中,系统控制器1向HD控制器31提供一个转录指令和其他指令。
从光盘90读取的TOC信息和文本信息被发送到CD控制器21。TOC信息等被用于在数据库中产生和搜索光盘的识别信息,这将在后面说明。
HD控制器31向系统控制器1和CD控制器21发送与转录操作有关的操作状态和信息图1所示的。
在HD控制器31的控制下,数据被写到HDD 32和从HDD 32读出。具体而言,由CD再现单元2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1和从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提供的音频数据S2被以预定的方式处理并随后被记录到HDD 32。所记录的数据由FAT 32文件系统管理。所记录的数据由HD控制器31读出,被提供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然后被输出。
例如,在用户利用操作单元5执行操作来指定和再现记录在HDD 32上的曲调等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向HD控制器31发送操作信息。然后,HD控制器31使得指定的曲调等的数据被从HDD 32再现,并将所述数据提供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作为音频数据S3。
随后将说明,在HDD 32上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它具有对应于每个CD的数据,以便确定在CD再现单元2的再现过程中是否HD控制器31执行自动转录操作。
HD控制器31可以在必要时引用和更新存储HDD 32上的数据库。
音频压缩编码/解码电路33和缓冲存储器34是用于处理在HDD 32上的记录的数据和再现的数据的部分。
来自CD再现单元2的数字音频数据S1或来自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的数字音频数据S2被输入到HD记录/再现单元3。当输入数字音频数据S 1、S2的时候,音频压缩编码/解码电路33执行数据压缩处理。例如,执行ATRAC3系统的压缩处理。在HD控制器31的控制下,被压缩的数字音频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34并记录到HDD 32。
在从HDD 32的再现中,由HD控制器31从HDD 32读出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34。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4中的数据被以预定的速率从缓冲存储器34读出,并且由音频压缩编码/解码电路33对其执行数据压缩处理。于是,ATRAC3系统的压缩处理被取消,并且结果产生的数据被输出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作为正常的数字音频数据S3。
压缩系统不局限于ATRAC3,可以是其他的压缩系统,如MPEG音频。作为替代,数据也可以被记录到HDD 32而不被压缩。
而且,记录到HDD 32的数据可以被加密,并且在再现中,数据可以被解密。
(4)音频输入/输出单元的结构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具有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终端41、模拟音频信号输入终端42、数字音频数据输出终端43、数字音频数据输入终端44、D/A转换器45和46、A/D转换器47、数字接口48与开关49和50,如图4所示。
由CD再现单元2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1和由HD记录/再现单元3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3被提供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
在由CD再现单元2执行再现操作的同时,系统控制器1通过开关控制信号CSW将开关49连接到一个tc终端。
因此,来自CD再现单元2的数字音频数据S1被D/A转换器45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然后被经由开关49提供到输出终端41,并被输出作为模拟音频信号。
在由HD记录/再现单元3执行再现操作的同时,系统控制器1通过开关控制信号CSW将开关49连接到一个tc终端。
因此,来自HD记录/再现单元3的数字音频数据S3被D/A转换器46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然后被经由开关49提供到输出终端41,并被输出作为模拟音频信号。
来自输出终端41的模拟音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放大,然后从一个扬声器输出或提供到作为线路输出的另一个设备。
由CD再现单元2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1和由HD记录/再现单元3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3也被提供到数字接口48。数字接口48将被提供的数字音频数据S1或S3编码为传输数据形式作为数字接口格式并从输出终端43输出编码的数据。即,再现的音频数据可以以数字音频数据形式被传送到另一个设备。
HD记录/再现单元3可以向HDD 32记录不仅仅来自CD再现单元2的数字音频数据S1而且来自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的数字音频数据S2。因此,音频输入/输出单元4以下列方式输出数字音频数据S2。
首先,在来自外部设备的模拟音频信号被输入到输入终端42的情况下,模拟音频数据被A/D转换器47转换为具有44.1kHz取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数量16的数字音频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通过开关控制信号CSW将开关50与一个ta终端连接。因此,A/D转换器47的输出被提供到HD记录/再现单元3作为数字音频数据S2。
在来自外部设备的模拟音频信号被输入到输入终端44的情况下,输入的数据被数字接口48解码。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通过开关控制信号CSW将开关50与一个td终端连接。因此,由数字接口解码的输出被提供到HD记录/再现单元3作为数字音频数据S2。
而且,由CD再现单元2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2可以经由数字接口48被提供到HD记录/再现单元3作为数字音频数据S2。
(5)CD的子码和TOC现在说明与主数据一起被记录到CD格式的光盘上的子码以及记录在引入区域的TOC。
记录在CD格式的光盘上的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帧。98个帧构成一个块。
一个帧具有如图5所示的结构。
一个帧由588个比特构成。在先的24个比特构成同步数据,后续的14个比特构成一个子码区域,其后跟随数据和奇偶校验位。
具有这种结构的98个帧构成一个块,并且从98个帧取出的子码数据被几种形成一个块的子码数据(子码帧),如图6A所示。来自98个帧的在先的第一和第二帧(98n+1帧、98n+2帧)的子码数据是同步格式。从第三帧到第98帧(98n+3帧到98n+98帧)的帧构成每个96比特的信道数据,即P、Q、R、S、T、U和V的子码数据。其中,P信道和Q信道用于访问等的管理。但是,P信道仅仅指示在音轨之间的暂停部分,详细的控制由Q信道(Q1-Q96)执行。96比特的Q信道数据的构成如图6B所示。首先,Q1到Q4的4个比特形成控制数据,用于音频信道的编号、加重、CD-ROM和关于是否可能数字转录的标识。下四个比特Q5-Q8构成ADR,指示子Q数据的模式。具体而言,ADR的四个比特将模式(子Q数据的内容)表达如下0000模式0 子Q数据基本上全零(虽然它被用于CD-RW)0001模式1 正常模式0010模式2 指示光盘的目录号0011模式3 指示ISRC(国际标准记录编码)等0100模式4 用于CD-V0101模式5 用于诸如CD-R、CD-RW或CD-EXTRA的多对话系统跟随ADR的Q9-Q80这72比特形成子Q数据,剩余的比特Q81-Q96构成CRC。
在模式1由ADR指示的情况下由子Q数据表示地址。
ADR=模式1的情况下的子Q数据和TOC结构将参照图7A、图7B和图8来说明。
在光盘的引入区域中记录的子Q数据构成TOC信息。即,从引入区域读出的Q信道数据中的72比特Q9-Q80的子Q数据具有如图7A所示的信息。这个图7A示出了在引入区域中的图6B的结构中的72比特子Q数据部分的细节。所述子Q数据具有每个8个比特的数据,并表示TOC信息。
首先,音轨编号(TNO)被记录到8个比特Q9-Q16。在引入区域中,音轨编号被固定为“00”。随后,在8个比特Q17-Q24中说明POINT(点)。
