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849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片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开口部和打开及关闭该开口部的活门的一种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在手提式盘片记录及/或再现装置、例如CD(压缩盘片)唱机之类的盘片唱机中,本体部包括其上定位有盘片安装部和光唱头的一主部,以及相对于主部转动、用以打开及关闭盘片安装部的一盖部。在这种盘片唱机中,只有在盖部相对于主部打开得很大的情况下才可将CD安装在盘片安装部上以及从盘片安装部取下。
在上述盘片唱机中,由于盘片直径的尺寸以及唱机盖部的旋转角度问题,不用双手是无法将CD安装到盘片安装部上/从盘片安装部取出的。在盖部打开的状态下,其强度减弱。倘若盖部持续打开的话,则它会被意外损坏。倘若上述盘片唱机中的盖部持续打开的话,则垃圾或灰尘会进入其中。这会使光唱头变脏,并阻碍机械部分移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根据本发明,它提供了一种包括一本体部、一活门机构、一驱动机构、一升降机构以及一弹射(ejection)机构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该本体部具有一开口部,记录媒体通过该开口部插入或弹出。活门机构打开及关闭开口部。该活门机构可自由转动地设在本体部上,并在记录媒体完全插入到本体部内的状态下关闭开口部。驱动机构驱动记录媒体。升降机构随着活门机构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该升降机构在活门机构移至关闭开口部的位置时将记录媒体安装在驱动机构上,而在活门机构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使记录媒体从驱动机构脱离。弹射机构将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当活门机构从关闭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开口部的位置时,该弹射机构将用升降机构使之从驱动机构脱离的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
根据本发明,它提供了一种包括一本体部、一活门机构、一驱动机构、一升降机构以及一弹射机构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该本体部具有一开口部,盘片形记录媒体通过该开口部插入或弹出。活门机构打开及关闭开口部。该活门机构可自由转动地设在本体部上,并在盘片形记录媒体完全插入到本体部内的状态下关闭开口部。驱动机构可转动地驱动盘片形记录媒体,并包括用于可转动地驱动其上装有盘片形记录媒体的一台座的一电动机以及一盘片台。升降机构随着活门机构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该升降机构在活门机构移至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移至低于盘片台的位置,以便将盘片形记录媒体安装在盘片台上,而在活门机构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将盘片形记录媒体从盘片台升起。弹射机构将盘片形记录媒体经开口部弹出。当活门机构从关闭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开口部的位置时,该弹射机构将由升降机构从盘片台升起的盘片形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
根据本发明,它提供了一种包括一本体部、一活门机构、一驱动机构、一升降机构以及一弹射机构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该本体部具有一开口部,记录媒体通过该开口部插入或弹出。该开口部通过本体部的侧面进行设置。活门机构打开及关闭开口部。该活门机构可沿着本体部的侧面自由转动地设在本体部上,并在记录媒体完全插入到本体部内的状态下关闭开口部。该活门机构在打开开口部的位置与关闭开口部的位置之间移动至少两个活门件或者一对活门件。当此对活门件在沿着相反方向移动时打开开口部,而在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时关闭开口部。驱动机构驱动记录媒体。升降机构随着活门机构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该升降机构在活门机构移至关闭开口部的位置时将记录媒体安装在驱动机构上,而在活门机构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使记录媒体从驱动机构脱离。弹射机构将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当活门机构从关闭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开口部的位置时,该弹射机构将用升降机构使之从驱动机构脱离的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


图1与图2至图5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该图1是示出了将盘片插入本体部之前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将该盘片插入本体部中并且该盘片的插入顶端接触到弹射杆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已将该盘片安装在盘片安装部上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已将部分盘片从盘片插入部弹射到本体部外部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已将该盘片从本体部取出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6与图7至图10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该图6是示出了盘片的插入顶端与诸活门端接触之前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将该盘片插入本体部中并且其插入顶端接触到弹射杆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已将该盘片安装在盘片安装部上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已将部分盘片从盘片插入部弹射到本体部外部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已将该盘片从本体部取出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与图12至图15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该图11是示出了盘片的插入顶端与诸活门的旋转端接触之前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12是示出了将该盘片插入本体部中并且该盘片的插入顶端接触到弹射杆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3是示出了已将该盘片安装在盘片安装部上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4是示出了已将部分盘片从盘片插入部弹射到本体部外部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5是示出了已将该盘片从本体部取出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6与图17至图31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该图16是该盘片唱机的立体示意图;图17是盘片插入部呈打开状态时的前视图;图18是去除了顶壳的俯视示意图;图19是示出了底壳以及设置在该底壳上的诸主要元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0是去除了顶壳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其中诸活门处于闭合状态;图21是去除了顶壳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其中诸活门处于打开状态;图22是示出了顶壳以及由该顶壳所支撑的机构部的初始状态的仰视图;图23是由顶壳所支撑的该机构部的分解立体简图;图24是示出了该机构部的初始状态的平面图;图25是沿图24中的线ⅩⅩⅤ-ⅩⅩⅤ剖切的剖视图;图26是示出了诸活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该机构部的平面图;图27是沿图24中的线ⅩⅩⅦ-ⅩⅩⅦ剖切的剖视图;图28是示出了盘片接触到由弹射杆所支撑的盘片止动件时的该机构部的仰视图;图29是示出了将弹射杆锁定在待机位置上时的该机构部的俯视图;图30是沿图28中的线ⅩⅩⅩ-ⅩⅩⅩ剖切的剖视图;以及图31是沿图29中的线ⅩⅩⅪ-ⅩⅩⅪ剖切的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用于记录媒体的一种记录及/或再现装置的一实施例。在下面将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并描述了使用诸如所谓压缩盘片等之类的盘片形记录媒体来作为记录媒体的一种盘片唱机。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盘片唱机1包括具有厚圆盘外形的一本体部2。在该本体部2下设有作为盘片安装部的一盘片台3和具有一光唱头(图中未示出)的一底盘4。在本体部2顶面的内表面中,一夹紧机构5被设置成与盘片台3、即盘片安装部相对。该盘片台3由位于底盘4上的一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旋转驱动。
