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记录装置、记录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711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方法、记录装置、记录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容的复制控制。
背景技术
关于上述技术领域,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容许仅一代的复制的信息(Copy One Generation)改写为禁止再次复制的信息(Copy No More)时,提高此时的使用便利性”, 以上述内容为课题,作为其解决方法,记载有,“在记录后的规定时间内,容许仅一代的复制 (Copy One Generation),从而补充因记录时的意外等导致记录中断的部分。并且,在介质上记录两个相同的流(stream),将其中一个用于通常的视听,根据需要将另一个移动至其他的介质并加以保存。”另外,在关于上述技术领域,在专利文献2中,以“提供能够对于需要保护著作权的数字信息向记录再现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进行限制的装置及方法”为课题,作为其解决方法,记载有,“记录再现控制电路构成为,当复制控制信息为容许一代的复制的信息 (Copy One Generation)时,与信息一起,将信息变换为预先决定的比特率的变换数字信息、和上述复制次数信息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根据复制控制信息,尽管为禁止再次复制 (Copy No More),但是当将上述数字信息或上述变换数字信息移动至与该再现装置连接的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时,减少可能次数,更新上述复制次数信息,在讲上述数字信息或上述变换数字信息信号与上述复制控制信息以及上述复制次数信息再次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同时,使上述数字信息信号或所述变换数字信息不能再现。,,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1922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1140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随着数字内容(contents)的普及流通有各种各样的记录介质,对数字内容进行视听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例如,随着数字广播的服务扩大,能够记录数字广播的记录装置也不断普及。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保护著作权的观点出发,考虑通过使用复制控制信息对多个记录再现装置或记录介质之间的数字收发进行控制。关于数字广播的记录,将接收的数字广播记录在内置于记录装置的HDD(硬盘驱动器)中,当数字播放的节目为能够复制(Copy Free)时从HDD复制到其他的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半导体存储器、其他的HDD)中,当数字广播的节目仅容许记录一代(意思是不容许对复制的内容进行复制(两代以上的复制),即Copy One Generation)时,从HDD移动 (move)到其他的记录介质中。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即使在上述数字广播的节目为Copy One Generation的情况下,如果在规定时间以内也能够复制,所以当记录中断时能够补充。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如果超过规定时间以上,则如现有技术一样能够进行复制。例如,在不能同时进行向HDD记录节目并从HDD向光盘复制的记录装置中,当希望记录的节目很多导致向HDD的访问集中时,认为有在从HDD向光盘的复制没能完成的期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另外,就复制控制信息的控制而言,判断在任意的装置之间能否进行复制本身变复杂,存在降低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的问题。利用专利文献2所示的数字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对复制控制信息为Copy Once Generation的数字信息的复制可能次数进行管理,并将复制可能次数向用户显示,由此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数字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中,对于可装卸的记录介质的应对,尤其是用户的使用便利性不够充分。没有设想到重复进行数字信息的记录、复制后的结果、或在记录介质中存储有复制控制信息和/或复制可能次数相异的多个数字数据的情况,也没有关于其控制方法的记载。在此情况下,例如当存在多个相同内容的数字数据时, 存在以下问题,将还能够进行复制的数字数据消去,而对于该数字数据仅残留不能再次进行复制的数字数据。于是,为了解决上述几个问题,提供一种当记录仅容许一代的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的数字广播的节目时,实施复制控制并提高使用便利性的装置或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收数字内容以及该数字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当上述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容许一代的复制的复制代信息时,在上述记录介质为可移动记录介质时,使上述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进行记录;在记录介质为将数字内容进行本机加密并加以记录的内置记录介质时,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不能进行多个复制的情况下,使上述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进行记录,当上述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能进行多个复制的情况下,在能够进行规定数的复制的可复制的状态下进行记录。另外,例如提供一种接收数字内容以及该数字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容许一代的复制的复制代信息时,当记录介质为不应对复制个数限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时,使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进行记录,当记录介质为应对复制个数限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时,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不能进行多个复制时,使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进行记录,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能进行多个复制时,在能够进行规定数的复制的可复制的状态下进行记录。另外,例如提供一种接收装置的复制控制方法,其中,该接收装置接收对数字内容以及该数字内容的复制进行控制的多种复制控制信息,并根据上述复制控制信息将上述数字内容记录于记录介质中,当上述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内的第一信息表示容许一代的复制的复制代信息时,当上述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内的第二信息表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时,在能够进行规定数的复制的可复制的状态下记录该数字内容,当没有表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时,令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仅记录1个。因此,例如记录再现装置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包含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信息,其中该复制控制信息包含复制代管理信息和能够复制的个数信息;多个可装卸的记录介质装载部;记录再现部,该记录再现部按照规定的规则向安装于装载部的记录介质记录数字数据并对能够该数字数据进行再现;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该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对复制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和控制部,当将数据从第一记录介质移动至与该第一记录介质相异的可装卸的第二记录介质时,不更新与该数字数据对应的复制代管理信息,而在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更新能够复制的个数信息,并使数字数据移动。另外,例如具有记录再现部,该记录再现部进行包含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信息的写入与数据的读出,其中,该复制控制信息包含复制代管理信息与能够复制的个数信息;和控制部,当复制代管理信息为表示仅容许记录一代的信息时,该控制部向记录介质记录数字信息与能够复制的个数信息,当表示记录于记录介质中的数字信息的概要时,根据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分类表示。另外,例如在第一记录介质中存储复制后次数管理信息和能够复制的个数信息相异且内容相等的多个数字信息,当将作为能够复制的个数为多个的数字信息从该第一记录介质复制至与该第一记录介质相异的第二记录介质时,通知用户在第一记录介质中存在内容相等的数字信息。发明的效果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在对内容进行复制控制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另外,上述以外的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也表示在后述的实施例中。


图1是表示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图2表示接收装置1的结构例。图3表示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的结构例。图4表示对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个信息栏的记述例。图5表示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结构例。图6表示控制复制次数的信息例。图7表示从发送装置1发出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个信息栏在接收装置3中的接收处理例。图8表示发送装置1通过利用复制控制信息而保护节目内容的运用的示例。图9表示接收装置3利用复制控制信息存储(记录)节目内容情况下的控制例。图10表示接收装置3的结构例。图11表示附加有时戳的传输包(transport packet)的示例。图12表示在记录介质中记录有节目内容的例。图13表示记录容许一代的复制的节目内容的情况下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制作处理例。图14表示复制节目内容的处理例。图15表示移动节目内容的处理例。图16表示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的数据结构例。图17表示记录容许一代的复制的节目内容的情况下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制作处理例。图18表示接收装置与外部装置的连接例。
