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65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光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3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光盘。
背景技术
作为光盘的增加记录容量的方法,有缩短进行数据的记录 再现 的激光的波长、基于物镜的高NA化产生的激光点的微小化或者将记 录层做成多层的多层化等。作为多层光盘,在DVD或者Blu—rayDisc (以下,记为BD)中正在使用2层光盘。
另外,近年来提出了具有3层以上记录层的光盘,例如在非专利 文献1中提出了具有6层记录层的BD。
非专利文献1: ODS2006 Technical digest (2006) 041 (ppl23 — 125) 这里,在多层光盘中,考虑要最先进行聚焦引入的记录层。 在2层BD中,将从入射进行信息的记录 再现的激光的盘面起, 处在lOOiim深度的记录层称为LO,处在75nm深度的记录层称为Ll, 而包括记录有盘的种类信息等的DI(Disc Information:盘信息)的BCA (Burst Cutting Area:烧录区)码被配置在记录层LO中。 图2表示具有BCA的光盘的示意图。
图2中,在光盘201的中央设置有用于安装盘的中心孔202,在中 心孔202的周围配置有BCA203。如果使光盘201旋转,在BCA203 的半径位置对记录层LO进行聚焦伺服,则来自光盘201的反射光强度 成为反复强弱的条型码数据。该条型码数据即是包括DI的BCA码。
另外,在BCA的半径位置,起因于BCA的尖峰噪声发生在聚焦 误差(以下,记为FE)信号的众所周知的S形波形,有可能使聚焦引 入定时发生错误。因此,光盘装置中一般的方法是,在暂时不存在BCA 的半径位置引入了聚集以后,使物镜向BCA的半径位置移动,再现 BCA数据。
为了读出BCA码,可以仅进行聚焦伺服而不需要跟踪伺服。光盘
5装置使用反射信号的电平等判别所安装的光盘相当于BD—ROM、 BD —R这样的介质种类中的哪一种介质,最终的介质种类的决定参照预 先记录在光盘201的BCA中的DI进行。为了在短时间内确定介质的 种类,需要向配置着记录有DI的BCA203的记录层进行聚焦引入,从 而在2层BD中,最初,向作为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BCA所存在的 记录层LO进行聚焦引入,这是作为光盘装置所优选的。
关于6层BD,由于尚未标准化,因此还没有确定将BCA配置在 哪一层,而如果考虑沿用以往的技术,则例如在上述非专利文献1中 记载的6层BD中,可以预想把BCA或者与其相当的部分配置在最深 的记录层L0中。这种情况下,对于支持6层BD的光盘装置,优选最 先向最深的记录层L0进行聚焦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有3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光盘中,能 够容易地向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进行聚焦引入的多层 光盘。
本发明的目的,作为一个例子,能够通过使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 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成为规定关系而实 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有3层以上的记录层,其 中,各记录层对用于记录 再现信息的激光的反射率中、记录着应该 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比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有3层以上的记录层, 其中,各记录层对用于记录 再现信息的激光的反射率中、记录着应 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之比,以 上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基准,为规定的值以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有3层以上的记录层, 其中,各记录层对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激光的反射率中、记录着应 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邻接于该记录层的其它记录层 的反射率之比,以上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基准,为规定的值以上。
依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具有3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光盘中,能够容易地向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进行聚焦引入的多层 光盘。


图l是本实施例的6层光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具有BCA的光盘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使物镜上升了时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1中的球面像差修正量与各记录层的聚焦误 差信号振幅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2的球面像差修正量与各记录层的 聚焦误差信号振幅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3的球面像差修正量与各记录层的 聚焦误差信号振幅的关系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00:覆盖层;101、 102、 103、 104、 105、 106:记录层; 107、 108、 109、 110、 111:间隔层;112:基板;201:光盘; 202:中心孔;203: BCA。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多层光盘中,已知由于从射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激光的盘
