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载不同规格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745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装载不同规格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盘装载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可接受不同规格盘的盘托盘的盘装载装置。
光盘,例如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是一种记录媒体,它具有同轴迹(track),通过记录和重放装置将信息记录到迹上或从迹中重放信息。光盘通过光盘装载装置装载到一转台上,通过转动装置而转动。在转动时,光拾取装置沿盘径向运动,并从一激光器向盘迹上发射光束。结果,信息被记录到盘上或从盘上重放出来。
所述盘装载装置包括一盘托盘,用于接受盘;和一装载机构,用于将盘托盘送至壳体(case)内,并将盘放置在转台上。当盘被放到转台上时,安装在一盘仓底座上的光拾取装置沿盘的径向运动,同时将信息(数据)记录至盘上或从盘中重放。
一般地,盘装载装置接受/装载某一种尺寸的盘。目前可获得的盘分别具有8em和12cm的直径。非常不方便的是,传统的盘装载装置制造成只能接受某一种规格的盘,所以,需要另外的装置来接受和装载不同规格的盘。
结果,传统的盘装载装置兼容性低,采用另外装置来接受/装载不同规格盘需要花费大量的制造费。
本发明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装载装置,用于有选择地装载不同大小的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接受不同大小盘的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盘装载装置得以实现的,此盘装载装置包括一底板;一导向部分,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的前部,用以引导盘;一定位部分,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上,用于有选择地确定所接受的盘的位置;和一装载机构,用于将底板送至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内部。
安装在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内部的底板形成有在其两个壁上凸轮凸起;在其前部的一接受入口,盘通过此入口插入;在其两个前侧的阻挡凸起,以接受一第一盘和/或一较小规格的第二盘。
盘舱底座包括一对第一斜筋,它与定位部分接触;一对第二斜筋,它与导向部分接触;和凸轮槽,形成于其两壁,凸轮凸起插入此凸轮槽中。
导向部分包括一滑杆,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其两侧形成有滑槽;一对接触元件,可滑动且可转动地插在滑槽中;和一滑动弹簧,用于弹性地连接和支撑接触元件。
定位部分包括顶板,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上;一接受部分,安装在顶板上,用于有选择地接受盘;连杆,连接接受部分;一连接元件,用于连接每个连杆的一端;扭簧,用于弹性地将连杆的两端和连接元件的两端互连;和一返回部分;用于在盘从记录/重放装置退出时将连接元件和顶板返回至它们的初始位置。
接受部分包括第一接受元件,用于接受第一盘;和第二接受元件,安装在连杆的下侧,用于接受第二盘。
返回部分包括一第一返回弹簧,用于将连接元件返回至初始位置;和一第二返回弹簧,用于将第一返回弹簧和顶板返回至它们各自的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有选择地装载不同规格的盘,改进了盘装载装置的兼容性。另外,不需要另外的盘盒或托盘来接受不同规格的盘,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联系附图,通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介绍,就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盘装载装置;图2是一透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盘装载装置的装配结构;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12cm直径盘的装载过程;和图7至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8cm直径盘的装载过程。
下面将具体参考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所有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
图1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优选实施例中用于装载不同规格盘的装置,图2是一透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装载装置的装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装载不同规格盘的盘装载装置包括一底板10。
底板10接受不同规格的一第一和第二盘D和D′(如图4至9所示)。第一盘D的直径为12cm,第二盘D′的直径比第一盘D小,为8cm。底板10在其前端形成有一对斜槽10b,中间部分上形成有一开孔11,一对第一槽10c位于开孔11的相对两侧,一对第二槽10d位于开孔11和每个第一槽10c之间,一对第三槽10f分别位于每个第一槽10c和第二槽10d之间,一接受入口10a位于前部,第一和第二盘D和D′通过它而插入。底板10还形成有其上表面的一阻挡凸起12,以插入顶板20中;其侧部的多个凸轮凸起13,以插入凸轮槽53中;其前侧部的一切除部分10g,用以插入盘舱底座50的第一斜筋55;以及弹簧凸起42a。