图19表示接收再现部10的结构例。图20表示记录再现控制部154的结构例。图21表示管理复制控制信息的表的示例。图22表示显示画面的示例。图23表示复制控制的处理例。图M表示消息显示的示例。图25表示消息显示的示例。图沈表示复制预约信息记录的处理例。图27表示表示消息显示的示例。图28表示复制控制的处理例。图四表示接收记录再现部10的其他的结构例。图30表示可装卸的记录介质的信息的结构例。图31表示显示画面的一个示例。图32表示接收记录再现部10的其他的结构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涉及容许一代的复制的信息的处理。(系统)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举例表示通过广播收发信息并进行记录再现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广播,也可以是基于通信的V0D,总称为发信。1是设置于广播局等信息提供局的发送装置,2是设置于中继站、广播用卫星等的中继装置,3是设置于用户的家内等的接收装置,10是内置于接收装置3的接收记录再现部。在接收记录再现部10中,能够记录、再现广播的信息。发送装置1通过中继装置2传输调制过的信号电波。例如能够使用基于电缆的传输、基于电话线的传输、基于地面波广播的传输等。如后所述,接收装置3接收到的信号电波被解调成信息信号后,按照需要成为适宜于记录的信号并被记录。并且,当接收装置3内置有显示器时,用户能够使用该显示器对表示信息信号的影像声音进行视听,当接收装置 3没有内置显示器时,用户能够连接接收装置3与未图示的显示器而对该影像声音进行视听。(发送装置)图2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发送装置1的结构例的框图。11是信号源产生部,12是以MPEG方式等进行压缩的编码部,13是扰频部,14是调制部,15是发送天线,16是管理信息赋予部。在由照相机、记录再现装置等构成的信号源产生部11产生的影像声音等信息为了能够以更少的占有带域进行传输,在编码部12进行数据量的压缩。根据需要,在扰频部13以仅使特定的视听者能够视听的方式进行传输加密。 在调制部14调制成适于传输的信号后,作为电波从发送天线15向中继装置2发送。这时, 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赋予作为用于控制复制的信息的复制控制信息、现在时间等信息。而且,经常在一个电波中以时间分割、频谱扩展等方法多重有多个信息。为了使说明简单,虽然在图2中没有记载,其实在此情况下,存在多个信号源产生部11和编码部12 的系统,在编码部12与扰频部13之间,设置有对多个信息进行多重的多路复用部(多重化部)。(复制控制信息)复制控制信息为对复制的可否、复制次数等的限制进行控制的信息,例如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被赋予。包含内容利用描述符(content availability descriptor)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digital copy control descriptor)等。图8表示关于通过利用复制控制信息而保护节目内容的运用的示例。所谓“可运用”表示发送侧能够对与各自的服务方式对应的内容,作为使用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世代限制而进行选择的情况。例如,如果是“按次付费(pay-per-view) ”,则表示能够使用任意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是“按月交费的广播”,则表示发送侧不能选择“禁止复制”的情况。所谓“套餐/单项”,将在付费广播中一起定制签约多个频道的情况称为套餐合同,将根据每个频道进行签约的情况称为单项合同。在“上述以夕卜”中,例如包括“不是付费广播,不涉及内容保护的节目的情况”。图3表示作为复制控制信息之一的内容利用描述符的结构例。内容利用描述符例如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生成并被赋予,该信息被容纳在MPEG-TS的PSI (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例如 PMT (Program Map Table)等)或 SI (Service Information)(例如 EIT (Event Information Table) >SDT (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等)中并被发送。内容利用描述符,在对该节目记述与存储(记录)、输出相关的控制信息时而被配置(发送)。其意思是,当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 (数字复制模式位)的1位 (bit)的信息栏为“1”时,即使图5所说明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data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也能够记录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当为 “0”时,不能够记录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而且,当该节目为输出保护的对象时,必须配置(送出)内容利用描述符。该输出保护是指,使用内容利用描述符的输出保护位(encryptionjiiode),对于“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进行复制”的内容的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以另一种方式而言,利用数字接口的输出以及向记录介质进行复制时虽然进行加密,但是对复制的次数、代不施加限制。事实上不可能向互联网再次发送。也称为“带输出保护的复制 免费”、或EPN(encrypti0n plus non-assertion)0另外,当该节目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且不是“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时,必须配置(发送)。图4表示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个信息栏的记述内容的一个示例。在“descriptor_tag”中记述表示内容利用描述符的“OxDE”。在“descriptor length”中记述内容利用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度。在“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中, 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且不是“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时记述“0”。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且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时记述“1”。在“encryptionjiiode”中,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没有制约条件地进行复制”且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时记述“0”。“retention_mode,,是指临时存储控制位,记述“0,,表示即使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 (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禁止复制”也能够为临时存储的状态。“retentior^state”指临时存储容许时间,记述“111”则表示能够存储1小时 30 分钟。另夕卜,"image_constraint_token,,、“retention_state,,、“encryption_mode,, 在缺省状态下为“1”。关于“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内容的复制数的限制,包括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复制的总数限制在10个以内。当具有向可移动介质的记录功能、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移动功能时,也包括他们而加以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对于复制源和复制目的的内容,除了模拟影像、声音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之外,分别被实施复制数的限制或禁止复制(禁止再次复制)。如果在上述限制内,也可以移动复制源或复制目的的内容。其中, 缩略图那样仅用于内容的管理的目的的内容不包含于复制中。关于各个信息栏,作为接收侧的处理,在以下的图7中加以说明。图5表示作为一个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结构例。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例如在管理信息赋予部16生成并被附加,该信息被纳入MPEG-TS的PSI (例如PMT 等)或SI (例如EIT、或SDT等)并被发送。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通过“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 (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2位的信息栏,表示控制复制次数的信息。图6表示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的示例。数字复制控制信息,当为“00”时表示能够没有限制地进行复制,当为“01”时表示由广播单位定义,当为“10”时表示能够一代的复制, 当为“11”时表示禁止复制。其中,所谓能够一代的复制,是指对于接收的广播信号,虽然能够进行记录(第一代复制),但是在记录之后不能复制(copy)广播信号。也称图3和图4的内容利用描述符为复制个数限制信息,称图5和图6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复制世代限制信息。(接收装置)图10为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接收装置3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0中,表示信息、 PCR等的流的线交叉的位置是没有接触的。但是,带黑点的部分有接触,表示从此开始分支。接收装置3为接收数字广播、或经网络的IP (Internet Protocol)广播并进行记录与再现的接收装置。作为图像压缩技术,对处理利用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方式编码并利用MPEG2_TS方式多重化的信号的情况加以说明。接收装置3包括接收记录再现部10、控制部114(例如,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和用户接口部115(例如,作为输入装置,有键盘、鼠标或遥控器