通过本体部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下文称之为“前端部分”)形成有作为盘片插入部的一开口部6。
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由活门7和7打开及关闭。当如图1所示从顶部观察时,各活门7和7呈圆弧形,并且活门7和7被设置成可沿着本体部2的外周边缘在相反方向内滑动。驱动杆8和8与活门7和7相连。各驱动杆8和8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本体部2的顶面的中心部分上。各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各活门7和7可自由转动地连接。
在本体部2的顶面的前端部分内,如图1所示,一弹射柄(handle)9被设置成可平行于盘片12(将在后面描述)的半径方向前后移动。当弹射柄9移向其移动范围的后端或者移至图1所示状态时,驱动杆8和8同时以联动方式沿着其顶端边缘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并且活门7和7由于驱动杆8和8的顶端相互分离地移动。结果,当弹射柄9如图1所示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时,盘片插入部或者开口部6被完全打开(参阅图1)。
底盘盖10和10被设置成覆盖位于底盘4的前端部分两侧上的顶面。当如图1所示从上方观察时,各底盘盖10和10被形成为具有基本圆弧形宽带形状。底盘盖10和10被做成可相对于底盘4转动,以便其外周部分将上下移动。当活门7和7移动时,底盘盖10和10同时以联动方式转动。当活门7和7被定位在如图3所示的闭合位置上时,底盘盖10和10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底端处,并且底盘盖10和10的外周部分被定位在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或者转动台3的盘片安装面的下方。当活门7和7被定位在如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上时,底盘盖10和10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上端处,并且底盘盖10和10的外周部分被定位在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的上端的上方。
在本体部2的内部,一弹射杆11被设置成可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即可在图1所示位置与图3所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沿着从图3所示位置到图1所示位置的方向向该弹射杆11施加偏压(bias)。该弹射杆11被做成为可在图1所示的弹射位置与图3所示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该弹射杆11由一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待机位置上。当弹射柄9如图5所示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处时,释放对该弹射杆11的锁定,使该弹射杆11移至图5所示的弹射位置。
沿着从图1所示位置到图3所示位置的方向向弹射柄9施加偏压,并通过柄9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将该弹射柄锁定在打开位置上,此时该弹射柄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由于弹射杆11到达图3所示的待机位置而释放了由锁定机构对柄9的锁定。因施加在弹射柄9上的偏压力,弹射柄9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前端,即移至图3所示位置。结果,驱动杆8和8沿着其前端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并且活门7和7移至闭合位置,此时盘片插入部6关闭。当弹射柄9如图5所示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后端时,夹紧机构5随着弹射柄9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移以释放盘片12的夹紧状态。倘若弹射柄9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前端、即图3所示位置时,夹紧机构5下移以便与盘片台3一起夹紧盘片12。
现在将描述将诸如压缩盘片等之类的盘片12插入到本体部2中/从本体部2取出的情况。
首先,将弹射柄9后移或者移至图1所示位置,并借助上述柄9的锁定机构将其锁定在移动范围内的后端处。活门7和7随着弹射柄9的后移以联动方式移至打开位置,并如图1所示打开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由于活门7和7移至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因此底盘盖10和10上升,并且其外周部分被定位在高于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的位置的位置上。
当将盘片12从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插入到本体部2中时,盘片12的插入侧的顶端碰到弹射杆11,如图2所示。与此同时,由于底盘盖10和10的外周边缘部分被定位在高于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的位置的位置上,因此盘片12由底盘盖10和10的外周部分支撑,并且不会干扰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
当将盘片12从图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到本体部2中时,弹射杆11由盘片12推压并后移,即移至图3所示位置。在将盘片12完全插入到本体部2中的同时,如图3所示,弹射杆11借助杆锁定装置到达待机位置,即到达图3所示位置,并且该弹射杆被锁定在那儿,即锁定在图3所示位置上。
在弹射杆11到达图3所示的待机位置的同时,借助上述柄锁定机构来释放对弹射柄9的锁定。该弹射柄9因前移运动而受到向前偏压,或者因施加给弹射柄9的偏压力而移至图3所示的位置。然后,活门7和7随着柄9的移动以联动方式向开口部6的闭合位置移动,随后夹紧机构5下降。
在弹射柄9到达移动范围的前端或者图3所示位置的同时,活门7和7到达开口部6的闭合位置,从而关闭了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当活门7和7移向闭合位置时,底盘盖10和10下降。底盘盖10和10的外部边缘部分移至低于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的盘片安装面的位置。结果,盘片12也下降,并且盘片12的中心部分被设置在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上。夹紧机构5被设在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上的一磁铁(图中未示出)所吸引。因此,从开口部6插入的盘片12被夹持在夹紧机构5与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之间。从而夹紧了该盘片12。
如上所述,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在夹紧盘片12的状态下由上述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转动。由于盘片台3被转动,因此盘片12被转动。此外,当设置在底盘4上的光唱头(图中未示出)沿着盘片12的径向方向移动时,记录在盘片12上的数据被读出。通过使所读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再现记录在盘片12上的数据。
