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309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磁带盒插入磁带仓时自动把磁带盒装到磁带重放位置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特别涉及装于车辆上的车载磁带录音机中的磁带盒装载装置。
现有上述磁带盒装载装置是用各种弹簧来实现磁带盒自动装填的,例如磁带盒的盘轴孔啮合,以便把磁带盒从插入侧向装填侧退缩的滑动片用的肘节弹簧、弹出杆用的拉力弹簧、使升降板变位至磁头板侧用的弹簧以及磁头板进退用的弹簧等。
使用这些不同种类的弹簧,不仅另件数增加,提高了成本,同时另部件的装配作业工序变多。特别是把肘节弹簧用于磁带盒装载装置,对这种装置进行设计时,很难确定为了平滑地装载磁带盒而设计的最佳肘节弹簧的大小、配置以及弹簧的强度等参数,而且在制造磁带盒装载装置时的装配工序也是很复杂的。
在这种磁带盒装载装置中,力图减少所使用的弹簧特别是减少肘节弹簧,同时由此而使结构简化就成了所研究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弹出杆用的弹出弹簧的张拉力、而且结构简单的磁带盒装载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具有插入磁带盒T的盒座20、能朝机架1设置方向往返运动地支承盒座20的升降板40、支承在前述升降板40a上可以在磁带盒插入侧位置和磁带盒装填位置之间往返移动的滑动片50、能在弹出位置和非弹出位置之间往返运动同时由弹出弹簧72朝非弹出位置施以张拉力的弹出杆70、以及连接滑动片50和弹出杆70的连接件60。
滑动片50有一个突出状的卡爪56和啮合部57,卡爪56卡合在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上以限制磁带盒从插入侧位置向装填时位置的移动,啮合部57与插入前述的盒座20的磁带盒T的带盘孔Ta相啮合。
弹出杆70上设有控制盒座20状态的盒座状态控制孔73和用以控制磁头板80往返移动而向磁头板突出的突出片74。
盒座20上设有与盒座状态控制孔73啮合的啮合片22。
还设有一个磁头板控制件85,该控制件具有滑动面88、接触部90和啮合部86,当磁头板80处于磁头退避位置时滑动面88平行于突出片74的磁头板一侧的端面,并平行于滑动的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接触部90由滑动面88伸出形成在磁带盒插入侧,并且面对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啮合部86与磁头板80啮合。
把磁带盒T插入盒座20中,就解除了前述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与滑动片50的长爪之间的卡合,从而由前述弹出弹簧72的张拉力使弹出杆70移动,而且由于这人弹出杆70的移动,经过连接件60使前述滑动片50向磁带盒装填时的位置转变。
当弹出杆70向非弹出位置方向移动时,设置在弹出杆70上的盒座状态控制孔73也移动,随之,盒座20的啮合部22由盒座状态控制孔73导向使盒座20向机架1移动。
弹出杆70从弹出位置向非弹出位置移动时,开始是弹出杆70的突出片74沿磁头板控制片85的滑动面88滑动,弹出杆70即将到达非弹出位置时,突出片74与磁头板控制片85的接触部90接触,使磁头板80达到重放位置。
下面结合


本发明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说明磁带盒处于弹出位置时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状态图,该图是图1的平面图。
图3是说明磁带盒装载装置的磁带盒装载过程中的说明图,也是图1的平面图。
图4是为说明磁带盒处于弹出位置时的滑动片的状态说明图,是图1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5是说明从图4的状态把磁带盒稍许插入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视图。
图6是说明从图5的状态再把磁带盒插入一点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弹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盒座到达机架的状态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为说明磁头板,而磁头处于退避位置时的平面图。
图10是为说明磁头板,而磁头处于重放位置时的平面图。