表面到各记录层的距离不同,产生球面像差,从而,各记录层的s字
形的FE信号振幅不同。例如,如果预先设定成球面像差修正量在记录 层L0中最佳,则在记录层L0中的FE信号振幅与其它记录层的FE信 号振幅相比增大。另外,由于在记录层L1中,球面像差修正量偏离最 佳值,所以记录层L1中的FE信号振幅相比记录层LO中的FE信号振 幅减小。以下同样,记录层L2、 L3、 L4、 L5,随着远离记录层L0, FE信号振幅减小。
这里,使用图3的示意图说明在6层BD中引入聚焦的动作和信 号波形。图3中,光盘装置具备的球面像差修正机构已被预先调整为
7相对于记录层L0为最佳。
图3 (a)是6层BD的盘剖面图,图中的箭头表示在引入聚焦时, 使物镜上升动作时的激光点的轨迹。另外,图3 (b)是FE信号的概 念图,在激光点横穿盘的表面的时刻TO,出现O交叉的S形波形。进 而如果继续进行物镜的上升,则在激光点横穿过记录层L5的时刻T1, 在FE信号中出现O交叉的S形波形,以下,在时刻T2、 T3、 T4、 T5、 T6中,在分别横穿过记录层L4、 L3、 L2、 Ll、 LO时,也在FE信号 中出现S形波形。
从而,为了向记录层LO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能够使用下述方法
如图3所示,在记录层L1以及记录层L0的各FE信号的底电平B1以 及BO之间预先设置检测电平Vth,搭载在光盘装置中的聚焦引入控制 电路在FE信号成为检测电平Vth以下以后,在FE信号O交叉的定时 T6,关闭聚焦伺服环。
为了使用以上的方法,需要配置了 BCA的记录层LO中的FE信号 振幅最大。然而,由于各记录层的反射率或者球面像差修正的修正误 差,FE信号振幅变化,出现在其它记录层的FE信号的底电平B1成为 检测电平Vth以下,或者记录层LO的FE信号振幅的底电平BO没有 成为检测电平Vth以下的课题。这里为了解决该课题,需要提供在记 录层LO的FE信号振幅为最大的光盘。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6层光盘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100是厚度40jam的覆盖层,由透明树脂等构成。 从符号101到106分别是记录层L5、 L4、 L3、 L2、 Ll、 LO。另 外,各记录层具有使用了相变材料或者有机材料的叠层构造,而其构 造由于不构成本发明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符号107到111是间隔层。各间隔层由透明树脂构成。另外,各 间隔层的厚度设为15pm。符号112是基板,由聚碳酸脂等构成。另外, 从覆盖层100到基板112总共的光盘整体的厚度是1.2mm。另外,进 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激光从覆盖层ioo侧入射。
实施例1的多层光盘的特征是记录层L0 (符号106)的反射率比 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高。当多层光盘的记录层数是n时,如果将相对于数据读出面最靠进 深侧的记录层记为LO,最靠近前侧的记录层记为Ln—1,将各记录层
Li (i = 0、 1........ n—l)的记录膜单体中的反射率、透射率分别记
为r,、 ti,则各记录层对于从数据读出面入射的激光的反射率Ri—般能 够如下表示
(式1)。
根据(式O,图1表示的6层光盘的记录层L0到L5的各层的反 射率R。、 R'、 R2、 R3、 R4、 Rs能够如下表示
R0= (t, t2 t3 t4 t5) 2 r0 ......(式2),
Ri= "2 "3"4"5) 2 r' ......(式3),
R2= (t3 t4 t5) 2 r2 ......(式4),
R3= (t4 t5) 2 r3 ......(式5),
R4= (t5) 2 r4 ……(式6),
R5=r5 ......(式7)。
这里如果考虑FE信号振幅,则一般己知FE信号振幅与记录层的 反射率成比例。由此,如果使记录层LO的反射率Ro比其它记录层的 反射率R,、 R2、 R3、 R4、 Rs高,则在球面像差修正量被调整为适应于 LO层的状态下,能够使记录层LO中的FE信号振幅比其它记录层的 FE信号振幅大。
为了提高记录层LO的反射率Ro,从(式2)可知,可以提高记录 层LI到L5的透射率t,、 t2、 t3、 t4、 t5,或者提高记录层LO的记录膜 单体反射率r。。然而,从(式3)到(式6)可知,在变更了透射率t2、
9t3、 t4、 ts的情况下,对记录层L1到L4的反射率Ri、 R2、 R3、 R4也产 生影响。另夕卜,在变更了记录层L1的透射率ti的情况下,由于对记录 层L1的单体反射率n产生影响,所以对记录层L1的反射率R,产生影 响。由此,为了不对其它记录层的特性产生影响而增大记录层LO的反 射率R。,优选增大记录层L0的单体反射率ro。
以下,使用图4,对提高了记录层LO的反射率Ro的情况,例如对 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成为110%的情况说明其效果。
图4是表示球面像差修正量与各记录层的FE信号振幅的关系的示 意图。
图4的曲线(a)绘制出了使球面像差修正量变化了时的记录层L5 的FE信号振幅。由于从盘表面到记录层L5的距离是4(^m,因此球面 像差修正量为40^m是最佳值,这时FE信号振幅成为最大。同样,曲 线(b)绘制出了使球面像差修正量变化了时的记录层L4中的FE信号 振幅。从盘表面到记录层L4的距离由于是将覆盖层IOO与间隔层107 合起来的55pm,因此球面像差修正量为55pm是最佳值,这时FE信 号振幅成为最大。以下,同样,曲线(c)、 (d)、 (e)、 (f)绘制出了各 记录层L3、 L2、 Ll、 LO的FE信号振幅,当球面像差修正量成为与从 盘表面到各记录层的距离相等的70|im、 85pm、 100pm、 115pm时,FE
信号振幅成为最大。