当盘片12的再现结束并将盘片12从唱机1取出时,弹射柄9后移或者从图3所示位置移至图4所示位置。活门7和7随着弹射柄9的移动以联动方式移至开口部6的打开位置,从而打开了盘片插入部6。夹紧机构5向上移至唱机1的上方。由此释放盘片12被夹紧机构5和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夹紧的状态。此外,底盘盖10和10升至唱机1的上方,并且盘片12从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3上移。
当弹射柄9如图4所示到达移动范围的后端时,该弹射柄9由上述柄9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那个位置上。在锁定弹射柄9的同时,将弹射杆11从被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待机位置上的状态释放。该弹射杆11因施加给杆11的偏压力而向前移至图5所示的位置。由于弹射杆移至图5所示位置,因此盘片12被向前推压或者从唱机1的开口部6伸出。从而,部分的盘片12如图4所示被从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推出至本体部2的外部。
倘若被推出至本体部2的开口部6的外部的部分的盘片12由使用者的手或者手指拉出的话,则可将该盘片12取出至本体部2的外部,如图5所示。
以下将参阅图6至图10来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
盘片唱机13包括具有厚圆盘外形的一本体部14,如图5所示。在该本体部14下设有一盘片安装部15和具有一光唱头(图中未示出)的一底盘16。在本体部14顶面的内表面上,一夹紧机构17被设置成与盘片安装部15相对。该盘片台15由安装在底盘16上的一电动机来转动。
在本体部14的前端部分内形成有作为盘片插入部的一开口部18。
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18由活门19和19打开及关闭。当如图6所示从上方观察时,各活门19和19呈圆弧形,并且活门19和19被设置成可沿着本体部14的外周在相反方向内滑动。驱动杆20和20与活门19和19相连。各驱动杆20和20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本体部14的顶面的中心部分上。各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各活门19和19可自由转动地连接。
在本体部14的顶面的前端部分内,一弹射柄21被设置成可沿前后方向或者在平行于盘片12的半径方向、在图6与图7所示位置之间移动。弹射柄21与驱动杆20和20相连,以便它们可相互联动。当弹射柄21向其移动范围的后端或者图9所示位置移动时,驱动杆20和20同时以联动方式沿着其顶端边缘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当驱动杆20和20的顶端沿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时,活门19和19由该顶部边缘相互分离地移动。当弹射柄21如图9所示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时,盘片插入部被完全打开。与此同时,前向偏压力被施加至该弹射柄21。
底盘盖22和22被设置成覆盖位于底盘16的前端部分两侧上的顶面,如图6所示。当从上方观察时,各底盘盖22和22被形成为具有基本圆弧形宽带形状。底盘盖22和22被做成可相对于底盘16转动,以便其外周部分将沿着唱机13的上下方向移动。当活门19和19移动时,底盘盖22和22同时以联动方式转动。当活门19和19被定位在如图6所示的闭合位置上时,底盘盖22和22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底端处,并且底盘盖22和22的外周部分被定位在盘片安装部15的盘片安装面的下方。当活门19和19被定位在如图9所示的打开位置上时,底盘盖22和22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上端处,并且底盘盖22和22的外周部分被定位在盘片安装部15的上端的上方。
在本体部14的内部,一弹射杆23被设置成可沿前后方向、即可在图6与图8所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该弹射杆23被施加前向的或者朝着图6所示位置的偏压力。该弹射杆23被做成为可在图6所示的弹射位置与图8所示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该弹射杆23由一杆23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图8所示的待机位置上。当弹射柄21如图7所示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处时,释放由上述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进行的锁定,使弹射杆23移至图6、图9或者图10所示的弹射位置。
当弹射柄21移至移动范围的后端或者图7所示位置时,夹紧机构17随着柄21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移以释放盘片12的夹紧状态。而当弹射柄21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前端或者图8所示位置时,夹紧机构17下移以便夹紧盘片12。
现在将描述将盘片12插入到第二实施例的盘片唱机13中/从该盘片唱机13取出的情况。
首先,使盘片12的插入侧的一端与活门19和19的一端相接触。倘若将该盘片12在与活门19和19相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插入到本体部14中的方向推入,则活门19和19的一端由被插入的盘片12的外部边缘推压而移向打开开口部18的打开位置。这样,将盘片12从盘片插入部18插入到本体部14内,同时盘片自身展开活门19和19。然后,盘片12的插入侧的该端碰到弹射杆23,如图7所示。在此期间,底盘盖22和22转动,以便其外周部分可上升。因此,在不干扰盘片安装部15的情况下,盘片12被插入到本体部14内。
当将盘片12从图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到本体部14中、且盘片12的最大直径部分从活门19和19的端部进入内部、即盘片12的最大直径部分移至超出盘片台15的转动中心的本体部14的内部时,活门19和19因施加在弹射柄21上的偏压力而移向开口部18的闭合位置,同时活门19和19沿着盘片12的外周边缘滑动。倘若将盘片12如图8所示完全插入到本体部14中,则弹射杆23到达待机位置,并由上述杆锁定机构锁定在那儿。活门19和19到达开口部18的闭合位置,并且弹射柄21同时回到其移动范围的前端。
当弹射柄21如图8所示前移时,夹紧机构17下降。当活门19和19移向闭合位置时,底盘盖22和22下降。底盘盖22和22的外周部分移至低于盘片安装部15的盘片安装面的位置。结果,盘片12也下降,并且其中心部分位于盘片安装部15上。夹紧机构17被设在盘片安装部15上的一磁铁(图中未示出)所吸引。因此,将该盘片12夹持在夹紧机构17与盘片安装部15之间。从而夹紧了插入到唱机13内的盘片12。
如上所述,在盘片12被夹紧机构17与盘片台15夹紧的状态下,盘片安装部15由上述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转动。当盘片台15转动时,该盘片12转动。当光唱头(图中未示出)沿着盘片12的径向方向移动时,记录在盘片12上的数据被读取。将从盘片12所读取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再现记录在盘片12上的数据。
当盘片12的再现结束并将盘片12从唱机13取出时,弹射柄21如图9所示后移。活门19和19随着柄21的移动以联动方式移至开口部18的打开位置并打开该开口部18。夹紧机构17在唱机13中上移。由此释放盘片12被夹紧机构17和盘片安装部15夹紧的状态。此外,底盘盖22和22上升,并且盘片12从其被设置的位置移至高于盘片安装部15的位置。
倘若弹射柄21到达移动范围的后端,释放弹射杆23被上述杆锁定机构锁定在待机位置上的状态。该弹射杆23因施加在弹射杆上的偏压力而移至图10所示位置。由于弹射杆23移至图10所示位置,因此盘片12被向前推压。从而,如图9所示,部分的盘片12被从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18推出至本体部14的外部。
倘若被推出至本体部14的外部的、处于图9所示状态下的部分的盘片12由使用者的手指或者手拉出的话,则可将该盘片12取出至本体部14的外部,如图10所示。
以下将参阅图11至图15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