底板10的斜槽10b提供有一导向部分,用于为接受在底板10内侧的第一和第二盘D和D′导向。该导向部分提供有一滑杆16,它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10上;接触元件14,它可转动地且可滑动地安装在滑杆16两侧形成的滑槽16a上;和一滑动弹簧15,用于弹性地支撑接触元件14。接触元件14是这样安装在滑杆16上,使接触元件14穿过各个斜槽10b和滑槽16a。接触元件14由滑动弹簧15弹性支撑。当接触元件14沿着斜槽10b和滑槽16a可转动地滑动时,滑杆16沿底板10的上表面滑动。
定位部分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10的上表面上,用于确定第一和第二盘D和D′的装载位置。定位部分形成有顶板20,它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10的上表面上;一对第一接受元件22,它们固定到顶板20上,分别穿过每个第三槽10f,用于接受第一盘D;一对第二接受元件24,它们可滑动地安装在顶板20上,分别穿过底板10,用于接受第二盘D′;一连接元件30,可滑动地安装在顶板20的上表面上,用于将每个第二接受元件24互连;连杆28,可滑动地安装在顶板20的上表面上,用于与第一盘D接触;和一对弹性元件34,用于弹性地连接每个连杆28和连接元件30。
顶板20的两侧形成有一对阻挡槽20e,阻挡凸起12分别通过它们插入;一对第一导向槽20a,其形状与第一槽10c相似,与形状与第一阻挡槽10e相似的每个第二锁定槽20f连接;一对第二导向槽20b,其形状与第二槽10d相似,位于第一导向槽20a之间;一对第三导向槽20c,位于第二导向槽20b之间;和一对第四导向槽20d,位于第三导向槽20c之间。
第一接受元件22固定到顶板20上,每个上面形成有一第一接受槽22a,第一盘D的周边插到这里面。第二接受元件24分别安装在各个连杆28的一端,每个上面形成有一第二接受槽24a,第二盘D′的周边插到这里面。第二接受元件24固定到连杆28上,穿过第二槽10d和第二导向槽20b。第二接受元件24通过接受在第二接受槽24a中的第二盘D′在第二导向槽20b内运动。
同时,如图3所示,每个连杆28的一端分别通过各个弹性元件34(如一扭簧)与连接元件30的每端连接。每个连杆28在其上表面的一端形成有一铰接销钉26,以用于安装弹性元件34,在其下表面的另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导向凸起29,它通过导向槽20a插到第一槽10c中。当与第一盘D接触时,导向凸起29沿第一和第二锁定槽10e,20f、第一槽10c和第一导向槽20a运动。
连接元件30沿第三和第四导向槽20c和20d移动到顶板20的后部。连接元件30在其下表面的两端侧形成有第二导向凸起31,插到各个第三导向槽20c中,在其中间形成有弯曲部分30a,插到各个第四槽20d中。
在顶板20和连接元件30之间安装有一返回部分,用于在盘D和D′取出时使顶板20和连接元件30返回到其开始位置。返回部分包括一对第一返回弹簧40,用于当盘D和D′取出时将连接元件30返回到顶板10的前部;和一对第二返回弹簧42,用于将顶板20返回到底板10的前部。每个第一返回弹簧40的两端都分别与连接元件30和顶板20的前边缘连接,第二返回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0的一弹簧凸起42a和顶板20的上表面的后侧边连接。
同时,顶板10通过安装在盘舱底座50上的一装载机构(未显示)运动到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内部。盘舱底座50包括凸轮槽53,形成于其两侧壁上,底板10的凸轮凸起插到此处;一对第一斜筋54,形成于后边缘;用于穿过开孔11以及第四导向槽20d;和一对第二斜筋55,形成于其前侧,与滑杆16相接。
当底板10通过装载机构移动到记录/重放装置中时,底板10降低,同时,其凸轮凸起13沿各个凸轮槽53运动。此时,第一斜筋54与连接元件30接触,穿过开孔11和第四导向槽20d,第二斜筋55与滑杆16接触。结果,通过第二接受元件24接受的且与连接元件14接触的盘D和D′被放开。
用于装载不同规格盘的盘装载装置的操作如下图4至图6示出了装载第一盘D的过程。参考图4,用户通过接受入口10a将第一盘D插到底板10的内部,然后接触接触元件14。此时,接触元件14沿斜槽10b和滑槽16a运动,因此,滑杆16滑向底板10的后部,第一盘D接触第一导向起29。
此时,如图5所示,第一导向凸起29从第一和第二锁定槽10e和20f上放开,沿第一槽10c和第一导向槽20a向顶板20的后部运动。当第一导向凸起29移向顶板20的后部时,连接元件30一起移向顶板20的后部,第一盘D接受到第一接受元件22的第一接受槽22a中。
如图6所示,第一接受元件22和安装在第一接受元件22之上的顶板20被第一盘D移到底板10的后部。然后,第一盘D与阻挡凸起12相接,所以,可以防止向前运动。当装载开关打开时,装载机构操作。
底板10通过装载机构移动到记录/重放装置的内部。当凸轮凸起13沿凸轮槽53运动时,第一盘D降低到盘舱底座50的底部,直至到达转盘(未显示)上。此时,第一斜筋54插入第四导向槽20d中,以使顶板20进一步运动到底板10的后部。另外,第二斜筋55与滑杆16接触,以使滑杆16再向底板10的后部运动一点。通过上述步骤,第一盘D从与之接触的接触元件14上释放开,第一接受元件22通过一主轴马达(未显示)来转动,没有任何干扰。
同时,当用户按弹出按钮时,底板10通过装载机构的操作从盘舱底座50上升。结果,顶板20和滑杆16从与之接触的第一斜筋54和第二斜筋55上释放开,第一盘D再次由第一接受元件22和接触元件14支撑。此时,连接元件30通过第一返回弹簧40的回复力返回到顶板20的前部。顶板20在第二返回弹簧42的作用下也返回至底板10的前部。最后,如图4所示,第一盘D从记录/重放装置取出。
图7至9示出了装载第二盘D′的过程。当用户通过接受入口10a将第二盘D插到底板内部时,如图7所示,滑杆16通过接触元件14滑到底板10的后部,第二盘D′与接触元件接触。第二盘D′然后被接受到第二接受元件24的接受槽中,如图8所示,第二导向凸起31没有从第一第二锁定槽10e和20f上放开。结果,顶板20通过第二盘D′和与之接触的第二接受元件24(见图9)移动到底板10的后部。
当装载开关打开时,底板10通过装载机构降低,第一斜筋54被插到第四导向槽20d的内部,因此,顶板20运动到底板10的后部。第二斜筋55与滑杆16接触,因此,滑杆16运动到底板10的后部。此时,第二盘D′从接触元件14和第二接受元件24上释放开,因此,它被安全地放到转盘上。
