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762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属于光学读取装置的主要部件。
美国专利公告第5,633,850号显示一种光学读取头的驱动装置,但对于消除齿隙并无特别解决的方法。


图1-2示有习用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90,主要由齿条91、齿条94及弹簧97所组成。组装时将弹簧97两端分别置入凸柱92及凸柱95中,并将两导块96穿入两沟槽93中,再压缩弹簧97使齿条91,94错开,使两导块96往两沟槽93较窄端移动,从而完成结合两齿条91,94。
当齿条91,94的排齿911,941与齿轮(未图示,可参考图8的齿轮81)啮合时,将排齿911,941错开使其可完全啮合齿轮,而不会有背隙(Backlash)问题,也就是可以达到消除齿隙。
然而在组装上步骤相当多且失败率高,如组装弹簧97且在错开齿条91,94时难度大而且费时,弹簧97很容易因组装不小心而掉落,更难以自动化组装;又如与齿轮啮合时,还必须错开齿条91,94,这样不但在组装时要求技巧性较高,而且也难于自动化组装。
因此一种能达到消除齿隙,而且组装简易、快速、又能自动化组装的传动装置是很需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齿与齿相接的背隙问题,达到消除齿隙,使得传动和定位精度增高,因此在一定的定位精度要求下,传动速度T加快,并可消除因震动而产生的机构偏移,达到高精密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简易的设计,使得成本降低,并且简化组装程序,以提高组装速度,并可导向组装的自动化。
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主要包括一基座、一齿条、和一弹性机构。基座在其左右两端各包括一基座卡部。而齿条也在左右两端各包括一齿条卡部,使得齿条卡部可与基座卡部卡合以形成基座与齿条相连结,另外齿条包括由复数齿所构成的排齿。
弹性机构是设在基座和齿条之间,而且弹性机构可以一体式或分离式与基座或齿条结合,其中弹性机构的目的是提供齿条向外的推力,也即当齿条向基座靠拢时,弹性机构可产生抑止该靠龙的力。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习知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习知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剖视图。
其中图号说明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10基座20基座卡部21第一导引销22第二导引销23 凹槽25齿条30排齿31齿311 齿条卡部32沟槽33凸销34连结座36 卡槽361槽孔37弹性机构50翼臂基座51夹片511
翼臂52翼臂基座53夹片531 翼臂54齿轮81光学读取头82纵轴X 横轴Y垂直轴Z 齿条91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90排齿911凸柱92沟槽93齿条94排齿941凸柱95导块96弹簧97请见图3-5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10主要包括一基座20,一齿条30,和一弹性机构50。基座20在其左右两端各包括一基座卡部21。而齿条30也在左右两端各包括一齿条卡部32,使得齿条卡部32可与基座卡部21卡合形成基座20与齿条30相连结,另外齿条30包括由复数齿311所构成的排齿31。
在本实用新型中,基座卡部21各包括两分开的第一导引销22及第二导引销23,而齿条卡部32各设有沟槽33,当齿条卡部32与基座卡部21卡合时,第一导引销22及第二导引销23得以在沟槽33中滑动,基座卡部21是利用自身的弹性变形而往外张开来套合在齿条卡部32上。
弹性机构50是设在基座20及齿条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50设在齿条30上,齿条30还设有连结座36,弹性机构50主要包括由一翼臂基座51及其两端的两翼臂52,翼臂基座51设有夹片511,以夹往连结座36的卡槽361。弹性机构50的目的是提供齿条30向外的推力,也即当齿条30向基座20靠拢时,弹性机构50可产生抑止该靠拢的力。沟槽33内还设有凸销34,当弹性机构50将齿条30向外推时,凸销34会被第一导引销22顶住,从而使齿条30不会脱落,得以继续保持与基座卡部21的卡合。
以下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及用途,以基座20左右两端的方向为横轴,另为两垂直于横轴Y的纵轴X及垂直轴Z。
本实用新型的齿条30相对于基座20可沿纵轴X方向作有限度的移动,请参见图5,由于第一导引销22及第二导引销23有适当的间距,使凸销34并不是被第一导引销22和第二导引销23卡死,还使齿条30在纵轴X方向可作有限的移动。
请一并参考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例的图8,本实用新型与一光学读取头82结合并能同步动作,而排齿31则与一能转动的齿轮81相接合,由于齿轮81的转动带动本实用新型作横轴Y线性移动,由于弹性机构50可将齿条30向齿轮81加上适当的压力,因而使排齿31与齿轮81原先的齿隙可以消除,使得背隙问题大大地改善,达到提高传动的精度。另需注意的是,为保持本实用新型传动的稳定和精确度,齿条30应无法在横轴Y方向自由作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左右两第一导引销22刚好抵住齿条30内的沟槽33。
以下请见图6-7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50的不同,而且本实施例弹性机构50可以用金属丝弯曲而成。第二实施例的齿条30设有贯穿的槽孔37,而翼臂基座53略成“冂”型可插入槽孔37中,使翼臂基座53的夹片531可夹往齿条30的另一侧,同样的两翼臂54可提供齿条30的外推力。
图9-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50与齿条30一体成形,弹性机构50同样采用翼臂基座55和两翼臂56的设计。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50设于基座20上且一体成形,同样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不但可消除齿隙使传动精度增高,传动速度加快,而且由于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可提高组装速度,使成本降低。该机构可应用于需要高精度的传动机构中,如光碟机、CD音响等。
需注意的是,上述仅为实施例,本专利申请的重点在于弹性机构提供齿条向外的推力,因而弹性机构设计能达到本实用新型要求的是相当多的,如弹簧、扭簧等;且弹性机构也可设于基座而非齿条,或是弹性机构不一定要与基座及齿条完全固定;又如基座卡部与齿条卡部结合的设计可有相当多的方式,例如基座的导引销与齿条的沟槽可互换,因此本专利申请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应以专利申请范围为准,而非限制于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一基座在其左右两端各包括一基座卡部;一齿条包括由复数齿所构成的排齿,且齿条左右两端各包括一齿条卡部,其中齿条卡部可与基座卡部卡合使得基座与齿条相连结,且齿条相对于基座可沿纵轴方向作动;以及提供齿条向外推力的弹性机构设于基座和齿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基座卡部各包括两分开的第一导引销和第二导引销,而齿条卡部则各设有沟槽,沟槽内还设有限制第一导引销与第二导引销的滑动范围、并使齿条不会与基座脱离的凸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是装设在齿条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是装设在基座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主要包括一翼臂基座及其两端的两翼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翼臂基座具有一夹片,弹性机构藉由该夹片固定在齿条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齿条包括一槽孔,翼臂基座可插入该槽孔中而使弹性机构固定在齿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与齿条是一体成形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与基座是一体成形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光学读取头驱动装置的稳定机构主要为一具有弹性机构的基座与齿条的装置,其中弹性机构作动于基座和齿条之间,弹性机构的目的在于提供齿条向外的推力,而齿条相对于基座则可沿纵轴方向作动。当齿条的排齿与外界轮啮合时,由于弹性机构的力,从而可解决齿与齿相接的背隙问题,达到消除齿隙的目的。
文档编号G11B7/085GK2333069SQ9820398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30日
发明者邱其福, 陈显彰, 叶斯霖 申请人:众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