图11是为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2的滑动片附近的纵剖面视图。
图12是说明图11所示的磁带盒装载装置中把磁带盒插入并押进后状态的滑动片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3的滑动片附近的纵剖视图。
首先说明初始状态下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中,在机架1的上方可往返移动地设置有一对快进杆2,3,当押入快进杆2时,磁带行进方向不变而快速进带,而押入快进杆3时,磁带变换方向后快速进带。
在机架1的中央部位的磁带插入侧可旋转地设有带盘轴5,与该带盘轴5的磁带插入侧相对的另一侧即里侧设置有未图示出的另一个带盘轴,在这对带盘轴5的上方可上下移动地设置着插入磁带盒的盒座20,用连接片21把盒座20可转动地支承在升降板40上,升降板40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1的里侧。
升降板40上沿磁带插入方向形成有一个开孔41,滑动片50安装在开孔41上,可在磁带插入侧位置与磁带装填位置之间往返移动滑动片50的上部向上突出形成的连接片51啮合在连接件60一端形成的长孔61中。
该连接件60安装在升降板40上,可以转轴62为中心自由转动,连接件60的另一端形成有分成为两杈的两杈件63。
销子71配合在两杈件63之间,该销子71固定在弹出杆70上,从杆70上部的水平部分向下突出。弹出杆70设置得可以在弹出位置和非弹出位置(即磁带盒被装填时的位置)之间往返移动。而且弹出弹簧72对弹出杆70施以向磁带插入侧即非弹出位置的弹簧拉力。弹出杆70上形成有一对导向孔73,盒座20侧面上冲切出来的啮合片22啮合在作为盒座状态控制部的导向孔73中。
磁带运行用的马达6安装在机架1的里侧端部。
下面用图1至图6说明滑动片50。
与滑动片50相关连的部分采用5字开头的符号,与盒座20相关连的部分采用2字头符号,与升降板40相关连的部分采用4字头符号,与连接件60相关连的部分采用6字头符号,与弹出杆70相关连的部分采用7字头符号。
图2至图4中,盒座20具有下板23和上板24,上板24上形成有沿磁带盒T插入方向的开孔24a。在图3中,升降板40形成有前述那种开孔41,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片50可滑动地设置在这个开孔41中,滑动片50从平面图上看去是“L”形的,其中央部位形成有细长的矩形开孔52,在滑动片50上,一体形成有一个从开孔52的里侧向磁带盒插入侧突出的细长突出片53。
在图4中,与滑动片50的磁带盒插入侧相反的一侧即里侧的下方形成有下垂的磁带盒挡接片55,滑动片50的断面也呈“L”形,在滑动片50的突出片53的前端,形成有向上突出的三角形断面的突出状的卡爪56,在滑动片5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前端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三角形断面的啮合部57。
在弹出状态下,滑动片50上一体形成的突出片53的卡爪56卡在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上,当把磁带盒T插入盒座20时,其前端接触磁带盒挡接片55,这时,滑动片50的啮合部57啮合在磁带盒T的带盘孔Ta中。
图3中,如前所述,滑动片50的连接片51啮合在连接件60的长孔61中,该连接片60的另一端形成有两杈部63,在图3的状态下,由两杈部63形成的大致呈L形的空间64的前端部64a朝向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与前端部64a连续形成的根部64b大致垂直于前端部64a。而在图2的弹出状态下,由于连接片60以转轴62为中心从图3所示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两杈部63形成的空间64的朝向也发生变化,其根部64b可以卡住弹出杆70的销子71。
图2中,如前所述弹出弹簧72对弹出杆70施以向磁带盒插入侧的弹性拉力,结果使连接片60的两杈部63形成的空间64的前端64a啮合在弹出杆70的销子71上,因此,弹出弹簧72对弹出杆70施加的朝向磁带盒插入侧的弹性拉力也把两杈部63施以向磁带盒插入侧的拉力。结果,使连接片60被施以以转轴62为中心反时针方向转动的弹性力,该反时针方向转动的弹性力始终对连接片60的长孔61施以向里侧的弹性拉力。
因为滑动片50的连接片51卡在连接片60的长孔61中,所以滑动片50始终受到向里侧的拉力。而滑动片50的卡爪56卡在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上,所以,受到向里侧移动拉力的滑动片50被卡住不能移动。