8比特集Q25-Q32、Q33-Q40和Q41-Q48分别表示MIN(分钟)、SEC(秒)和FRAME(帧),作为在引入区域中的过去的时间。
Q49-Q56被设置为“00000000”。
而且,8比特集Q57-Q64、Q65-Q72和Q73-Q80分别记录PMIN、PSEC和PFRAME。这些PMIN、PSEC和PFRAME的含义根据POINT的值来确定。
当POINT具有“01”到“99”的值的时候,POINT的值表示音轨编号。在这种情况下的PMIN、PSEC和PFRAME中,具有音轨编号的音轨的开始点(绝对时间地址)被分别记录为分钟(PMIN)、秒(PSEC)和帧(PFRAME)。
当POINT具有“A0”值的时候,第一音轨的音轨编号被记录在PMIN。根据PSEC的值来识别CD-DA(数字音频)、CD-I、CD-ROM(具体为XA)等的规格。
当POINT具有“A1”值的时候,最后一个音轨的音轨编号被记录在PMIN。
当POINT具有“A2”值的时候,引出区域的开始点被分别以PMIN、PSEC和PFRAME表示为绝对时间地址(分钟(PMIN)、秒(PSEC)和帧(PFRAME))。
例如,对于其上记录有6个音轨(6个节目或6个曲调)的光盘,在由这样的子Q数据形成TOC的时候,如图8所示记录数据。
为了形成TOC,所有的音轨号TNO是“00”,如图8所示。
块编号表示被读取为块数据(子码帧)的子Q数据的一个单元的编号,块数据由上述的98个帧组成。
相同的内容被写到三个块的每个,作为各自的TOC数据。
如图8所示,当POINT具有值“01”-“06”的时候,第一音轨#1到第六音轨#6的开始点被以PMIN、PSEC和PFRAME表示。
当POINT具有值“A0”的时候,“01”被以PMIN表示为第一音轨号。光盘被按照PSEC的值来识别,PSEC的值在一般的音频CD的情况下为“00”。如果光盘是CD-ROM(具体是XA),则PSEC具有值“20”。
当POINT具有值“A1”的时候,最后音轨的音轨号被以PMIN记录。当PMIN具有值“A2”的时候,引出区域的开始点被以PMIN、PSEC和PFRAME表示。
对于块n+27和后续的块,块n到块n+26的内容被重复记录。
在曲调被记录为音轨#1到音轨#n的节目区域和引出区域,记录在那里的子Q数据具有如图7B所示的信息。图7B示出了在节目区域和引出区域中在图6B的结构中的72比特子Q数据部分的细节。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音轨号(TNO)被以8比特Q9-Q16记录。即,“01”到“99”之一被用作音轨#1到#n的每个。在引出区域中,音轨号是“AA”。然后,以8比特Q17-Q24记录一个索引。所述索引是使能每个音轨的进一步划分的信息。
8比特集Q25-Q32、Q33-Q40、Q41-Q48分别表示MIN(分钟)、SEC(秒)和FRAME(帧),作为在音轨中的过去的时间(相对地址)。
Q49-Q56被设置为“00000000”。
8比特集Q57-Q64、Q65-Q72和Q73-Q80分别记录AMIN、ASEC和AFRAME。这些是作为绝对地址的分钟(AMIN)、秒(ASEC)和帧(AFRAME)。
所述绝对地址是从第一音轨的开始端(即节目数据的开始端)到引出区域连续附加的地址。
由子码形成的子码和TOC一般如上所述构成。子码可以进一步包括各种信息。
例如,在CD文本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子码数据P、Q、S、T、U、V和W的R到W来存储文本信息。
(6)数据库现在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转录操作中使用的数据库。
在本发明中,由于数据被CD再现单元2从光盘90再现出来,HD记录/再现单元3向HDD 32自动转录再现的数据。
但是,不断地转录再现的数据的操作经常是不必要的。例如,不提倡当用户多次再现相同的CD或相同的曲调的时候再次转录相同的数据。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HDD 32中建立一个数据库,以便识别是否已经对于其上要由CD再现单元2再现数据的光盘90进行了转录。
这个数据库可以识别具有不同名称的各个CD,并可以也对于是否在每个CD上记录的每个音轨已经被转录进行管理。
即,构成数据库的一个文件的数据对应于一个CD,并且所述文件包括至少CD的识别信息和指示是否在CD上记录的每个音轨已经被转录的记录历史信息。
图9示出了构成数据库的一个示例文件,即形成来对应于某个CD的一个数据库文件。
在这个数据库文件中,记录了指示具体CD的识别信息DID和指示是否已经转录了每个音轨的记录标志。而且,存储了加到每个音轨的音轨附加信息和加到每个光盘的光盘附加信息。
识别信息DID根据光盘90(CD)的TOC数据而产生。例如,现在假设图8所示的具有6个音轨的CD被装到CD再现单元2中。在这种情况下,CD再现单元2首先读出光盘90的TOC数据,并且TOC数据被发送到HD控制器31。HD控制器31利用向其发送的TOC数据而形成图9所示的识别信息。图9所示的识别信息DID使用每个记录音轨的音轨号和它的开始点的地址值(PMIN、PSEC、PFRAME),这可以从与图8的对比看出。
在不同的CD中TOC数据的所有的值难于相同,在所述TOC数据中,在CD中包含的音轨的数量和开始一个音轨的绝对时间(开始点)被以分钟、秒和帧的形式写入。因此,这些TOC数据可以是具有具体名称的CD的识别信息。在这个示例中,这个特性被利用来产生在数据库中的每个文件的识别信息DID。
如在图9所示的数据库文件中,提供了对应于每个音轨的记录标志。在产生数据库文件的时候,所有的记录标志关闭(=0)。对于每个音轨,每次完成向HDD 32的转录的时候,记录标志被打开(=1)。
在图9的示例中,示出了音轨2、3和6已经被转录到HDD 32。
如后所述,当音轨(曲调等)可以被完全转录到HDD 32的时候记录标志被打开(=1)。例如,如果曲调可以被仅仅半途转录,或如果在转录端在曲调的半途点进行快进并且因此原再现数据不能被转录,则记录标志不被打开。即,随后当作曲调还没有被转录。
当存在对于某个CD的附加信息的时候,或当附加信息由用户输入或由一些通信装置接收和输入的时候,附加信息被存储到数据库文件中。
所述附加信息是例如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管理数据等。所述文本数据包括曲调的名称、艺术家的姓名、歌词、诸如作曲者、出版公司等的有关方的名称。图像数据包括唱片套封面的图像、艺术家的图像、版面图像等。管理数据可以包括例如版权管理信息,如ISRC等。
例如,要从其再现数据的光盘90是CD文本,从子码读出的文本数据可以存储到与音轨或光盘相关的数据库文件中。
当然,当用户任意输入曲调等的名称的时候,它可以被存储为附加信息。
所述附加信息也可以被用作识别信息DID。
当某个CD第一次被CD再现单元2再现的时候,这样的数据库文件被对应于CD而产生并被登记到数据库。
当已经产生数据库文件的CD被CD再现单元2再现的时候,HD控制器31从自CD再现单元2向其发送的TOC数据产生识别信息DID,并根据识别信息DID搜索数据库,因此可以确认对应于CD的数据库文件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从记录标志可以识别是否CD的每个音轨已经被记录。
(7)系统控制器的处理现在说明在按照本发明的转录装置中与自动转录操作相关的操作。
在下面的说明中,首先参照图10到图15说明对于转录操作的系统控制器1的处理、CD控制器21的处理和HD控制器31的处理。其后,将参照图16-19来作为示例说明具体操作的流程。
首先,将参照图10说明系统控制器1的处理。
在步骤F101,系统控制器1监控在操作单元用户指定CD的再现的操作的执行。
当指定再现的操作被执行的时候,在步骤F102,系统控制器1像CD再现单元2(CD控制器21)发送用户的操作信息,并发出将当前装在CD再现单元2中的光盘90的TOC信息发送到HD控制器31的指令。
如果用户仅仅执行指定CD的再现的操作,则操作信息是再现操作信息。在那种情况下,CD再现单元2在光盘90的第一音轨开始再现。但是,如果用户来执行具有指定的音轨号的再现操作,音轨号也被发送作为再现操作信息。在那种情况下,CD再现单元2开始转录指定的音轨号的音轨。
如果用户执行所谓的编程再现操作来指定曲调的顺序,则曲调的指定的顺序的信息也被发送作为再现操作信息。
如后所述,当在步骤F102系统控制器1指令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TOC信息的时候,CD控制器21发送TOC信息,并且HD控制器31根据向其发送的TOC信息执行数据库搜索和记录模式的设定。HD控制器31向系统控制器1发送结果作为响应。
在步骤F103,系统控制器1等待来自HD控制器31的响应,在收到响应后,系统控制器1在步骤F104识别是否在HD控制器31中设定了全音轨记录模式。
在HD控制器31中的记录模式集包括全音轨记录模式、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和无记录模式。
全音轨记录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其中对于要再现的CD的所有音轨执行自动转录。