当用户按弹出按钮时,底板10由装载机构升起,第一和第二斜筋54和55从与之接触的顶板20和滑杆16上释放开。此时,顶板20在第二返回弹簧42的回复力作用下返回到底板10的前部,因此,第二盘D′从记录/重放装置中取出。
根据上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盘装载装置通过采用一装载机构和一可以装载不同规格盘的盘托盘改进了其兼容性。因此,不需要另外的盘盒或托盘来装载和接受不同规格的盘,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至此,已具体示出并参考优选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对熟悉该技术的人应该理解的是在不离开所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盘装载装置,用于将不同规格的盘装在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此盘装载装置包括一底板,安装在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内部,并包括位于两侧壁上的凸轮凸起,和位于前部的接受入口,以接受盘;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板前部以引导一第一盘之一和比第一盘小的一第二盘之一的构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上以有选择地确定第一和第二盘的接受位置的构件;和一装载机构,安装在所述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内部,用于向所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内部移动所述底板,所述装载机构包括一盘舱底座,此盘舱底座提供有一对第一斜筋,与所述位置确定元件相接,并在其两侧壁还形成有凸轮槽,所述凸轮凸起分别插在凸轮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盘舱底座包括一对第二斜筋;所述底板包括一对斜槽,位于其前部,所述导向元件插入斜槽中,在上部中间有一开孔,光拾取装置跨过开孔向后部运动;一对第一槽,彼此对立,所述开孔位于两者之间,分别与一对第一锁定槽连接;一对第二槽,分别位于每个第一槽和开孔之间;一对第三槽,分别位于每个第一槽和每个第二槽之间;和一切除部分,位于一侧壁上,所述一对第二斜筋从此处插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在其前部包括一对斜槽;和所述导向元件包括一滑杆,其两侧形成有滑槽,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一对接触元件,可运动且可转动地插入到各个滑槽中,并穿过各个斜槽;和一滑动弹簧,彼此弹性连接并支撑所述接触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在各个上侧包括一对阻挡凸起,以接受第一和第二盘;和所述位置确定元件包括一顶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一对阻挡槽,其两侧的一对阻挡凸起分别插到此处;一接受部分,安装到所述顶板上并穿过所述底板,以有选择地接受第一和第二盘;连杆,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上,其中,其每个第一端与所述接受部分连接;一连接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上,以连接所述连杆的各个第一端;扭簧,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上,弹性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元件的每端;和在第一和第二盘从所述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退出时用于将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顶板返回至其初始位置的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接受部分包括一对第一接受元件,固定到所述顶板上,并穿过所述底板,以接受第一盘;和一对第二接受元件,安装在连杆各第一端的下表面上并穿过所述底板,以接受第二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连杆在其各第二端的下表面上还包括一对第一导向凸起;和所述顶板包括一对第二锁定槽,位于其前部,以限制第一导向凸起的往复运动;一对第一导向槽,位于锁定槽之间,与每个第二锁定槽连接;和一对第二导向槽,位于锁定槽之间,分别可运动地随所述第二接受元件插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包括一对第二导向凸起,位于其两侧的下表面上;和一对弯曲部分,位于其中间部分;和所述顶板包括一对第三导向槽,位于锁定槽之间,随所述第二导向凸起插入,其中,第三导向槽之间形成有一对第四导向槽,随所述弯曲部分插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所述返回元件包括一对第一返回弹簧,弹性地连接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顶板的前边,以将所述连接元件返回至一第一初始位置;和一对第二返回弹簧,弹性地连接所述顶板的两边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以将所述顶板返回至一第二初始位置。