寸乂 O本结构例虽然将各部分记载为硬件的要素,但也可以利用软件实现一部分。并且, 也可以应用于对经由网络的V0D(Video On Demand)等特定的用户发送或接收影像内容、声音内容等情况。将这些总称为发送信息。控制部114在总线部与本接收装置的各部分(包括接收记录再现部10)连接,并对接收装置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从用户接收各种命令信号,根据该命令信号控制通过总线部连接的各部分,由此执行各种处理。接收记录再现部10包括调谐译码部101、选择部102、分离 抽出部103 (例如解多重器),输入缓冲部104、译码部105(例如MPEG译码器)、网络接口部106、缓冲管理部 107、时钟再现部108、时戳比较/输出部109、时戳附加部110、读出部111、写入部112、内置记录介质113、输出部116、固定时钟产生部117(例如水晶振荡器)、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 119、和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内置记录介质113(也称为第一记录介质)、和可移动记录介质118 (也称为第二记录介质)例如为硬盘驱动器(HDD)、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光磁盘等能够随机访问的介质。输出部116 为利用 CRT (Cathode Ray Tube)、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的显示部、扬声器等的声音输出部、或向其他的显示装置输出模拟或数字的影像数据/声音数据的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输出端子等。输出部116利用作为输出装置的显示部/声音输出部再现译码的影像/声音。 或者通过输出端子(例如,HDMI)等向其他的显示装置等输出影像/声音内容数据等。调谐译码部101通过无线(卫星、地面)、电缆等的广播传输网接收从发送装置1 发送的数字广播信号。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根据指定的物理的或假设的频道的频率进行选台和检波处理。并且,将进行数字解调和错误订正处理后的MPEG2-TS (Transport Stream 传送流)向选择部102输出。选择部102根据来自控制部114的控制进行3路输入1路输出的选择处理,并将该输出向分离·抽出部103输出。分离·抽出部103将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 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从输入的MPEG2-TS分离、抽出,然后将分离、抽出的传输包输向时戳附加部110。并且,分离·抽出部103从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分离、抽出影像和声音的PESO^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或 ES (Elementary Stream),然后输向输入缓冲部 104。所谓ES,是指被压缩、编码后的图像、声音数据的各自的内容,PES是指将图像ES 或声音ES分割成适当大小并使之信息包化后的内容。并且,分离·抽出部103从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抽出 PCR (Program Clock Reference),然后输向时钟再现部 108。分离·抽出部103从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的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 指定的频道(节目)的传输包检测出表示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介质118中的频道(节目)的标题或节目的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复制代控制信息和表示多个复制的可否的信息,进一步制作数据的密钥,并输向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表示该标题或节目的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复制代控制信息和表示多个复制的可否的信息,例如容纳在MPEG-TS的PSI、或SI信息中并从发送装置1发出。输入缓冲部104临时存储来自分离·抽出部103的影像/声音的PES、或ES。译码部105对与存储在输入缓冲部104中的PES或ES相对应的DTS (Decoding Time Stamp) / PTS (Presentation Time Stamp)、和来自时钟再现部 108 的 STC (System Time Clock)计数值进行比较,并通过获取译码 显示时间,将存储在缓冲部104中的影像/声音的PES或ES 取出并译码,然后将译码的影像/声音输向输出部116。缓冲管理部107对输入缓冲部104中的在译码部105中未处理的传输包的量进行监视,根据其量来控制读出部111的读出开始和停止。时钟再现部108利用PCR,例如再现与未图示的送信装置1侧的编码 多重化部的系统时钟和频率一致的接收装置的系统时钟。将再现的系统时钟输向时钟再现部108内部的STC计数器、时戳附加部110等。并且,将根据再现的系统时钟动作的STC计数器的STC 计数值输向译码部105。时戳附加部110例如通过在时钟再现部108再现的系统时钟或根据未图示的水晶振荡器而进行动作的计数器生成时戳,并向由分离 抽出部103分离、抽出的传输包分别附加时戳,然后输向写入部112。图11表示附加有时戳的传输包的结构例。MPEG格式的188位长度的传输包(TSP) 在其信息包头附加4位的时戳(例如,接收装置接收到传输包的时刻)而成为192位的长度的信息包。在时戳中保持该传输包到达时的时戳信息。MPEG格式的TS由先头4位的包头和该包头后的184位的有效载荷(payload)(或者适配区域(Adaptation Field))构成。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内容信息制作部)119根据来自分离·抽出部103的标题或节目的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复制代控制信息和复制个数控制信息(表示能否复制多个信息)、密钥信息而制作管理信息,然后输向写入部112。复制代控制信息和复制个数控制信息既可以从发送装置1接收在图3 图6中说明的内容利用描述符和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并原封不动地将其使用为管理信息,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作新的信息。写入部112进行将管理信息和加密数据记录于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的处理,其中,该管理信息为在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中制作的管理信息,该加密数据为根据上述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对在时戳附加部110附加过时戳的传输包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加密数据。其结果是,具有加密数据的一个信息流作为一个数据文件或被分割成的2个以上的断片数据文件存储于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其中,上述加密数据为对包含某频道(换言之,为某节目内容、下载的内容)的影像/声音数据且附加有多个时戳的传输包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加密数据。另外,所谓时戳,也能够理解为与被附加该戳的传输包的时间位置相关的时间信息。例如,也能够理解为,向时戳附加部Iio输入来自分离 抽出部103的传输包时的时刻、 或与作为基准的某传输包(例如,之前或最先头的传输包)的时间的差分。如上所述,该时戳与在传输包中预先含有的时戳(例如,PCR、DTS、PTS)相异。图12表示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记录有节目内容的例。对于每个节目内容,将表示节目内容的内容的管理信息和作为节目内容的实体的数据(影像声音等)分别记录于管理信息区域501、和数据区域502。在管理信息中,例如记录表示节目内容的标题的文件编号503、表示节目的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的日期和时间504、数据区域的先头地址和记录大小505、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 等。从与记录在管理信息区域501中的先头地址505相当的地址,将节目内容写入数据区域502中。在每次新记录节目内容时,依次对记录文件编号1、文件编号2...、文件编号η、 记录管理信息以及节目内容进行记录。复制信息507是包含于在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中制作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代控制信息,例如,考虑以2位的信号指定以下内容,00 =能够进行复制(Copy Free)
10 =容许一代的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11 =禁止复制(Copy Never) 在此情况下,对于在接收装置3中以“Copy One Generation”记录的节目内容, 将以01 =Copy One Generation复制过一次的内容定义为不能再次进行复制(No More Copies)。关于指定的方法,既可以与图6所说明的数字复制控制信息相同地运用,也可以在接收装置3中独自进行运用。复制个数508是包含于在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中制作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控制信息。复制个数508是根据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从分离 抽出部103接收到的复制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而制作的信息。当复制代控制信息容许一代的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且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为“可”时,将节目内容记录为“No More Copies”,以相同或相异的格式在相同或相异的记录介质中存储表示用于使之能够进行复制的复制许可个数的信息,例如输入“9”表示容许进行9个的复制。该数值根据规格确定既可。另一方面,当复制代控制信息容许一代的记录(Copy One Generation) 且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为“否”时,将节目内容记录为“No More Copies”,作为表示用于使之不能够进行复制的复制许可个数的信息,输入“0” (表示不容许复制的意思)。而且,作为将“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记录为“No More Copies”的节目内容的实体的数据,即,容纳在MPEG-TS的PSI或SI中且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复制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不变更。另外,为了使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和密钥信息506不被非正当地修改,例如对其加密。返回到图10的说明,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通过读出部111读出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管理信息,对该管理信息的内容进行解析,当对存储在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的节目内容进行再现、复制、或移动时,将节目内容的标题或节目的开始/结束日期和时间、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等传送给控制部114, 使得能够通过用户接口部115的遥控器等用户操作部和控制部114选择节目内容。并且, 读出用于对加密数据进行译码的密钥信息并传送给读出部111。读出部111通过缓冲管理部107或控制部114而被控制,从内置记录介质113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读出管理信息,然后输向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从内置记录介质113 或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依次读出加密数据,根据从内容管理信息解析部120传送的密钥,将对加密数据进行过解密处理且附加有时戳的传输包输向时戳比较/输出部109。