部分音轨记录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其中对于要再现的CD的一部分音轨执行自动转录。
无记录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其中不执行转录,因为已经对于要再现的CD的所有音轨执行了转录。
如后所述,HD控制器31基于数据库搜索的结果设置这些模式之一。
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全音轨记录模式,则在步骤F105系统控制器1指令HD控制器31开始记录,并在步骤F106,指令CD控制器21开始再现。CD控制器21也被通知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的模式信息。
另一方面,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部分音轨记录模式或无记录模式,则不执行步骤F105的处理,系统控制器1在步骤F106指令CD控制器21开始再现和将记录模式通知CD控制器21。
CD再现单元2响应于步骤F106的再现开始指令而开始光盘90的再现操作。在此期间,系统控制器1利用步骤F107、F108和F109的循环来监控用户的操作和再现状态。
如果用户利用操作单元5进行诸如FF、REW、AMS或暂停的操作,则系统控制器1从步骤F109到步骤F110,并向CD控制器21和HD控制器31通知这个操作信息。
CD控制器21响应于FF、REW、AMS或PAUSE(暂停)的操作信息而执行诸如快进、倒退、自动音乐传感器或暂停的所需要的操作。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快进、倒退、自动音乐传感器或暂停的不同于正常连续再现的状态被称为特殊再现状态。
系统控制器1向HD控制器31通告这样的信息,因为当在CD再现单元2中设置特殊再现状态的时候必须中断转录操作。
如果用户利用操作单元5执行停止操作,则系统控制器1从步骤F108到步骤F111,并向CD控制器21通知这个操作信息。然后,处理系列结束。在这种情况下,CD控制器21响应于该停止操作的通知而结束盘90的再现。
如果盘90的再现由CD再现单元2完成到结尾,则CD控制器21向系统控制器1发送CD再现的通知。当发送通知的时候,系统控制器1在步骤F107检测到通知并结束处理。
(8)CD控制器的处理现在参照图11和12说明CD控制器21的处理。
在图11的步骤F201,CD控制器21等待来自系统控制器1的再现指令。即,CD控制器21等待再现操作信息和在图10的步骤F102由系统控制器1发送的TOC数据传送指令。
当在F201检测到指令的时候,在步骤F202,CD控制器21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1的指令向HD控制器31发送相对于当前装入的光盘90读取的TOC数据。
在步骤F203,CD控制器21设置一个变量x被要再现的第一音轨的音轨号。例如,如果用户执行正常的再现操作,则变量x是1。如果用户执行具有指定的音轨号的再现操作,则变量x被设置为由用户指定的音轨号。
如果用户执行编程的再现操作(以指定的曲调顺序再现),则变量x被设置为由用户指定的音轨号作为第一曲调。
如果用户执行混洗的再现操作,则CD控制器21选择一个任意的音轨号并将变量x设置为这个音轨号。
在步骤F204,CD控制器21等待来自系统控制器1的再现开始指令。
在图10所示的步骤F106,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发送再现开始指令和再现模式的通知。当在步骤F204检测到这些的时候,CD控制器21到步骤F205,并按照被通知的HD控制器31的记录模式来将处理分路。
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无记录模式,则处理直接到步骤F211。
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则处理到步骤F206。但是,由于在HD记录/再现单元3的记录不在再现的开始点被中断,因此处理直接到步骤F211。
如果在HD控制器31设置了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则在开始再现每个音轨的时候,在步骤F208、F209和F210进行设置是否音轨要转录到HDD 32的处理。
如果设置了部分记录模式,则当向系统控制器1通知模式的时候HD控制器31也向系统控制器1通知要被转录的音轨的音轨号。音轨号也包括在从系统控制器1到CD控制器21的模式通知中(在步骤F204与再现开始指令一起接收的信息)。总之,CD控制器21掌握要由HD记录/再现单元3转录的音轨的音轨号。
于是,在步骤F208,确定是否要再现的音轨#x是作为转录目标的音轨。如果音轨#x是转录目标,则在步骤F209,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提供对于音轨#x的记录开始指令,然后到步骤F211。另一方面,如果要再现的音轨#x不是转录目标,则CD控制器21在步骤F210向CD控制器21提供记录待机指令,然后到步骤F211。
当处理到步骤F211的时候,CD控制器21开始转录音轨#x。如果用户执行正常的再现操作,则在在这个点的音轨#1上开始再现。如果用户执行具有指定的音轨号的再现操作,则在由用户指定的音轨号的音轨开始再现。在编程的再现或混洗的再现的情况下,也在要再现的第一音轨开始再现。
在开始音轨#x的再现之后,CD控制器21使用步骤F212、F213和步骤F214监控再现进程状态和用户的操作。
在步骤F212,CD控制器21监控音轨#x的再现的完成。在步骤F213,CD控制器21监控由用户进行的停止的执行。在步骤F214,CD控制器21监控由用户进行的指定转移到诸如FF、REW等的特殊再现的操作的执行。
当音轨#x的再现进行并完成音轨#x的再现的时候,即例如,当第一曲调的再现的时候,在步骤F212,CD控制器21检测音轨#x的再现的完成并随后到步骤F215。
在从步骤F212到步骤F215的情况下,在正常再现状态中,作为音轨#x的一个曲调已经被从头到尾再现。在那种情况下,向HD控制器31输出音轨#x的再现完成的通知。再现完成的通知是向HD控制器31指示已经正常地从头到尾再现了音轨#x的信息(而不是在特殊再现状态下)。
下面,在步骤F216,确定是否对于当前再现的光盘90来说要再现的所有音轨已经被完成。
如果用户执行正常的再现操作并且执行了CD再现,则假定当完成在光盘90上记录的最后一个音轨的再现完成的时候完成了CD再现。如果用户执行具有指定的音轨号的再现操作,则假定当在由用户指定的音轨号的音轨开始的再现达到完成最后一个音轨的再现的时候完成了CD再现。如果用户指定编程的再现,则假定当完成按顺序指定的所有的音轨的再现的时候完成了CD再现。在混洗再现的情况下,假定当完成所有的记录音轨的再现的时候完成了CD再现。
如果还没有完成CD再现,则CD控制器21到步骤F217并将要再现的下一个音轨的音轨号替换为变量x。如果用户执行正常的再现操作或具有指定的音轨号的再现操作,则使用对于到这个时候的变量x加1获得的值,即下一个音轨号。在编程再现的情况下,对应于由用户指定的曲调顺序的要再现的下一个音轨的音轨号替代变量x。在混洗再现的情况下,音轨号被从未再现的音轨的音轨号中任意选择,并且用所选择的音轨号替代变量x。
然后,处理返回图11的步骤F205。
类似地,在步骤F205,按照HD控制器31的记录模式来进行处理。具体上,在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步骤F208、F209和F210的处理来确定是否从当前要再现的音轨#x是记录目标。如果音轨#x是记录目标,则CD控制器21指令HD控制器31来记录这个音轨。如果音轨#x不是记录目标,则CD控制器21指令HD控制器31处于记录待机状态。
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则在步骤F206,CD控制器21确定是否HD记录/再现单元3处于待机状态。如果处于待机状态,则在步骤F207,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提供记录恢复指令。
处理到步骤F211,再现转换到音轨#x,即下一个音轨。为了方便,在步骤F211的处理在此被描述为“开始再现音轨#x”。但是,实际上,在以音轨号的顺序再现的情况下,或当在完成某个音轨的再现后转移到下一个音轨的再现的时候,处理暂时停止并随后恢复再现是不必要的。简而言之,可以连续执行再现操作本身。但是,在编程的再现或混洗再现的情况下,当再现下一个音轨的时候,经常有必要中断再现并执行光学头23的访问操作。
如果在音轨#x的再现期间,用户使用操作单元5而执行指定诸如FF的特殊再现的操作,则在图10的步骤F110,关于此的操作信息被从系统控制器1发送到CD控制器21。如果发送了操作的通知,则有CD控制器21进行的处理从步骤F214转移到步骤F218并执行指定的操作。即,在CD再现单元2执行FF操作情况下的快进再现、REW操作情况下的倒退再现、暂停操作情况下的暂停或AMS操作情况下的前一个或下一个音轨的开始位置的访问。