9.一种盘装载装置,用于将不同规格的盘装载到对应的设定位置,在盘上记录信息和/或从盘上重放信息,该装置包括一第一板,它带有侧壁,包括凸轮凸起,形成于其侧壁上;和一接受孔,以接受不同规格的一第一规格和一第二规格的盘,第二规格的盘比第一规格的盘小;一导向部分,可运动地安装在第一板上,以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的盘从接受孔引导至相应的设定位置;一定位部分,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板上,以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的盘定位在中间位置,同时,导向部分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的盘从接受孔引导至相应的设定位置;和一装载机构,包括一凸轮槽,分别接受所述凸轮凸起,以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的盘从相应的中间位置送至相应的设定位置,其中,凸轮槽引导各凸轮凸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第一板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中间位置移至相至相应设定位置时,所述装载机构从与第一和第二规格盘接触位置重复移动导向部分和定位部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包括一带有开孔的表面和一对斜槽,斜槽倾斜于第一和第二规格盘通过接受孔的插入方向,并朝向两侧壁;和所述导向部分包括一滑杆,在其相对两端包括有滑槽,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延伸;一对接受元件,通过各个滑槽延伸至第一和第二规格盘的插入轨道;和一滑动弹簧,平行于滑杆,连接并偏置所述一对接触元件;其中,第一和第二规格盘在插入时推所述一对接触元件,以在各个滑槽中按相反方向移动所述一对接触元件,使所述一对接触元件分别在所述一对斜槽中滑动,使滑杆沿插入方向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定位部分包括一第二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的一表面上,以覆盖和打开开孔;接受元件,穿过所述第一板,构造成在第一规格盘插入时接受第一规格盘和在第二规格盘插入时接受第二规格盘,其中,接受元件的第一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二板。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板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其第一端连接至接受元件上不同于第一元件的第二元件上;一连接元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上,以提供连杆之间的连接;弹簧,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上,以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元件的各端;和偏置元件;其中,第一规格盘的插入导致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滑动,以覆盖开孔,使连杆和连接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板滑动;所述第二规格盘的插入导致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滑动,以覆盖开孔,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退回时所述偏置元件使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滑动至一第一初始位置,以覆盖开孔,当第一规格盘退回时使所述连杆和连接元件相对于第二板滑动至一第二初始位置。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包括一带开孔的表面,以暴露第一和第二规格的盘;和所述定位部分包括一第二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的一表面上,以覆盖和打开开孔;接受元件,穿过所述第一板,构造成在第一规格盘插入时接受第一规格盘和在第二规格盘插入时接受第二规格盘,其中,接受元件的第一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二板;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板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其第一端连接至接受元件中不同于第一元件的第二元件上;一连接元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上,以提供连杆之间的连接;弹簧,分别安装到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上,以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元件的各端;和偏置元件;其中,第一规格盘的插入导致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滑动,以打开开孔,并使连杆和连接元件相对所述第二板滑动,所述第二规格盘的插入导致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滑动,以打开开孔,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退回时,所述偏置元件使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滑动至一第一初始位置,以覆盖开孔,当第一规格盘退回时使所述连杆和连接元件相对于第二板滑动至一第二初始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受元件包括一对第一接受元件,固定到所述第二板上并穿过所述第二板,在相应中间位置形成一与第一规格盘的弧相同的弧;和一对第二接受元件,连接至所述连杆的各第一端并穿过所述第二板,在相应中间位置在第二规格盘插入部分之间形成一与第二规格盘的弧相同的弧;其中,所述一对