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894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来连接芯片模组与电路板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美国第5,489,218号专利揭示了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盖体通过一个杠杆操纵的凸轮轴进行移动。美国第5,454,727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类似的插座连接器,其通过一个凸轮轴驱动上层的盖体,而凸轮轴则由位于其一端的杠杆驱动。美国第5,443,591号专利揭示了另外一种插座连接器,其上层盖体也是通过一个凸轮轴进行驱动。尽管上述的插座连接器各有特色,但其基本构思却如出一辙,简而言之,即凸轮轴的水平方向与盖体移动方向垂直。
实际上,凸轮轴在上述方案中都只是提供一个驱动行程,从而使芯片模组的插脚与导电端子通过盖体的移动而有效地电性连接。其中盖体通过凸轮轴进行驱动。但是,受限于基座的厚度,不可能提供一个直径较大的凸轮来满足盖体相对基座移动较大的距离的要求。因此,当盖体相对基座移动的距离比较大时,芯片模组的插脚与导电端子间的电性连接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具有稳定并且足够长的移动行程。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包括有基座、盖体和驱动装置。基座设置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在端子收容孔内收容有导电端子。盖体可滑动地组装在基座上,包括有多个与端子收容孔对齐的通孔。驱动装置设置在基座与盖体之间,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轴承部、螺旋部和往复运动的随动机构,并且驱动轴通过靠近螺旋部的末端和轴承部而安装在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驱动轴在驱动行程中,其与基座的受力点尽量靠近,从而保持自身的稳定旋转而不产生上浮现象,并进而保证了驱动盖体在基座上的稳定移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其中上层盖体向左移动。
图5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其中上层盖体向右移动。
图6是插脚和导电端子对接前的顶视图。
图7是插脚和导电端子对接后的顶视图。
图8是本发明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9是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通常用来将芯片模组(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作电性连接。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1包括一组设于电路板上的基座10,基座10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11,每一端子收容孔11中设有一个导电端子12。端子收容孔11呈纵长形态,导电端子12组设置在其内一侧。在基座10的一侧边设置有凹槽100。
盖体20组设置在基座10上并可相对基座10上凹槽100的轴线方向移动,盖体20包括呈阵列设置的多个通21用来收容芯片插脚31。为简便起见,图示中仅j显示了两个通孔21。第一通孔21与基座10的端子收容孔11相互对齐。
请参照图7,盖体20上通孔21的位置与端子收容孔11的底部11a相互对齐。在该位置上,芯片模组的插脚31可与导电端子12电性连接。另外,为了芯片插脚31插入,盖体20可以相对基座10移动,从而使通孔21的位置从底部11a移至顶部11b位置,即使通孔21与导电端子12相互远离。另外,在这里引用底部11a与顶部11b纯粹是为了方便说明图式,这并不应该认为是一种对本发明的限制。一旦通孔21与端子收容孔11的顶部11b对齐,芯片模组的插脚31即可以零插入力插入。
在本发明中,当处于第一位置时,端子收容孔11的顶部11b与通孔21相互对齐,而在第二位置时,通孔21与端子收容孔11的底部11a相互对齐。
驱动装置40设置在凹槽100与盖体20之间,用来驱动盖体20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其包括有驱动轴41及与驱动轴41上末端41a相互垂直的杠杆42,并且驱动轴41沿自身轴线设置有螺旋部43。此外,驱动装置40还包括有随动机构46,在随动机构46上设有狭槽47,用来部分地收容螺旋部43的顶缘43a。
为了将驱动装置40组装到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1中,基座10设有驱动轴座13,用来将驱动轴41组入其中并可使驱动轴41做旋转运动。驱动轴座13还进一步设有扩大部,用来收容驱动轴41的螺旋部43。基座10一端设置有杠杆座14,其可以用来定位杠杆42。盖体20设有与基座10的驱动轴座13相对应的开口22,从而定位随动机构46。
在组装时,将驱动轴41组装于驱动轴座13中,随动机构46稳固定位在盖体20的开口22内。当将盖体20组装于基座10上时,螺旋部43的顶缘43a正好收容于随动机构46的狭槽47中。
当驱动轴41组装进驱动轴座13后,驱动轴41的轴向移动可以被有效防止。因此,当驱动轴41通过杠杆42驱动旋转一定角度时,随动机构46则驱动轴41设置的螺旋部43而线性移动。由于随动机构46固定在盖体20内,所以盖体20在驱动轴41旋转时可以线性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41可以旋转180度,从而驱动盖体20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然而,螺旋部43也可以设置成当驱动轴旋转90度或其它角度时,盖体同样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此外,为了保证驱动轴41与随动机构46之间的正确配合,盖体20设有一对翼片25,用来和驱动轴座13的肩部13a配合滑动,从而使盖体20的线性移动和螺旋部43与随动机构46的配合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
由上述设计可知,本发明的驱动轴41在行程中,会受到平行于其轴线的作用力,因此容易产生驱动轴41上浮的现象。因此,为了紧密基座10与驱动轴41间的配合,驱动轴41在与凹槽100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轴承部410,并且凹槽100的内径与轴承部410的直径保持一致,从而使两者在组合后,驱动轴41在基座10上的受力点位于以下两点一个是驱动轴41靠近螺旋部43的一端;另一个是驱动轴41和凹槽100接触的轴承部410。
再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轴41’在和基座10’上凹槽100’相互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突出的轴承部410’,并且轴承部410’的直径与凹槽100’的内径相同。此外,驱动轴41’在靠近螺旋部43’的一端和基座10’产生紧密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有基座、盖体和驱动装置,其中基座设置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在端子收容孔内收容有导电端子;盖体可滑动地组装在基座上,包括有多个与端子收容孔对齐的通孔;驱动装置设置在基座与盖体之间,设置有驱动轴,其特征在于驱动轴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轴承部、螺旋部和往复运动的随动机构,并且驱动轴通过靠近螺旋部的末端和轴承部而安装在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的轴承部设置在驱动轴与基座的接触部位,并且靠近螺旋部设置,而基座则设有与之相互配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设有收容驱动轴的驱动轴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座设置有收容驱动轴螺旋部的扩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的一端设有用来旋转驱动轴的杠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随动机构设有与驱动轴的螺旋部相互配合的狭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有用来定位杠杆的杠杆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设有收容随动机构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设有和驱动轴座相互配合的一对翼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连接芯片模组的插脚与电路板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包括有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基座、多个收容于基座内的导电端子,和一组设于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滑移的盖体及驱动装置。其中基座设有凹槽,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轴和随动机构,并且驱动轴设有螺旋部和凹槽相应的轴承部,从而使轴承部在随动机构沿螺旋部移动时紧密地固持在凹槽中。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360370SQ0013688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李仁志, 黄耀諆, 格雷格·赫韦尔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