当指定的特殊再现状态结束的时候,处理转移到步骤F219、F220和F221的循环,并且CD控制器21恢复正常的再现(F220)并监控是否再现转移到音轨的开始端(F219)和是否提供了再现停止的指令、或者达到了CD再现的完成(F212)。
例如,如果按照FF或REW操作执行快进或倒退,则当前述操作结束的时候正常的再现被恢复。如果在恢复正常再现的状态下达到当前音轨或另一个音轨的开始端,则处理从步骤F219到步骤F217并且要从那个点再现的音轨的音轨号被替换为变量x。然后,处理返回步骤F205,执行上述的处理以再次设定从步骤F211开始的音轨#x的再现状态。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F212、F213和F214的循环。
如果当从快进或倒退操作恢复到正常再现的时候在步骤F221达到了CD再现的完成或从系统控制器1通知了用户的停止操作,则处理从步骤F221到步骤F222。
如果执行暂停操作,则在步骤F218,在CD再现单元2中设定再现暂停状态。当用户执行取消暂停的操作的时候,处理转移到步骤F219、F220和F221的循环并且恢复正常再现。
其后,按照与快进的情况类似的步骤F219或F221的结果进行处理。
如果通过AMS操作执行自动音乐传感器操作,则在步骤F218访问音轨的开始位置。因此,在步骤F219确定当访问结束的时候再现转移到一个的开始位置。然后处理到步骤F217,并且执行自动音乐传感器操作的音轨的音轨号被替换为变量x。处理然后返回步骤F205,并且上述的处理被执行以再次设定从步骤F211开始的音轨#x的再现状态。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F212、F213和F214的循环。
在图10的步骤F110,如上所述,系统控制器1也向HD控制器31提供一个关于执行了指定特殊再现的操作的通知。如后所述,当确定要由CD再现单元2执行特殊再现的时候,HD控制器31中断正在进行的记录操作。
在CD控制器21,在当控制特殊再现之后处理返回步骤F205的情况下,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定了全音轨记录模式,则在步骤F206确定记录正在被中断。于是,在步骤F207,CD控制器21指令HD控制器31恢复记录和执行从步骤F211开始的音轨#x的再现。
如果在HD控制器31中设定了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即使在当特殊再现之后处理返回步骤F205的情况下,步骤F208、F209和F210的处理与上述的处理类似。
如果在音轨#x的再现期间由系统控制器1提供了由用户进行的停止操作的通知,则处理从步骤F213到步骤F222。
如果在步骤F216确定完成了CD再现,则再次处理到步骤F222。
而且,如果在从特殊再现恢复正常再现状态之后从系统控制器1发出由用户进行停止操作或确定完成了CD再现的通知,则处理从步骤F221到步骤F222。
当如此达到步骤F222的时候,CD控制器21执行控制来结束由CD再现单元2进行的再现操作,并且在步骤F223,向系统控制器1和HD控制器31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即,每个单元被通知由CD再现单元2进行的再现的结束。然后,处理系列结束。
(9)HD控制器的处理现在参照图13、14和15来说明由HD控制器31进行的处理。
在图13的步骤F301,HD控制器31等待来自CD控制器21的TOC数据的传送。即,HD控制器31等待由CD控制器21在图11的步骤F201发送的TOC数据。
当输入TOC数据的时候,在步骤F302,HD控制器31搜索存储在HDD32中的数据库。即,HD控制器31从输入的TOC数据产生图9的识别信息DID,并使用所产生的识别信息DID来搜索数据库以确定是否在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库文件中存在记录了相同的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
在当前装在CD再现单元2中的光盘90的再现也在过去被执行并且因此已经准备了对于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的情况下,可以找到具有相同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另一方面,在当前装在CD再现单元2中的光盘90的再现现在是第一次被再现的情况下,具有相同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未被找到。
因此,如果搜索的结果显示没有这样的数据库文件,则HD控制器31从步骤F303到步骤F304。HD控制器31新准备了附有准备的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并将这个数据库文件加到数据库。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要由CD再现单元2从现在开始进行再现的光盘90,还没有转录任何音轨。因此,在步骤F306,设定了全音轨记录模式并且使得HD控制器31处于记录待机状态。
如果作为搜索的结果找到了一个数据库,则处理从步骤F303到步骤F305,并且HD控制器31确认那个数据库文件的记录标志。如果对于所有的音轨记录标志都关闭,则对于要由CD再现单元2从现在开始进行再现的光盘90,还没有转录任何音轨。因此,处理从步骤F305到步骤F306。在这种情况下,全音轨记录模式被设置并且使得HD控制器31处于记录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对于所有音轨记录标志打开,则对于要由CD再现单元2从现在开始进行再现的光盘90,所有的音轨已经被转录,并且此时转录不必要。因此,处理从步骤F307到F308,并且HD控制器31向系统控制器1通告非记录模式。处理随后结束。
如果对于一些音轨记录标志打开而另一些音轨还没有被转录,则处理从步骤F307到步骤F309。部分音轨记录模式被设置并且使得HD控制器31处于记录待机状态。
在步骤F306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或者在步骤F309设置了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并且HD控制器31处于记录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F310,HD控制器31向系统控制器1通告于是设定的记录模式以及指示记录准备完成的记录待机状态。在通知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也通知作为记录目标(记录标志关闭的音轨号)的音轨号。
在全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到图14的步骤F311。在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到图15的步骤F322。
首先,将说明全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
在步骤F310或步骤F308,在图10的步骤F104的系统控制器1等待由HD控制器31发出的通知。如上所述,如果系统控制器1被通知来自HD控制器31的全音轨记录模式,则在步骤F105,系统控制器1向HD控制器31提供记录开始指令。
在图14的步骤F311,HD控制器31等待来自系统控制器1的记录开始指令,并在步骤F312,HD控制器31响应于记录开始指令而开始记录操作。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系统控制器1(图10的步骤F106)指令CD再现单元2开始再现,因此CD再现单元2开始图12的步骤F211的再现,并且再现的数字音频数据S1被输入到HD记录/再现单元3。HD控制器31开始向HDD 32记录这个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S1。
在开始记录操作之后,HD控制器31利用步骤F313、F314和F315来监控来自CD控制器21的CD再现结束的通知、来自系统控制器1的特殊再现操作的信息和来自CD控制器21的音轨#x的再现完成的通知。
从图12所示的CD控制器21进行的处理可以明白,只有当由CD再现单元2在正常再现状态中从头到尾再现某个音轨的时候,CD控制器21在步骤F215发送音轨#x的再现完成的通知。这意味着音轨#x的向HDD 32的记录的完成。因此,处理从步骤F315到步骤F316,并且HD控制器31执行处理来更新在对应于当前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中的要打开的音轨#x的记录标志。
由于继续向HDD 32记录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S1的操作,因此处理返回步骤F313、F314和F315。
虽然在流程图中未示出,如果在音轨#x的记录期间在HD记录/再现单元3端产生记录误差并且不能正确地记录音轨#x,则记录标志将不打开。