时戳比较/输出部109对根据水晶振荡器等的固定时钟再现部117动作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和在读出部111被读出且附加有时戳的传输包的时戳进行比较,当一致时,从传输包删除(除去)时戳,并输向选择部102和网络接口部106。另外,当如上所述在缓冲管理部107监视输入缓冲部104的剩余量,并按照该量对读出部111进行控制时,也可以不比较计数值和时戳即从传输包删除时戳,然后输向选择部102和网络接口部106。尤其,在通常再现(1倍速再现)以外的再现时,优选以该方法输出。网络接口部106经由线路(IEEE1304电缆、LAN电缆、无线等)与作为输出目的/ 输入源的其他的装置(住宅内的记录装置、显示器、个人计算机等,或住宅外的服务器等) 连接。并且,接收由时戳比较/输出部109删除时戳后的影像/声音等的传输包,通过线路将这些传输包变换成符合各自的传输规格的形式,然后输向作为输出目的的其他的装置。 另外,通过线路从作为输入源的其他的装置以符合各自的传输规格的形式输入影像/声音等数据,并将其变换成传输包,输向选择部102。其中,网络接口部106也可以有多个。(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接收和记录处理)对从发送装置1送出且与图3 图6所说明的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接收装置3的处理的详细示例加以说明。图7表示接受装置3的对于内容利用描述符的各个信息栏进行处理的一个示例。如果“descriptoLtag”为“OxDE”,则判断该描述符为内容利用描述符。根据 “descriptor_length”,判断为内容描述符的描述符长度。如果“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jnode”为‘1’,则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时,判断为是“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如果为‘0’,则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时,判断为不是“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关于“imagejonstrainttoken”, 即使为任意值也判断为不进行影像信号输出的清晰度的限制。关于“retentionjiiode”,即使为任意值也判断为能够进行临时存储。关于“retentior^state”,即使为任意值也判断为临时存储容许时间为1小时30分钟。如果“encryptionjiiode”为‘1’,则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没有限制条件地进行复制”时,判断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不实施保护。如果为 ‘0’,则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没有限制条件地进行复制”时,判断对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实施保护。而且,当内容利用描述符因某些原因不被配置(发送)时,可以将各个信息栏解释为以下的值。digital—recording—control—mode = iIrf image_constraint_token = iIrf retention—mode = ‘0,,retention—state = ‘111,, encryption—mode = ‘1,。图9表示接收装置3利用复制控制信息存储(记录)节目内容的控制的例。关于图9所示的内容,例如在存储节目内容时,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 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10’且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时,使记录介质上的复制控制信息为“禁止再次复制”并进行存储。但是,当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 时,存储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而且,当以“禁止再次复制”进行存储时,也可以不变更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的值。另外,当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为‘10,且为 “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时,不能生成多个复制。但是,对于备份目的且向用户不能访问的区域的存储除外。并且,上述限制被设置在每个广播的接收部,当广播的接收部有多个时, 在每一个广播的接收部实施上述限制。关于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能够从存储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复制”的节目内容生成N个复制。N值例如可根据规格确定。当经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生成复制时,通过使用移动功能,在能够确定生成的复制的数目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即可。例如,接口为IEEE1394, 且能够识别输入目的为对应于DTCP规格的装置的情况。其中,令生成的复制为“禁止再次复制”或与其同等的状态。另外,当将存储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节目内容再现并输出时,在高速数字接口中,进行DTCP(数字传输内容保护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所规定的No More Copies的处理并输出。对于模拟影像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能够作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输出。关于“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内容的复制数的限制,包括复制源、复制目的,复制的总数限制在10个以内。并且,当具有对可移动记录介质的记录功能,或经由高速数字接口输出的移动功能时,将这些功能包含在内加以限制。具体而言, 例如关于复制源和复制目的的内容,除了模拟影像、声音输出和数字声音输出之外,对其实施复制数的限制或复制的禁止(禁止再复制)。如果在上述限制内,则也可以移动复制源或复制目的的内容。而且,如缩略图那样仅用于内容的管理的目的的内容不包含在复制中。用于内容的管理的目的的内容,除了根据影像信息制作的缩略图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声音信息的内容,或利用字幕信息的内容。图18是用于理解上述说明的复制数的限制的图,是接收装置3、网络接口部106、 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记录装置121例如通过网络接口部106和IEEE1394连接,利用DTCP作为著作权保护方式。记录装置122 例如通过网络接口部106和有线LAN或无线LAN连接,利用DTCP-IP (基于网际的数字传输内容保护: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作为著作权保护方式。例如,当以上述方式连接时,从广播接收的“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 的内容必须存储在总数为10个以下的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 121、和记录装置122中。在此情况下,例如以下述方式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中记录能够复制4个的状态的内容,在可移动记录介质118中记录能够复制2个的状态的内容,在记录装置121中记录能够复制1个的状态的内容,以及在记录装置122中记录能够复制1个的状态的内容。在接收广播并进行记录时,即可以以成为上述个数的方式同时在内置记录介质113、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中记录,也可以最初仅记录在内置记录介质113 中,之后复制到可移动记录介质118、记录装置121、和记录装置122。如上所述,不局限于时间,能够对完成记录的容许一代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进行多个复制,有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并且,因为在接收广播进行记录时能够同时向多个记录介质、或记录装置记录相同的节目,所以在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的同时,还有实现内容的保护的效果。另外,虽然对上述记录装置121、122分别通过IEEE1394、LAN而被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IEEE1394、LAN,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当记录介质为可移动记录介质时,包括图9还有其他限制。关于将节目内容向可移动记录介质的数字记录,在TV、数据服务的数字记录、或声音服务的数字记录中,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data为‘ 10,且接收“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 的节目内容并加以记录时,接收的内容即使为第一代也不容许3个以上的复制(例如,在接收广播并加以记录时,不容许同时向3个以上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该值(例示为3个以上)例如可根据规格确定。并且,不生成多个记录格式相同的一代的复制。但是,对为备份目的且向用户不能访问的区域的存储除外。并且,对向数字记录介质的记录限制被设置在每个广播的接收部,当广播的接收部有多个时,在每一个广播的接收部实施上述限制。在接收装置搭载与digital_reC0rding controljnode不对应的记录方式的情况下,对于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 copy_control_type 为 ‘01’ dig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 % ‘10’的节目内容,不论内容利用描述符的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mode为何值,均作为 “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加以记录。图13是表示以接收装置3记录容许一代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制作步骤的例的流程图。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根据来自分离 抽出部103的复制代控制信息和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如果识别为“容许一代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且附加有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的节目内容,则作为不能再复制、即禁止再次复制(No More Copies),向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 (SA01)。例如从控制部114向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通知记录节目内容的记录介质是内置记录介质还是可移动记录介质(SA02)。在是可移动记录介质时,例如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令内容的复制为不可、但是能够移动(move)的状态(SA04)。而且,与上述说明过的不容许3个以上的复制的运用的关系是,上述例如为接收广播并进行记录时(生成第一代的复制时)的复制控制, 与此相对,图13的说明为记录于记录介质之后(生成第一代的复制之后)的复制控制,即两者在上述点相异。