第三实施例的盘片唱机24包括具有厚圆盘外形的一本体部25,如图11至图15所示。在该本体部25下设有一盘片安装部26和具有一光唱头(图中未示出)的一底盘27。在本体部25顶面的内表面上,一夹紧机构28被设置成与作为盘片安装部的盘片台26相对。该盘片台26由安装在底盘27上的一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转动。
在本体部25的前端部分内形成有作为盘片插入部的一开口部29。
该盘片插入部29由活门30和30打开及关闭。当从顶部观察时,各活门30和30如图11所示呈圆弧形。活门30和30的后端可自由转动地由本体部25的两侧部分支撑。
在本体部25的顶面的前端部分内,一弹射柄31被设置成可前后移动、即在图11与图12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该弹射柄31与活门30和30相连,以便它们可相互联动。
底盘盖32和32被设置成覆盖位于底盘27的前端部分两侧上的顶面。当从上方观察时,各底盘盖32和32被形成为具有基本圆弧形宽带形状,如图11所示。底盘盖32和32被设置成可相对于底盘27转动,以便底盘盖32和32的外周边缘部分将在唱机24的本体部25中上下移动。当活门30和30移动时,底盘盖32和32同时以联动方式转动。当活门30和30被定位在如图13所示的闭合位置上时,底盘盖32和32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底端处,并且底盘盖32和32的外周边缘部分被定位在盘片安装部26的盘片安装面的下方。当活门30和30被定位在如图12所示的打开位置上时,底盘盖32和32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上端处,并且底盘盖32和32的外周边缘部分被定位在盘片安装部26的盘片安装面的上方。
在本体部25的内部,一弹射杆33被设置成可沿前后方向、即在图11与13所示的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该弹射杆33被施加前向的或者朝着图11所示方向的偏压力。该弹射杆23被做成为可在图11所示的弹射位置与图13所示的待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该弹射杆33由一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图13所示的待机位置上。当弹射柄31如图14所示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处时,释放由上述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对弹射杆33的锁定,使弹射杆33移至图11所示的弹射位置。同时,该弹射柄31被施加前向的或者朝着图11所示方向的偏压力。倘若弹射柄31移至移动范围的后端,如图12所示,则夹紧机构28随着柄31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移以释放盘片12的夹紧状态。而倘若弹射柄31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前端,如图13所示,则夹紧机构28下移以便夹紧盘片12。
现在将描述将盘片12插入到第三实施例的盘片唱机24中/从该盘片唱机24取出的情况。
首先,使盘片12的插入侧上的一端部与活门30和30的转动端部相接触。当将该盘片12在与活门30和30相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插入到本体部25中的方向移动或者推入时,活门30和30的转动端部由被通过开口部29插入的盘片12的外部边缘推压并转向打开位置。如图12所示,将盘片12从盘片插入部29插入到本体部25内,同时盘片12自身将活门30和30转向打开位置。然后,盘片12的插入侧的顶端碰到弹射杆33。在此期间,由于底盘盖32和32移动以致其外部边缘部分可上升,因此,在不干扰盘片安装部26的情况下,盘片12被从开口部29插入到本体部25内。
当将盘片12从图1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到本体部25中,并且盘片12的最大直径部分从活门30和30的端部进入内部,即盘片12的最大直径部分经过活门30和30的转动支点并进入到唱机24中时,活门30和30因施加在弹射柄31上的偏压力转向关闭开口部29的闭合位置,同时活门30和30沿着盘片12的外部边缘滑动。倘若将盘片12如图13所示完全插入到本体部25中,则弹射杆33到达待机位置,并由上述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那儿。活门30和30到达关闭开口部29的闭合位置,并且弹射柄31同时回到其移动范围的前端,如图13所示。
当弹射柄31前移时,夹紧机构28下降。当活门30和30转向关闭开口部29的闭合位置时,底盘盖32和32下降。底盘盖32和32的外周边缘部分移至低于盘片安装部26的盘片安装面的位置。结果,盘片12随着底盘盖32和32的下移也下降,并且盘片12的中心部分位于盘片安装部26上。夹紧机构28被设在盘片安装部26上的一磁铁(图中未示出)所吸引。因此,将该盘片12夹持在夹紧机构28与盘片安装部26之间。从而夹紧了该盘片12。
如上所述,在盘片12被夹紧机构28与盘片台26夹紧的状态下,盘片安装部26由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转动。从而,盘片12被转动。当盘片12转动时,在光唱头(图中未示出)沿着盘片12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同时,记录在盘片12上的数据被读出。将该读出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以便再现记录在盘片12上的数据。
当盘片12的再现结束并将盘片12从唱机24取出时,弹射柄31如图14所示后移。活门30和30随着柄31的移动以联动方式转至打开盘片插入部29的打开位置。夹紧机构28上移,并由此释放盘片12被夹紧机构和盘片安装部26夹紧的状态。此外,底盘盖32和32上升,并且盘片12从其被设置在盘片安装部26上的位置移至高于盘片安装部26的顶端的位置。该盘片12被升至盘片台26的上方。
倘若弹射柄31如图14所示到达移动范围的后端,则释放弹射杆33被上述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在待机位置上的状态。该弹射杆33因施加在弹射杆33上的偏压力而向前移动,即移至图15所示位置。由于弹射杆33移至图15所示位置,因此盘片12被向前推压,即从开口部29伸出。从而,如图14所示,部分的盘片12被从盘片插入部29推出至本体部25的外部。
倘若如图14所示的被推出至本体部25的外部的部分的盘片12由使用者的手指或者手拉出的话,则可将该盘片12取出至本体部25的外部,如图15所示。
在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盘片唱机中,将盘片12安装在本体部2、14或者25上/从本体部2、14或者25取出是通过形成在本体部2、14或者25的侧面上的、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18或者29来进行的。因此,对于安装/取出盘片12,不必像传统装置那样为了安装/取出盘片而将本体部的插入部开得很大。由此维持了本体部的强度。
由于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6、18或者29是由活门7和7、19和19或者30和30关闭的,因此防止了垃圾或灰尘通过开口部6、18或者29进入到本体部2、14或者25内。
此外,基本上可在一步操作中将盘片12插入到本体部2、14或者25内/从本体部2、14或者25取出。由此提高了操作性能。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的盘片唱机13中,可在不预先将弹射柄21后移以及打开盘片插入部18的情况下将盘片12插入到本体部14内。即,仅仅通过将盘片12在使盘片12的插入侧的端部与活门19和19的端部相接触的同时沿着插入到本体部14内的方向移动,闭合开口部18的活门19和19被移动以打开开口部18,从而可将盘片12插入到本体部14内。当将盘片12插入到本体部14达一定深度或更深时,活门19和19自动关闭作为盘片插入部的开口部18。因此,更便于将盘片12安装在本体部14上。
同样在第三实施例的盘片唱机24中,在不预先打开盘片插入部29的情况下,通过将盘片12在使盘片12的插入侧的端部与活门30和30的一端部相接触的同时插入及推入到本体部25内,活门30和30的转动端侧上的顶端部分由从开口部29推压的盘片12的外部边缘推压,活门30和30转向打开开口部29的打开位置。结果,将盘片12通过被打开的开口部29插入到本体部25内。倘若将盘片12插入到本体部25达一定深度或更深,则活门30和30会自动关闭盘片插入部29。因此,更便于将盘片12安装在本体部25上。
以下将参阅图16至30来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盘片唱机100。第四实施例的盘片唱机100的原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盘片唱机1相同,并实行了第一实施例的安排设置。