如果用户执行诸如FF、REW等的操作,则使得CD再现单元2处于诸如快进再现的特殊再现状态,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和连续的数字音频数据S1不被输入到HD记录/再现单元3,并且不能适当地记录音轨#x。如果用户执行诸如FF、REW等的操作,则从系统控制器1发送操作信息(图10所示的步骤F110)。当HD控制器31在步骤F314检测到特殊再现的操作信息的时候,处理到步骤F317并且HD控制器31中断当前执行的向HDD 32的音轨#x的记录。
而且,在此,由于向HDD 32的音轨#x的记录已经进行到了半途,因此在步骤F318,HD控制器31消除向HDD 32记录到半途的音轨#x的数据。
在步骤F319或步骤F320,HD控制器31等待记录恢复指令或来自CD控制器21的CD再现完成通知。
如参照图12所述的,在当在CD再现单元2中进行了快进操作等之后正常再现达到某个音轨的前端之前自步骤F221的再现结束的情况下,CD控制器21在步骤F223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
在这种情况下,由HD控制器31的处理从步骤F320到步骤F321。
另一方面,在当在CD再现单元2中进行了快进操作等之后正常再现达到某个音轨的前端的情况下,由CD控制器21进行的处理从步骤F219到步骤F217并且随后到步骤F205。处理然后到步骤F206,因为在HD记录/再现单元3中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HD记录/再现单元3位于记录中断状态,因此CD控制器21在步骤F207向HD控制器31提供记录恢复指令。然后,在步骤F211,再现在下一个音轨#x的开始端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由HD控制器31进行的处理从步骤F319返回F312,并且记录被恢复。简而言之,HD控制器31向HDD 32记录在CD再现单元2再现来自某个音轨的前端的数据的时候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S1。
当通过用户的停止操作或通过CD再现的结束在CD再现单元2中停止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在图12的步骤F223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当HD控制器31在记录期间在步骤F313接收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处理到步骤F321。在HD控制器31在记录中断(待机)期间在步骤F320接收到CD再现结束的通知的情况下,处理也到步骤F321。
在步骤F321,HD控制器31结束记录或记录待机状态并且结束处理系列。
现在参照图15来说明在通过图13的处理设置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由HD控制器31进行的处理。
如果在图10的步骤F104来自HD控制器31的响应是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则系统控制器1在步骤F106向CD控制器21提供再现开始指令,并且也向CD控制器21通知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和记录目标音轨。
在这种情况下,HD控制器31通过利用图15的步骤F322、F323和F324的循环来监控记录来自CD控制器21的待机指令、记录指令或CD再现结束的通知。
如参照图11所述,如果在HD记录/再现单元3中设置了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则在每次开始某个音轨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在步骤208识别是否从现在要再现的音轨#x是向HDD 32的记录目标。然后,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记录指令(F209)或记录待机指令(F210)。
如果HD控制器31接收了记录指令,则处理到步骤F323至步骤F325,并且HD控制器31开始向HDD 32记录要再现的音轨#x。
另一方面,如果HD控制器31在步骤F322接收了记录待机指令,则保持记录待机状态并且HD控制器31通过利用步骤F322、F323和F324的循环等待CD再现结束的通知或下一个音轨的记录指令。
例如,在不是由CD再现单元2要再现的第一个曲调而是第二个曲调是记录目标的情况下,CD控制器21在第一曲调的再现的开始点向HD控制器31发送记录待机指令,并在第二曲调再现的开始点提供记录指令。在这种情况下,HD控制器31在第一曲调的再现期间通过利用步骤F322、F323和F324的循环而处于待机状态。在第二曲调的再现开始点,处理响应于记录指令而从步骤F323到步骤F325,并且HD控制器31开始记录。
在开始记录操作之后,HD控制器31通过利用F326、F327和F328的循环,监控来自CD控制器21的CD再现结束的通知、来自系统控制器1的特殊再现操作的信息和来自CD控制器21的音轨#x再现完成的通知。
只有当按照图12的CD控制器21的处理由CD再现单元2在正常再现状态中从头到尾再现某个音轨的时候,CD控制器21在步骤F215发送音轨#x再现完成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已经完成了作为记录目标的音轨#x的向HDD 32的记录。因此,由HD控制器31的处理从步骤F328到F329,并且HD控制器31执行处理来将在对应于当前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中的音轨#x的记录标志更新为打开。然后,在完成由CD控制器21指定的音轨#x的记录的时候,使得在步骤F330 HD控制器31处于记录待机状态,并且处理返回步骤F322、F323和F324的循环步骤。
虽然在流程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如果在音轨#x的记录期间在HD记录/再现单元3端产生记录误差,则记录标志将不打开。
随后,CD再现单元2进行到下一个音轨的再现。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根据识别是否音轨是记录目标来发送记录指令或记录待机指令。因此,HD控制器31在步骤F325按照所述指令来利用步骤F322、F323和F324的循环开始记录或处于记录待机状态。
如果用户在记录执行期间执行诸如FF、REW等的操作,则使得CD再现单元2处于诸如快进再现的特殊再现状态,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和连续的数字音频数据S1没有被输入到HD记录/再现单元3。如果从系统控制器1发送FF、REW等的操作信息(图10所示的F110),则由HD控制器31进行的处理从步骤F327到步骤F331,并且HD控制器31中断当前执行的向HDD 32的音轨#x的记录,并被使得处于记录待机状态。
在此,由于向HDD 32的音轨#x的记录已经执行到半途,因此HD控制器31在步骤F322消除向HDD 32记录到半途的音轨#x的数据。
处理返回到步骤F322、F323和F324的循环,并且HD控制器31等待来自CD控制器21的下一个指令或通知。
当通过用户的停止操作或通过CD再现的完成在CD再现单元2中结束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在图12的步骤F223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当在记录期间HD控制器31在步骤F326接收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处理到步骤F333。同样在记录待机期间,HD控制器31在步骤F324接收到CD再现结束的通知的情况下,处理到步骤F333。
在步骤F333,HD控制器31结束记录或记录待机状态并结束处理系列。
(10)示范的转录操作现在参照图16-19说明如上所述的通过由参照图10-15所述的系统控制器1、CD控制器21和HD控制器31执行的处理实现的转录操作的具体示例。
对于图16-19所示的操作,加上了对应于系统控制器1、CD控制器21和HD控制器31的处理的步骤编号,这些步骤编号也被用于参照图16-19的说明中。
在图16所示的示范操作中,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并且在CD再现单元2中正常再现从光盘90的第一音轨#1到最后一个音轨#n的所有音轨。即,用户指定从第一曲调的正常再现,并且不执行在再现期间设置诸如FF的特殊再现状态的操作。
当系统控制器1检测到由用户进行的再现操作(F101)的时候,系统控制器1向CD再现单元2(CD控制器21)发送操作信息和TOC数据传输指令(F102)。
响应于此,CD控制器21向HD记录/再现单元3(HD控制器31)发送光盘90的TOC数据(F202)。