在为内置的情况下,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判断表示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是“可”还是“否”。当为“否”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例如输入“0”,使节目内容的复制为不可、 但能够将其进行移动的状态(SA04)。当然,也能够将其删除。当为“可”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使节目内容的复制为能够进行N 个的状态(SA05)。如上所述,令完成记录的容许一代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为任何时间均能够复制多个的状态,有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而且,根据记录介质为内置还是可移动,并判断能否进行多个复制,由此,当为内置时,如上所述,将节目内容加密,进一步对管理信息中的密钥信息、复制信息、复制个数节目等也加密,能够避免被非正当的篡改。另一方面,当为可移动时,能够考虑进行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因为存在不能如上述那样内置时的管理的情况,所以也认为不能避免被非正当地篡改。由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同时有实现内容的保护的效果。(与用户控制信息相关的复制处理)图14是表示在接收装置3进行节目内容的复制的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当对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为“01” (No More Copies)、且复制个数为“N” (N ^ 0) 的节目内容进行复制时,监视该复制处理是否已经结束(SB01)。当已经结束时,在复制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1” (N ^ 0), 令节目内容的复制为能够进行N-I个的状态,而在复制目的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令其为禁止再次复制的状态,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 0 ”,令节目内容的复制为不可、但能够进行移动的状态(SB04)。当还没有结束时,监视复制处理是否已经中断(SB02)。当还没有中断时,监视复制处理是否已经结束(SB01)。当已经中断时,在复制源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1” (N ^ 0),令节目内容的复制为可进行N-I个的状态,当复制目的的记录介质为能够进行多个记录的情况时,消去复制途中的节目内容(SB03)。但是,当为只能记录1次的纪录介质时,因为不能消去,所以不执行消去处理。通过采用以上方式,能够可靠地进行复制目的的节目内容的复制代管理。并且,即使在因某种原因导致发生复制处理的中断的情况下,因为在复制目的不残留不需要的节目内容,所以具有能够节省用于消去的劳力和时间和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另外,关于上述的消去,既可以以物理的方式消去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也可以消去管理信息,使得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虽然存在,但不能用于再现(间接消去)。(与复制控制信息相关的移动处理)图15是表示移动实施例中的接收装置的节目内容的步骤的流程图。当移动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为“01”(No More Copies)、复制个数为“0”的节目内容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已经结束(SCOl)。当已经结束时,消去移动源的记录介质的节目内容、和与该节目内容相关的管理信息,向移动目的记录介质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成为禁止再次复制的状态,然后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虽然不能够进行节目内容的复制,但为能够进行移动的状态。当没有结束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已经中断(SC02)。当没有中断时,监视移动处理是否已经结束(SCOl)。当已经中断时,保存在移动源记录介质的移动途中还没有移动至复制目的的记录介质的部分的节目内容、以及与该节目内容相关的管理信息,对于已经移动到移动目的的记录介质中的节目内容使其不能再现。保存移动目的的记录介质的移动途中的节目内容, 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中输入“01”(No More Copies),使之为禁止再次复制的状态,然后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0”,虽然不能够进行节目内容的复制,但为能够进行移动的状态(SC03)。通过采用以上方式,能够可靠地进行移动目的的节目内容的复制代管理。并且,即使在因某种原因导致发生移动处理的中断的情况下,因为在移动源和移动目的的记录介质的各自中保存有节目内容,不会因中断导致不能视听节目内容,所以具有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另外,关于上述的消去,既可以以物理的方式消去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也可以消去管理信息,使得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虽然存在,但不能用于再现(间接消去)。而且,在以上的说明中,复制目的、或移动目的的记录介质为能够进行禁止再次复制(No More Copies)的管理的记录介质。当不能管理时,禁止复制、或移动处理。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就从广播台发送的节目内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应用于从节目内容提供单位等发送的节目内容中。另外,所谓可移动记录介质是指,能够从接收装置拆卸、具有独立的形态、且在具有其他的再现功能的装置中也能够再现的记录介质。另外,所谓移动是指,在复制到其他的记录介质后,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禁止再次复制(No More Copies) ”的节目内容成为不能再现,由此进行节目内容的移动的情况。 在此,所谓成为不能再现是指,通过节目内容本身的消去、或加密密钥的消去、管理信息的消去等,使再现成为不可能的情况。在移动处理的途中,优选在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双方中在能够再现的状态下不同时存在超过1分钟的长度的节目内容。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为“容许一代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 ”且表示可否进行多个复制的信息为“可”的节目内容,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判断是通过记录介质为内置还是可移动而进行的,但也可以利用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不能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来进行判断。在此,所谓能够管理多个复制的记录介质例如为,在表示在图12中说明过的记录介质,在其节目内容的管理信息中,能够对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文件编号503、日期和时间504、数据区域的先头地址和记录大小505等)进行管理,以使其不被非正当地篡改。图16表示能够进行上述多个复制的管理(也称为复制个数控制、个数控制复制) 的记录介质(安全可移动介质)的结构例。为在一个记录介质中同时具有用户能够访问的一般区域、和用户不能访问的防篡改(tamper resistant)的区域的结构。在利用认证处理与能够处理该记录介质的装置之间确认得到认证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存储在防篡改区域的机密信息进行访问,由此能够进行机密信息的管理。通过将上述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 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存储在该防篡改区域进行管理,能够防止被非正当地篡改。另一方面,所谓不能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是指,在其表示节目内容的管理信息中,不能对复制信息507、复制个数508、密钥信息506的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文件编号503、日期和时间504、数据区域的先头地址和记录大小505等)以不被非正当地篡改的方式进行管理的记录介质。图17是表示借鉴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和不能进行该管理的记录介质的接收装置记录容许一代的复制(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时的管理信息的复制信息、复制个数的制作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与图13的相异点是SD02。而且,也可以与图13组合,也可以例如在SA02中,在为“可移动”时执行SD02。例如在控制部114对记录节目内容的记录介质是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进行判断,并通知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 119(SD02)。当为不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例如输入“ 0 ”,使得成为对节目内容不能复制、但能够移动的状态(SD04)。当为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时,内容管理信息制作部119对表示多个复制的可否的信息是“可”还是“否”进行判断(SD03),当为“否”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例如输入“0”,使得成为对节目内容不能复制、但能够移动的状态(SD04)。当为“可” 时,在管理信息的复制个数中输入“N”,使得成为对节目内容能够复制N个的状态(SD05)。通过采用以上方式,能够不受时间限制地对已经完成记录的容许一代的复制 (Copy One Generation)的节目内容进行多个复制,提高使用便利性。并且,利用记录介质是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还是不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而判断多个复制的可否,由此,能够避免容许向不能够进行多个复制的管理的记录介质进行多个复制,节目内容的保护变得更可靠。在以上的说明中,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时,如果 “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1,则判断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 如果“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为‘0’则判断不是“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虽然就以上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根据广播局的系统的情况,将‘0’和 ‘1’的判断相反地设置。