下面说明按照这样构成的滑动片50的动作磁带盒处于被弹出的状态之下,把磁带盒T插入盒座20时,就成为图2至图4所示的状态。
如果把磁带盒T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里侧押入,磁带盒T的前端顶押滑动片50的磁带盒挡接片55,使滑动片50向里侧移动,这样,使滑动片50的卡爪56脱离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从而解除升降板40的端面40a与卡爪56的啮合,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
图5中,由于卡爪56解除了与端面40a的啮合,从而不再阻止弹出弹簧72的拉力使滑动片50向里侧的移动。由于磁带盒T的带盘轴孔Ta啮合在滑动片50的啮合部57,所以,滑动片50向里侧移动使磁带盒T也如图6所示的那样与滑动片50一体地向里侧移动。
这时,连接片60反时针方向转动,使两杈部63转向磁带盒插入侧,随该两杈部63位置的变化,与两杈部63啮合的销子71即弹出杆70也逐渐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成为图3所示的状态,形成在连接片60的两杈部63上的空间64的前端部64a朝向磁带盒插入侧,从而使弹出杆70的销子71放开与两杈部63的啮合,而使销子71可以朝磁带盒插入侧移动。
下面用图1、图7和图8来说明盒座20、升降板40以及弹出杆70的动作。
图7是图1中所示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弹出状态下的侧视图,图8也是磁带盒装载装置的侧视图,用以说明盒座到达机架一侧位置时的状态。而且,因为图8上盒座20处于机架侧的位置上,实际上是插着磁带盒的,但是图示出磁带盒会使图面复杂而不清楚,所以图8中省略了磁带盒。
图1中,当插入未示出的磁带盒T时,如前所述,滑动片50移动到里侧,连接片60绕转轴62反时针方向转动,如图3所示,连接片60的两杈部63上形成的空间64的前端部64a向磁带盒插入侧,从而使弹出杆70的销子71从与两杈部63的啮合中放开,使销子71可以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
这样,弹出杆70在弹出弹簧72的拉力作用下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
图7中,由于和图1所示状态相同,省略对其详细的描述,在机架1的里侧竖直设有侧板8,在侧板8上冲压成形有向升降板40侧突出的园形鼓包43,在升降板40上开穿有未示出的园孔,该园孔嵌合在鼓包43上,所以,升降板40就能以鼓包43为轴可转动地支承在侧板8上。作为这种转动支承的装置,也可以采用把转轴固定在侧板8上的装置。
从图7和图1的状态把磁带盒插入时,就成了图3的状态,弹出杆70从图3的状态进一步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就达到了图8所示的状态。在弹出状态的图7中,盒座20的啮合片22定位在导向孔73上部的水平部分,这就使盒座20定位于上方的位置上。
把磁带盒插入之后,弹出杆70移动到磁带盒插入侧,当达到图8所示的状态时,啮合片22定位于导向孔73的下部,盒座20到达下方,这时,磁带盒T(图8中未示出)到达正对着图8中未示出的磁头81的位置。
在图8中,由于升降板40用连接片21(参照图1)与盒座20连接,盒座20向机架1侧移动,连接片21也向机架1位移,随之,升降板40以鼓包43为轴沿顺时针转动。
下面用图9和图10说明磁头板80。
图9是磁头处于退避位置时的平面图,用以说明磁头板,图10是磁头在重放位置时的平面图,用以说明磁头板。
图9所示的平面图中,把快进杆2,3、盒座20、升降板40从图1的磁带盒装载装置中拆除了下来,图9中,在图1所示的快进杆2,3的下方设置有一对压带轮91和一对主导轴92。
磁头板80设置在图1所示的盒座20的下方,可以沿垂直于磁带盒的插入方向往返移动,在安装在磁头板80上的磁头81重放磁带的磁带重放位置和磁头81离开磁带的退避位置之间往返移动。这种往返运动的支承结构可以采用众所周知的技术来实现,例如在磁头板80上设置长孔,而在机架1上固定与该长孔啮合的销钉之类的结构。
磁头板80的弹出杆70一侧形成有缺口82,该缺口82啮合在设置于板状的磁头板控制件85上的向下突出的销钉86上,磁头板控制件85可以以转动轴87为中心转动,在磁带盒插入侧形成有一段低的阶梯片,可以在磁头板80的下方移动。
在磁头板控制件85的弹出杆70一侧形成有平行于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的滑动面88,而在该滑动面88的磁带盒插入侧形成有大致垂直于弹出杆70移动方向的对置面89,该对置面90上形成有作为挡接部的园弧状缺口90。