在收到TOC数据的时候,HD控制器31搜索数据库(F30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具有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或者如果存在具有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但是所有的音轨未记录,则设置全音轨记录模式(F306)。
HD控制器31向系统控制器1发出关于它正处在全音轨记录模式的记录待机状态的通知(F310)。
按照来自HD控制器31的响应,系统控制器1向HD控制器31发出记录开始指令(F105),并且向CD控制器21发出再现开始指令和全音轨记录模式的通知(F106)。
这使得CD再现单元2开始再现(F211),并且也使得HD记录/再现单元3开始记录(F312)。
当完成音轨#1的再现时,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1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在对应于正在执行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的对应于音轨#1的记录标志(F316)。
当完成音轨#2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2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在对应于正在执行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的对应于音轨#2的记录标志(F316)。
类似地,对于后续的音轨,响应于一个音轨再现的完成和向HDD 32的再现的完成,HD控制器31打开对于音轨的记录标志。
当完成最后一个音轨#n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n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并且HD控制器31打开对应于音轨#n的记录标志(F316)。在此,由于完成了CD再现,CD再现单元2结束再现(F222)。然后,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和系统控制器1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F223)。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结束记录(F321)。
在图16所示的示范操作中,由CD再现单元2从光盘90再现的所有音轨被转录到HDD 32,并且在对应于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打开所有的音轨的记录标志。
即,从CD的转录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执行,并且即使从相同的CD的再现被随后再次执行,也将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非记录模式,因此防止了不必要的转录的执行。
在图17所示的示范操作中,与上述的示例类似,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但是用户在由CD再现单元2从光盘90进行再现期间执行再现停止操作。
当系统控制器1检测到由用户进行的再现操作(F101)的时候,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发送操作信息和TOC数据传输指令(F102)。但是,如果例如用户指定从音轨#3的再现,则向CD控制器21发送关于此的操作信息。
响应于此TOC数据传输指令,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光盘90的TOC数据(F202)。
在收到TOC数据的时候,HD控制器31搜索数据库(F30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具有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或者如果存在具有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但是所有的音轨未记录,则设置全音轨记录模式(F306)。
HD控制器31向系统控制器1发出关于它正处在全音轨记录模式的记录待机状态的通知(F310)。
按照来自HD控制器31的响应,系统控制器1向HD控制器31发出记录开始指令(F105),并且向CD控制器21发出再现开始指令和全音轨记录模式的通知(F106)。
这使得CD再现单元2开始再现(F211)并且也使得HD记录/再现单元3开始记录(F312)。由于用户指定了从音轨#3的再现,CD再现单元2执行从音轨#3的再现。
当完成音轨#3的再现时,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3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在对应于正在执行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的对应于音轨#3的记录标志(F316)。
CD控制器21连续执行再现,并且当完成音轨#4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音轨#4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对应于音轨#4的记录标志(F316)。
连续执行再现,并且当完成音轨#5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5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对应于音轨#5的记录标志(F316)。
CD控制器21连续执行音轨#6的再现,并且HD记录/再现单元3向HDD32记录音轨#6的数字音频数据S1。现在假设用户在此期间执行停止操作。当系统控制器1检测到由用户进行的停止操作的时候(F108),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发送再现停止指令(F111)。
响应于此,CD控制器21结束CD再现操作(F222)并向HD控制器31和系统控制器1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F223)。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结束记录(F321)。
在图17所示的示范操作中,由CD再现单元2从光盘90再现的音轨#3、#4和#5被转录到HDD 32,并且在对应于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打开音轨#3、#4和#5的记录标志。对于音轨#6,即使数据被部分记录,所述记录没有被反映为在数据库文件上的记录的完成。因此,音轨#6被管理作为未被转录。
因此,如果从相同CD的再现随后再次被执行,则将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并且除了音轨#3、#4和#5的音轨将是记录目标。即使仅仅音轨#3被再现多次,音轨#3将不再被转录。
虽然在由图13、14和15中的HD控制器31进行的处理中未示出,当执行停止操作的时候向HDD 32记录到半途的音轨的数据,如在图17情况下的音轨#6的数据,可以从HDD 32消除。
在图18所示的示范操作中,与上述的示例类似,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全音轨记录模式,但是用户在由CD再现单元2进行再现期间执行FF操作。
在用户执行再现操作后直到由CD再现单元2开始再现和由HD记录/再现单元3开始记录的操作与图16相同,因此不再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CD再现单元2开始再现(F211)并且HD记录/再现单元3开始记录(F312)之后,首先,当完成音轨#1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音轨#1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在对应于正在执行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的对应于音轨#1的记录标志(F316)。
其后,假定在由CD再现单元2进行的音轨#2的再现期间用户执行FF操作。
当系统控制器1检测到用户的FF操作的时候(F109),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和HD控制器31发送FF操作信息(F110)。
响应于此,CD控制器21执行快进再现(F218)并在快进操作结束之后恢复正常的再现(F220)。