第二接受元件和所述各连杆一起滑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受元件包括一对第一接受元件,固定到所述第二板上并穿过所述第二板,在相应中间位置形成一与第一规格盘的弧相同的弧;和一对第二接受元件,连接至所述连杆的各第一端并穿过所述第二板,在相应中间位置在第二规格盘插入部分之间形成一与第二规格盘的弧相同的弧;其中,所述一对第二接受元件和所述各连杆一起滑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包括一对第一槽,位于开孔的相对两侧;一对第一锁定槽,分别从所述第一槽延伸;一对第二槽,分别位于每个第一槽和开孔之间;和一对第三槽,位于每个第一槽和第二槽之间;所述第二板包括一对第一导向槽;一对第二导向槽;一对第三导向槽;和一对第四导向槽;其中,所述连杆包括一对第一导向凸起,从其各端延伸,分别经过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接受元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二槽延伸,所述连接元件包括一对第二导向凸起,从其各端延伸,分别经过所述第三导向槽和分别延伸至所述第四导向槽中的弯曲部分,所述第一接受元件经过所述第三槽延伸,所述第一导向凸起经过所述各第一锁定槽延伸,直至第一规格盘插入一预定量,其它时候都经过所述各第一导向槽延伸。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载机构包括一盘舱底座,后者包括一对第一斜筋和一对第二斜筋,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中间位置降至相应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斜筋移动所述定位部分,使之离开第一和第二规格盘,当所述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中间位置降至相应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斜筋移动所述导向部分,使之离开第一和第二规格盘。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载机构包括一盘舱底座,后者包括一对第一斜筋和一对第二斜筋,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中间位置降至相应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斜筋移动所述第二板,从而移动所述接受元件,使之离开第一和第二规格盘,当所述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中间位置降至相应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斜筋移动所述第二滑杆,从而移动所述接触元件,使之离开第一和第二规格盘。
19.一种盘装载装置,用于将不同规格盘装载到对应的设定位置,以便用光拾取装置在盘上记录信息和/或从盘上重放信息,该装置包括一第一板,它包括一凸轮凸起和一用以接受不同规格的第一和第二规格盘的接受孔,第二规格盘小于第一规格盘;和一开孔,通过它光拾取装置至少记录和/或重放一个信息;一调节导向部分,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一板上,以调节直径,从而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的盘从接受孔引导至相应设定位置;一第二板,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板上,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没有被装置装载时,用以覆盖开孔,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通过接受孔插入时,滑动后以打开开孔;和一装载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凸轮凸起对应的凸轮槽,它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从而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的处于接受孔和相应的设定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送至相应设定位置,其中,凸轮槽引导各凸轮凸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装载装置,还包括一定位部分,它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板上,并经过所述第一板延伸,包括不同的接受元件,以将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保持在相应中间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装载装置,其中,当第一和第二规格盘从相应中间位置送至相应设定位置时,所述装载机构移动所述可调导向部分和所述接受元件,使之离开第一和第二规格盘。
全文摘要
将不同规格的盘装在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的盘装载装置包括:底板,其包括两侧壁上的凸轮凸起和前部的接受入口;可移动地安装在底板前部以引导第一和第二盘的构件;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上以有选择地确定盘接受位置的构件;和一装载机构,用于向记录/重放装置内部移动底板,装载机构包括盘舱底座,此盘舱底座具有一对第一斜筋,与位置确定元件相接,并在其两侧壁形成有凸轮槽,凸轮凸起分别插在槽内。
文档编号G11B17/051GK1218954SQ9812303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4日
发明者郑永民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