S卩,当数字复制控制信息为“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时,如果“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mode ”为‘ 0 ’则判断为“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如果“ digital_ recording^ontroljiiode”为‘1’则判断不是“能够进行个数限制的复制”的对象。同样, 对于其他的描述符表示的值的意思,根据情况也可以变更为相异的设定。另外,“digital_reC0rding_C0ntr0l_m0de”的值等各个描述符表示的值的意思, 优选通过标准化而决定为一个意思。另外,内容利用描述符、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的名称(‘digital_reCOrding_ control_mode\ ‘digital_recording_control_data,等)不必一定为实施例中的名称,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接收装置O))作为接收装置3内的接收记录再现部10的示例,图19表示记录再现装置150的结构例。也可以是仅具有记录和再现中的一方的功能的装置。151是输入端子,接收来自中继装置2的电波等的数字数据。152是接收部,对从输入端子151接收到的数字数据进行频率变换、调制操作、错误订正等,将多重化的一个转发器内的比特流分离成影像数据、声音数据等的包。153是影像、声音信息处理部,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进行译码。1 是对向记录介质的记录或再现进行控制的记录再现控制部,图 20表示该模块的更详细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155例如是对硬盘驱动器等的数字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156是根据影像、声音数据、各种应用接口(IF)的显示数据生成输出数据的显示控制部。例如对在影像声音处理部153中被处理过的影像数据按照需要进行比例缩放,在该影像数据上重合例如操作用接口、静止图像等记录再现装置150单独准备的图像数据而生成显示图像。157是输出端子,将生成的数据转送至例如显示用液晶面板等显示装置。158是用户使用遥控器进行操作时的遥控器IF。159是输入端子,是接收来自遥控器的信号的受光部。160是操作部,例如配置有进行录像、再现等操作的按钮组,用于用户通过直接操作按钮而进行记录再现装置150的控制。161是控制记录再现装置150的动作的控制部,例如由CPU构成。162是用于记录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63是在与控制部161连接的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总线。图20表示记录再现控制部154的构成例。201是输出输入端子,与系统总线163连接并传输控制信号。202是输入端子,输入包括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数字数据。203是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对包括于数字数据中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并根据进行更新。204是加密部,例如使用由控制部161传送的密钥信息,对输入的数字数据进行加密。205是记录控制部,发出用于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命令,进行数字数据的转送等的处理。206是输出端子,与记录介质连接。207是输入端子,从记录介质输入再现的数字数据。208是再现控制部,向记录介质发出命令并再现所希望的数字数据。209是译码部,例如使用由控制部161传送的密钥信息对读出的被加密的数字数据进行译码。210是输出端子,输出译码后的数字数据。211是系统总线,是在与控制部连接的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总线。由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203进行处理的复制控制信息包括,例如复制代管理信息和可复制个数信息,复制代管理信息例如考虑由以下2位的信号进行指定11禁止复制(Copy-never)、01记录后不能再次复制(No-more-copies)、10仅能够进行一代的记录 (Copy-one-generation) 00能够复制(Copy-free)。由0以上的整数指定可复制个数信息, 认为能够指定可复制个数。当在记录介质155中存储数字数据时,控制部162例如根据包含在数字数据中的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和内容利用描述符进行控制。数字复制控制描述符例如由复制控制类型和数字记录控制数据构成,内容利用描述符例如以由加密模式和数字记录控制模式构成的信号表示。控制部162按照这些描述符的值,指示进行存储在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203 中的数字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更新,指示加密部204进行/不进行加密。图21是表示保持在记录介质155中的复制控制信息记录区域301的一个实施例。 302表示节目ID,该节目ID表示数字数据的一个概括。概括的单位例如与从广播的节目的开始至结束、或同一节目中的复制控制信息为相同的范围。303表示记录该节目和复制控制信息的日期和时间。在304中表示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表示该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55的何处。305表示该数字数据的复制代管理信息。306表示该数字数据的可复制个数信息。例如在本记录再现装置中,输出端子与记录再现控制部1 连接,或另外准备一组记录再现控制部和输出端子,当输出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数字数据时,控制部161 根据包含于数字数据中的复制控制信息和输出的接口,进行对适当复制的数字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更新,并进行指示,以对输出至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203的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更新,并指示译码部209进行/不进行译码。例如当在记录介质155中复制代管理信息为No-more-copies且将可复制个数信息为8的数字数据复制到其他的记录介质中时,不管复制是否成功,均将原来的数字数据的复制代管理信息更新为No-more-copies,将可复制个数信息更新为7。向不同的记录介质进行复制的数字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改写依赖于输出接口。例如,如果向Blu-ray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光磁盘等能够随机访问的可移动记录介质进行输出,则输出为No-more-copies,如果为例如高速数字接口输出,则将复制代管理信息输出为No-more-copies,如果为例如模拟影像输出,则将复制代管理信息输出为 Copy-one-generationο在具有以上结构的记录再现装置150中,考虑从应对于数字数据的移动的其他的记录再现装置或其他的记录介质向记录再现装置150移动No-more-copies的数字数据。这时存在如下情况,在记录再现装置150中复制控制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的数字数据、和复制控制信息为No-more-copies且内容等价(例如节目的标题等一致)的数字数据被存储在记录介质155中。在此情况下,因为记录再现装置150的用户不能直接分辨复制控制信息,所以造成混乱。另外,所谓内容等价的节目,例如是指记录在不同的装置录像中,但却是在相同的日期和时间广播的节目、或广播的节目与重播的节目等。关于是否为等价的节目,例如将节目的标题、节目编号、频道、广播的日期和时间、广播区域等作为识别信息进行判断。也可以将节目的长度(时间)、节目的内容(影像声音数据)的解析结果等赋予是否为等价的判断要素中。也将上述的内容等价的情况表现为节目的内容重复的情况。关于其检测,在是否等价的判断中,这些信息不必完全一致,至少其中的一部分(例如标题)一致即可判断为等价(或否)。鉴于上述问题,图22表示将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数字数据的一览按照每一复制控制信息分类进行显示的一例。在图22(a)中401是显示画面。在402中对所希望显示记录介质的名称显示已记录的数据的一览。在403中例如显示文件夹名等数字数据的分类。在404中显示在记录于402所指定的记录介质的数字数据中符合403所指定的分类的数据的一览。例如,在用户通过规定的操作在403的分类中选择“全部”,则在404中按步骤显示记录于上述记录介质的数据,如果指定“文件夹1”,则仅在404显示用户事先分类到该文件夹的数据。在图22 (b)中,取代在403中显示文件夹名的分类的方式,在405中显示基于复制代管理信息的分类。这时,在404中一览显示符合405所指定的复制代管理信息的数据。例如,如果用户通过规定的操作在405的分类中选择“可复制”,则在404中仅显示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free”的数据,如果选择“可复制一次”(也可以是能够进行一代的复制),则在404中显示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的数据。这时,也可以为,将复制代管理信息为No-more-copies且可复制个数为正数的数据在“可复制一次”的分类中进行显示,将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且可复制个数为0次的数据在“禁止复制” 的分类中进行显示。并且,在进行显示时,也可以将各数据的可复制个数信息与数据名一起进行显示。通过用户使用遥控器的规定的操作、或使用操作部160的规定的操作,控制部161 对使用图22(a)所示的文件结构的分类的显示与使用图22(b)所示的每个复制控制信息的种类的显示进行切换。如上所述,通过进行多个复制控制信息混合存在的情况下的数字数据的显示,能够简单地把握与复制控制信息对应的数字数据,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判断作为模拟数据能否进行复制的处理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例如,在图22(b)中,对于复制控制信息的分类在405中设置“可模拟复制”、“不可模拟复制”的区分,在304的区域中对符合各状态(status)的节目进行一览显示。或者,用户也可以通过规定的操作切换分类显示,仅对与模拟复制相关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一览显示。考虑在记录介质155中存在内容等价而复制控制信息相异的数字数据时进行数据的复制的情况。图23是表示对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的数据进行复制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原则上,流程图的处理主体为控制部161。在用户选择复制的数据时,在S501中,控制部161取得被选择的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并进入S502。在S502中,根据可复制个数信息判断能否进行复制。如果可复制个数信息为0则进入S503,如果不是0则进入S504。在S503中,显示不能复制的内容的信息并结束处理。在S504中,控制部161对与被指定进行复制的数据等价的内容的数据进行检索。 在用于检索的信息中例如包括节目名、录像时间等。当有与上述检索的结果等价的内容的节目时,从S505进入S507,当没有时则进入S506。在S506以规定的方法对指定的数据进行复制,然后结束处理。在S507取得被检索的数据的复制代管理信息和可复制个数信息后进入S508。在S508对复制代管理信息是否为No_mOTe_Copies进行判断,如果是则进入S511, 如果不是则进入S509。在S509检索的数据的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且对可复制个数信息是否比指定的数据少进行确认。