HD控制器31响应于FF操作的通知而中断记录操作(F317)。在此,音轨#2已经被向HDD 32记录到半途。因此,HD控制器31从HDD 32消除半途的音轨#2的数据(F318)。
在CD再现单元2结束FF操作和恢复正常的再现之后,当再现达到音轨#3的开始端的时候,CD控制器21指令HD控制器31恢复记录(F207)。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恢复记录操作(F312)。即,HD控制器31开始向HDD 32记录音轨#3的数字音频数据S1。
其后,当完成音轨#3的再现时,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3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在对应于正在执行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的对应于音轨#3的记录标志(F316)。
CD再现单元2连续执行音轨#4的再现,并且HD记录/再现单元3向HDD32记录音轨#4的数字音频数据S1。现在假设用户在此期间执行停止操作。当系统控制器1检测到由用户进行的停止操作的时候(F108),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发送再现停止指令(F111)。
响应于此,CD控制器21结束CD再现操作(F222)并向HD控制器31和系统控制器1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F223)。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结束记录(F321)。
在图18所示的示范操作中,在由CD再现单元2从光盘90再现的音轨#1、#2、#3和#4中,仅仅在正常状态中完全再现的音轨#1和#3被转录到HDD32。即,在对应于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中,仅仅#1和#3的记录标志被打开。
对于从它的半途进行快进的音轨#2和在它的半途停止的音轨#4,记录未反映为在数据库文件上的记录的完成。因此,音轨#2和#4被管理作为未被转录。
因此,如果从相同CD的再现随后再次被执行,则将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并且除了音轨#1和#3的音轨将是记录目标。即使仅仅音轨#3被再现多次,音轨#3将不再被转录。

在图19所示的示范操作中,在HD控制器31中设置了部分音轨记录模式,例如,假定四个曲调音轨#1到#4被记录在当前装入的CD上并且音轨#2和#3过去记录到HDD 32。用户执行操作来从在这个CD上的第一曲调正常再现,并且在CD 90上的从第一音轨#1到最后音轨#4的所有音轨被CD再现单元2正常再现。
当系统控制器1检测到由用户进行的再现操作(F101)的时候,系统控制器1向CD再现单元2(CD控制器21)发送操作信息和TOC数据传输指令(F102)。
响应于此,CD控制器21向HD记录/再现单元3(HD控制器31)发送光盘90的TOC数据(F202)。
在收到TOC数据的时候,HD控制器31搜索数据库(F302)。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具有识别信息DID的数据库文件,并且在数据库文件上由音轨#2和#3的记录标志。
因此,HD控制器31设置部分音轨记录模式(F306),并向系统控制器1提供通知,所述通知是关于HD控制器31处于具有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记录待机状态和记录目标音轨是音轨#1和#4(F310)。
按照来自HD控制器31的响应,系统控制器1向CD控制器21发出再现开始指令(F106)。在此,系统控制器1也向CD控制器21提供通知。所述通知是关于在HD控制器31中设定了部分音轨记录模式和记录目标音轨是音轨#1和#4。
由于要首先再现的音轨#1是一个记录目标,因此CD控制器向HD控制器31发送对于音轨#1的记录指令(F209)。
响应于记录指令(F325),CD再现单元2在音轨#1开始再现(F211)并且HD记录/再现单元3开始记录。
当完成音轨#1的再现时,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1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
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打开在对应于正在执行再现的光盘90的数据库文件上的对应于音轨#1的记录标志(F329)。然后,HD控制器31进入记录待机状态(F330)。
当开始音轨#2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记录待机指令,因为音轨#2不是记录目标(F210)。因此HD记录/再现单元3不记录音轨#2。
类似地,在音轨#3再现的开始点,CD控制器21向H1D控制器31发出记录待机指令,因为音轨#3不是记录目标(F210)。因此HD记录/再现单元3不记录音轨#3。
当开始音轨#4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记录指令,因为音轨#4是记录目标(F209)。因此,HD记录/再现单元3开始记录音轨#4(F325)。其后,当完成音轨#4的再现的时候,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发送音轨#4的再现完成的通知(F215)。HD控制器31打开对应于音轨#4的记录标志(F329),然后进入记录待机状态(F330)。
在此,由于完成了CD再现,CD再现单元2结束再现(F222)。CD控制器21向HD控制器31和系统控制器1发送CD再现结束的通知(F223)。响应于此,HD控制器31结束记录待机状态并结束处理(F333)。
如图19所示的示范操作中,在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仅仅转录在由CD再现单元2从光盘90再现的音轨中的还没有转录到HDD 32的音轨。
同样在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在再现期间执行FF操作或停止操作,则因此执行与参照图17和18所述的操作类似的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当从CD(光盘90)再现数据的时候,数据被自动转录到HDD 32。但是,对于要再现的每个音轨,参照在数据库文件中的记录标志并且仅仅对还没有转录的音轨进行转录。
因此,当用户再现CD的数据而不知道转录操作的时候,记录在CD上的音轨将自动存储在HDD,并且不进行同一曲调的重复转录。
执行特殊再现的音轨或在再现期间停止的音轨被考虑为不转录。因此,所述音轨将在以后的机会转录。简而言之,完整的音轨数据被存储在HDD 32上。
这样的HDD 32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动形成为一个音乐服务器。因此,对于再现过一次的CD,用户可以从HDD 32欣赏再现曲调而不用装上CD。
(11)其他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示范结构和示范操作,可以考虑各种改变。
例如,在部分音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是否每个音轨被转录由CD控制器21端决定,它也可以由HD控制器31决定。
即,如果HD控制器31从CD再现单元2持续接收音轨号(即子码信息)与数字音频数据S1的信息,则HD控制器31可以识别当前输入的音轨号。因此,HD控制器31可以识别是否输入的数字音频数据S1是记录目标音轨的数据,并且可以按照识别结果来选择执行记录或待机。
在上述处理中在系统控制器1、CD控制器21和HD控制器31之间传送的通知和指令仅仅是一些示例,什么控制器发送或接收通知和指令可以按照实际的结构适当地改变。
例如,系统控制器1可以完全管理所有的操作以便控制CD再现和向HDD32的记录。
数据库的存储不限于HDD 32,可以是非易失存储器等。
用于识别每个CD的识别信息DID不限于从TOC数据形成的信息,可以是附加信息或CD的制造编号。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其中集成地提供CD再现单元和HD记录/再现单元3的转录装置。但是,所述转录装置的形成也可以通过将这些单元提供为分离的设备并连接它们以使能转录。
第一记录介质不限于CD,可以是MD,存储卡、DAT等。类似地,第二记录介质不限于HDD,可以是固态存储器,另一种类型的盘式介质或带式介质。
按照本发明,当从便携式第一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时候,数据被转录到大容量第二记录介质。具体而言,当从第一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时候,数据库装置被基于对于第一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搜索,并且按照通过搜索找到的记录历史信息的结果执行转录的执行控制。例如,识别是否从第一记录介质再现的数据已经被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并且如果要再现的数据还没有被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则执行转录。