盘片唱机100具有形成本体部110的外壳的一底壳111和一顶壳112。通过接合这两个壳体111和112可形成具有内部设置空间的外壳。
底壳111具有浅圆皿状。如图17所示,在限定大约120度中心角的部分的底壳111的周壁部分111a的前端部分上,其上缘部分111b被做成低于其它部分的上缘部分。此外,该上缘部分111b被倾斜,以便它可成为前端部分内的最低部分,并且它离前端部分越远就变得越高。
如图16所示,顶壳112具有比底壳111更浅的圆皿状。对于限定大约120度中心角的部分的顶壳112的周壁部分112a的前端部分,浅浅地凹切有一下缘部分112a。如图16和图17所示,通过底壳111的周壁部分111a的前端部分111b以及顶壳112的周壁部分112a的前端部分112b形成一盘片插入部113,该盘片插入部是用于连通外壳内部与外部的开口。
如图16所示,在顶壳112的前端部分内形成有向前开口的一矩形切口112c。为了打开及关闭该切口112c,一弹射柄114可沿如图16中的箭头所示的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地支撑在顶壳112上。
如图19或者图18所示,一底盘120设置在底壳111之中。由一主轴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转动的一盘片台130设置在底盘120的基本中心部位上,作为盘片安装部。一定位凸起131以凸出形式形成在盘片安装面的中心部位内。一磁铁132埋设地与定位凸起131相连。
诸如光唱头以及该光唱头的进给机构之类的必要机构以及部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底盘120上。当光唱头沿着安装在盘片台130上并转动的盘片的径向方向移动时,该光唱头读取记录在盘片上的数据。
如图18和19所示,底盘盖140L和140R设置在底盘120的前端部分处。该底盘盖140L和140R的形状左右对称。因此,将详细描述底盘盖140L与140R中的一个。底盘盖140L呈平面状,并采用圆弧带形状。底盘盖140L在其右端的后缘处具有向后凸出的凸出片141。支撑销钉142和142自底盘盖140L的外周边缘的右端以及凸出片141的后缘的右端伸出。此外,一壁部14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底盘盖140L的外周边缘上。一凸轮(cam)槽144形成在壁部143上。凸轮槽144的前半部分144a(前侧水平部分)大致水平地延伸在上部,而占据凸轮槽144大致三分之一的后部144b(后侧水平部分)水平延伸在下部。前侧水平部分144a通过向后沉降的一倾斜部分144c与后侧水平部分144b相连。
如图19所示,在底盘120顶面中的前半部分的左右两侧部分内形成有与底盘盖140L及140R的平面形状相对应的浅凹部121和121。底盘盖140L和140R设置在该凹部121和121之中。底盘盖140L与140R的支撑销钉142和142…可自由转动地由底盘120以及底壳111的周壁部分111a支撑。因此,底盘盖140L和140R被上下自由转动支撑。
当底盘盖140L和140R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底端处时,底盘盖140L和140R的顶面高度与底盘120的顶面高度基本相同。盘片台130的顶面、即盘片台130的盘片安装面被定位在高于底盘120的顶面的位置上。当底盘盖140L和140R被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顶端时,其外周边缘的后端被定位在高于盘片台130的定位凸起131的顶端的位置上。
如图18和图23所示,一由板金属所制成的弹射底盘150在顶壳112的中心部位下前后延伸地固定至顶壳112的底面。一呈大致矩形的切口151形成在弹射底盘150的前端部分内,以便在该弹射底盘的前端处打开。切口151被设置成与顶壳112的切口112c大致吻合。
一圆形开口152形成在弹射底盘150的基本中心部位上。呈略厚的圆盘状的一弹射底盘轴153连接至弹射底盘150的顶面,以便覆盖开口152。
如图16和19所示,活门160和160被设置成可打开和关闭盘片插入部113。这些活门160和160的形状左右对称。因此,将详细描述其中一扇活门。活门160呈带状。该活门160具有一主部161。当沿其厚度方向从上方观察时,该主部161呈圆弧状弯曲。一连接片162自曲线凹面伸出地形成在主部161的前后方向中的中心部分的顶部上。在有连接片162伸出的同一面上,两个接合销钉163a和163b前后相距连接片162一段距离伸出在该面上。
在主部161和161的下半部分定位在介于底盘120与底壳111的周壁部分111a之间的间隙中的状态下,活门160和160被设置成可自由滑动。位于前侧上的接合销钉163a和163a可自由滑动地与底盘盖140L和140R的凸轮槽144和144相接合。在这些活门160和160定位在用于关闭盘片插入部113的闭合位置上的状态下,位于后侧上的接合销钉163b和163b定位在底盘盖140L和140R的外侧边缘的后部处。
在这些活门160和160定位在用于关闭盘片插入部113的闭合位置上的状态下,位于前侧上的接合销钉163a和163a与底盘盖140L和140R的凸轮槽144和144的前侧水平部分144a和144a相接合。因此,底盘盖140L和140R定位在其转动范围的底端处,并且该底盘盖140L和140R的顶面定位在低于盘片台130的盘片安装面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可将盘片安装在盘片台130的盘片安装面上。
在活门160和160从盘片插入部113的闭合位置移至用于打开盘片插入部113的打开位置的同时,位于活门160和160的前侧上的接合销钉163a和163a在凸轮槽144和144中从前侧水平部分144a和144a相对移至后侧水平部分144b和144b。因此,在此期间,底盘盖140L和140R到达其转动范围的顶端,并且底盘盖140L和140R的外周边缘部分定位在高于盘片台130的定位凸起131的顶端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可将安装在盘片台130的盘片安装面上的盘片从该盘片台130的盘片安装面拿起。
如图18和23所示,活门160和160分别由驱动杆170和170移动。
在驱动杆170和170中,臂部172和172从环形基部171和171伸出。连接销钉173和173从臂部172和172的顶端的底面伸出。被驱动销钉174和174伸出在位于基部附近的臂部172和172的那部分顶面上。
驱动杆170和170的基部171和171可自由转动地环绕着弹射底盘轴153装配。连接销钉173和173可自由转动地与活门160和160的连接片162相连。因此,当驱动杆170和170转动时,活门160和160移动。
如图18所示,在弹射底盘150的顶侧上,一弹射滑块180可相对于顶壳前后自由滑动地设置在顶壳112上。
如图23所示,该弹射滑块180由板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整体形成的后半部分181和前半部分182。该后半部分的横向宽度与弹射底盘150的横向宽度大致相同。该前半部分自后半部分181的前部边缘中心处伸出。该前半部分的横向宽度大致为后半部分的横向宽度的一半。前半部分182固定至弹射柄114的底面。弹射柄114由顶壳112的切口112c引导,并可前后自由移动。当弹射柄114移动时,该弹射滑块180也前后移动。线圈弹簧183和183拉伸在弹射滑块180中后半部分181的前端部分的两侧与弹射底盘150的前端部分的两侧之间。因此,该线圈弹簧183和183向弹射滑块180施加了前向偏压力。
在弹射滑块180后半部分的前端部分中形成有侧向伸出的连接片184和184。在该连接片184和184中形成有连接孔184a和184a。该连接孔184a和184a沿左右方向伸长。驱动杆170和170的被驱动销钉174和174可自由滑动地与连接孔184a和184a相接合。当弹射滑块180前后移动时,驱动杆170和170转动,并因此活门160和160移动。换句话说,在弹射滑块180定位在其移动范围的前端处的状态下,活门160和160定位在关闭盘片插入部113的闭合位置上。当弹射滑块180从那儿后移、即移至唱机100的中心时,驱动杆170和170沿着其前端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并且活门160和160移向打开盘片插入部113的打开位置。当弹射滑块180已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处时,活门160和160到达打开盘片插入部113的打开位置。
弹射滑块180由一锁定杆锁定在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处,该锁定杆将在下文中描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朝弹射滑块180的后端部分开口的一切口185形成在弹射滑块180的后端部分中心处。在该切口185的内部边缘的中心部位中形成有一后向伸出的一被锁定片186。在该被锁定片186中形成有一被锁定孔186a。
一锁定杆190可上下转动地支撑在弹射底盘150后端部分的顶面上。在该锁定杆190后端部分的两侧上形成有被支撑轴191和191。该被支撑轴191和191可转动地由弹射底盘150支撑。在锁定杆190的前端部分中形成有前向伸出的锁定片192、193和193。如图30和31所示,在锁定片192、193和193前端的底面上凸设有锁定爪192a、193a和193a。该锁定爪192a、193a和193a的前侧表面被形成为前升倾斜的斜面192b、193b和193b。此外,一开口194大致形成在锁定杆190的中心部位上。该开口194延续至后端的那部分的顶面195被形成为一被推压面。就这些锁定片192、193和193而言,锁定片192形成在中心部位上,用于锁定弹射滑块180。锁定片193和193形成在距离中心锁定片192一段距离的两侧上,用于将弹射杆锁定在其待机位置上,弹射杆将在下文中描述。