这里,如果设记录层L1到L5的反射率Ri、 R2、 R3、 R4、 Rs相同, 则各记录层的FE信号振幅的最大值相同。例如,如果以记录层L5的 FE信号振幅为100。%,正规化表示FE信号振幅,则各记录层的FE信 号振幅成为图4所示。
图4中,当球面像差修正量是对于记录层LO为最佳值的115pim 时,记录层LO以及记录层Ll的FE信号振幅的差相当于图4的Dl 。 因此,图3中的FE信号的S形波形的底电平Bl与BO的电平差相当 于上述D1的大致一半。
这里,对于本实施例的效果,与没有使用实施例的情况进行比较。 作为没有使用本实施例的情况的例子,考虑使记录层LO的反射率与其 它记录层相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图4中,记录层LO的FE信号振 幅的最大值与其它记录层的FE信号振幅的最大值相同,成为100%。这种情况下,记录层L0以及记录层Ll的FE信号振幅的差相当于图4 的D2。
如从图4所明示的那样,使用了本实施例时的FE信号振幅的差 Dl比没有使用本实施例时的FE信号振幅的差D2大。由于这意味着图 3中的底电平B1与BO的电平差增大,因此能够加大对于各底电平BO、 Bl的检测电平Vth的余量(margin)。因而,在起因于记录层L0以及 Ll的反射率误差或者间隔层111的厚度误差,FE信号振幅变化了的情 况下,也不会使图3表示的FE信号的S形波形的底电平B0高于检测 电平Vth或者底电平Bl低于检测电平Vth。因此,根据检测电平Vth, 能够正确地检测出记录层L0的S形波形,因此能够向所希望的记录层 L0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
上述叙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通过使进行聚焦引入的所希望的记 录层L0的反射率比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高,扩大记录层L0以及记录 层L1中的FE信号的S形波形的底电平差。由此,由于光盘装置能够 正确地检测出记录层L0的S形波形,所以能够向作为目标的记录层 L0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
另外,在以上叙述的实施例1中,作为在记录层L0中配置了 BCA 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而配置BCA的记录层不需要限于L0。例如,作 为将BCA配置在记录层L2中的情况,聚焦引入的目标层成为记录层 L2。这种情况下,如果使记录层L2的反射率比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高, 则与上述的动作相同,能够向记录层L2正确地引入聚焦。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l中,对于记录层L1到L5,以记录层L0 的反射率比为1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记录层L0的反射率比不限 于110%,由于可以是100%或者比100%大的值,因此例如也可以取 为105%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l中,提出了提高记录层LO的单体反射率 ro的方法,而只要能够将记录层Ll到L5的特性收容在所希望的范围 内,则也可以变更各记录层的单体透射率"到t5,提高记录层LO的反射率。
进而,由于为了消除聚焦引入的不理想状况,可以使记录层LO的 FE信号振幅与其它层的FE信号振幅相比较成为最大,所以当然也可
ii以减小记录层Ll到记录层L5的各单体反射率。
另外,如果相对于记录层Ll到L5的反射率使记录层L0的反射率 特别大,例如成为200%等,则在记录层LO再现时,有可能发生光拾 取器内的光检测器的输入动态范围不足或者必须另外设定从记录层L0 读出信息时的再现条件这样的新课题。从而,最好将记录层LO的反射 率比的上限确定为例如120%等的规定的值。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使作为聚焦引入的目标层的记录层LO的反 射率比其它记录层高的例子,而在实施例2中,说明即使在比其它记 录层的反射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的多层光盘。
另外,实施例2的多层光盘的结构由于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过的 图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5与图3相同,是表示球面像差修正量与各记录层的FE信号振 幅的关系的示意图。图5中,曲线(g)绘制出了使球面像差修正量变 化了时的记录层L0的FE信号振幅,设记录层L0的反射率是相对于 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小的、例如60%的情况。
如前面说明过的那样,由于FE信号振幅与记录层的反射率成比 例,因此即使记录层L0的FE信号振幅减小,将球面像差修正量设定 成115pm使得在记录层L0成为最佳,其最大值对于其它记录层的FE 信号振幅的最大值也成为60%。
FE信号振幅的变化对于球面像差修正量的灵敏度依赖于光盘装置 具备的光拾取器的特性,而如果记录层L0的FE信号振幅降低到60% , 则如图5所示, 一般变得比记录层Ll的FE信号振幅小。
作为用于向记录层LO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的条件,在将球面像差 修正量设定为最适合于记录层L0的状态下,记录层L0的FE信号振 幅比记录层L1到L5的FE信号振幅大。艮卩,如图5的曲线(h)所示, 在将球面像差修正量设定为最适合于记录层L0的115pm的状态下, 记录层L0与记录层Ll的FE信号振幅成为相同的状态可以说是聚焦 引入条件的下限。
然而,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各记录层的反射率的分散性或者球面像 差修正量的调整分散性,进而考虑到使各种设计的光拾取器在光盘装置中确保记录'再现互换的必要性等,优选记录层L0的反射率与其它记
录层的反射率相比为80%以上。