如果少,则进入S511,如果多,则进入 S510。在S510与S506相同,用户复制指定的数据并结束处理。在S511通知用户存在具有相异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数据的情况,然后结束处理。并且,这时也可以为以下状态,即, 自动地对该数据进行复制、移动,而用户指定的数据原封不动地存储在记录介质155中。另夕卜,当通过S505的检索有多个符合的数据时,也可以直到S511为止循环进行从S507至 S509的处理。图对是表示在S511显示的信息的一例的示意图。501是显示画面。502是显示信息。503是用于用户确认了解该信息的按钮,例如通过按下遥控器的决定键等规定的操作而返回到原来的应用。通过上述的控制,当存在内容等价且复制控制信息相异的数字数据时,用户在 S511显示信息时意识到存在相异的数据,于是能够进行所希望的操作。即使用户指定的数据例如为复制代控制信息是No-more-copies且可复制个数是正数的信息,相同地对复制控制信息相异但内容等价的数据进行检索,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接着,考虑当在记录介质155中存在内容等价且复制控制信息相异的数字数据时,进行数据的删除的情况。当用户删除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的一个数据时,以与从S505到S509同样的步骤确认是否有内容等价且复制信息相异的数据。图25表示一种信息的一例的显示例,该信息为,其结果是,当有数据的内容等价且复制控制信息相异的数字数据时,存在内容等价且复制信息相异的数据,催促删除能够利用的范围更窄(例如复制代管理信息为No-more-copies、可复制个数较少等)的数据的信息。701是显示画面。702是显示信息。703和704是用于用户指定所希望的操作的按钮。当选择703时,用户删除指定的数据,当选择704时不删除用户指定的数据。选择704 后,用户能够以另外的方式删除复制控制信息相异的数据。通过上述的控制,当在一个记录介质中存在内容等价且复制控制信息相异的数字数据时,不会错误地删除复制个数较多的数据,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并且,在具有能够自动地删除记录数据的功能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在删除时如果优先删除可复制个数较少的内容,能够更加提高使用便利性。接着,考虑在多人使用记录再现装置150的情况下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方法。图沈是表示录像再现装置150的用户预约复制处理的操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假设某用户考虑对可复制个数为正数的某数据进行复制。在S801用户选择希望复制的节目。在S802用户通过任意的方法注册能够识别用户本人的姓名后进入S803。关于注册方法,例如列举基于遥控操作的软键盘的输入的方法、在录像再现装置上连接键盘并进行文字输入的方法。在S803用户以任意的方法对进行复制的预定次数进行设定,然后进入S804。在S804判断在S803设定的个数是否有效。即,调查是否超过可复制个数信息和之前预约的个数的合计,如果没有超过则进入S805,如果超过则进入S806。在S805在画面上显示能够进行预约的内容、和被输入的姓名(预约者姓名。除姓名以外,也可以是编号等)、次数,然后进入S807。因为在S806不能进行在S804所输入的次数的设定,所以显示通知该情况的信息,然后进入S803催促再次进行次数的设定。在S807用户看过在S805显示的确认画面后进行预约设定的承诺。如果承诺则进入S808,如果放弃则控制部161废弃一连的输入数据,然后结束处理。在S808控制部161根据规定的格式向记录介质155记录复制预约信息。图27是表示在S806显示的信息的一例的示意图。901表示显示画面。902表示信息的一例。903表示用户选择的按钮。而且,即使将复制预约信息记录在非易失性记录介质162中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图观是表示使用上述设定的复制预约信息的复制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令记录再现装置150具有能够以某种方法识别现在的用户姓名的方法。在S1001 用户指定复制的节目。对于被指定的节目,令其通过上述的步骤附带有复制预约信息。在 S1002控制部162取得指定的节目的复制控制信息、和复制预约信息,然后进入S1003。当在 S1003在复制预约信息中有用户的复制预约信息时,则进入S1004,如果没有则进入S1006。 在S1004执行指定的节目的复制,然后进入S1005。在S1005将进行过复制的节目的可复制个数减去1,并将用户的复制预约个数减去1,然后结束处理。这时,判断复制是否已正常地结束,也可以显示通知的信息。在S1006判断是否有其他的用户的复制预约信息、且是否比可复制个数少。如果少则进入S1007,如果为0则进入S1009。在S1007与S1005同样地执行被指定的节目的复制,然后进入S1008。在S1008将可复制个数减去1,然后结束处理。 这时,也可以显示通知复制是否已经完成的信息。在S1009显示因有预约而不能复制的内容的信息,然后结束处理。这时,也可以根据复制预约信息显示哪个用户预约了几个复制。因为通过上述的控制,用户今后想复制的数据无意中被其他的用户复制,所以可复制个数信息成为0,能够防止不能执行复制的情况,所以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或者当记录再现装置150不具有识别现在的用户的方法时,也考虑代替S1006的步骤,进行复制预约信息的显示,对于是否进行复制由该情况下的用户判断的方法。接着,考虑在记录再现装置150中对记录于记录介质155的数字数据例如进行分割等不可逆的编辑的情况。当用户希望编辑的数字数据的可复制个数信息为正数时,在记录介质155内部对该数字数据进行复制,并对复制代管理信息为No-more-copies的数据进行复制,然后对复制的数据进行编辑。由此,即使在编辑失败的情况、或虽然不能信服该编辑结果但又不能恢复原状的情况下,如果残留有原来的可复制个数信息为正数的数据,则能够再次进行编辑,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接着,考虑在记录再现装置150中根据复制控制信息自动地进行记录的功能。当记录再现装置150接受到广播时,为了显示电子节目表一起接收记载有将来的广播预定的数字数据(EPG数据等、也称为节目向导信息)。于是,当在记录介质155中存储有可复制个数信息已减少的数字数据时,如果从将来的广播预定中检测到与该数字数据和内容等价的数据被发送的情况,则自动地进行预约录像。当录像成功时,就废弃之前存储的数字数据。对减少的情况的判断是任意进行的,例如以可复制个数信息为不到3次等的条件进行判断。这些处理由控制部161执行即可,尤其对于从广播预定之中检测的部位,也称为广播预定解析部。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对于相同节目内容的内容从用户看能够增加可复制个数信息 (实际上并没有增加,通过将相同的节目重新录像而使能够复制的次数返回到默认值),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接收装置(3))
图四是表示记录再现装置1100的结构例的框图。1101是能够安装可装卸的记录介质的插槽(slot 也称为装卸部)。1102是与记录介质155以相同的记录格式进行记录的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3是开关,用于选择对于记录再现控制部巧4输出记录介质155和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的哪一个的数据、或输入哪一个的数据。在图四中虽然仅记载有一个开关,但考虑在输入用和输出用上分别准备相异的开关。或者考虑对于记录介质巧5和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分别准备记录再现控制部的结构。图30表示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例如可移动硬盘)的优选的数据结构的一例。 1201是用户不能访问的管理区域。通过将用于将数字数据加密并记录于数据记录区域 1202的密钥数据保存在管理区域,能够保持隐密性。1202是用户通过规定的操作能够访问内部的数据的数据记录区域。在1201中记录密钥数据。在1202中记录影像、声音数据以及静止图像数据等数据和用于判别与数据记录区域的各数据对应的密钥信息的信息再现用数据。在这样的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中,也能够将复制控制信息统一记录在管理区域。上述图16以其他的形式表示图30的记录介质的优选的数据结构的一例。也将该记录介质(也称为安全可移动介质)称为能够进行复制控制的记录介质。这里的复制控制中,包括多个复制的管理(也称为复制个数管理、复制个数控制、个数控制复制)和/或复制的代的管理(也称为复制代管理、复制代控制、代控制复制)。在一个记录介质中同时具有用户能够访问的一般区域、和用户不能访问的防篡改区域。对于存储在防篡改区域中的机密信息,只有在通过与能够操纵该纪录介质的装置的认证处理并确认到认证的情况下才能够访问,由此能够进行机密信息的管理。图30的管理区域1201与防篡改区域对应,数据记录区域1202与一般区域对应。在图四所示的记录再现装置1100中,当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与图30、图对所示的情况相异,例如为图21所示的管理信息、节目信息有可能被非正当篡改的记录介质, 或为不能进行复制控制的记录介质(能够应对复制控制、但在标准等上没有被认定的记录介质)时,当对该纪录介质1102(非安全记录介质)记录从输入端子151输入的数字数据时,控制部161在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203中将复制代管理信息记录为No-more-copies,将可复制个数信息记录为0。当向该非安全记录介质(记录介质110 复制或移动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数字数据时,按以下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当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复制个数信息(复制容许个数信息)为正数的数字数据向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进行记录时,在记录再现控制部154的译码部209进行译码,在复制控制信息处理部203例如对于复制控制代管理信息,使其为No-more-copies不变,令可复制个数信息为0次,在加密部204进行加密然后输向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控制部161将为了生成任意的密钥而必需的信息传送到加密部 204,在加密部204生成密钥数据,记录控制部205通过使用向管理区域的写入用的命令而在管理区域1201记录该密钥数据。当进行复制时,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数字数据的可复制个数信息减去1,并加以更新。当可复制个数为0时不能进行复制。当进行移动时, 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数字数据删除。由此,对于不能进行复制的代管理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著作权保护。另一方面,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通过具有例如图29、图M所示的数据结构,将复制控制信息记录在用户不能访问的管理区域并加以管理,由此,使得图21所示的管理信息等被非正当地篡改的可能性很小,并且/或,当为能够应对复制控制的记录介质(例如经过标准认定的纪录介质)时,在该记录介质(安全记录介质)中能够进行与内置在记录再现装置1100中的记录介质155相同的复制控制(包括复制代管理)。例如,当向安全记录介质(记录介质1102)移动以Copy-one-generation广播、并被变更为No-more-copies、且被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数字数据时,在记录再现控制部 154对于复制代管理信息保持其为No-more-copies不变、且对于可复制个数信息(容许复制个数信息)保持其为正数不变而进行记录。