如图18所示,一锁定杆簧板(spring)200连接至弹射底盘150的后端部分中心处。该锁定杆簧板200由平面弹性材料制成。该锁定杆簧板具有一主部201。该主部201呈大致沿前后方向伸长的矩形。在该主部201中形成有一开口202。该开口具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矩形形状。形成有从开口202的前侧边缘大致后向伸出的一簧片203。该簧片203的顶端自下而上经过形成在弹射底盘150内的一插入孔154通过锁定杆190的开口194,并与被推压面195弹性接触。结果,该锁定杆190受到处于锁定杆的前端下移方向内的转动力。因此,锁定爪192a、193a和193a与弹射底盘150的顶面相接触。
形成具有自锁定杆簧板200的主部201的两侧侧向伸出的侧簧片204和204。当该侧簧片204和204侧向前进时,它们往前移。此外,该侧簧片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碰撞回弹力。
如图26所示,倘若弹射滑块180后移,并且该弹射滑块180到达紧靠其移动范围后端的位置,则被锁定片186的后侧边缘与位于锁定杆190中心处的锁定爪192a的斜面192b相接触。于是,被锁定片186的后侧边缘推压斜面192b。因此,锁定杆190克服由锁定杆簧板200的簧片203所给予的转动力而向上转动。结果,弹射滑块180的被锁定片186的后端部分向后经过锁定爪192a的位置。当被锁定孔186a与锁定爪192a相关联时,锁定杆190向下转动,其锁定爪192a与被锁定孔186a相接合,并且弹射滑块180被锁定在弹射滑块180移动范围的后端处。
如图18所示,一弹射杆210可前后移动、即在图26与图29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地支撑在位于弹射底盘150与弹射滑块180之间的位置上。
该弹射杆210由板金属材料制成,如图23所示。该弹射杆210呈前向开口的U形凹状。在后端横向延伸的那部分中,在其左右延伸的该部分的前侧边缘的中心部位处,相互分离并向上伸出地形成着被锁定片211和211。
盘片止动件212和212可转动地支撑在弹射杆210后端部分的两侧底面上。该盘片止动件212和212左右对称。因此,将详细描述其一个盘片止动件212。该左侧盘片止动件212包括具有上下延伸的一根轴线、并呈圆筒形的一被支撑部分212a,自该被支撑部分212a大致左前向伸出的一接触片212b,自被支撑部分212a大致左后向伸出的一凸出片212c,以及自被支撑部分212a大致右后向伸出的一弹接片212d。该被支撑部分以及诸片是整体形成的。接触片212b与凸出片212c的各顶端向上凸出。
盘片止动件212和212的被支撑部分212a和212a可自由转动地由弹射杆210后端部分的底面支撑。在盘片止动件212和212中,向上凸出的接触片212b和212b的顶端部分沿更近接触的方向从它们接触弹射杆210的侧边缘位置的进一步转动受到阻止。向上凸出的凸出片212c和212c的顶端部分沿更近接触的方向从它们接触弹射底盘150的侧边缘位置的进一步转动受到阻止。
拉伸线圈弹簧213和213拉伸并设置在弹射杆210前后延伸的那部分的顶端部分与弹射底盘150的顶端部分的两侧之间。该弹射杆210朝前方设置。当弹射杆210的横向延伸部分接触到与弹射底盘轴153相接合的驱动杆170和170的外周边缘时,弹射杆210的进一步前移受到阻止。(将弹射杆210的这个位置称之为“弹射位置”)。
弹射杆210如图29所示由锁定杆190锁定在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处、即待机位置上。换句话说,当弹射杆210后移并到达紧靠待机位置的位置时,被锁定片211和211同锁定杆190的锁定爪193a和193a的斜面193b和193b相接触。当弹射杆210从那儿进一步后移时,被锁定片211和211推压斜面193b和193b,锁定杆190向上转动,并且被锁定片211和211可通过锁定爪193a和193a并进一步后移。当被锁定片211和211向后通过锁定爪193a和193a时,锁定杆190向下转动,锁定爪193a和193a与被锁定片211和211的前侧相接合,并且弹射杆210被锁定在待机位置上。
如图23和图25所示,在弹射底盘轴153的底侧上设置着一夹紧板220作为夹紧机构。该夹紧板220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并大致呈圆盘形。一短柱状凸起221自夹紧板220的顶面中心部位伸出。在该凸起221上形成有一环形被支撑槽222。
如图18所示,一盘片推压杆230由弹射底盘轴153可转动地支撑。该盘片推压杆230呈平面状并大致呈H形。前后延伸的两个臂片231和231由部分232连接。该部分232用作为一被支撑轴。一弹接部分233被形成为从被支撑轴232的中心部位斜向上向前伸出。
如图25所示,在臂片231和231的前端部分内形成有沿着它们相互接近的方向伸出的支撑销钉234和234。在臂片231和231的后端部分处形成向上伸出的被推压部分235和235。
在弹射底盘轴153内形成有后向开口的大致U形切口155。设置在切口155前向与后向延伸部分之间的部分156用作为支撑部分。在该支撑部分156的顶面上形成有横向延伸的一支撑槽156a。在切口155的横向延伸部分的中心内(与弹射底盘轴153的中心相对应)形成有一圆形开口157。
盘片推压杆230的被支撑轴232由弹射底盘轴153的支撑部分156的支撑槽156a支撑。在臂片231和231定位在切口155前后延伸的那部分内、且支撑销钉234和234定位在切口155横向延伸的那部分内的状态下,如图25和图27所示,盘片推压杆230可上下自由转动。
一推压簧板158固定在弹射底盘轴153的顶面上。该推压簧板158由板簧材料制成。该推压簧板158呈平面状并大致呈E形。位于推压簧板158两侧上的片158a和158a用作为推压片。一中心片用作为偏压片158b。该推压片158a和158a从上方推压盘片推压杆230的被支撑轴232的两侧部分,并阻止该被支撑轴232下降支撑槽156a。偏压片158b的顶端部分从上方弹性接触盘片推压杆230的弹接部分233,并且盘片推压杆230沿其前端、即其中形成有支撑销钉234和234的那部分向下移动的方向转动。
当盘片推压杆230的支撑销钉234和234与夹紧板220的被支撑槽222滑动接合时,该夹紧板220可转动地由盘片推压杆230支撑。
在弹射滑块180内形成有一长方形开口187。开口187前后延伸在弹射滑块180的中心部位内。由于该开口187的缘故,可避免干扰盘片推压杆230。控制片188和188从更接近开口187前端的开口187的两侧边缘伸出。该控制片188和188的后端部分188a和188a被形成为稍后斜向上伸出。
现在将描述将诸如所谓的压缩盘片等之类的盘片240安装在盘片唱机100上。
首先,将弹射柄114从图24所示位置后移,即移至图16中箭头所示的唱机100的中心。通过移动弹射柄114,同时也后移了固定至该弹射柄114的弹射滑块180。当弹射滑块180后移时,可自由滑动地与弹射滑块180的连接孔184a和184a相接合的驱动杆170和170的被驱动销钉174和174被向后推压。当被驱动销钉174和174被向后推压时,驱动杆170和170沿着其顶端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与连接销钉173和173相连的活门160和160移至打开盘片插入部113的打开位置。
倘若弹射滑块180如图26所示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则锁定杆190的锁定爪192a与上述被锁定孔186a相接合,将该弹射滑块180锁定在其移动范围的后端位置上。
倘若弹射滑块180后移,则控制片188和188的后端部分188a和188a从上方推压盘片推压杆230的被推压部分235和235,以便将盘片推压杆230的被推压部分235和235下移。当被推压部分235和235下移时,盘片推压杆230的前端、即具有定位在那儿的支撑销钉234和234的那部分转动,以致从图25所示位置上移。因此,由支撑销钉234和234所支撑的夹紧板220上移。于是,在夹紧板220与盘片台130的顶端之间形成一间隙。在弹射滑块180到达其移动范围后端的状态下,其控制片188和188位于盘片推压杆230的被推压部分235和235的上方,并且控制片接着向下推压被推压部分。因此,如图27所示,夹紧板220继续上移。
与此同时,如图26所示,活门160和160到达打开盘片插入部113的打开位置,并打开了该盘片插入部113。
在活门160和160从关闭盘片插入部113的闭合位置移至打开位置的同时,活门160和160前侧的接合销钉163a和163a移入底盘盖140L和140R的凸轮槽144和144内,并从前端侧上的水平部分144a移至后端侧上水平部分144b,并且底盘盖140L和140R转动,以使底盘盖的端部、即左侧底盘盖140L的左端部以及右侧底盘盖140R的右端部可分别上升。结果,在前后方向上与盘片台130相对应的底盘盖140L和140R的外周边缘部分定位在高于盘片台130的定位凸起131顶部的位置上。当位置从前端移至后端时,底盘盖140L和140R的外周边缘逐渐变高。