艮P,如果记录层LO的反射率对于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80%以上,则对于图3中的聚焦S形信号的底电平B1、 BO,能够将检测电平Vth的余量确保成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由此,能够仅检测记录层LO的S形波形就能够向所希望的记录层LO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通过使最先引入聚焦的所希望的记录层LO的反射率成为比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小的规定值以上,在对于记录层L0适当地调整了球面像差修正量的状态下,使所希望的记录层LO的FE信号振幅成为最大。由此,光盘装置能够仅检测所希望的记录层L0的S形波形就能够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
另外,在实施例2中也与实施例1相同,也可以将记录层L0的反射率对于其它记录层的上限例如确定为120%以内。使用图6,说明实施例3的多层光盘。
另外,实施例3的多层光盘的结构由于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过的图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6与图4相同,是表示球面像差修正量与各记录层的FE信号振幅的关系的示意图,与图4不同之点在于记录层Ll到记录层L5中,只有记录层L2的反射率比其它记录层大,进而比记录层L0的反射率也大。如上所述,FE信号振幅由于与记录层的反射率成比例,因此如图6所示,曲线(d)表示的记录层L2的FE信号振幅的最大值比曲线(f)表示的记录层LO的FE信号振幅的最大值还大。
在这种多层光盘中,在对于记录层L0适当地调整球面像差修正量的状态下,在聚焦引入时,激光点通过了各记录层时的、记录层LO到记录层L5的FE信号振幅电平成为图6表示的各电平A0、 Al、 A2、A3、 A4、 A5。虽然对于记录层LO的反射率,记录层L2的反射率高,但是如果用FE信号振幅进行比较,则相对于记录层L0的FE信号振幅AO,记录层L2的FE信号振幅电平A2充分小。因此,在聚焦引入动作时,记录层L2的S形波形的底电平不会低于检测电平Vth。另外,从图6明确了,从其它记录层L3到L5的FE信号振幅A3、 A4、 A5,
13相对于记录层LO的FE信号振幅AO充分小。
根据这些,在聚焦引入动作时,重要的是引入目标的记录层LO和与其邻接的记录层L1的各FE信号振幅之间存在充分的电平差,可以说记录层L2到L5的FE信号振幅实质上不成为问题。
由此,在实施例3中确定记录层LO和与其邻接的记录层LI的反射率的关系,以正确地引入聚焦。
艮P,在实施例3的多层光盘中,使记录层LO的反射率比记录层LI的反射率高。由此,与实施例1相同,记录层LO的S形波形的底电平BO与记录层LI的S形波形的底电平Bl的电平差扩大。由此,由于能够在检测电平Vth与两个底电平之间确保充分的余量,因此光盘装置能够向记录层LO进行正确的聚焦引入。
另外,即使在记录层LO的反射率比记录层U的反射率低的情况下,也与实施例2相同,通过对于记录层LI的反射率将记录层LO的反射率确定为例如80%以上,在对于记录层LO适当地调整了球面像差修正量的状态下,能够使记录层LO的FE信号振幅比记录层LI的FE信号振幅大。由此,光盘装置能够向记录层LO正确地进行聚焦引入。
另外,在实施例3中也与实施例1以及2相同,可以将记录层LO的反射率对于记录层L1的上限确定为例如120%以内。
在以上叙述的实施例3的多层光盘中,关于记录层LO与记录层Ll的反射率确定了它们的关系,而对于其余的4个记录层没有设置对于记录层LO的反射率的规定。因此,关于4个记录层的设计自由度高,并且还能够提高多层光盘的成品率。
另外,实施例3表示的多层光盘采用了 BCA被配置在从激光的入射面看最靠进深侧的记录层LO的结构,而也可以采用将BCA例如向记录层L3配置的结构。这种情况下,由于记录层L3是聚焦引入的目标层,因此可以像上述的记录层L0与记录层L1的各反射率那样确定记录层L3的反射率与记录层L4的反射率的关系。S卩,只要规定聚焦引入目标层的反射率和相对于该目标层邻接配置在激光入射面侧的记录层的反射率的关系即可。
另外,在图3 (a)中表示使物镜上升时的FE信号波形,而作为引
入聚焦的其它方法,在激光点暂时上升到超过聚焦引入的目标记录层以后使物镜进行下降动作,在所希望的记录层引入聚焦的方法也是众
所周知的。在使用该方法的情况下,在记录层L3中配置了BCA的多层光盘中引入聚焦时,激光点在记录层L3之前通过记录层L2。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供能够正确地迸行聚焦引入的多层光盘,可以像上述的记录层L0与记录层L1的各反射率那样确定记录层L3的反射率与记录层L2的反射率的关系。g卩,规定聚焦引入目标层的反射率与相对于该目标层邻接配置在与激光入射面侧相反的侧的记录层的反射率的关系即可。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到3中,使覆盖层厚度为40|_im,各间隔层的厚度为15pm,但是它们的厚度不限于上述数值,也可以适当设定使得盘的记录,再现特性成为所希望的特性。
另外,在实施例1到3中,以6层光盘为例进行了说明,而当然对于3层以上的多层光盘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实施例1到3中,对于记录型多层光盘进行了说明,而对于再现专用的多层光盘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进而,在实施例1到3中,采用光盘的种类信息被包含在BCA码中的结构,而只要包含光盘的种类信息即可,并不限于BCA。
另外,在实施例1到3中说明了记录型多层光盘,而有时在同一个记录面混合存在已经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反射率根据记录动态而不同。从而,规定的记录层的反射率和其它记录部的反射率也可以分别作为未记录部中的反射率。
另外,实施例1到3中,以聚焦引入目标层以外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为基准规定了聚焦引入目标层的反射率,反之,以聚焦引入目标层的反射率为基准规定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当然也同样。