弹出杆70的磁头板80一侧上,从弹出杆70突出一个略呈矩形的突出片74,该突出片74的磁带盒插入侧形成有突起75。
图9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弹出杆70处于弹出状态,用实线表示盒座20下降到机架1的前述图8的状态。
由于磁头板控制件85的滑动面88平行于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所以在突出片74从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移动到实线状态时,在弹出杆70上一体形成的突出片74沿滑动面88滑动,从而阻止磁头板控制件85沿反时针方向转动,因此,由缺口82与磁头板控制件85的销钉86相啮合的磁头板80不能向弹出杆70一侧移动,而把磁头停留在退避位置。
参照图8,由于弹出杆70的导向孔73的下部水平部分还设有与盒座20的啮合片22相啮合,所以,弹出弹簧72的拉力进一步使弹出杆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
因此,在图9上弹出弹簧72使弹出杆70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就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
随着该弹出杆70的移动,其他另件也相应移动。
在图9中,用实线表示的突出片74的磁带盒插入侧朝向磁头板控制件85的对置面89,突出片74的突起75卡在磁头板控制件85的啮合缺口90中。所以,如前所述,当突出片74进一步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时,如图10所示突出片74的突起75推押磁头板控制件85的啮合缺口90,使磁头板控制件85以转动轴87为中心反时针方向转动,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
磁头板控制件85沿反时针方向转动时,其销钉86从图9所示的状态到达图10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移向弹出杆70一侧。由于该销钉86移位,啮合在销钉86上磁头板80的缺口82向弹出杆70一侧移动,结果,磁头板80上设置的磁头81也向弹出杆70一侧移动,达到重放位置。
随着磁头板80向弹出杆70一侧的移动,一对压带轮91分别接近各自的主导轴92,里侧(见图10的里侧)的压带轮91经磁带盒T的磁带(未示出)压接在主导轴92上。这种磁带录音机是可翻转型的,当磁带行走方向反方向重放时,磁带盒插入一侧的压带轮91经磁带盒的磁带(未示出)压接在主导轴92上。
上面对盒座20、滑动片50、连接片60、弹出杆70、磁头板80的各部件的动作分别作了说明,下面用与这些部件相关连的动作对整体动作加以简要说明。
(1)弹出状态图1、图2、图4和图7表示的弹出状态的情形,另外,在图10上也用双点划线表示了弹出状态。
从这个状态把磁带盒T插入并押进时,如图5所示,滑动片50的卡爪56脱离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如图6所示,卡爪56和升降板40完全脱离啮合,这时,其他部件几乎都不动作。
(2)滑动片50移位到里侧的状态。
在图2中,如前所述,卡爪56和升降板40解除啮合时,弹出弹簧72的拉力把滑动片50移到里侧,成为图3的状态。而且,连接片60转动,其两杈部63上形成的空间64的前端64a朝向磁带盒插入方向,弹出杆70的销子71可以自由地移动。
这时,盒座20仍然处于与弹出状态相同的位置,即图7的上方位置上。弹出杆70的突出片74处在图9的双点划线和实线之间的位置。
(3)盒座20移至机架一侧后的状态参照图7,弹出杆70移动,使其导向孔73把盒座20的啮合片22导致下方,这样,成了图8所示的状态。这时,弹出杆70的突出片74移位到图9的实线位置。
(4)磁头板80移位到磁带重放位置当弹出杆70进一步向磁带盒插入侧移动时,磁头板80移动到图10所示的位置,磁头81对图中未示出的磁带进行重放。致此,磁带盒T的装载动作结束。
磁带盒T的弹出动作仅仅是前述装载动作的逆过程,所以省略详细描述。仅说明一下磁头板80移动到磁头退避位置的情况。
图10中,把弹出杆70向里侧押入时,形成在弹出杆70上的突出片74也向里侧移位。突出片74的位移使该突出片74里侧的侧面推押磁头板控制件85的滑动面88,使磁头板控制件85以转动轴87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随之,磁头板控制件85的销钉86向离开弹出杆70的方向移动,而成为图9所示的状态。同时,与销钉86啮合的磁头板80的缺口82也朝离开弹出杆70的方向位移。结果,设置在磁头板80上的磁头81也离开弹出杆70,而位移到磁头退避位置。