现在将盘片240从盘片插入部113插入到本体部110内。与此同时,使盘片插入部113的下侧开口边缘111b倾斜,以便当位置从前端往后移动时,它可变得越来越高,如图17所示。因此,只有盘片240的外周边缘与开口边缘11b相接触。从而,可防止盘片240的信号记录面与开口边缘111b相接触而受到损坏。
底盘盖140L和140R的外周边缘后向上倾斜。因此,在盘片240的外周边缘沿着底盘盖140L和140R的外周边缘滑动的同时,该盘片240逐渐上移并越过盘片台130。于是,盘片240不会干扰盘片台130。
夹紧板220已如上所述上移,以使该夹紧板220也不会干扰盘片240。
这样,当将盘片240插入到本体部110中时,如图28和图30所示,位于插入侧上的盘片240前端的外周边缘与由弹射杆210所支撑的盘片止动件212和212的接触片212b和212b的前端相接触,并向后推压盘片止动件212和212以及弹射杆210。
因此,弹射杆210克服了由拉伸弹簧213和213所施加的移动力而后移。倘若弹射杆210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即图29所示的待机位置,则弹射杆210的被锁定片211和211如上所述与锁定杆190的锁定爪193a和193a相接合,并将弹射杆210锁定在图29所示的待机位置上。在被锁定片211和211接合锁定爪193a和193a的过程中,该被锁定片211和211推压锁定爪193a和193a的斜面193b和193b,并转动锁定杆190使其前向上。从而,使定位在锁定杆190中心内的锁定爪192a与被锁定孔186a之间脱离。于是,弹射滑块180因拉伸弹簧183所施加的力而前移,如图28所示。
倘若弹射杆210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后端,则盘片止动件212和212的凸出片212c和212c的后端部分下降弹射滑块180的侧缘。另外,由于锁定杆簧板200的侧簧片204和204从后部与弹接片212d和212d弹性接触,如图29所示,因此该接触片212d和212d转动以便向外打开,并由此盘片止动件212和212的前端部分和盘片240的外周边缘相脱离。
由于弹射滑块180前移,因此活门160和160、底盘盖140L和140R以及夹紧板220沿着它们先前所述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换句话说,活门160和160移至关闭盘片插入部113的闭合位置,底盘盖140L和140R向下转动,并且夹紧板220下移。
由于底盘盖140L和140R向下转动,因此其外周边缘移至低于盘片台130的盘片安装面的位置。结果,盘片240下移并设置在盘片台130上。与此同时,盘片240的中心孔241环绕盘片台130的定位凸起131而被固定。接着,夹紧板220下移。于是,夹紧板220被盘片台130的磁铁132所吸引,并且如图31所示,该盘片240被夹在了盘片台130与夹紧板220之间。换句话说,夹紧了盘片240。
在该盘片240被夹紧的状态下,该盘片台130如上所述由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来转动。结果,盘片240与盘片台130以及夹紧板220一起转动。用沿着盘片240的径向方向移动的一光唱头(图中未示出)来读出记录在盘片240上的数据。通过将所读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可再现记录在盘片240上的数据。
当盘片240的再现结束并将该盘片240从唱机100取出、即弹出该盘片时,通过操作盘片唱机100的操作单元(图中未示出)停止盘片台130的转动,然后像上述的那样后移弹射柄114。
由于弹射柄114后移,因此弹射滑块180后移。如上所述,活门160和160移至打开盘片插入部113的打开位置,底盘盖140L和140R向上转动,接着夹紧板220上升。通过升起夹紧板220,可释放盘片240的夹紧状态。此外,盘片240被底盘盖140L和140R提升,并从盘片台130的安装面浮起。
当弹射滑块180到达其移动范围的后端时,锁定杆190的锁定爪192a与其被锁定孔186a相接合,并将该弹射滑块180锁定在其移动范围的后端位置上。在被锁定孔186a由锁定爪192a锁定之前的瞬间,弹射滑块180的被锁定片186推压锁定爪192a的斜面192b,并转动锁定杆190使其前向上。从而使锁定爪193a和193a与弹射杆210的被锁定片211和211之间脱离。由此释放了弹射杆210锁定在待机位置上的状态。于是,弹射杆210由拉伸线圈弹簧213和213移至其移动范围的前端、即弹射位置。
通过弹射杆210从图29所示的待机位置移至图28和图30所示的弹射位置,盘片止动件212和212的接触片212b和212b推压盘片240的外周边缘,并将部分的盘片240从盘片插入部113伸出。因此,使用者可用他的手指捏住从盘片插入部伸出的部分盘片240,然后将盘片240拉出至盘片唱机100的外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安装至一盘片唱机。然而,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并不受盘片唱机的限制,相反,本发明可被广泛地应用于能进行盘片形记录媒体的再现及记录、以及仅仅进行记录的装置。此外,该盘片形记录媒体并不仅限于所谓的压缩盘片,相反,本发明可被用于使用诸如CD-R、CD-ROM、DVD、LD之类的各种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中。
已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然而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应当明白的是,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由附属权项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有效地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部的一本体部,一记录媒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插入或弹出;打开及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一活门机构,所述活门机构可自由移动地设在所述本体部上,并在所述记录媒体完全插入到所述本体部中的状态下关闭所述开口部;驱动所述记录媒体的一驱动机构;随着所述活门机构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的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活门机构移至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将记录媒体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而在所述活门机构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使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以及将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的一弹射机构,当所述活门机构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所述弹射机构将用所述升降机构使之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的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活门机构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的一操作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可自由移动地设在所述本体部上,当所述操作单元移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活门机构移至所述打开位置,而当所述操作单元移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门机构移至闭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设有用于弹出记录媒体的一弹射操作单元,所述弹射操作单元籍由通过所述开口部插入的记录媒体移动至将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的待机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设有将所述弹射操作单元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上的一保持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在所述操作单元移至所述第一位置时释放对于所述弹射操作单元的保持,并由一移动操作单元将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