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控制,即使对于记录在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中的数字数据,也能够实现保护,且能够提高与内置的记录介质接近的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另外,当向安全记录介质(记录介质110 复制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的数字数据时,在记录再现控制部巧4对于复制代管理信息保持其为No-more-copies不变、且对于可复制个数信息(容许复制个数信息)令其为0而进行记录。而且,在向安全记录介质复制时,也可以使可复制个数减少并且以不为0的正数进行记录。相反,在向安全记录介质移动时,也可使可复制个数信息为0并进行记录。另外,在记录再现装置1100中,在插槽1101中能够安装安全记录介质和非安全记录介质中的任一个。在此情况下,控制部161确认,是否存在管理区域1201、在与记录介质之间是否能够进行由标准等规定的认证等,并识别安装的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是安全记录介质还是非安全记录介质。然后,根据该识别,在记录时将复制代管理信息和可复制个数信息分开进行记录。这样,即使在用户持有安全记录介质和非安全记录介质这两方,也能够对记录介质同时实现著作权的保护和使用便利性的提高。例如,图31是表示在记录再现装置1100中记录在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中的数据的一览的画面的一例。在图31 (a)中,1301是显示画面。1302是用于选择记录介质155 的记录数据显示的标记,1303是用于选择可装卸的记录介质1102的记录数据显示的标记。 用户通过规定的操作排他地切换到1302的标记。1304例如表示文件名等数字数据的分类。 在1305中显示在记录于由1302或1303的任一个指定的记录介质的数字数据中符合1304 指定的分类的数据的一览。例如,如果用户通过规定的操作在1304的分类中选择“全部”, 则在1305中依次显示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如果指定“文件夹1”,则仅显示事先用户分类到该文件夹的数据。在图31(b)中,代替在1304中显示基于文件夹名的分类,在 1306中显示基于复制代管理信息的分类。这时,在1305中一览显示符合在1306指定的复制代管理信息的数据。例如,如果用户通过规定的操作在1306的分类中选择“可复制”,则在1305中仅显示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free的数据,如果选择“可复制一次”(也可以为能够进行1代的复制),则在1305中显示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的数据。这时也可以为,复制代管理信息为No-more-copies且可复制个数为正数的数据在“可复制一次”的分类中进行显示,复制代管理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且可复制个数为0 次的数据在“禁止复制”的分类中进行显示。并且,在显示时,也可以将各数据的可复制个数信息与数据名一起进行显示。通过用户使用遥控器的规定的操作、或用户使用操作部160的规定的操作,控制部161对使用图31 (a)所示的文件夹结构的分类的显示和使用图31(b)所示的每个复制控制信息的分类的显示进行切换。通过以上的处理,且通过对可装卸的记录介质也进行多个复制控制信息混合存在的情况下的数字数据的显示,能够简单地把握能够应对复制控制信息的数字数据,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另外,在图31中虽然没有特别地区分安全记录介质和非安全记录介质,但也可以将它们区别进行显示。例如,也可以在与标记1302同列或上位或下位的标记上设置安全记录介质、非安全记录介质的标记。或者也可以在数字数据的标题上显示安全记录介质、非安全记录介质的区别。并且,也可以根据每个记录介质而显示文件夹、目录、标记,区别显示该记录介质是安全记录介质还是非安全记录介质。另外,关于在1305中显示的一览,也可以是在图4中403所表示那样的缩略图显
示。
(接收装置G))图32是表示记录再现装置1400的结构例的框图。1402是数字接口,将数字数据加密并输出。1403是输出端子,例如与相异的记录再现装置、网络连接。1401是控制检测部,对数字数据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检测。当从这些接口 1402、输出端子1403输出时,也与在图四作为向可移动记录介质进行复制或移动的情况而说明过的情况相同地进行控制。例如,考虑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55中且复制代控制信息为Copy-one-generation 的数字数据通过接口 1402、输出端子1403进行移动的情况。例如,在向安全记录介质的移动中,将复制控制信息状态保持在 Copy-one-generation、将可复制个数保持为正数不变而进行输出。另一方面,在向非安全记录介质的移动中,令复制控制信息状态保持为No-more-copies (如果能够应对复制代控制,也可以为Copy-one-generation)、令可复制个数为0而进行输出。另外,在本结构中,能够将数字数据从输出端子1403输出并使之在外部的显示装置或记录装置进行数据流再现。在此情况下,控制部161在控制检测部1401将输出时的复制控制信息作为No-more-copies输出而进行控制。通过以上的实施例,根据记录再现装置1400的输出方法的不同,通过分开使用复制控制信息进行输出,能够灵活地应对著作权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接收数字内容和对该数字内容的复制进行控制的复制控制信息;记录部,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记录到第一记录介质中,并将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向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不同的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和控制部,控制所述接收部和所述记录部,其中,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容许限制个数地复制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使得在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以容许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进行规定个数的复制的状态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并将记录的数字内容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复制时,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和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后的能够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的总数,在所述规定的个数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部,将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输出到与所述记录装置不同的多个装置,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从所述输出部输出的复制的数目、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和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后的能够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的总数,在所述规定的个数以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是内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可移动记录介质。
4.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数字内容和对该数字内容的复制进行控制的复制控制信息;和记录步骤,将接收到的数字内容记录到第一记录介质,并将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向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不同的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在所述接收到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容许限制个数地复制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字内容,以容许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进行规定个数的复制的状态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并将记录的数字内容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进行复制时,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和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后的能够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的总数,在所述规定的个数以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步骤,将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数字内容输出到多个装置,该记录方法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输出步骤中输出的复制的数目、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和向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复制后的能够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复制的数目的总数,在所述规定的个数以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是内置于所述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可移动记录介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记录装置、记录再现装置。在对容许一代记录的数字广播的节目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在实施复制控制的同时,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该控制方法为一种接收数字内容以及该数字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显示容许一代的复制的复制代信息时,当记录介质为可移动记录介质时,使所述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进行记录,当记录介质为将数字内容加密并进行记录的内置记录介质时,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不能进行多个复制时,使数字内容的复制为禁止状态并进行记录,当接收的复制控制信息表示能进行多个复制时,对数字内容在能够进行规定的数的复制的可复制状态下进行记录。
文档编号G11B20/00GK102496378SQ2011104378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冈本宏夫, 金丸隆, 鹤贺贞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