因此,当用户从诸如CD的第一记录介质再现数据而不知道转录操作的时候,数据被转录到诸如HDD的第二记录介质。这改善了方便性并消除了用户在操作中的任何失误。具体而言,通过在数据已经被转录的情况下不执行转录,可以避免第二记录介质的容量的不必要的消耗。
由于第二记录介质具有大容量,很少发生剩余的容量因为自动转录而对于用户不够。在这个方面,不会发生对于用户的不便。因为曲调等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存储到诸如HDD的第二记录介质,因此例如可以自动准备和任意利用音乐服务器。在这个方面,用户的方便性得到改善。
当在数据库中的第一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被基于在第一记录介质中用于管理节目的管理信息——例如基于TOC数据——而产生的时候,可以正确地识别作为第一记录介质的每个CD,并且可以实现适当的转录操作。
因为在数据库中存储的记录历史信息是指示是否每个节目已经被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因此可以识别是否执行每个节目(诸如曲调的音轨)的自动转录,并且可以因此实现转录操作而不浪费。
而且,如果在第二记录介质上记录了一个整体的节目,记录历史信息的内容被更新以显现已经记录了节目。因此,有可能仅仅将可以完全转录的数据确定为已经被转录。例如,如果用户从CD等再现某一个音轨仅仅到半途,则所述曲调可以向第二记录介质转录到半途。通过假定这样的数据为还没有被转录,有可能等待以后的机会来转录和适当地在第二记录介质上存储仅仅被完全转录的曲调。
而且,如果在诸如CD的第一记录介质的再现期间设定了诸如FF的特殊再现状态,那么完整的数据不能被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停止转录操作和消除在不完全状态中剩余的数据,有可能防止不完全的转录数据剩余并防止不必要的转录。
而且,当对应于第一记录介质的附加信息被记录到数据库的时候,各种用途是可能的,例如,记录与执行转录的第一记录介质有关的各种信息和向用户提供所述各种信息。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再现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再现具有多个节目的第一存储介质;记录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第二存储介质中;数据库,其被配置成用于存储每个节目的识别信息和指示与该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节目是否被记录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历史信息;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用于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其按照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控制器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并确定是否记录该特定节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当通过按照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而验证该特定节目是没有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时,所述控制器判定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该特定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当通过按照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而验证该特定节目是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时,所述控制器判定不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该特定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检查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所有节目,并根据按照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相对应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判定记录没有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检查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所有节目,并根据按照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相对应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跳过对于已经被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节目的记录。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当所述特定节目被完全记录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时,通过添加所述特定节目的历史信息来更新所述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当再现所述第一存储介质时,所述控制器自动开始记录处理。
8.一种记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再现具有多个节目的第一存储介质;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第二存储介质中;在数据库中存储每个节目的识别信息和指示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节目是否被记录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历史信息;对所述记录的步骤进行控制,从而按照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控制的步骤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并确定是否记录该特定节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和一种记录方法。该记录装置包括再现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再现具有多个节目的第一存储介质;记录单元,其被配置成用于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第二存储介质中;数据库,其被配置成用于存储每个节目的识别信息和指示与该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节目是否被记录在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的历史信息;控制器,其被配置成用于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其按照搜索所述数据库的结果将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节目记录到所述第二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控制器按照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介质中的特定节目的识别信息搜索所述数据库,并确定是否记录该特定节目。
文档编号G11B27/00GK1822184SQ20061000507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6日
发明者工藤繁孝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