7.一种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部的一本体部,一盘片形记录媒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插入或弹出;打开及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一活门机构,所述活门机构可自由移动地设在所述本体部上,并在所述盘片形记录媒体完全插入到所述本体部中的状态下关闭所述开口部;可转动地驱动所述盘片形记录媒体的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转动其上装有盘片形记录媒体的一台座的一电动机以及所述盘片台;随着所述活门机构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的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活门机构移至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移至低于所述盘片台的位置,以便将记录媒体安装在所述盘片台上,而在所述活门机构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将所述盘片形记录媒体从所述盘片台升起;以及将盘片形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的一弹射机构,当所述活门机构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所述弹射机构将由所述升降机构从所述盘片台抬起的盘片形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盘片形记录媒体与所述盘片台夹在一起的一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在所述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定位在所述盘片台上方的那部分上,而在所述开口部闭合并且盘片形记录媒体安装在所述盘片台上的状态下从上方位置下移至将盘片形记录媒体与所述盘片台夹在一起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活门机构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的一操作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可自由移动地设在所述本体部上,当所述操作单元移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活门机构移至所述打开位置,而当所述操作单元移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门机构移至闭合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设有用于弹出记录媒体的一弹射操作单元,所述弹射操作单元籍由通过所述开口部插入的记录媒体移动至将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的待机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设有将所述弹射操作单元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上的一保持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在所述操作单元移至所述第一位置时释放对于所述弹射操作单元的保持,并由一移动操作单元将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在所述操作单元移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移到所述上方位置,而在所述操作单元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移到下方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操作单元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将所述夹持件在所述上方位置与所述下方位置之间移动的一升降操作机构。
16.一种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部的一本体部,一记录媒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插入或弹出,所述开口部通过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来形成;打开及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一活门机构,所述活门机构可沿着所述本体部的一侧面自由移动地设在所述本体部上,并在所述记录媒体完全插入到所述本体部中的状态下关闭所述开口部,所述活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活门件,所述活门件对在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活门件对在沿着相反方向移动时打开所述开口部,而在沿着所述活门件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时关闭所述开口部;驱动所述记录媒体的一驱动机构;随着所述活门机构的移动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的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活门机构移至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将记录媒体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而在所述活门机构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使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以及将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的一弹射机构,当所述活门机构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时,所述弹射机构将用所述升降机构使之从所述驱动机构脱离的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活门机构从关闭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的一操作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可自由移动地设在所述本体部上,当所述操作单元移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活门机构移至所述打开位置,而当所述操作单元移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门机构移至闭合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设有用于弹出记录媒体的一弹射操作单元,所述弹射操作单元籍由通过所述开口部插入的记录媒体移动至将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的待机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设有将所述弹射操作单元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上的一保持机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在所述操作单元移至所述第一位置时释放对于所述弹射操作单元的保持,并由一移动操作单元将记录媒体从所述开口部弹出。
全文摘要
一种盘片形记录媒体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包括具有用于记录媒体出入的开口部的本体部、可自由转动地设在本体部上的用于打开及关闭开口部的活门机构、可转动地驱动记录媒体的驱动机构、随着活门机构以联动方式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将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的弹射机构。当活门机构从关闭开口部的位置移至打开开口部的位置时,弹射机构将用升降机构使之从驱动机构脱离的记录媒体从开口部弹出。
文档编号G11B17/051GK1233829SQ99106428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8日
发明者井田克, 沼田浩一, 小川泰造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