下面根据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2。
图11是滑动片附近的纵断面视图,以便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2。图12也是滑动片附近的纵断面视图,用以说明把磁带盒插进并押入图11所示磁带盒装载装置后的状态。
且,在实施例2的说明中,与实施例1对应的主要结构件都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1中的突出片53是与滑动片50一体形成的,而实施例2中与突出片53相应的突出片95则是分体构成的。
图11中,在与图3中所示的突出片53相同的位置上,安装有一个“L”形的突出片95,可以绕固定在滑动片50上的转轴96转动,弹簧98插在转轴96上,其一端顶在突出片95的下面,另一端卡在滑动片50上形成的弹簧卡件99上,这样构成的弹簧98就给突出片95施以与升降板40啮合方向的弹力。另外,在突出片95的磁带盒插入侧,形成有一个与实施例1的卡爪56相对应的卡爪97。
图12中,当盒座20中插入磁带盒T时,磁带盒T的前端接触并顶押突出片95里侧的下垂部分,使突出片95克服弹簧98的弹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突出片95的卡爪97脱离与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的啮合。
由于弹簧98把突出片95拉向与升降板40相啮合的方向,所以,即使受到外来意想不到的振动,突出片95也不会简单地就脱离开与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这种对突出片95施以弹力的结构和实施例1中用合成树脂的复原力对突出片53施以弹力的结构是不相同的。结果,即使作为多振动的车载录音机采用这种磁带盒装载装置,这种振动也不会使磁带盒装载装置误动作。
下面参照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3。
图13是滑动片附近的纵断面视图,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实施例3。
实施例3中与应实施例2相对应的结构要件都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是,实施例2中的弹簧98和突出片95是分体设置的,而实施例3中相当于弹簧98的弹簧95a与突出片95构成一体。
图13中,在大致与图11所示的突出片95相同的位置处,可以以固定在滑动片50上的转轴96为中心转动地安装有一个细长的平板状突出片95,而且,转轴96的位置设置得比实施例2的情况更靠近磁带盒插入侧。弹簧95a以上翻的形态即切开翻起的形状一体形成在突出片95的里侧。该弹簧95a对突出片95施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弹力,按照这样的结构,当插入磁带盒T时,磁带盒T的前端把突出片95的里侧向上顶押,使突出片9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解除卡爪97与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的啮合。
以上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记载的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化,以下示例出本发明的变换例(1)实施例中采用磁带盒装载装置的录音机是双向重放型,即所谓自动翻转录音机,但在单向重放的录音机中也是可以采用的。
(2)实施例中的磁带盒装载装置是车载用的,但车用以外的录音机中同样可以采用。
(3)实施例中的盒座姿态控制部件是导向孔73,但也可以用导向槽73等来构成。
按照本发明,滑动片有一个啮合在插入盒座的磁带盒的带盘轴孔的啮合部,该滑动片还具有卡住升降板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而限制滑动片从磁带盒插入侧位置向磁带盒装填侧位置移动的突起状的卡爪,而且,对弹出杆施以向非弹出位置一侧拉力的弹出弹簧通过连接片对滑动片施以向磁带盒装填位置的拉力。
因此,把磁带盒押插入盒座时,滑动片的卡爪离开升降板的磁带插入侧的端面,从而用啮合部保持住磁带盒的滑动片在弹出弹簧拉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磁带盒装填时的位置。结果,由于可以用弹出弹簧产生使滑动片动作的拉力,因此,不必特别设置滑动片专用弹簧。