依据以上的实施例,在具有3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光盘中,能够容易地向记录着BCA的记录层进行聚焦引入,光盘装置能够迅速地确定光盘的种类。
1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有3层以上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各记录层对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激光的反射率中、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比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大。
2. —种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有3层以上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 各记录层对用于记录 再现信息的激光的反射率中、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之比,以所 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基准,为规定的值以上。
3. —种多层光盘,该多层光盘有3层以上的记录层,其特征在于, 各记录层对用于记录 再现信息的激光的反射率中、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邻接于该记录层的其它记录层的 反射率之比,以所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基准,为规定的值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值为0.8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值为0.8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值为1.0以上。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记录层是与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相比较,配置在接近所述激光的入射面的位置的记录层。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记录层是与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相比较,配置在远离所述激光的入射面的位置的记录层。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120%以下。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其 >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120%以下。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120%以下。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是距数据读出面最远的记录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是距数据读出面最远的记录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是距数据读出面最远的记录层。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包含在BCA数据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包含在BCA数据中。
1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包含在BCA数据中。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所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是未记录部的反射率。
1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所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是未记录部的反射率。
2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光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着应该最先再现的信息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所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是未记录部的反射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3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光盘,在能够容易地向所希望的记录层进行聚焦引入的多层光盘中,设定各记录层的反射率,使得所希望的记录层的反射率与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之比以上述其它记录层的反射率为基准,成为规定的值以上。
文档编号G11B7/24GK101681647SQ200880016388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三岛康儿, 石川义典, 菊川隆, 青山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Tdk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