而且,在弹出杆上设有盒座姿态控制部,在盒座上设有与磁带盒姿态控制部相啮合的啮合部,因此,当弹出杆向非弹出位置的方向移动时,设置在弹出杆的盒座姿态控制部也移动,盒座的啮合部由盒座姿态控制部导向,把盒座移动到机架一侧。
这样,利用由弹出弹簧施以拉力的弹出杆的移动使盒座变换位置。
其结果,由于可以利用弹出弹簧用来对盒座动作施以弹性拉力,所以不必设置盒座专用的弹簧。
在弹出杆上设置有用来控制磁头板往返运动的突出片向磁头板一侧突出,另外,该装置还设置有磁头板控制件85,该控制件具有平行于弹出杆移动方向的滑动面,对向弹出杆移动方向的挡接部以及与磁头板啮合的啮合部,所述的滑动面在磁头板处于磁头退避位置时沿前述突出片的磁头板侧端面滑动,而上述的挡接部从该滑动面上形成在磁带盒插入一侧。
因此,弹出杆从弹出位置向非弹出位置移动时,首先是弹出杆的突出片沿磁头板控制件的滑动面滑动,阻止磁头板从磁头退避位置向磁带重放位置移动。而当弹出杆刚要到达非弹出位置时,前述突出片接触磁头板控制件的挡接部,使磁头板从磁头退避位置向磁带重放位置移动,这样,利用由弹出弹簧施加拉力的弹出杆的移动使磁头板变换位置。
结果,由于可以利用弹出弹簧施加为使磁头板动作的拉力,所以也不必设置磁头板专用的弹簧。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带盒装载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插入磁带盒(T)的盒座(20);能向设置机架(1)的方向往返移动地支持盒座(20)的升降板(40);能在磁带盒插入侧位置和磁带盒装填时位置之间往返运动地支承在前述升降板上的滑动片(50),同时该滑动片(50)具有突起状的卡爪(56)和啮合在插入前述盒座(20)中的磁带盒(T)的带盘轴孔(Ta)中的啮合部(57),所述卡爪(56)用来与前述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相啮合以便限制滑动片(50)从前述磁带盒插入侧位置向前述磁带盒装填时位置移动;可以在弹出位置和非弹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地设置的弹出杆(70),该弹出杆(70)由弹出弹簧(72)施以向非弹出位置的弹性拉力;以及连接前述弹出杆(70)和前述滑动片(50)的连接片(60),该连接片(60)靠前述弹出杆(70)从弹出位置向非弹出位置的位置变化而使前述滑动片(50)从磁带盒插入侧位置移动到磁带盒装填时位置;前述盒座(20)中插入磁带盒(T)而解除前述升降板(40)的磁带盒插入侧的端面(40a)与滑动片(50)的卡爪(56)的啮合,前述弹出弹簧(72)的弹性拉力使前述弹出杆(70)移动,弹出杆(70)的移动经由连接片(60)使滑动片(50)位移至磁带盒装填时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盒装载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能在磁带重放位置和磁头退避位置之间往返移动的磁头板(80);前述弹出杆70上设有用来控制盒座(20)状态的盒座状态控制部(73)和用以控制前述磁头板(80)往返运动的向磁头板一侧突出的突出片(74);前述的盒座(20)上设有与盒座状态控制部(73)啮合的啮合片(22);同时还设有磁头板控制件(85),该控制件(85)具有滑动面(88)、接触部(90)和与磁头板相啮合的啮合部(86),所述滑动面(88)平行于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在磁头板(80)处于磁头退避位置时,沿前述突出片(74)的磁头板侧端面滑动,接触部(90)从滑动面(88)形成在磁带盒插入侧一方,且面对弹出杆(70)的移动方向;弹出杆(70)从弹出位置向非弹出位置移动时,首先,突出片(74)沿前述滑动面(88)滑动,即将到达非弹出位置时,突出片(74)与前述接触部(90)接触,从而把磁头板(80)移位到磁带重放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弹出杆的弹出弹簧施加的弹性拉力,而构成结构简单的磁带盒装载装置。该装置设置有盒座、升降板、可以往返运动地支持在升降板上的滑动片、用弹出弹簧向弹出位置侧施以弹性拉力的弹出杆以及连接滑动片和弹出杆的连接件。滑动片设有限制其由磁带盒插入侧位置向装填时位置移动的突起状卡爪和与磁带盒的带盘轴孔啮合的啮合部。
文档编号G11B15/675GK1099897SQ9312003
公开日1995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0日
发明者吉村利夫 申请人:德利信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